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国”与“祖国”辨正──中国历史上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凤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1,共7页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政治哲学理论与实践集中于一个重大而单纯的问题,即家国关系调整上。王权观、王朝观、治世观构成了传统国家观三位一体的显学逻辑,它对祖国的遮蔽,对某姓政权安危的关照,造成了家国关系无法弥平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政治哲学理论与实践集中于一个重大而单纯的问题,即家国关系调整上。王权观、王朝观、治世观构成了传统国家观三位一体的显学逻辑,它对祖国的遮蔽,对某姓政权安危的关照,造成了家国关系无法弥平的逻辑—权益鸿沟,演绎了忠君—爱国主义的奇异悲歌。在近代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中,梁启超等人以卓越的建树颠覆了传统国家观的王朝正统,重新架构了家国关系的逻辑—权益桥梁,留给后人一系列极具规律性的政治哲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观 事实中国 家国关系 家国 爱国主义
下载PDF
论边疆多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内在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顺清 朱碧波 《岭南学刊》 2015年第5期55-59,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体系转轨,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行政文化失谐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一些行政主体法治意识欠缺、政治责任意识淡薄、政治信仰弱化和公共服务理念缺失,严重影响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治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体系转轨,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行政文化失谐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一些行政主体法治意识欠缺、政治责任意识淡薄、政治信仰弱化和公共服务理念缺失,严重影响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构。边疆多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建设的困境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社会转型期权力制衡制度的欠缺,社会发育的不足,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行政主体的素质欠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文化 民族事务治理 法治 行政制度 政治素质
下载PDF
公共行政价值的批判性反思——基于现代性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海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9-42,共4页
公共行政价值反映了人们关于公共行政的希望、信仰和依托,是公共行政的灵魂与基石。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下,公共行政价值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三大阶段的变迁。在主导和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 公共行政价值反映了人们关于公共行政的希望、信仰和依托,是公共行政的灵魂与基石。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下,公共行政价值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三大阶段的变迁。在主导和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在困境。回顾公共行政价值的历史变迁,并将公共行政价值置于现代性的语境下进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的演变规律,推动新时期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价值 回顾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