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盂鼎铭》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建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1-85,共5页
历来对《大盂鼎铭》的解读,可商榷之处尚多。本文从训诂释义入手,对铭文中“辟厥匿,匍有四方”,“女妹辰又大服”,“汝勿克余乃辟一人”,“今余唯令汝盂绍荣敬邕隹德经”,“盂,乃绍夹死司戎”,“夙夕昭我一人了四方”,“粤... 历来对《大盂鼎铭》的解读,可商榷之处尚多。本文从训诂释义入手,对铭文中“辟厥匿,匍有四方”,“女妹辰又大服”,“汝勿克余乃辟一人”,“今余唯令汝盂绍荣敬邕隹德经”,“盂,乃绍夹死司戎”,“夙夕昭我一人了四方”,“粤我其省先王受民受疆土”和“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盂鼎铭》 《奴隶制时代》 《中国历史文选》
下载PDF
永明文学与《切韵》
2
作者 王启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6-93,共8页
本文将《切韵》与永明文学互相观照,并得出以下结论:《切韵》无论在命名上,还是在编写宗旨、编写原则和编写体例上,都忠实地体现了永明文人的文学主张;《切韵》在分韵上,更是全面继承了永明文人的诗歌用韵。文章还指出:《切韵》... 本文将《切韵》与永明文学互相观照,并得出以下结论:《切韵》无论在命名上,还是在编写宗旨、编写原则和编写体例上,都忠实地体现了永明文人的文学主张;《切韵》在分韵上,更是全面继承了永明文人的诗歌用韵。文章还指出:《切韵》最主要的音系基础应该是金陵音,这个金陵音实际上就是以永明文人为代表的南方文人在做诗时所用的语音,它以东晋南渡以前的洛阳旧音为主干,同时吸收了一些吴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永明文学 沈约 刘勰 四声 金陵音
下载PDF
从《容斋随笔》看洪迈的“小学”研究
3
作者 何书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3-36,共4页
传统语言学史的研究,往往注重名家名著,这固然重要。但要研究一个时代的语言史,还应注意全面地搜集材料。郭在贻先生在《训诂学》一书中谈到:“宋人所著文集笔记中,也有不少散在的训诂资料,零玑碎玉,往往可采。”并称南宋文学家... 传统语言学史的研究,往往注重名家名著,这固然重要。但要研究一个时代的语言史,还应注意全面地搜集材料。郭在贻先生在《训诂学》一书中谈到:“宋人所著文集笔记中,也有不少散在的训诂资料,零玑碎玉,往往可采。”并称南宋文学家洪迈所著《容斋随笔》为“较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斋随笔》 “小学”研究 洪迈 联绵词 俗语词 古书异例 语言材料 字义系统 俗文字学 “义”
下载PDF
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古代哲学因素
4
作者 张沛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8-99,共2页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儒家对“仁”、“礼”、“和”的追求以及道家对“无为”的追求是其“言”“辩”观的哲学基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言”、“辩”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与“辩”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古典修辞学
下载PDF
《北魏佚书考》补正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祖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0-75,80,共7页
《北魏佚书考》是作者三十年前的旧稿,经过增补修订,最近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编纂此书的目的,在于荟萃北魏一代佚书遗文,为研究这一时期学术文化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减省他们的翻检之劳。古书辑佚工作,有清一代堪称鼎盛... 《北魏佚书考》是作者三十年前的旧稿,经过增补修订,最近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编纂此书的目的,在于荟萃北魏一代佚书遗文,为研究这一时期学术文化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减省他们的翻检之劳。古书辑佚工作,有清一代堪称鼎盛时期。如历城马氏、金溪王氏、甘泉黄氏、乌程严氏等都卓然名家。他们所辑录的古代遗文,遍及经史子集四部之书,其中当然也包括北魏一代佚文。尽管这些辑佚大家,涉猎广泛,号称博洽,然而沧海遗珠,却在所难免。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倘能汇集前人的辑佚成果,详考其资料的来源,删冗补阙,去伪存真,仍不失为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作者虽曾有志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佚文 佚书 北魏 《魏书》 《北史》 校勘记 博戏 天子诸侯 刘芳 路寝
下载PDF
“存泰山于片石,资后学之参证”——评《北魏佚书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林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6-80,共5页
自清代学者辑录汇编了我国古代许多佚书之后,从清末至今,近百年间,专辑古代佚书的书籍为数不多。《北魏佚书考》(作者朱祖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下简称《佚书考》)的出版,不仅是对我国近百年间辑佚书的有力增补,而且对今... 自清代学者辑录汇编了我国古代许多佚书之后,从清末至今,近百年间,专辑古代佚书的书籍为数不多。《北魏佚书考》(作者朱祖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下简称《佚书考》)的出版,不仅是对我国近百年间辑佚书的有力增补,而且对今后整理古籍工作有很好的推动和借鉴作用。清人辑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遗漏重复、校勘疏略、考核不精之处仍所在多有。《佚书考》作者以其深厚的古典目录学功底,从群书中遍搜北魏一代佚文,并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整理,较之前人在许多方面有不少的突破。笔者怀着求知的心情,将此书认真读毕,认为《佚书考》的主要特点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佚书 北魏 佚文 片石 《太平御览》 泰山 《齐民要术》 史部 功力 知人论
下载PDF
论诗歌中的隐喻连贯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海燕 刘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27-129,共3页
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它构建了诗歌的灵魂。同时,隐喻以其特有的方式从词、句、段三个方面构建了诗歌的语篇连贯,这种连贯性也正好证实了隐喻和人的理解过程是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 隐喻 诗歌 连贯
下载PDF
历史比较法是建立语言史的有效工具
8
作者 邢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重申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则,认为“语义学比较法”是汉藏语历史比较法的新发展,“语言地理类型学”的研究有内在的矛盾,并回顾和展望了汉藏语系的研究。
关键词 历史比较法 历史语言学 语言史 汉藏语系 侗台语 语音对应规律 混合语 语音规律 南岛语 汉语
原文传递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文海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8,共9页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陈文海就历史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民族的诞生与成长都必然伴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孕育与发展,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通常都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言和文化...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陈文海就历史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民族的诞生与成长都必然伴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孕育与发展,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通常都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文化是民族的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 中世纪 民族语言 法兰西民族文化 民族国家 法兰西文化 语言统一 文化民族化 法国 拉丁语
原文传递
浅析英汉SVO语序的历史演变与固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娅珍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古代英语和古代汉语的语序迵异,但经过历史演变,至现代两种语言的基本语序已逐渐固定为SVO形式。在探讨英汉语序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来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认为人类认知思维模式的相似性和两种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交融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 语序演变 英汉SVO语序 认知思维模式 文化交融
下载PDF
浅析《马氏文通》的比较与对比语言学观
11
作者 曲志宝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8-119,共2页
从世人对马建忠"模仿"的批判入手,分析了《马氏文通》的比较与对比语言学观,并指出其在这条道路上的成就和不足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比较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启示意义
下载PDF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淑珍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29-30,共2页
Quirk建立的SEU语料库标志着语料库向计算机化的过渡。计算机化的语料库又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未标注型向标注型的发展过程。语料处理工具软件的开发与运用为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计算机环境支持。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机 标注
下载PDF
对比分析、差错分析的局限性和互补性讨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柏桦 董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7-201,共5页
本文总结了对比分析和差错分析的基本特征,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互补性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旨在教学实践或语言学习中扬长避短,使这些方法能促进教学。
关键词 对比分析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中介语 差错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