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建构 |
王炜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2 |
0 |
|
2
|
西方理性主义文艺之渊源 |
胡青宇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2000 |
0 |
|
3
|
论魏了翁的诗学思想 |
石明庆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2
|
|
4
|
虚构的权威:《紫色》中的“女性声音”品评 |
黄立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5
|
詹姆逊的文类批评观探索 |
杜明业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相聚金秋时节,共话浪漫情怀——“跨文化视野下的浪漫主义”全国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杨光子
|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
2009 |
0 |
|
7
|
单独媾和的硬汉子——浅析《永别了,武器》 |
徐铭远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0 |
0 |
|
8
|
凌叔华与泰戈尔的诗画交流 |
王敏雁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17 |
0 |
|
9
|
蔡文甫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孙晓东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高教改革的启示 |
潘俊杰
雷怡
刘月飞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4 |
1
|
|
11
|
多元化文艺景观中的两道主潮:新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董小玉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2
|
李纲辞赋简论 |
许瑶丽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3
|
西方悲剧理论的两大类型 |
熊元义
余三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14
|
影像时代的文学书写 |
李红秀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5
|
诺奖评委的“中国情结”——赵白生访谈录 |
赵白生
张娟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2 |
1
|
|
16
|
百年中国19世纪英法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学术史研究 |
赵炎秋
王欢欢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7
|
《平凡的世界》“经典化”的内在肌理研究 |
姚明今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18
|
象征性与探索性的结合——论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成就 |
曾思艺
陈远明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9
|
试论成玄英对庄子“心镜”的理解 |
郭庆才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20
|
亨利“一命呜呼”了吗?——谈加强外国文学研究严谨踏实的学风 |
舒润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