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实体的刑事责任——从科幻小说到法律的社会控制 |
金泽刚
赵增田(译)
|
《刑法论丛》
|
2020 |
1
|
|
2
|
被害人承诺的故意伤害罪立法初探 |
刘琪
孟显芳
|
《神州》
|
2013 |
0 |
|
3
|
美国刑法中欺骗偷盗罪的认定与启示 |
王东海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1
|
|
4
|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起诉分权制度的思考 |
王秀杯
|
《检察理论研究》
|
1992 |
0 |
|
5
|
海峡两岸敲诈勒索罪比较研究 |
田宏杰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
1999 |
3
|
|
6
|
环境权应为环境犯罪客体之提倡 |
刘红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
2004 |
17
|
|
7
|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 |
谢文钧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构成——兼论身份犯与亲手犯的交叉关系 |
吴飞飞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
2008 |
5
|
|
9
|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相关问题探析 |
田光锋
陈永忠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刑事和解:和谐司法的主动探索——北京一中院开展刑事和解促进矛盾化解纪实 |
张召国
陈实李
忠勇
|
《中国审判》
|
2010 |
0 |
|
11
|
以色列边防警察 |
王亚宁
|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公私领域划分下的网络暴力刑法治理 |
许钟灵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理性选择——对婚内强奸罪的法哲学分析 |
徐大勇
|
《政法论丛》
|
2003 |
1
|
|
14
|
“亲亲相隐”刑事立法化之提倡 |
马洪涛
|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学刊)》
|
2003 |
4
|
|
15
|
人工智能体犯罪,谁来担责? |
朱清清
陈芳鑫
|
《中国电信业》
|
2019 |
0 |
|
16
|
应该如何理解刑法适用中平等原则 |
姜楠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
2016 |
0 |
|
17
|
论犯罪化及其限制 |
梁根林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7
|
|
18
|
完善对妨害司法行为的惩戒性规范 |
叶林华
|
《检察理论研究》
|
1992 |
0 |
|
19
|
论民生问题的刑法规制——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
张凯
陶梦龙
|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13 |
1
|
|
20
|
准抽象危险犯概念之提倡 |
陈洪兵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