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波斯汉辞书《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字母■(Nun)、■(Be)变体及其汉字对音与校释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永军 《辞书研究》 2022年第5期73-82,共10页
明代官方为培养波斯语翻译人才而编纂的波斯汉辞书——《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从其诞生起就形成了多个版本。在不同版本中存在两组特殊的字母变体,即字母■[n]写作■[η]、字母■[b]写作■[b]的变体书写形式。学界认为字母变体■... 明代官方为培养波斯语翻译人才而编纂的波斯汉辞书——《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从其诞生起就形成了多个版本。在不同版本中存在两组特殊的字母变体,即字母■[n]写作■[η]、字母■[b]写作■[b]的变体书写形式。学界认为字母变体■[η]与■[b]是编纂者的书写错误,但此观点并不能解释与其对音汉字的对音不合现象。文章系统整理了明清七种版本的波斯汉辞书教材,经查阅相关文献后认为,字母变体■[η]与■[b]的写法是早期(7—13世纪)阿拉伯古典经文文献的书写形式,即Rasm书写体系。这些文献及其Rasm书写体系经“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家传入我国,并在明代官方波斯汉翻译教材《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馆译语》 《回回馆杂字》 字母变体 Rasm书写体系
下载PDF
语法隐喻视角下波斯语网络新闻标题中名词化应用简析
2
作者 蒋人文 《亚非研究》 2016年第1期172-186,共15页
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转化为名词的过程或者将一个句子转化为名词短语的过程。西方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名词化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中Halliday(韩礼德)从语法隐喻角度对名词化的研究最有影响。本文利用韩礼德的理论,借鉴英语网... 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转化为名词的过程或者将一个句子转化为名词短语的过程。西方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名词化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中Halliday(韩礼德)从语法隐喻角度对名词化的研究最有影响。本文利用韩礼德的理论,借鉴英语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分析波斯语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以给从事波斯语教学和新闻编辑的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语法隐喻 网络新闻标题
下载PDF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的波斯语圣经翻译探析
3
作者 王伟均 《东方翻译》 2020年第6期40-47,共8页
波斯语圣经翻译历史悠久,可考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或5世纪,但较之其他东方语言圣经翻译的研究,其长期被忽视。早期波斯语圣经的翻译工作主要发生在中亚地区。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进驻南印度,罗马天主教派遣耶稣会士进入北印度莫卧... 波斯语圣经翻译历史悠久,可考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或5世纪,但较之其他东方语言圣经翻译的研究,其长期被忽视。早期波斯语圣经的翻译工作主要发生在中亚地区。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进驻南印度,罗马天主教派遣耶稣会士进入北印度莫卧儿帝国王庭传教,以及伊斯兰世界持波斯语的统治者掀起了一股波斯语圣经翻译热潮,这引起了当时的莫卧儿皇帝阿克巴大帝的强烈兴趣。阿克巴下令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手稿翻译缮写室,让他的宫廷历史学家负责手稿翻译,开启了印度波斯语圣经翻译的历史。在随后200多年的时间里,圣经的不同篇章、全本以不同的方式被翻译成波斯语,并在19世纪西方新教传教士发起的圣经翻译工程中达到了高峰。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印度莫卧儿王朝不同时期波斯语圣经翻译的组织者、翻译者、译本内容和影响等具体情况,以期对波斯语圣经翻译在印度的历史做出系统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翻译 波斯语 罗马天主教 葡萄牙人 新教传教士 耶稣会士 东方语言 伊斯兰世界
原文传递
何谓“斯坦”?
4
《安徽统一战线》 2001年第7期24-24,共1页
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和土库曼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他们的国名上分别加上了“斯坦”一词。那么,“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关键词 “斯坦” “CTaH” 波斯语 音译词 伊斯兰教 国家名称 中亚地区
下载PDF
波斯译文(一)
5
作者 穆宏燕 《华西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32+408-32+408,共1页
原文传递
波斯译文(二)
6
作者 时光 《华西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33+408-33+408,共1页
原文传递
波斯语教学及经典在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克家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3-78,共6页
波斯语是伊斯兰文化东传中国进程中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元明以来,波斯语的教学及经典学习,在官方机构和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中广泛使用,政府并设有专门教学、翻译机构。经堂教育的主要经典中,波斯语典籍占有很大比重,对中国穆斯林的... 波斯语是伊斯兰文化东传中国进程中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元明以来,波斯语的教学及经典学习,在官方机构和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中广泛使用,政府并设有专门教学、翻译机构。经堂教育的主要经典中,波斯语典籍占有很大比重,对中国穆斯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语 经典 影响
原文传递
《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对音及校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永军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作为明清时期官方波斯语培训教材,采用汉字音标注波斯文音读,各版本在传抄中存在波斯文与音注汉字对音不合的现象。本文系统梳理了7个版本波斯文教材“波斯-汉”对音不合的语音现象,并对其对音不合的词条... 《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作为明清时期官方波斯语培训教材,采用汉字音标注波斯文音读,各版本在传抄中存在波斯文与音注汉字对音不合的现象。本文系统梳理了7个版本波斯文教材“波斯-汉”对音不合的语音现象,并对其对音不合的词条进行校释。对音不合主要由字母变体多样,字母形近、音近,以及研究者对其校释不足乃至误解等因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馆译语》 《回回馆杂字》 对音 校释
原文传递
阿拉伯帝国时期波斯语言文学对伊朗民族认同的形塑 被引量:2
9
作者 冀开运 廖希玮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5,157,共19页
语言是透视民族文化身份的一扇窗户,也是个体与群体归属关系的重要标志,在塑造与维系文化身份认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阿拉伯帝国时期,伊朗贵族精英率先实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一方面通过舒欧比亚运动将波斯元素注入伊斯兰文... 语言是透视民族文化身份的一扇窗户,也是个体与群体归属关系的重要标志,在塑造与维系文化身份认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阿拉伯帝国时期,伊朗贵族精英率先实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一方面通过舒欧比亚运动将波斯元素注入伊斯兰文化之中,引领着伊朗人抵抗阿拉伯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又促成了波斯语言文学的复兴,使波斯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其中,以《列王纪》为代表的波斯文学作品重塑了伊朗人的集体记忆,强化了伊朗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促使伊朗形成了以波斯语为纽带的伊朗—伊斯兰文化共同体,以此展现着波斯文明非同一般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本文以“舒欧比亚”思潮、波斯语言文学的复兴、波斯史诗《列王纪》及其口述文学为切入点,旨在探讨7-13世纪伊朗在阿拉伯人统治之下通过波斯语言文学塑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以及伊朗贵族精英阶层在其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语言文学 阿拉伯帝国 伊朗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汉波斯音译与元代汉语口语(上)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钟伟 《辞书研究》 2020年第2期83-94,共12页
13至14世纪建立的庞大蒙古帝国,在地理上据有欧亚两洲广大地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些传至波斯地区的汉语文献被翻译成了波斯语。由于波斯文是表音文字,当时的汉语口语语音在波斯文中得以保存。波斯文《史集•中国史》音译中所反映的汉... 13至14世纪建立的庞大蒙古帝国,在地理上据有欧亚两洲广大地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些传至波斯地区的汉语文献被翻译成了波斯语。由于波斯文是表音文字,当时的汉语口语语音在波斯文中得以保存。波斯文《史集•中国史》音译中所反映的汉语口语完全是官话音系。然而波斯文《脉诀》音译所反映的口语很可能是带有粤语特征的官话,最明显的是入声音出现塞音韵尾-p、-t、-k。这种官话很可能是以粤语为母语的人不完善的习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音译 元代口语 大都官话 塞音韵尾 官话特征 方言特征
下载PDF
《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校释二则
11
作者 周永军 张玉来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共7页
明清时期《回回馆译语》作为官方培训波斯语的教材仅有"汉译词义—汉字对音",而没有波斯语原文。学术界对"琥珀、良薑"两词在波斯文拟定、汉字对音和语源方面的考证有待商榷。本文认为"琥珀"波斯文应写作... 明清时期《回回馆译语》作为官方培训波斯语的教材仅有"汉译词义—汉字对音",而没有波斯语原文。学术界对"琥珀、良薑"两词在波斯文拟定、汉字对音和语源方面的考证有待商榷。本文认为"琥珀"波斯文应写作■(kahrūbāy),来源于塔吉克语波斯语;"良薑"学术界虽暂拟定为■(sūrinjǎn),但其与《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中的汉字注音"好林张"的对音不合,并对此存有疑惑。本文认为造成对音不合是因为波斯字母■(s)、■(h)分别与其后字母■(ū)连写的形体:■(sū)与■(hū)十分相近,误读造成的,丙种本《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的译者将■(sū)误读为■(hū),故用晓母字"好"对音■(s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馆译语》 《回回馆杂字》 回回文 校释
下载PDF
RBM38调节FZD1 mRNA稳定性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朋 高大 武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研究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构建过表达、敲低RBM38的慢病毒载体,使用慢病毒感染HL-60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RBM38的表达水平,分别用CCK-8法和PI... 目的:研究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构建过表达、敲低RBM38的慢病毒载体,使用慢病毒感染HL-60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RBM38的表达水平,分别用CCK-8法和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的增殖和周期,通过RNA免疫共沉淀结合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BM38与靶mRNA的结合情况,放线菌素D处理结合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BM38对靶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可成功实现HL-60细胞内RBM38的过表达或表达抑制。过表达RBM38可显著促进HL-6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运行;相反,抑制内源性RBM38的表达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RBM38可与FZD1 mRNA结合,促进其mRNA的稳定。结论:RBM38通过促进FZD1 mRNA的稳定调节HL-60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基序蛋白38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 FZD1
下载PDF
小经《侯赛尼大辞典》研究
13
作者 韩中义 《西北民族论丛》 2016年第1期194-222,330,共30页
《侯赛尼大辞典》是一部重要的民间文献,是学习波斯语的一部有影响的工具书。这部书是阿拉伯字母(小经)拼写汉语、汉字注解所收入的波斯语和诗歌。这部辞典虎学良先生于1951年刊行。该文对这部辞典的式样内容、编著方式、文化特色、文... 《侯赛尼大辞典》是一部重要的民间文献,是学习波斯语的一部有影响的工具书。这部书是阿拉伯字母(小经)拼写汉语、汉字注解所收入的波斯语和诗歌。这部辞典虎学良先生于1951年刊行。该文对这部辞典的式样内容、编著方式、文化特色、文献价值等问题做了初步的考察和探讨,由此认为这部辞典具有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也对研究我国辞典编纂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典 小经 研究
原文传递
波斯语在东亚的黄金时代的开启及终结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迎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9,1,共11页
中古时代欧亚大陆自东向西并存着几个大文化圈,即:汉、伊斯兰、印度与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东部主要学术语言是波斯语。成吉思汗西征后,大批西域人随蒙古军入华,使波斯语在汉地落脚生根,并借助中国在汉文化圈和东亚的重要地位,将... 中古时代欧亚大陆自东向西并存着几个大文化圈,即:汉、伊斯兰、印度与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东部主要学术语言是波斯语。成吉思汗西征后,大批西域人随蒙古军入华,使波斯语在汉地落脚生根,并借助中国在汉文化圈和东亚的重要地位,将其影响力扩及东亚和东南亚。波斯语在13—15世纪的中国扮演着四种角色:元代最重要的官方行用文字之一;入华回回人的族内共同语;元代和明初主要的外交语言之一及当时中国汲取域外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术语言。波斯语在东亚的黄金时代,随着其掌握者——入华回回人的逐渐本土化,在明中期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中外关系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胡达”词义考及其汉语译介问题探析
15
作者 邓新 夏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146,共7页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该增加"胡达"词条释义,以正确理解词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达 汉语译介 波斯语 伊斯兰教 “天” “神” 词义丢失 词义迁移
原文传递
沙·马合木·楚刺思《寻求真理者之友》(节选)译注(下)
16
作者 刘正寅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共10页
三十多年前,笔者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本科时,即师从刘迎胜老师学习波斯语。本科毕业后又继续在历史系元史研究室读硕士、博士学位,刘老师是导师之一;波斯语的学习也得以继续。刘老师除讲授基础波斯语外,还为我们开设了波斯语历史文献研读... 三十多年前,笔者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本科时,即师从刘迎胜老师学习波斯语。本科毕业后又继续在历史系元史研究室读硕士、博士学位,刘老师是导师之一;波斯语的学习也得以继续。刘老师除讲授基础波斯语外,还为我们开设了波斯语历史文献研读,选读的文献中就包括了沙·马合木·本·米儿咱·法孜勒·楚刺思(Shah Mahmud ibn Mirza Fazl Churas)的《寻求真理者之友》(Anis al-Talibin)的部分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语 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 历史系 刘老师 译注 文献研读 本科毕业
下载PDF
英语为二语的汉语母语者习得波斯语时体的偏误分析——以波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
17
作者 Bazdar Tahmineh 王文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8-69,159,160,共14页
本研究主要分析以英语为二语的汉语母语者在习得波斯语的中级水平阶段所出现的时体偏误现象。通过测验手段,观察汉语母语者习得波斯语时体的主要偏误特征,并探寻其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出现这些偏误特征的主因在于波汉语言的时空性特质差... 本研究主要分析以英语为二语的汉语母语者在习得波斯语的中级水平阶段所出现的时体偏误现象。通过测验手段,观察汉语母语者习得波斯语时体的主要偏误特征,并探寻其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出现这些偏误特征的主因在于波汉语言的时空性特质差异,学习者不仅受母语干扰,而且还受到第二语言英语与第三语言波斯语的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误分析 中介语 负迁移 时体 时空性
下载PDF
波斯语汉语动词时态范畴分析
18
作者 李织凡 《汉字文化》 2022年第2期32-33,共2页
时态范畴是各国语言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时态范畴一般可以通过词汇本身、语法表达和句法手段等多层面来体现。语言体系不同,则构造往往有所差异,对于时态范畴的表达手段通常也不相同。汉语和波斯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法上,特别是... 时态范畴是各国语言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时态范畴一般可以通过词汇本身、语法表达和句法手段等多层面来体现。语言体系不同,则构造往往有所差异,对于时态范畴的表达手段通常也不相同。汉语和波斯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法上,特别是动词时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动词时态方面对波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波斯语 动词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