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30
篇文章
<
1
2
…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限期自首”——以《打黑通告》第一条切入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7,共9页
《打黑通告》中的"限期自首"是一种刑事政策工具,其刑事政策立场应当追寻政治期待与法治理性的契合。对"限期自首"应当依法从宽处罚,要"宽中从宽";对"拒不自首"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应对不同情形...
《打黑通告》中的"限期自首"是一种刑事政策工具,其刑事政策立场应当追寻政治期待与法治理性的契合。对"限期自首"应当依法从宽处罚,要"宽中从宽";对"拒不自首"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应对不同情形分别按照"酌定从重"、"宽中求严"进行处理。"期前自首"、"期内自首"、"期后自首"均属于刑法上的自首,应当依据"限期自首"的刑事政策立场给予妥当的处理。《打黑通告》中有关"限期自首"的规定可以在期限、政策性法律效果方面加以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期自首
拒不自首
刑事政策
《打黑通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恢复性司法的构建基础及在中国的实践价值
2
作者
廖劲敏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恢复性司法是指犯罪人与受害人及受犯罪影响的其他人,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共同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一个司法过程。它具有主体广泛性、参与自愿性、目标正义性以及运作模式多样性等特点。恢复性司法的构建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哲学...
恢复性司法是指犯罪人与受害人及受犯罪影响的其他人,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共同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一个司法过程。它具有主体广泛性、参与自愿性、目标正义性以及运作模式多样性等特点。恢复性司法的构建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哲学基础以及法学基础。恢复性司法是中国儒家"仁"的传统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充分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刑事司法
犯罪人
被害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刑法的因果关系角度看待共同过失犯罪
3
作者
左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37-38,44,共3页
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必须有共同的故意;必须有共同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共同过失是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但这也给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共同过失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
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必须有共同的故意;必须有共同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共同过失是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但这也给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共同过失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进行刑事责任追究带来困难。这种现象对于越来越普遍的共同过失危害行为的打击十分不利。运用刑法因果关系原理,解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以更好实现刑法的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因果关系
共同过失
保护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刑罚处罚司法适用情况调查与法理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谢杰
阎寒
王延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非刑罚处罚措施在实践中极少被适用。由于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并不丰富,"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等条件设置缺乏量化内容,导致非刑罚处罚的标准非常模糊。检察...
非刑罚处罚措施在实践中极少被适用。由于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并不丰富,"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等条件设置缺乏量化内容,导致非刑罚处罚的标准非常模糊。检察机关是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的当然主体。非刑罚处罚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性、刑罚处罚豁免性、非刑罚处罚必要性等三方面内容。非刑罚处罚适用范围应按照合法性原则界定,只有刑法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形,才能予以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刑罚处罚
调查
刑事适用
实体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安处分视角下的职业禁止研究
被引量:
42
5
作者
刘夏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刑法修正案㈨》增设的职业禁止不同于刑罚或行政处罚,其性质应当属于一种保安处分措施。在适用职业禁止规定时,法官应当遵守适当性原则的要求,并着重审查犯罪行为与行为人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即行为人是否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是实...
《刑法修正案㈨》增设的职业禁止不同于刑罚或行政处罚,其性质应当属于一种保安处分措施。在适用职业禁止规定时,法官应当遵守适当性原则的要求,并着重审查犯罪行为与行为人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即行为人是否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是实施了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在适用程序方面,职业禁止措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禁止
保安处分
适当性原则
关联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抉择与方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良强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了分析死刑废除的演进路径,厘清终身监禁与死刑的衔接问题,通过考察国内外关于终身监禁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采用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视角,并依据国内外有关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论争明确更具合理性的立场。终身监禁能够达到罪刑相适应的...
为了分析死刑废除的演进路径,厘清终身监禁与死刑的衔接问题,通过考察国内外关于终身监禁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采用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视角,并依据国内外有关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论争明确更具合理性的立场。终身监禁能够达到罪刑相适应的结果,防止犯罪的升级;终身监禁具有实际救济的意义;终身监禁取代死刑是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故而,终身监禁是可以取代死刑的。终身监禁替代死刑方略的实施,可以加速促进死刑的废除,解决死刑废除后终身监禁对于严重犯罪的惩治作用,推动减刑、假释等相关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终身监禁
减刑
假释
原文传递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探析
7
作者
梁桂芝
孙霁
《大连干部学刊》
2009年第11期30-31,35,共3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应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扩大...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应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扩大社区矫正范围,创造矫正对象再社会化良好环境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刑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吕晓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8-102,107,共6页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具有特殊性,对其实行行为的认定应当考察其等价性。对于等价性的判断应从作为义务以外具体地考察不作为对法益侵害的现实支配关系,即不作为者对于原有危险的因果利用是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不作为者实施了一定...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具有特殊性,对其实行行为的认定应当考察其等价性。对于等价性的判断应从作为义务以外具体地考察不作为对法益侵害的现实支配关系,即不作为者对于原有危险的因果利用是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不作为者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对法益侵害的结果进行了排他性的支配,使得他人的支配不可能。不真正不作为犯完全可能成立未遂,对此不应当简单地予以否定,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着手"应当联系作为义务予以具体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
等价性
法益侵害
着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原则抑或方法?
9
作者
吴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既是数罪并罚的原则也是数罪并罚的方法。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是原则还是方法的判断,如果从法律规定的视角去判断,是取决于规定的表述方式。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本身其实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某种方法的背后,往往...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既是数罪并罚的原则也是数罪并罚的方法。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是原则还是方法的判断,如果从法律规定的视角去判断,是取决于规定的表述方式。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本身其实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某种方法的背后,往往有着支持这种方法的理念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科
吸收
限制加重
原则
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举措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关昕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194,共9页
缓刑作为刑罚轻缓化与人道主义的产物,在弥补监禁刑的弊端、贯彻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缓刑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已趋于完善,但在适用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缓刑适用比例偏低、实质条件的审查过于原则、法官的自由裁...
缓刑作为刑罚轻缓化与人道主义的产物,在弥补监禁刑的弊端、贯彻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缓刑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已趋于完善,但在适用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缓刑适用比例偏低、实质条件的审查过于原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应当通过细化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法官合理地使用自由裁量权、加强缓刑的监管力度、提高缓刑的执行效果等举措予以完善,以求缓刑效果最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适用
犯罪情节
自由裁量权
行刑社会化
原文传递
论我国适用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之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1
11
作者
周凌
赵金金
《时代法学》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被判刑人移管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式,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国在适用该制度的进程中陷入诸多困境,究其原因,除司法实践中有关部门消极应对之外,现有双边条约存在诸多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故我国要成功构建...
被判刑人移管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式,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国在适用该制度的进程中陷入诸多困境,究其原因,除司法实践中有关部门消极应对之外,现有双边条约存在诸多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故我国要成功构建被判刑人移管机制,就应将移管合作视为履行国家义务之手段,掌握其主动权;同时在此政策取向的指导下,对现有双边条约予以补充完善,并以港、澳作为试点,积累移管经验,为国家间的移管合作提供具体操作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判刑人
移管
现实困境
出路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害人过错情节在限制死刑中的适用
12
作者
薛楠楠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通过考察被害人过错情节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发现不同程度的被害人过错对于死刑量刑有不同的影响,其适用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中,且案件多系民间矛盾纠纷引发,因此,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责任分担理...
通过考察被害人过错情节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发现不同程度的被害人过错对于死刑量刑有不同的影响,其适用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中,且案件多系民间矛盾纠纷引发,因此,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责任分担理论、应受谴责性理论及期待可能性降低理论共同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但由于我国各法院对于被害人过错认定标准不规范,对被害人过错情节的适用与否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导致事实认定的差异和裁量结果差距过大;加之在量刑时未能处理好与其他酌定量刑情节竞合问题,导致各地“同案不同判”现象普遍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此,应通过司法解释将被害人过错情节司法化以提高其法律位阶,并确定被害人过错程度的认定方法——定量分析因素模式,从而为被害人过错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过错
限制死刑
互动关系
定量分析因素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狭义刑法学技术层面看犯罪本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廖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把握犯罪本质特征是最终界定犯罪本质的基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本质具有多样性。在狭义刑法学研究领域,基于技术性的考虑,其本质是主观恶性。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作为犯罪本质的主观恶性所决定的,...
把握犯罪本质特征是最终界定犯罪本质的基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本质具有多样性。在狭义刑法学研究领域,基于技术性的考虑,其本质是主观恶性。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作为犯罪本质的主观恶性所决定的,两者互为表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本质
刑法学领域
技术层面
原文传递
量刑程序控制机制的模式化分析及本土化建构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巧燕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2-96,共5页
从实体性和程序性的机制上有效约束和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价值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将量刑权的制约问题囿于实体法研究的领域,没有从程序制约这一维度审思制约量刑权的有效对策,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克减量刑失...
从实体性和程序性的机制上有效约束和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价值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将量刑权的制约问题囿于实体法研究的领域,没有从程序制约这一维度审思制约量刑权的有效对策,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克减量刑失当的现象。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法制传统,导致我国的量刑程序改革不可能全盘移植英美国家的独立量刑模式,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倡导的"审判二分法"才是克服"水土不服"的良药。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点,充分吸收和借鉴独立量刑模式的合理要素,继续发扬大陆法系自身的传统优势,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制度改革,建立相应的本土化的量刑程序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裁量权
程序制约模式
比较法考察
本土化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
被引量:
15
15
作者
侯艳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我国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具有坚实依据。刑事和解与环境伦理的要旨相契合,与环境法益的特性相协调。刑事和解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模式转变的理想诉求,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困境克服的迫切需求。环境资源犯罪治理适用刑事和解...
我国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具有坚实依据。刑事和解与环境伦理的要旨相契合,与环境法益的特性相协调。刑事和解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模式转变的理想诉求,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困境克服的迫切需求。环境资源犯罪治理适用刑事和解的时间阶段为刑事判决确定之前,为确保生态修复的高效进行,有必要在刑事判决确定时规定非刑罚措施。刑事和解中直接、具体被害人的确定应当在现代人利益层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犯罪
刑事和解
适用依据
非刑罚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问题实证探微
被引量:
1
16
作者
郇习顶
郇习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58,共3页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证据"范围不应当无限制宽泛,而应当限于刑事证据,对伪造民事证据、行政证据的行为应非犯罪化;犯罪行为人帮助抛弃昏迷中的被害人在实质意义上具有帮助毁灭证据的性质;本罪的配...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证据"范围不应当无限制宽泛,而应当限于刑事证据,对伪造民事证据、行政证据的行为应非犯罪化;犯罪行为人帮助抛弃昏迷中的被害人在实质意义上具有帮助毁灭证据的性质;本罪的配刑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不均衡,应当设置与包庇罪相对应的刑罚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被害人
配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利性抑或原则性:死刑存废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1
17
作者
付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实证科学面貌出现的刑事政策为死刑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某种主导性的话语体系。这种路径悬置了死刑本身的终极问题,而将死刑在法律制度中的命运委于集体意志或者个人意志的政治选择。在根本意义上,这种选择的依据其实是功利性的,它不能...
以实证科学面貌出现的刑事政策为死刑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某种主导性的话语体系。这种路径悬置了死刑本身的终极问题,而将死刑在法律制度中的命运委于集体意志或者个人意志的政治选择。在根本意义上,这种选择的依据其实是功利性的,它不能完成死刑的本体性论证。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死刑的存废提供暂时的答案,但不应忽视对死刑根据的先验性探讨,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发现死刑的普遍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存废
功利性
原则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法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陈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8,共11页
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以逻辑上的特别关系为基础。普通法之上添加特别的不法或者罪责加重、减轻的规范要素会形成与之竞合的特别法。不同的特别法之间原则上不是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而是想象竞合。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刑法明确指示适用的,...
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以逻辑上的特别关系为基础。普通法之上添加特别的不法或者罪责加重、减轻的规范要素会形成与之竞合的特别法。不同的特别法之间原则上不是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而是想象竞合。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刑法明确指示适用的,应当适用所指示的特别法或者重法,刑法没有明确指示适用的,规范要素与刑罚协调的,应当适用特别法,"规范要素与刑罚错位"的,重罪配轻罚的,应当适用重法。参与法条竞合的被排除的法具有补充适用效应,不但可参与定罪,还要与优先法形成"结合刑"影响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结构
优先法
重法
被排除的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于监狱与社会之间——人性化视野中的行刑模式改革
19
作者
乔志强
白洁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当前监禁刑为主的行刑模式,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改造。通过深入剖析我国监狱行刑模式的弊端,对我国现行行刑模式进行疏理,引导社会力量向行刑权的渗透,实现从监狱到社会的动态衔接,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刑罚趋势,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
当前监禁刑为主的行刑模式,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改造。通过深入剖析我国监狱行刑模式的弊端,对我国现行行刑模式进行疏理,引导社会力量向行刑权的渗透,实现从监狱到社会的动态衔接,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刑罚趋势,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监狱改造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
社会
人性化
行刑社会化
社区矫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的合理性及其适用
被引量:
3
20
作者
熊瑛
张凤彬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应当具有确定性,必须是法定刑,只能被划在无期徒刑这一刑格上。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刑罚标准完全符合这三项指标,应当在实践中得到坚持和运用。理解"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时,应注意"刑罚&...
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应当具有确定性,必须是法定刑,只能被划在无期徒刑这一刑格上。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刑罚标准完全符合这三项指标,应当在实践中得到坚持和运用。理解"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时,应注意"刑罚"通常是法定刑,当被检举人案件较检举人案件先行判决时,此处的刑罚是宣告刑。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时无需同时考虑量刑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立功
刑罚标准
合理性
适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限期自首”——以《打黑通告》第一条切入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山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7,共9页
文摘
《打黑通告》中的"限期自首"是一种刑事政策工具,其刑事政策立场应当追寻政治期待与法治理性的契合。对"限期自首"应当依法从宽处罚,要"宽中从宽";对"拒不自首"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应对不同情形分别按照"酌定从重"、"宽中求严"进行处理。"期前自首"、"期内自首"、"期后自首"均属于刑法上的自首,应当依据"限期自首"的刑事政策立场给予妥当的处理。《打黑通告》中有关"限期自首"的规定可以在期限、政策性法律效果方面加以合理化。
关键词
限期自首
拒不自首
刑事政策
《打黑通告》
Keywords
voluntary surrender at a limited time
refusing to surrender
criminal policy
Combating the Under World Notice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恢复性司法的构建基础及在中国的实践价值
2
作者
廖劲敏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系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文摘
恢复性司法是指犯罪人与受害人及受犯罪影响的其他人,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共同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一个司法过程。它具有主体广泛性、参与自愿性、目标正义性以及运作模式多样性等特点。恢复性司法的构建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哲学基础以及法学基础。恢复性司法是中国儒家"仁"的传统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充分展示。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刑事司法
犯罪人
被害人
Keywords
Restorative justice
Criminal justice
Criminal
Victim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刑法的因果关系角度看待共同过失犯罪
3
作者
左勇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37-38,44,共3页
文摘
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必须有共同的故意;必须有共同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共同过失是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但这也给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共同过失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进行刑事责任追究带来困难。这种现象对于越来越普遍的共同过失危害行为的打击十分不利。运用刑法因果关系原理,解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以更好实现刑法的保护功能。
关键词
刑法因果关系
共同过失
保护功能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刑罚处罚司法适用情况调查与法理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谢杰
阎寒
王延祥
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文摘
非刑罚处罚措施在实践中极少被适用。由于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并不丰富,"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等条件设置缺乏量化内容,导致非刑罚处罚的标准非常模糊。检察机关是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的当然主体。非刑罚处罚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性、刑罚处罚豁免性、非刑罚处罚必要性等三方面内容。非刑罚处罚适用范围应按照合法性原则界定,只有刑法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形,才能予以适用。
关键词
非刑罚处罚
调查
刑事适用
实体标准
Keywords
non-punishment sanction
research
criminal application
substantial standard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安处分视角下的职业禁止研究
被引量:
42
5
作者
刘夏
机构
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行政法与刑法衔接问题研究"(2015CFX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刑法修正案㈨》增设的职业禁止不同于刑罚或行政处罚,其性质应当属于一种保安处分措施。在适用职业禁止规定时,法官应当遵守适当性原则的要求,并着重审查犯罪行为与行为人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即行为人是否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是实施了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在适用程序方面,职业禁止措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
职业禁止
保安处分
适当性原则
关联性
Keywords
vocational prohibition
security measures
appropriate principle
relevance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抉择与方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良强
机构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
出处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文摘
为了分析死刑废除的演进路径,厘清终身监禁与死刑的衔接问题,通过考察国内外关于终身监禁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采用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视角,并依据国内外有关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论争明确更具合理性的立场。终身监禁能够达到罪刑相适应的结果,防止犯罪的升级;终身监禁具有实际救济的意义;终身监禁取代死刑是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故而,终身监禁是可以取代死刑的。终身监禁替代死刑方略的实施,可以加速促进死刑的废除,解决死刑废除后终身监禁对于严重犯罪的惩治作用,推动减刑、假释等相关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死刑
终身监禁
减刑
假释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探析
7
作者
梁桂芝
孙霁
机构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出处
《大连干部学刊》
2009年第11期30-31,35,共3页
文摘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应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扩大社区矫正范围,创造矫正对象再社会化良好环境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刑罚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吕晓伟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8-102,107,共6页
文摘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具有特殊性,对其实行行为的认定应当考察其等价性。对于等价性的判断应从作为义务以外具体地考察不作为对法益侵害的现实支配关系,即不作为者对于原有危险的因果利用是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不作为者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对法益侵害的结果进行了排他性的支配,使得他人的支配不可能。不真正不作为犯完全可能成立未遂,对此不应当简单地予以否定,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着手"应当联系作为义务予以具体的认定。
关键词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
等价性
法益侵害
着手
Keywords
did not take not truly violates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equivalence
law profit violation
beginning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原则抑或方法?
9
作者
吴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文摘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既是数罪并罚的原则也是数罪并罚的方法。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是原则还是方法的判断,如果从法律规定的视角去判断,是取决于规定的表述方式。吸收、并科、限制加重本身其实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某种方法的背后,往往有着支持这种方法的理念或主张。
关键词
并科
吸收
限制加重
原则
方法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举措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关昕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职务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194,共9页
文摘
缓刑作为刑罚轻缓化与人道主义的产物,在弥补监禁刑的弊端、贯彻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缓刑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已趋于完善,但在适用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缓刑适用比例偏低、实质条件的审查过于原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应当通过细化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法官合理地使用自由裁量权、加强缓刑的监管力度、提高缓刑的执行效果等举措予以完善,以求缓刑效果最佳化。
关键词
缓刑适用
犯罪情节
自由裁量权
行刑社会化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适用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之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1
11
作者
周凌
赵金金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时代法学》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文摘
被判刑人移管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式,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国在适用该制度的进程中陷入诸多困境,究其原因,除司法实践中有关部门消极应对之外,现有双边条约存在诸多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故我国要成功构建被判刑人移管机制,就应将移管合作视为履行国家义务之手段,掌握其主动权;同时在此政策取向的指导下,对现有双边条约予以补充完善,并以港、澳作为试点,积累移管经验,为国家间的移管合作提供具体操作示范。
关键词
被判刑人
移管
现实困境
出路分析
Keywords
The Sentenced Person
transfer
dilemma
innovation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害人过错情节在限制死刑中的适用
12
作者
薛楠楠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摘
通过考察被害人过错情节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发现不同程度的被害人过错对于死刑量刑有不同的影响,其适用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中,且案件多系民间矛盾纠纷引发,因此,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责任分担理论、应受谴责性理论及期待可能性降低理论共同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但由于我国各法院对于被害人过错认定标准不规范,对被害人过错情节的适用与否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导致事实认定的差异和裁量结果差距过大;加之在量刑时未能处理好与其他酌定量刑情节竞合问题,导致各地“同案不同判”现象普遍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此,应通过司法解释将被害人过错情节司法化以提高其法律位阶,并确定被害人过错程度的认定方法——定量分析因素模式,从而为被害人过错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被害人过错
限制死刑
互动关系
定量分析因素模式
Keywords
victim's fault
death penalty restrictio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quantitative analysis factor model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狭义刑法学技术层面看犯罪本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廖瑜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文摘
把握犯罪本质特征是最终界定犯罪本质的基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本质具有多样性。在狭义刑法学研究领域,基于技术性的考虑,其本质是主观恶性。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作为犯罪本质的主观恶性所决定的,两者互为表里。
关键词
犯罪本质特征
犯罪本质
刑法学领域
技术层面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量刑程序控制机制的模式化分析及本土化建构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巧燕
机构
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从实体性和程序性的机制上有效约束和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价值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将量刑权的制约问题囿于实体法研究的领域,没有从程序制约这一维度审思制约量刑权的有效对策,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克减量刑失当的现象。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法制传统,导致我国的量刑程序改革不可能全盘移植英美国家的独立量刑模式,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倡导的"审判二分法"才是克服"水土不服"的良药。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点,充分吸收和借鉴独立量刑模式的合理要素,继续发扬大陆法系自身的传统优势,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制度改革,建立相应的本土化的量刑程序控制机制。
关键词
刑罚裁量权
程序制约模式
比较法考察
本土化建构
Keywords
measuring penalty right
procedure restriction modes
a view of comparative law
loc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
被引量:
15
15
作者
侯艳芳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环境资源犯罪常规性治理研究"(14FFX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具有坚实依据。刑事和解与环境伦理的要旨相契合,与环境法益的特性相协调。刑事和解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模式转变的理想诉求,是环境资源犯罪治理困境克服的迫切需求。环境资源犯罪治理适用刑事和解的时间阶段为刑事判决确定之前,为确保生态修复的高效进行,有必要在刑事判决确定时规定非刑罚措施。刑事和解中直接、具体被害人的确定应当在现代人利益层面进行。
关键词
环境资源犯罪
刑事和解
适用依据
非刑罚措施
Keywords
environmental crim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pplication basis
non-punitive approach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问题实证探微
被引量:
1
16
作者
郇习顶
郇习峰
机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58,共3页
文摘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证据"范围不应当无限制宽泛,而应当限于刑事证据,对伪造民事证据、行政证据的行为应非犯罪化;犯罪行为人帮助抛弃昏迷中的被害人在实质意义上具有帮助毁灭证据的性质;本罪的配刑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不均衡,应当设置与包庇罪相对应的刑罚档次。
关键词
刑事证据
被害人
配刑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利性抑或原则性:死刑存废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1
17
作者
付俊
机构
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文摘
以实证科学面貌出现的刑事政策为死刑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某种主导性的话语体系。这种路径悬置了死刑本身的终极问题,而将死刑在法律制度中的命运委于集体意志或者个人意志的政治选择。在根本意义上,这种选择的依据其实是功利性的,它不能完成死刑的本体性论证。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死刑的存废提供暂时的答案,但不应忽视对死刑根据的先验性探讨,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发现死刑的普遍必然性。
关键词
死刑存废
功利性
原则性
Keywords
Capital punishment debate
Utilitarian
Coneientioushess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法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陈山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走出法条竞合的迷思--以禁止重复评价和全面评价为中心"的研究成果
文摘
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以逻辑上的特别关系为基础。普通法之上添加特别的不法或者罪责加重、减轻的规范要素会形成与之竞合的特别法。不同的特别法之间原则上不是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而是想象竞合。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刑法明确指示适用的,应当适用所指示的特别法或者重法,刑法没有明确指示适用的,规范要素与刑罚协调的,应当适用特别法,"规范要素与刑罚错位"的,重罪配轻罚的,应当适用重法。参与法条竞合的被排除的法具有补充适用效应,不但可参与定罪,还要与优先法形成"结合刑"影响量刑。
关键词
规范结构
优先法
重法
被排除的法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于监狱与社会之间——人性化视野中的行刑模式改革
19
作者
乔志强
白洁申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山西省大同监狱教育科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文摘
当前监禁刑为主的行刑模式,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改造。通过深入剖析我国监狱行刑模式的弊端,对我国现行行刑模式进行疏理,引导社会力量向行刑权的渗透,实现从监狱到社会的动态衔接,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刑罚趋势,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监狱改造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监狱
社会
人性化
行刑社会化
社区矫正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的合理性及其适用
被引量:
3
20
作者
熊瑛
张凤彬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出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文摘
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应当具有确定性,必须是法定刑,只能被划在无期徒刑这一刑格上。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刑罚标准完全符合这三项指标,应当在实践中得到坚持和运用。理解"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时,应注意"刑罚"通常是法定刑,当被检举人案件较检举人案件先行判决时,此处的刑罚是宣告刑。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时无需同时考虑量刑情节。
关键词
重大立功
刑罚标准
合理性
适用
Keywords
major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penalty criterion
rationality
application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限期自首”——以《打黑通告》第一条切入
陈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恢复性司法的构建基础及在中国的实践价值
廖劲敏
《嘉应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刑法的因果关系角度看待共同过失犯罪
左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刑罚处罚司法适用情况调查与法理研究
谢杰
阎寒
王延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保安处分视角下的职业禁止研究
刘夏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终身监禁替代死刑的抉择与方略
刘良强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
1
原文传递
7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探析
梁桂芝
孙霁
《大连干部学刊》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研究
吕晓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并科、吸收、限制加重:原则抑或方法?
吴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举措
关昕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7
原文传递
11
论我国适用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之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周凌
赵金金
《时代法学》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被害人过错情节在限制死刑中的适用
薛楠楠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狭义刑法学技术层面看犯罪本质
廖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2
原文传递
14
量刑程序控制机制的模式化分析及本土化建构
陈巧燕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
侯艳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问题实证探微
郇习顶
郇习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功利性抑或原则性:死刑存废问题的初步探讨
付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刑法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的法律适用
陈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介于监狱与社会之间——人性化视野中的行刑模式改革
乔志强
白洁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认定重大立功的刑罚标准的合理性及其适用
熊瑛
张凤彬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