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格尔纯认识论文艺观的得与失 |
王元骧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2
|
文学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兼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 |
苏玉娜
|
《传承》
|
2010 |
0 |
|
3
|
作为文化表演的治疗 |
章米力
叶舒宪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文化守望与中国文艺复兴——答艺术界同行及文艺学博士生问 |
范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关于法制文学学科的定义理论和方法 |
黄震云
邱胜侠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6
|
从《经典咏流传》看诗歌疗法的实践模式 |
张人匀
|
《记者摇篮》
|
2020 |
1
|
|
7
|
简析近年国内男性气质理论的译介与实践 |
罗枭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8
|
简论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 |
张松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5
|
|
9
|
对《灵感女孩》的精神生态解读 |
王小燕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0 |
|
10
|
试论宗教与文学的同一性 |
秦剑
周秀荣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1
|
侨易视域下的翻译文学史研究 |
崔峰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2 |
0 |
|
12
|
文学伦理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
王树福
|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
2014 |
0 |
|
13
|
文学教育在审美心胸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
徐一周
吴素萍
|
《社科纵横》
|
2008 |
2
|
|
14
|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 |
卢衍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言语行为、文学书写与装置编程:城市漫步的三种模式 |
朱恬骅
|
《中国图书评论》
|
2024 |
0 |
|
16
|
意识形态的“物化”与其对文学生产实践的影响 |
尹小玲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1
|
|
17
|
文学的文化学和图志学问题 |
杨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8
|
“田野”的再概念化:兼论文学人类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同一性问题 |
李菲
邱硕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9
|
女性写作与经济性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0
|
文学书写的情感祛魅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隐身——对二十世纪红色罗曼司的一种理解 |
方维保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