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互嵌与共情传播——一个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玲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30-35,共6页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当代的新发展,分为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民族互嵌从物质到精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我国部分民族互嵌的实践案例,以心理学的“共情”理论为出发点寻找质变的...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当代的新发展,分为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民族互嵌从物质到精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我国部分民族互嵌的实践案例,以心理学的“共情”理论为出发点寻找质变的实现路径,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微观层面以整合策略提升共情能力、中观层面的去类别化平衡心理收支,以及宏观层面的交互性叙事促进文化混搭共生。精神文化层面的互嵌需要个体在多元文化中寻找平衡或者共生的落脚点,而新媒体场景时代的到来,正好通过跨时空、个性化、交互性等方式提供了新文化共生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文化心理学 共情传播
下载PDF
乡村振兴语境下海岛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状况调查个案研究——以北海S社区为例
2
作者 邓丽清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36-41,共6页
本研究以广西北海涠洲岛上最大的自然村——盛塘村为例(简称S村),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该社区受众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研究发现,海岛农村社区的村民对于媒介信息的需求显示出与内陆社区不同的特点,在新媒... 本研究以广西北海涠洲岛上最大的自然村——盛塘村为例(简称S村),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该社区受众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研究发现,海岛农村社区的村民对于媒介信息的需求显示出与内陆社区不同的特点,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媒介格局不再呈现出电视一家独大的局面,村民显示出了对网络的新的热情,大众传媒的介入正促使着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海岛 媒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机遇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哲 琚常佳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50-56,共7页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气候与健康研究、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的定义与研究内容,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引起学界与社会...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气候与健康研究、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的定义与研究内容,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引起学界与社会对气候与健康传播的关注,营造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公众健康福祉的社会环境与研究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与健康传播 研究脉络 研究机遇 趋势
下载PDF
广西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策略探究——基于受众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江宇 卢晶玲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57-62,共6页
城市形象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而媒介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影响着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与建构。因此,本文将基于受众视角,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受众接触的广西城市形象传播渠道状况以及媒介传播下受众感知的广西城市形象,以进一步探究媒介... 城市形象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而媒介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影响着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与建构。因此,本文将基于受众视角,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受众接触的广西城市形象传播渠道状况以及媒介传播下受众感知的广西城市形象,以进一步探究媒介传播策略。研究发现,广西城市形象传播未能充分运用新媒体,受众感知的媒体所呈现的形象较为单一,广西区内和区外的受众对媒介渠道的选择、对广西城市形象的感知有所不同。论文认为广西城市形象传播可以从加强新媒体传播,均衡传播内容、打造立体广西,注重受众细分、精准信息投放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视角 广西城市形象 媒介传播策略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河南宗亲文化的传播策略
5
作者 任宝旗 张钰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68-72,共5页
宗亲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以姓氏为主,用以联络感情,获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增强民族认同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化开始依靠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技术不断提高,传播形式也时时变换,这也同样使得河南宗亲文化传播发... 宗亲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以姓氏为主,用以联络感情,获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增强民族认同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化开始依靠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技术不断提高,传播形式也时时变换,这也同样使得河南宗亲文化传播发生改变。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传播现状、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机遇以及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环境 河南宗亲文化 传播模式 产生影响
下载PDF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反转新闻的机制探析
6
作者 杜明艳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77-81,共5页
本文运用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将反转新闻看作一种具有自主性的、强有力的文化形式,关注个体情感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反转的实质是媒体和受众共同参与形成的态度反转和情感表达。反转新闻类型多样、机制复杂,文章以“小凤雅事... 本文运用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将反转新闻看作一种具有自主性的、强有力的文化形式,关注个体情感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反转的实质是媒体和受众共同参与形成的态度反转和情感表达。反转新闻类型多样、机制复杂,文章以“小凤雅事件”为个案,指出一种有效的反转机制:从“进步叙事”到“悲剧叙事”的框架选择。适用于事实不明晰或事实未能反转的情形下媒体通过悲剧叙事调动公众情感转向,从而实现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新闻 进步叙事 悲剧叙事 反转机制
下载PDF
观察主体的生产与真实的幻象——谈当下的网络直播
7
作者 孙立武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3期88-93,共6页
当下,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繁荣的文化生产。现代化的技术操控着网络直播中受众的“注意力”,进而通过这种技术与策略造就的“疯狂理性”将观察主体纳入网络直播的生产中。本文以“注意力”为切入点分析网络直播的生产机制,重新认识注... 当下,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繁荣的文化生产。现代化的技术操控着网络直播中受众的“注意力”,进而通过这种技术与策略造就的“疯狂理性”将观察主体纳入网络直播的生产中。本文以“注意力”为切入点分析网络直播的生产机制,重新认识注意力悖论之下网络直播中的真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注意力 主体性生产 真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