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动员民众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宏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的历史经验,对于党在新形势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民众动员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无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发桂 《创新》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的本意是为农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奠定权能基础,但此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固化村集体组织内的人均占地不均的现状,在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剧无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因此,需要理... 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的本意是为农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奠定权能基础,但此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固化村集体组织内的人均占地不均的现状,在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剧无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因此,需要理性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的"长久不变"政策对无地农民造成的生存困难问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通过强化无地农民享有特定的集体成员优先权,以及加大针对无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现有的人均占地不均状况,使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的政策目标所蕴含的内在冲突得到有效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期 长久不变 集体成员优先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之关系
3
作者 王刚 蒋明 《北方经贸》 2011年第5期22-23,共2页
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反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对于顺应时代发展潮... 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反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对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现代、理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指导下,引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下载PDF
简论“自然生产力”在经济转型中的基础作用
4
作者 井阳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7期14-16,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统筹考虑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无缝衔合",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统筹考虑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无缝衔合",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应突出"自然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并采取"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多种方式促进我国当前"自然生产力"的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产力 经济转型 和谐发展 基础作用
下载PDF
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婷 何祥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2期107-109,125,共4页
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也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负面因素,如虚假政治言论、情绪化参与、非法参与等也对政... 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也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负面因素,如虚假政治言论、情绪化参与、非法参与等也对政治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有必要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建设,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机制,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等措施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而理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政治稳定
下载PDF
我为什么拒绝——谈依法保护幼儿
6
作者 李中 《幼儿教育》 1996年第6期20-20,共1页
一天下午,某派出所两位干警来访,我热情接待了他们。等问清来意后,我不禁一怔,然后微笑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事情是这样的,我园大班的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住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是死胡同,且只住了两户人家。一天,小男孩的邻居家来... 一天下午,某派出所两位干警来访,我热情接待了他们。等问清来意后,我不禁一怔,然后微笑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事情是这样的,我园大班的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住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是死胡同,且只住了两户人家。一天,小男孩的邻居家来了客人。客人将摩托车停在门口后就进了院子,挂在车把上的提包忘了拿走。10分钟后,提包不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相体罚 律师事务所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学生 幼教工作者 人格尊严 不能正确表达 刑事案件 法律责任 三章
原文传递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实践诠释
7
作者 王浩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7-82,共6页
土地革命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生成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酝酿争得了时间;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文本、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实践诠... 土地革命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生成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酝酿争得了时间;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文本、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实践诠释,事实上开辟了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根据地模式、长征模式甚至"山里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模式等;《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则可以说是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向理论形态转化的最初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 实践诠释
下载PDF
浅析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变迁的基本特点
8
作者 王新晓 刘雷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的变迁历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所有制制度变迁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的转变;二是从以明确的制度设计为指导的激进式变革转变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推进;三是党领导所有制变迁的价值取向从片面追求单... 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的变迁历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所有制制度变迁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的转变;二是从以明确的制度设计为指导的激进式变革转变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推进;三是党领导所有制变迁的价值取向从片面追求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转变为把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放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变迁 特点
下载PDF
人民公社模式的失误原因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绪林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农村人民公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左”倾路线的产物,这种组织形式因抑制社员自主性,挫伤农民积极性,剥夺农业生产发展自由度,而使农村趋于萧条,最终随着包产到户的兴起和普遍发展而逐步消亡。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模式 平均主义
下载PDF
毛泽东的民主观与革命群众运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全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8-181,共4页
民主主义传入中国并与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结合,便成为中国大众民主。这是毛泽东民主观的独特之处。群众运动是中国大众民主的基本形式,因而大众民主具有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如运动性、无序性、暴力性等等。毛泽东热情为之辩护。
关键词 大众民主 群众运动 毛泽东民主观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沙俊一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2-75,79,共5页
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出发,提出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农业要素供给质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融合农业产业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充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改革 农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1990年代以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功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1期120-122,125,共4页
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对1990年代以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起源、争论、历史评价等问题的研究作一学术史的梳理。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运动 研究综述 1990年代以来
下载PDF
世卫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在上海召开——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3
《卫生政策》 2004年第10期4-4,共1页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9月13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关键词 世卫组织 西太区 西太平洋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 吴仪 委员会 会议 上海 区委 国务院副总理
下载PDF
略论对和谐动力观的研究及意义
14
作者 潘壮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历史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动力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形成了各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历史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动力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形成了各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和谐动力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矛盾动力观、改革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研究和谐动力观有助于加深对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动力观 研究 意义
下载PDF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战略思考
15
作者 王建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这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这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日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矛盾动力观 改革动力观 创新动力观 战略思考
下载PDF
充分认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6
作者 蒋敏敏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6-58,共3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特别强调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集中代表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特别强调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集中代表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经济社会 发展观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逻辑及其历史演进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建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7,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而且是更为根本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源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以生产的社会化为前提条件,整个过程是"国有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为了... 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而且是更为根本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源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以生产的社会化为前提条件,整个过程是"国有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社会所有制。它们之间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理论体。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足,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反思历史,吸取教训,纠正各种理论的误读和实践的偏差,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社会化 国有化 社会化
下载PDF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1,共5页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后,统一战线呈现以下基本特征:联盟基础即领导阶级的执政能力、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大,工农联盟空前巩固,统一战线空前团结;统一战线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调控中的战略地位...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后,统一战线呈现以下基本特征:联盟基础即领导阶级的执政能力、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大,工农联盟空前巩固,统一战线空前团结;统一战线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调控中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统一战线在凝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发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抵御“渗透”、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伟大成就
19
作者 童昌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70,86,共22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新民主主义建设 毛泽东 人民代表会议 刘少奇 资产阶级 “三反”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土改运动历史现实意义
20
作者 程岩 闫东伟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2X期187-187,共1页
今年是《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实施60周年,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际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介绍土地法大纲颁布前后,黑龙江地区土改运动历史进程,来探讨土改运动对农民的解放、决战的胜利所起的推... 今年是《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实施60周年,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际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介绍土地法大纲颁布前后,黑龙江地区土改运动历史进程,来探讨土改运动对农民的解放、决战的胜利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黑龙江地区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