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异同说
1
作者 崔大庆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9-72,共4页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力作,它们同是描写爱情这一题材,在戏剧史上都有较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文学剧本,不仅能供舞台演出,而且也有较高的文学阅读价值,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力作,它们同是描写爱情这一题材,在戏剧史上都有较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文学剧本,不仅能供舞台演出,而且也有较高的文学阅读价值,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读者共同欣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社会思潮、民族风貌的反映。每一个作家的艺术总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它不但基本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反映本民族的情感,心理习俗、兴趣爱好,还在艺术形式上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欣赏习惯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民族 超越时空 文化财富 兴趣爱好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习俗 性格 杜丽娘 莎士比亚
下载PDF
网络文学创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梅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极为丰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以经验式评论为主,情绪色彩较重,很少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与把握。本文将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归纳网络文学的创新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超文本文学 多媒体文学 电脑文学
下载PDF
似曾相识同归来——吴承恩与陶渊明文风之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X期44-48,52,共6页
百回本《西游记》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之大成,其作者定是具有高深文化素养、热爱山水自然、崇尚陶渊明田园诗之人。吴承恩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并以多类型的诗词曲赋,展现了自然流丽、清新淡雅的“笔清而不薄,淡而能隽... 百回本《西游记》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之大成,其作者定是具有高深文化素养、热爱山水自然、崇尚陶渊明田园诗之人。吴承恩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并以多类型的诗词曲赋,展现了自然流丽、清新淡雅的“笔清而不薄,淡而能隽”之诗风。对此,百回本《西游记》中诸多诗赋词曲均能见到,无疑吴承恩乃百回本《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承恩 陶渊明 文风 比较 百回本《西游记》
下载PDF
索绪尔对文学理论的意义
4
作者 王峰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理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阐释学都从索绪尔那里吸取过养料。从语言入手来进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于以前那种以作者为基点的研究方式。它启发了这样一种思潮:文学研究可以...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理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阐释学都从索绪尔那里吸取过养料。从语言入手来进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于以前那种以作者为基点的研究方式。它启发了这样一种思潮:文学研究可以从作者对作品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文学理论 语言学理论 文学研究 所指 能指 文艺符号学
下载PDF
从《笛卡儿语言学》看乔姆斯基的理论追求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明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文通过对《笛卡儿语言学》的评介 ,探讨了乔姆斯基所追求的理论目标和语法构建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 ,从《句法结构》直到近年的《最简方案》 ,乔姆斯基频繁地修改他的语法模式 ,但他所追求的揭示人类语言中普遍的创造性原则的理论目... 本文通过对《笛卡儿语言学》的评介 ,探讨了乔姆斯基所追求的理论目标和语法构建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 ,从《句法结构》直到近年的《最简方案》 ,乔姆斯基频繁地修改他的语法模式 ,但他所追求的揭示人类语言中普遍的创造性原则的理论目标一直没有改变 ,为语法赋予的解释性使命也没有改变。理论目标和语法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是驱动乔姆斯基不断修改语法模式的一个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原则 深层结构 解释
下载PDF
语篇语言学概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云桥 张维峰 辛修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8-71,共4页
语篇语言学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成为若干语言学派的研究基础或手段。了解它的演变过程、主要观点、研究内容和方法、发展趋势与前景、主要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对从事语言教育或... 语篇语言学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成为若干语言学派的研究基础或手段。了解它的演变过程、主要观点、研究内容和方法、发展趋势与前景、主要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对从事语言教育或研究的人士,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语言学 演变过程 主要内容 发展趋势 概述
下载PDF
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简介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敏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4,共1页
97年11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承办的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中林酒店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界、学术界多种学科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文学人类学这门新学科于世纪之交如何贴近和服务于现实生活,如何寻求突破,... 97年11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承办的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中林酒店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界、学术界多种学科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文学人类学这门新学科于世纪之交如何贴近和服务于现实生活,如何寻求突破,迎接未来的学术挑战等深层问题,互相碰撞,彼此激发,整个会议论争不断,高潮迭起,使本届会议在友好,平等,无门户之见的气氛之中,如期、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学术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学术研讨会 文化人类学 跨学科研究 人类的文学 世纪之交 中国文学 李亦园 学术挑战 跨文化
原文传递
文学终结了吗——围绕希利斯·米勒的四篇文章
8
作者 邬春立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7-89,93,共4页
J.希利斯.米勒在他所陆续发表的四篇文章中虽然其观点从过去认为"文学及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终结于现在"转变为"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但其论述依然没有摆脱其"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和技术决定论这两个... J.希利斯.米勒在他所陆续发表的四篇文章中虽然其观点从过去认为"文学及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终结于现在"转变为"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但其论述依然没有摆脱其"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和技术决定论这两个核心观点的规约,因此,他的推导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而这往往正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事实上,电子媒介的确促使文学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变,但是这和文学存亡与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文学的存在发展决定于人与文学之间的根本性关系断绝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希利斯·米勒 电子媒介 文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论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文艺思想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宏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艺活动的主体间性问题是近年来文艺学研究中一个日渐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从思想史上来看 ,主体间性问题最初是由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以后逐渐发展成了现象学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系统地梳理这种理论在... 文艺活动的主体间性问题是近年来文艺学研究中一个日渐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从思想史上来看 ,主体间性问题最初是由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以后逐渐发展成了现象学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系统地梳理这种理论在现象学运动中的发展过程 ,对于促进我国文艺学界的相关研究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本文即集中讨论了现象学文艺理论的三位代表人物萨特、乔治·普莱和杜夫海纳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关论述 ,试图勾勒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基本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交往 准主体
下载PDF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顺庆 罗良功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变异现象存在于一切文学之中,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基于对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尤其是学术前沿的一些困惑和问题的思考而提出的。其价值主要在于:1)促进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2)有助于理清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和完善教材板块。3)比较文学变... 变异现象存在于一切文学之中,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基于对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尤其是学术前沿的一些困惑和问题的思考而提出的。其价值主要在于:1)促进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2)有助于理清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和完善教材板块。3)比较文学变异学倡导跨文明研究,将可比性定义在异质性和差异性上,是对传统的以“同”为基础的比较文学可比性的澄清和拓展。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语言层面的变异研究,接受层面的变异研究和形象层面的变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变异学 学科体系 可比性 价值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北美汉学中国文论研究的文化批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宝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92,共4页
北美汉学的中国文论研究保持了一种比较宏阔的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以及"新历史主义"的话语倾向。受新文化史研究方法影响的汉学研究不再强调从文本中获取什么经验、启示和教训,更不像传统的批评方法那样去发掘文本中存在的道德... 北美汉学的中国文论研究保持了一种比较宏阔的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以及"新历史主义"的话语倾向。受新文化史研究方法影响的汉学研究不再强调从文本中获取什么经验、启示和教训,更不像传统的批评方法那样去发掘文本中存在的道德镜鉴、政治得失,而是突出显示来自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启示,有意识地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加以交融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汉学 中国文论 文化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