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别与古代岭南女性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彬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86,共6页
用社会性别理论考量岭南女性文化,是一个新的视角。发掘早期岭南文化遗存的性别信息,揭示民间对女性始袓崇拜的文化意蕴,探寻百越之族女性首领的豪爽气质,寻找中原文化浸润中织女们的成就,并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居住方式、宗教信仰、政治... 用社会性别理论考量岭南女性文化,是一个新的视角。发掘早期岭南文化遗存的性别信息,揭示民间对女性始袓崇拜的文化意蕴,探寻百越之族女性首领的豪爽气质,寻找中原文化浸润中织女们的成就,并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居住方式、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古代岭南女性文化独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岭南女性 文化意义
下载PDF
建国初期的农民与中国现代化
2
作者 朱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农民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完成了政治革命,实行了土地改革,取得了民族独立,从此中国的现代化才真正进入正常的发展时期。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西方截然不同...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农民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完成了政治革命,实行了土地改革,取得了民族独立,从此中国的现代化才真正进入正常的发展时期。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西方截然不同,农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现代化的资金、市场、物质、外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问题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特有的产物和伴生现象,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分割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农民 农民问题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妇女人格独立的历史话语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纵观我国妇女人格独立的历程,其发展有许多独特性,而研究我国妇女人格独立的制约因素,既是寻求改变妇女生存状况落后的对策性需要,也是探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人格独立 中国妇女 历史话语
下载PDF
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一位农民60年“土地记忆”
4
《国土资源》 2009年第8期54-55,共2页
候永禄是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2005年侯永禄去世。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民 日记 记忆 变迁 农村 合阳县 陕西省
下载PDF
乡规民约与近代桂东南社会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正骝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67-69,85,共4页
国有法,乡有规,民有约,自古皆然.乡规民约作为民众百性自我教化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在基层社会普遍存在,明清以降成为统治者教化乡民,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历史中影响甚大,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就... 国有法,乡有规,民有约,自古皆然.乡规民约作为民众百性自我教化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在基层社会普遍存在,明清以降成为统治者教化乡民,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历史中影响甚大,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就近代桂东南的乡规民约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南 乡约 封建统治者 太平天国革命 团练 广西农民 伦理纲常 封建官府 黄体正 乡绅
下载PDF
段绳武将军乡村建设思想探讨
6
作者 张淑利 《职大学报》 2008年第3期97-99,共3页
20世纪30年代,民国直系著名将领段绳武解甲归田,从内地大量移民至内蒙古地区,建立"河北新村"。此举源于其忧国忧民思想,受到乡建派启发和武训事迹感染,目的在开发西北,实业救国。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组织建设,推行平民教育,... 20世纪30年代,民国直系著名将领段绳武解甲归田,从内地大量移民至内蒙古地区,建立"河北新村"。此举源于其忧国忧民思想,受到乡建派启发和武训事迹感染,目的在开发西北,实业救国。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组织建设,推行平民教育,致力社会改良和生产生活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段绳武 乡村建设 思想 措施
下载PDF
得农民者得天下——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农民思想探析
7
作者 杨少曼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4期118-119,共2页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农民运动和农民革命斗争问题,在革命时期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思想。
关键词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造》 农民问题 “得农民者得天下”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3
8
作者 江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23,共6页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整体性的变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大量迁徙、宗族形态日渐弱化、家庭范式趋向小型、农村阶层剧烈变动、农民结社广泛兴起。华北农村社会结构整体性的变迁,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无力与僵死...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整体性的变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大量迁徙、宗族形态日渐弱化、家庭范式趋向小型、农村阶层剧烈变动、农民结社广泛兴起。华北农村社会结构整体性的变迁,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无力与僵死,体现了农民对于社会变动的适应与抗争,为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人口 宗族 家庭 阶层 结社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7,共10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清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清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腥风血雨中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调整和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前后不同的选择。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由工农代表苏维埃到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嬗变,与此相联系,她所领导的乡村基层政权也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 乡村治理结构 历史考察 国家权力机构 南京国民政府 民主革命时期 人民民主政权 乡村基层政权 日本侵略者 结构性变化 中国社会 历史过程 日伪时期 殖民统治 关系问题 乡村社会 历史嬗变 革命政权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建红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9-251,共3页
近代中国的乡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能否彻底成功的关键问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承载着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乡村社会变迁呈现出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困境中寻求解脱的走向。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承载着全面实现... 近代中国的乡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能否彻底成功的关键问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承载着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乡村社会变迁呈现出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困境中寻求解脱的走向。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承载着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而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近十年来随着现代化脚步的迈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发现,乡村社会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社会的变迁牵动着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发展演变的基础。近十年来,学界对乡村社会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对清末民初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也渐行渐进,但存在着划地为牢,研究颇多、交流甚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乡村社会 述评
原文传递
论晏阳初乡村建设的方法论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宇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方法论思想 晏阳初 乡村建设运动 现代化进程 世界影响 现代中国 乡村改造 中国农村 借鉴意义 倡导者 奠基人
下载PDF
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年中国基层政治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里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8-230,共13页
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 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众的动员型政治参与、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的直接介入、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接连不断的群众运动可以帮助党和国家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动员乡村民众、实现乡村治理,但这种动员和治理的成果却难以制度化、常规化,而只能以接连不断的新运动来维系,从而在社会变革的动力与社会运行的常态之间,形成了难以消解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运动 乡村治理 中国革命 动员式参与 运动式治理
下载PDF
建国五十年我省农民生活的变迁
13
作者 黄宜广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1,共3页
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的统治和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村贫穷落后,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生活水平极其低下。194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4.74元。生活消费支出只有38.26元,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新中国成立,使我国农村进入新的... 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的统治和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村贫穷落后,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生活水平极其低下。194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4.74元。生活消费支出只有38.26元,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新中国成立,使我国农村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50年来,我省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局面。我省最后一个贫困县也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一半多的县(市、区)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小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生活 建国五十年 家庭经营 生活消费支出 农民购买力 农村居民 199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下载PDF
民族地区村域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14
作者 田晋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9期19-20,共2页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效益应由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组成。在遵循综合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下,在借鉴现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生活福利等指标,才能成为较完整的村域反贫困效果评价...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效益应由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组成。在遵循综合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下,在借鉴现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生活福利等指标,才能成为较完整的村域反贫困效果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村域 扶贫效果评价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农民与国家政权——由个体的无奈走向群体的反叛
15
作者 陈枫 《魅力中国》 2008年第21期68-69,共2页
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从社会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淮北的农民的叛乱问题。农民既受到他们所居住的特定生态系统的偶然性因素的深刻影响,又是国家社会中的成员,当农民与国家政权出现裂痕的时候,农民就... 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从社会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淮北的农民的叛乱问题。农民既受到他们所居住的特定生态系统的偶然性因素的深刻影响,又是国家社会中的成员,当农民与国家政权出现裂痕的时候,农民就会以集体的暴力来反抗国家政权,从个体的无奈走向群体的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国家政权
下载PDF
论明清徽州宗族对徽州农村思想文化的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解华顶 《沧桑》 2009年第1期22-23,共2页
明清时代,徽州经济文化发达,宗族发展到鼎盛阶段。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已经遍布徽州全境,徽州宗族对村落内宗族成员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别具特色。徽州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主要通过对农村思想道德、社会舆论、农村习俗、宗教信仰等... 明清时代,徽州经济文化发达,宗族发展到鼎盛阶段。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已经遍布徽州全境,徽州宗族对村落内宗族成员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别具特色。徽州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主要通过对农村思想道德、社会舆论、农村习俗、宗教信仰等的控制,实现了对徽州农村思想文化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农村思想文化 控制
下载PDF
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目标指向
17
作者 李里峰 王明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5-305,共1页
李里峰、王明生撰文《革命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指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政治地位;监控基层精英;提供物质资源。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的政... 李里峰、王明生撰文《革命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指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政治地位;监控基层精英;提供物质资源。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指向两个目标,一是包括各级政权和传统乡村精英在内的旧有政治体制,它们是农民要与之斗争并力图颠覆的对象;二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政治参与 中国革命 革命进程 指向 群众运动 政治组织 政治地位 物质资源
下载PDF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从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43,共12页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大量廉价农民工成为制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角之一,而不期而至的"民工潮"为解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趋势提供了持续的推力。在某种意义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选择 改革共识 市场化趋势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近代获鹿县乡村治理模式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吉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中国传统 国家与社会 乡村社会 近代 专制主义制度 国家制度 关系问题 高度集权
原文传递
大陆农会筹建的设想——基于台湾农会经验及大陆的特点
20
作者 陈雪芳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5期160-160,194,共2页
基于台湾农会的作用,大陆应筹建农会。筹建工作应由政府、专家学者、农民三方协调。在筹建中应坚持农会业务和功能的逐步过渡,先试验后推广及农民自愿参加和政府辅助原则。
关键词 台湾农会 大陆农会 筹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