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6,0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蒋光慈长篇小说《田野的风》的连环画改编
1
作者 满建 《郑州师范教育》 2021年第5期68-72,共5页
蒋光慈的长篇小说《田野的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王星北编文、宋治平绘图的连环画《田野的风》对小说进行了改编,它围绕农民和豪绅地主之间的矛盾斗争展开叙述,通过提炼压缩情节、简化和俗化脚本语言和对话语言、以线描手法... 蒋光慈的长篇小说《田野的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王星北编文、宋治平绘图的连环画《田野的风》对小说进行了改编,它围绕农民和豪绅地主之间的矛盾斗争展开叙述,通过提炼压缩情节、简化和俗化脚本语言和对话语言、以线描手法勾勒斗争场景以及强化图像明暗对比等方式,图文并茂地阐释了小说,并通过多次再版,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但由于受艺术表现形式和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连环画改编忽略了小说中的心理表现、情爱书写和环境描写等,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光慈 《田野的风》 连环画改编 《咆哮了的土地》
原文传递
回归文本研究的可贵尝试和可喜收获——略论李劼的《红楼梦》研究
2
作者 赵敬立 《郑州师范教育》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李劼论红因为全书无一条注释、未列一本参考文献等独特性,而成为红学史上十足的异数与另类。但这无损于他之研究的突破性和开创性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为:回归文本研究的方法论启迪,贯穿古今、融会中外的阅读视野与阐释框架,存在论意... 李劼论红因为全书无一条注释、未列一本参考文献等独特性,而成为红学史上十足的异数与另类。但这无损于他之研究的突破性和开创性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为:回归文本研究的方法论启迪,贯穿古今、融会中外的阅读视野与阐释框架,存在论意义上的小说主旨论述——对既往历史的解构与颠覆,独特的"情—灵—梦"叙述结构,深细精当的人物分析,以及充满激情的感悟式点评等六个方面。李劼论红因而成为《红楼梦》阅读与研究不容忽视和无法绕开的独特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文本研究 阅读视野 “情—灵—梦”叙述结构 感悟式点评
原文传递
徽州八章
3
作者 陈严法 《作家天地》 2021年第2期21-31,共11页
一、有梦到徽州对于徽州,最早的印象是在课本上读到的,那是一份黑白分明的记忆。只知道徽州在江南,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惟一的特征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还有那江北房屋上没有的马头墙。到了黄山,到了徽州,才知道书上得来终觉浅,以前... 一、有梦到徽州对于徽州,最早的印象是在课本上读到的,那是一份黑白分明的记忆。只知道徽州在江南,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惟一的特征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还有那江北房屋上没有的马头墙。到了黄山,到了徽州,才知道书上得来终觉浅,以前对徽州的认识是那样的肤浅、虚无。徽州的内涵如果让我来说,我觉得徽州精致中敛藏着大气,在大气中蕴涵中庸,在中庸中展示了文化,在文化中放飞了诗一样的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墙 中庸 徽州 文化
原文传递
民间故事教育价值的研究——以临沂民间故事为例
4
作者 王琮琮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4期195-196,共2页
临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名城,东夷文化、齐鲁文化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为临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民间故事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以临沂民间故事为例,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民间故事在塑造健康个性、传播地方知识、构建伦理... 临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名城,东夷文化、齐鲁文化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为临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民间故事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以临沂民间故事为例,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民间故事在塑造健康个性、传播地方知识、构建伦理道德和情感熏陶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教育价值 临沂
原文传递
扬州文化笔记(六题)
5
作者 顾农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昭明太子萧统曾参访扬州泰州以编选《文选》一书著称的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在镇江、扬州都留下过一些遗迹,镇江南山有昭明太子读书台,扬州城里旌忠寺有文选楼。这些文化遗存,学者们大抵以传说视之,萧统自应在首都建康(今南京)当他... 昭明太子萧统曾参访扬州泰州以编选《文选》一书著称的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在镇江、扬州都留下过一些遗迹,镇江南山有昭明太子读书台,扬州城里旌忠寺有文选楼。这些文化遗存,学者们大抵以传说视之,萧统自应在首都建康(今南京)当他的太子,不可能跑到外地去读书、编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敬梓 木兰院 旌忠寺 扬州方言 昭明太子 文选楼
原文传递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剧本创作动员会暨推介会
6
作者 陈俊达(摄影) 《艺海》 2023年第10期2-2,共1页
下载PDF
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概念接受、学科定位及理论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圣杰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共7页
比较文学形象学传入中国三十年,中国学界不仅对形象概念、形象学学科归属进行了有益探究,还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层面积极推动形象学本土化进程,提出了“变异学”和“涉外文学”等理论,关注比较文学学科文化转向,从文化误读视角深入探讨异... 比较文学形象学传入中国三十年,中国学界不仅对形象概念、形象学学科归属进行了有益探究,还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层面积极推动形象学本土化进程,提出了“变异学”和“涉外文学”等理论,关注比较文学学科文化转向,从文化误读视角深入探讨异国形象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围绕“跨文化形象学”展开理论建构,凸显了中国立场,呈现出域外理论接受与本土学科建构并举的势头。多元并包的理论视野将有助于比较文学形象学在中国学派理论话语建构中拓展出新的学术空间。中国比较文学界对形象学理论的接受、建构,不仅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其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思路、方法,还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构产生了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形象学 中国形象 中国学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书讯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4,35,共2页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主编:赵宪章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12月文学和图像的关系古已有之、中外有之。由于汉字构型、汉语文化和汉语思维的特殊性,使这一关系在中国语境中尤其密不可分、复杂多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主编:赵宪章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12月文学和图像的关系古已有之、中外有之。由于汉字构型、汉语文化和汉语思维的特殊性,使这一关系在中国语境中尤其密不可分、复杂多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学术资源。《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正是由此立意。它的研究不仅为中国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论域,而且对于整个文学研究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并可为符号学、美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学科提供新的参照和借鉴,具有广泛的学术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汉语文化 汉语思维 学术资源 赵宪章 中国语境 出版日期 符号学
下载PDF
书写一段恢宏的历史与现实
9
作者 王佐红 樊建民 《宁夏画报》 2021年第9期84-85,共2页
《上口外》,一部以家族故事折射地域变迁的移民小说。小说以宁夏西海固月儿湾的精明汉子刘和顺为中心,展开了刘家老、中、少三代人上口外的经历讲述,并由此展现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以较大的时间跨度,全景式地书写,考量... 《上口外》,一部以家族故事折射地域变迁的移民小说。小说以宁夏西海固月儿湾的精明汉子刘和顺为中心,展开了刘家老、中、少三代人上口外的经历讲述,并由此展现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以较大的时间跨度,全景式地书写,考量了发生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移民潮中鲜为人知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 重要历史事件 宁夏西海固 地域变迁 历史与现实 三代人 移民潮 家族故事
原文传递
论宋诗话历史发展及其理论贡献
10
作者 刘奥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7-18,21,共3页
诗话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论体例,它以独特的民族个性自立于美学理论之林。自诗话诞生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向理论化、系统化、专门化方向发展。追根溯源,宋诗话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而宋诗话中优秀之作,更是为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 诗话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论体例,它以独特的民族个性自立于美学理论之林。自诗话诞生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向理论化、系统化、专门化方向发展。追根溯源,宋诗话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而宋诗话中优秀之作,更是为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完善作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宋诗话 理论贡献
下载PDF
鲁迅与大运河
11
作者 何信恩 《绍兴鲁迅研究》 2023年第1期319-325,共7页
地理空间是文学发生的重要场域,而江河是最富诗意与灵性的地理空间。江河水滨不仅是众多文学家的栖居之地,孕育、留住了他们生命成长中的黄金岁月,更是他们在四处离散、寓居现代都市中带着一种失落的乡愁冲动的怀念之地。故乡的江河往... 地理空间是文学发生的重要场域,而江河是最富诗意与灵性的地理空间。江河水滨不仅是众多文学家的栖居之地,孕育、留住了他们生命成长中的黄金岁月,更是他们在四处离散、寓居现代都市中带着一种失落的乡愁冲动的怀念之地。故乡的江河往往会成为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近代开埠以来,水路交通更为便捷,长江航运贯通东西,远涉外洋,是文学游子求学谋生,游历迁居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水路交通 长江航运 精神原乡 江河水 大运河 现代都市 黄金岁月
原文传递
《故乡》中的意义鼎立并合
12
作者 朱崇科 《上海鲁迅研究》 2022年第3期129-141,共13页
1921年1月创作、是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九卷1号的《故乡》似乎注定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从其文本自身来说,一方面它显得相对通晓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它却又含义隽永,适合反复咀嚼,而实际上它的确较早就进入了中... 1921年1月创作、是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九卷1号的《故乡》似乎注定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从其文本自身来说,一方面它显得相对通晓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它却又含义隽永,适合反复咀嚼,而实际上它的确较早就进入了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和语文教材,并且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历史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新青年》 语文教材 文本自身 经典作品 可读性 研究视野 隽永
原文传递
工业文明的现实精神与诗意书写——再读李铁
13
作者 巫晓燕 刘瑞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5-80,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题材小说逐渐成为当代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专门从事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越来越少。辽宁作家李铁却一直坚守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用诗意的语言书写着现代工业文明...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题材小说逐渐成为当代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专门从事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越来越少。辽宁作家李铁却一直坚守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用诗意的语言书写着现代工业文明,刻画着当代技术工人形象,描绘着工人的心灵家园——工厂,在当代文坛显得弥足珍贵。李铁工业题材创作所表现出的可贵的现实精神,以及在书写语言、情感上的诗意化处理,形成了"李铁式"工业小说创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题材 现实精神 诗意书写
下载PDF
策划人语
14
《河南电力》 2020年第4期82-83,共2页
水是生命之源,四大文明古国无不得益于河流的滋养。流过故乡的小河,哺育了平原上的儿女,见证了两岸的巨变,让我们始终不能忘怀。岁月悠悠,承载着我们小时候的诸多回忆与乐趣的小河波澜不惊,悠闲地流向远方,诉说着无声的故事……
关键词 策划人
原文传递
古今杂糅与中西调和的当代标本——章士钊《柳文指要》述学文体论析
15
作者 李遇春 李聪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164,共12页
章士钊晚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巨著《柳文指要》用文言文写成,体现了章士钊在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对中国古文传统的坚守、传承与创化。从中国的述学文体发展角度来看,《柳文指要》上部“体要之部”主要继承传统的“话体”批评体式,下... 章士钊晚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巨著《柳文指要》用文言文写成,体现了章士钊在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对中国古文传统的坚守、传承与创化。从中国的述学文体发展角度来看,《柳文指要》上部“体要之部”主要继承传统的“话体”批评体式,下部“通要之部”偏向于借鉴以逻辑见长的现代述学文体,其整体述学风格呈现出调和中西、融贯古今的文体杂糅倾向。具体而言,“体要之部”在宏观的编纂观念和体式上承袭了传统文话的“载道”观和“辨体”观,而在微观呈现层面上,传统的资料汇编类文话和随笔札记类文话以及古代文章学术语也提供了重要的文体借鉴。与“体要之部”按文类划分不同,“通要之部”按专题组织,其结构和表述都具备了现代述学文体所必需的系统的逻辑性。《柳文指要》上下两部以改良过的桐城古文笔法串联成一体,述学时兼顾“义理”“考据”和“词章”。它是章士钊一生述学精义的总结,为当代中国述学文体的创化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士钊 《柳文指要》 述学文体 话体批评 桐城古文
原文传递
鸿泥记
16
作者 张晔 《东方剑》 2021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上期说到谷季堂把运送黑烟的佣金全部捐掉,自以为勉强保留了些读书人的尊严。时间跨入19世纪末,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华洋杂处的租界里暗流涌动,谷季堂和他的朋友们又会有什么际遇呢?十五1874年四明公所事件以法国人搁置筑路计... 上期说到谷季堂把运送黑烟的佣金全部捐掉,自以为勉强保留了些读书人的尊严。时间跨入19世纪末,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华洋杂处的租界里暗流涌动,谷季堂和他的朋友们又会有什么际遇呢?十五1874年四明公所事件以法国人搁置筑路计划得以暂时平息,这一切对季堂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但也仅像无故撩动池塘的蜻蜓一般,微微泛起的涟漪并不能改变什么,宁波人与法租界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公所 宁波人 法租界 华洋杂处 读书人 法国人
原文传递
争论
17
作者 林熙宁 雷碧玉(指导) 《创作》 2020年第1期44-45,共2页
我曾认为老师说的永远都正确,也从来不加以思考与质疑,只是一味地"听从"。"这道题目的答案是多少?"后桌小A传来疑问。"23。"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只想将手头上的练习题论证完。"咦,好像不对吧,我算出... 我曾认为老师说的永远都正确,也从来不加以思考与质疑,只是一味地"听从"。"这道题目的答案是多少?"后桌小A传来疑问。"23。"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只想将手头上的练习题论证完。"咦,好像不对吧,我算出的答案不是这个。"小A又来询问答案,我有些不耐烦了,似发牢骚一般回答:"就是23,这可是老师说的,能错吗?"我故意抬高音调,言语中带着些许不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答
原文传递
肯石神挖
18
作者 李锋 《现代班组》 2020年第1期50-50,共1页
原文传递
吴处厚及其佚诗杂考
19
作者 王彬 《史志学刊》 2019年第5期48-51,共4页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属福建)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他曾因神宗"皇嗣屡阙",上书请立程婴、公孙杵臼庙。《宋史·吴处厚传》却载其因"仁宗屡丧皇嗣"而上书,不够准确。吴处厚于元祐四年(1089)发动"...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属福建)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他曾因神宗"皇嗣屡阙",上书请立程婴、公孙杵臼庙。《宋史·吴处厚传》却载其因"仁宗屡丧皇嗣"而上书,不够准确。吴处厚于元祐四年(1089)发动"车盖亭诗案",后知卫州,《宋史》本传云其"未几卒",其卒年实为元祐六年。《全宋诗》收录吴处厚诗23首,据方志文献,又辑得佚诗2首,佚句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处厚 《宋史》 卒年 佚诗
下载PDF
月下光的夜来香
20
作者 侯立坤 《班组天地》 2021年第9期102-102,共1页
编者按读书不觉秋深,追梦正好时节。在微风不噪、时光正好的金秋九月,能够读到自己喜欢或有趣的故事,也是一种“小确幸”。本期休闲版块特选取了一组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带您奔赴美好时光。如《月光下的夜来香》一文通过对夜来香... 编者按读书不觉秋深,追梦正好时节。在微风不噪、时光正好的金秋九月,能够读到自己喜欢或有趣的故事,也是一种“小确幸”。本期休闲版块特选取了一组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带您奔赴美好时光。如《月光下的夜来香》一文通过对夜来香“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的形象描述,歌颂煤矿工人不争不抢、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夜来香 形象描述 高尚品格 生动有趣 美好时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