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轻重说
1
作者 宋令俊 《新闻实践》 1997年第3期23-23,共1页
经验丰富的老编辑眼睛里似乎有杆秤,拿到稿子粗粗一览,便能“称”出稿子的分量。 读到好稿,欣喜若狂,两眼放光,连呼“有分量、有分量”;读到劣稿,则遗憾地苦笑,或曰:“轻飘飘一点分量都没有。”或曰:“蛮好的材料湮没在浮云飞絮中,可惜... 经验丰富的老编辑眼睛里似乎有杆秤,拿到稿子粗粗一览,便能“称”出稿子的分量。 读到好稿,欣喜若狂,两眼放光,连呼“有分量、有分量”;读到劣稿,则遗憾地苦笑,或曰:“轻飘飘一点分量都没有。”或曰:“蛮好的材料湮没在浮云飞絮中,可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条新闻 短新闻 分量重 重说 竞赛 新闻评奖活动 浙江日报 现场新闻 新闻策划 海洋渔业资源
下载PDF
清除语言歧义的逻辑方法
2
作者 苏越 徐方强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新闻作品中,比较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违反同一律和不矛盾律要求的“自相矛盾”等逻辑谬误,并住住以有歧义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它所传达给读者的新闻信息是不确定的。削弱了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所以,凡语言歧义都在清除之列。... 在新闻作品中,比较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违反同一律和不矛盾律要求的“自相矛盾”等逻辑谬误,并住住以有歧义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它所传达给读者的新闻信息是不确定的。削弱了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所以,凡语言歧义都在清除之列。其逻辑方法就是通过比较、分析、演绎.对一些语句成分加以适当的限制、概括,调整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逻辑方法 飞机坠毁 评卷工作 舞弊问题 南充日报 知识储存 神仙道 可洪
原文传递
从校报特性中悟出了几条
3
作者 梅关水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40-40,共1页
校报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校报的时效性。这是因为,目前全国近千家校报中,周期最短的也是周报,这样的周期使很多事件发稿时则成了“明日黄花”。所以校报编辑对来稿时效就有特殊要求。针对校报特点,我从实践中悟出了几... 校报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校报的时效性。这是因为,目前全国近千家校报中,周期最短的也是周报,这样的周期使很多事件发稿时则成了“明日黄花”。所以校报编辑对来稿时效就有特殊要求。针对校报特点,我从实践中悟出了几条: 一、写分析性稿件。由于周期长,有的新闻等校报刊登出来,大家几乎都知道了,这势必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些事写成分析性文章,这样会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前些日子,全国各省市纺织局人事干部协调会在我们学院召开,校报编辑部派出四名记者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这一主题分头采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性 人事干部 周期长 社会需要 集体荣誉感 学雷锋活动 几十年如一日 科研成果 青年教师 报纸出版
原文传递
仙花飘落散成霞——一材多义的文章立意法
4
作者 张宝明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29,共2页
写作者也常有这样的困惑;聪明的前人把世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写尽了,所到之处都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真有点“兵困垓下,四面楚歌一的味道,只好作罢。如果真的就此作罢,我断定此人根本与文章无缘。写作者必须会绝处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 写作者也常有这样的困惑;聪明的前人把世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写尽了,所到之处都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真有点“兵困垓下,四面楚歌一的味道,只好作罢。如果真的就此作罢,我断定此人根本与文章无缘。写作者必须会绝处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此间真实的写照。这是写作者的真本领和独特的思维。正如下围棋,一子被困,看似无望,暗淡无光,弈者运用了种种的手段,诸如弃子、腾挪、巧借、自活等等,竟然使其大放光彩。这是高手的高超所在。这个道理,在写作中已经被千万个文章大家证明了的。这就是“一材多义”. 一材多义,是对同一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立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 仙花 下围棋 又一村 菊花诗 薛宝钗 宽然 林黛玉 蜂围蝶阵
原文传递
不能这样“从长计议”
5
作者 张旭东 《语文月刊》 2012年第3期70-70,共1页
(1)校企双方要共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企业不能从狭义的眼前利益对待学生的实习,要从长计议,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会增强。(2007年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 《中国教育报》 社会责任 2007年 实践环节 眼前利益 学生 责任心 企业
原文传递
搞好舆论监督与增强法律意识
6
作者 李洪广 于恒娥 《中国地市报人》 2000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舆论监督 法律意识 新闻报道
下载PDF
浅谈企业秘书拟写新闻稿
7
作者 屠轶佳 易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5期82-83,共2页
由于目前社会上对于新闻写作的忽视 ,导致一些企业秘书也对其缺乏应有的认识 ,以致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一度成为空白 ,为了提起人对此的重视 ,在此将从秘书拟写新闻稿对于企业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新闻稿 企业 秘书 写作 广告宣传
下载PDF
第23届山东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单
8
《山东人大工作》 2014年第6期62-64,共3页
一等奖(10件) 消息(1件) 人代会上开通代表和立法机关民意直通车一份沉甸甸的“邀请函”(大众日报2014.1.22)作者:李占江通讯(3件)省长连问七个“能不能”,引来企业反思—传统工业如何“新兴”?
关键词 获奖作品 新闻奖 名单 人大 山东 大众日报 立法机关 传统工业
原文传递
新式的“敲门砖”——“白卷”小议
9
作者 文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57-58,共2页
在孔老二还有着阔得可怕的头衔的时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是把“八股文”作为敲门砖的。 时代迁流了,“八股文”之类的玩意,早已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然而,可以当做“敲门砖”的,仍然不乏其物。当着“四人帮”还俨乎其然地... 在孔老二还有着阔得可怕的头衔的时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是把“八股文”作为敲门砖的。 时代迁流了,“八股文”之类的玩意,早已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然而,可以当做“敲门砖”的,仍然不乏其物。当着“四人帮”还俨乎其然地披蓿吓人的红色法衣之时,诸如一出京戏,一台芭蕾,一支歌曲,一部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四人帮” 读书人 垃圾堆 芭蕾
下载PDF
鲁院手记:文学对话 说有生命的话
10
作者 曹洁 《延安文学》 201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一、扬之水:等我再成长几年清晨,如一页薄薄的纸,布谷如笔,以声作画。推窗惊觉,院子里的镜像变了,一树一树的玉兰,开得洁白惊艳。三月的意境里,两个古典端庄的女子,含着兰花的薄香,款款而来。汝,是水边的女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玉骨冰... 一、扬之水:等我再成长几年清晨,如一页薄薄的纸,布谷如笔,以声作画。推窗惊觉,院子里的镜像变了,一树一树的玉兰,开得洁白惊艳。三月的意境里,两个古典端庄的女子,含着兰花的薄香,款款而来。汝,是水边的女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玉骨冰肌,自清凉无汗。这个世界有了女人,是上帝对大地的恩赐。扬之水,冯秋子,这是两个风仪各异却富有气场的知性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秋 以声 小说情节 气场 梁晓声 文化审美 无汗 阿来 推窗 活着
原文传递
“画彩虹”的人——初家“五老”侧记
11
作者 痴青 《走向世界》 2014年第44期60-63,共4页
"五老"也是普通人,却干着不普通的事,或许还记不清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却记住了是他们浇灌着孩子的成长,呵护着孤寡老人的内心。
关键词 侧记 彩虹 孤寡老人 普通人
原文传递
理论寓于实践 叙述互动交织——读新著《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12
作者 赵振宇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0,共2页
读到徐兆荣先生的新著《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很高兴。 兆荣先生是我近年才结识的新朋友——源于嘉兴日报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他对于新闻评论的这项改革很热心,多次参加会议,发表论文予以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正是这样的交... 读到徐兆荣先生的新著《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很高兴。 兆荣先生是我近年才结识的新朋友——源于嘉兴日报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他对于新闻评论的这项改革很热心,多次参加会议,发表论文予以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正是这样的交往让我们一见如故。大致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理念和语言。他的新书出版,也是给我学习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写作 嘉兴日报 新闻报道 新闻材料 书读 思想火花 现有价值 使人 信息网络系统 请举
原文传递
浅谈新闻写作
13
作者 韩雪梅 《活力》 2017年第8期111-111,共1页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记者将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一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可以培养的.就是说,你有写作天赋固然好,...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记者将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一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可以培养的.就是说,你有写作天赋固然好,但如果你没有,也不影响你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规律 方法
下载PDF
新闻语言应力避“歧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梅 《城市党报研究》 2002年第6期44-44,共1页
2002年6月3日,《工人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幅题为“菜市场里的童年”的照片,画面的背景是一处大型的菜市场、画面中央面对镜头站着一个四岁的孩子正天真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尽管孩子的眼睛已被挡上,可孩子在并不优越的环境下依然无忧无虑... 2002年6月3日,《工人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幅题为“菜市场里的童年”的照片,画面的背景是一处大型的菜市场、画面中央面对镜头站着一个四岁的孩子正天真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尽管孩子的眼睛已被挡上,可孩子在并不优越的环境下依然无忧无虑成长的可爱样子,却让看过此照片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不能平静。不难看出,作者拍摄此片的意图是呼吁有关部门对这些儿童的成长环境给予充分的关注,使他们能像其他儿童一样接受正常的幼儿教育,受到平等的对待。当然,照片的说明词也力图通过客观报道的形式体现出这一点,说明词这样写道:北京市莲花河附近的“红莲综合市场”里,一个个菜摊之间穿梭着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来的菜贩,在大人没时间管他们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言 说明词 大学生 民营企业 职业歧视 成长环境 菜市场 民营经济 客观报道 儿童
下载PDF
意在笔先 深思熟虑——谈怎样确立文章的主题
15
作者 陈金松 《新闻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3,共3页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强调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立意。
关键词 文章主题 文章立意 客观事物 思想 文章写作 勤奋学习 表现主题 作者 自动化软件 主要矛盾
原文传递
陈布雷为什么写不过毛泽东
16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46,共1页
陈布雷号称“南京城里第一支笔”。他作为蒋总统的秘书,自然为蒋氏草拟过不少应用文告。但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重要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蒋看到这个报告的文本后,生气地把报告摔到陈布雷的面前说:“看... 陈布雷号称“南京城里第一支笔”。他作为蒋总统的秘书,自然为蒋氏草拟过不少应用文告。但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重要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蒋看到这个报告的文本后,生气地把报告摔到陈布雷的面前说:“看人家写得多好!”当时,陈布雷也按捺不住,便顶了一句:“人家可是自己写的!”言下之意是;我不如人家,你呢?没有我代笔,你怕寸步难行。直把蒋气得几乎要晕过去。就文章而论,陈布雷与毛泽东的高低,自然泾渭分明。这个高与低,取决于文章本身技巧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氏 一支笔 陈布 言下 径渭分明 《应用写作》 载道 有龙则灵 大学问家 山不在高
原文传递
1991年北京新闻奖获特别奖一等奖作品名单
17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奖 北京日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电视台 北京晚报 广播电视局 刘一达 严济慈 广播电视报 升旗仪式
原文传递
学会新闻来源的使用与辨识
18
作者 殷莉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7,共2页
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量的新闻都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获得的,为了既能迅即进行报道,又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交待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新闻来源 辨识 使用 学会 新闻事件 现场采访 以偏概全 新闻报道 记者 读者
原文传递
细节描写:一种思维方式
19
作者 彭兴奎 《写作》 2006年第9期46-47,共2页
细节是记叙类文章中人物、事件、环境的细微的局部,是与客观事物或描写对象整体和大端相对而言的细枝末节。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写作教材和写作学论著认定细节只属于文艺作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基础写作学的角度说,细节既存在于文艺... 细节是记叙类文章中人物、事件、环境的细微的局部,是与客观事物或描写对象整体和大端相对而言的细枝末节。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写作教材和写作学论著认定细节只属于文艺作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基础写作学的角度说,细节既存在于文艺作品中,又存在于非文艺性记叙类文章中(甚至议论类文章中也有),即细节是属于广义记叙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细节描写 文艺作品 记叙文 描写对象 客观事物 写作教材 写作学 文章 文艺性
下载PDF
抓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20
作者 张萍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3期132-134,共3页
以什么价值观判断、从什么角度观察、注意什么禁忌,有时就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是否能真正深入实际,能驾驭复杂的现实,能把握实际。作风与文风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
关键词 作风 文风 实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