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字劳动幸福权
1
作者 谢霄男 《商业经济》 2024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劳动是幸福之源。数字劳动作为人类劳动方式的最新样态,与人的数字化生存具有直接同一性,数字劳动幸福权与人的数字化生存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升人的数字化生存质量,需要坚决捍卫人的数字劳动幸福权。维护数字劳动幸福权的前提,是从... 劳动是幸福之源。数字劳动作为人类劳动方式的最新样态,与人的数字化生存具有直接同一性,数字劳动幸福权与人的数字化生存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升人的数字化生存质量,需要坚决捍卫人的数字劳动幸福权。维护数字劳动幸福权的前提,是从本体论层面上认清什么是数字劳动幸福权。数字劳动幸福权是数字主体通过劳动获得属人的属性而获取深层愉悦体验的权利。准确把握数字劳动幸福权这一概念,有必要将之与数字活动幸福权、数字劳动幸福观以及数字劳动幸福感等做进一步的辨析。确证并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唤起并增强人的劳动意愿、发展并提升人的劳动能力,是维护参与主体数字劳动幸福权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数字活动 幸福权 幸福观 幸福感
下载PDF
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显元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熊彼特首先研究了经济创新问题,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经济创新概念。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研究和概括,可以得到创新的一般概念,即创新是"要素的新组合"。根据一般创新概念... 熊彼特首先研究了经济创新问题,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经济创新概念。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研究和概括,可以得到创新的一般概念,即创新是"要素的新组合"。根据一般创新概念,可以把创新活动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旧要素.新组合"的创新、"新要素.旧组合"的创新和"新要素.新组合"的创新。此外,作为"新要素.新组合"创新的完善形式,则是"保持新组合.替换新要素"的创新。由于创新变换了系统的要素和结构,从而改变了它的功能,推动了系统的演化,使创新成为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一旦出现了破坏性创新,那么,创新的社会进步动力作用就表现为恶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 创新 要素的新组合 创造性破坏 破坏性创新
下载PDF
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睿宏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8期177-177,共1页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此,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保证劳动者充分...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此,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还要建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论劳动本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洪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只有坚持劳动本位,保障个人劳动产权的利益实现,才能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活力。这对树立正确的本位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劳动本位 劳动产权本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美好生活论”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中国样态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雨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4,共8页
习近平"美好生活论"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语境的表达和发展。"美好生活论"不仅遵循了马克思关于劳动解放的科学论断,而且结合中国实践经验和世界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认识,即劳动创造美好生... 习近平"美好生活论"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语境的表达和发展。"美好生活论"不仅遵循了马克思关于劳动解放的科学论断,而且结合中国实践经验和世界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认识,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劳动解放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并在应对全球劳动问题方面展现出世界意义。"美好生活论"系统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下如何科学推进劳动解放的问题,完善和充实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预判,使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具有了充满实践活力的中国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解放 中国实际 美好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非物质劳动:劳动的新形式还是资本剥削的“新花样”?
6
作者 王慧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4-19,共6页
非物质劳动作为劳动的新形式出场于意大利自治主义学派,表现为以智力、情感、符号、关系等为特征的劳动形式,非物质劳动具有超越物质劳动占据主导性地位的趋势。资本增殖的需要促使这一趋势的发展,非物质劳动成为资本剥削的“新花样”... 非物质劳动作为劳动的新形式出场于意大利自治主义学派,表现为以智力、情感、符号、关系等为特征的劳动形式,非物质劳动具有超越物质劳动占据主导性地位的趋势。资本增殖的需要促使这一趋势的发展,非物质劳动成为资本剥削的“新花样”。奈格里和哈特认为虽然非物质劳动当下处在资本的严格管控中,饱受资本的剥削和吸纳,但非物质劳动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强、对“共同性”的占有等特性,这其中蕴含着超脱资本逻辑束缚走向自由解放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劳动 资本剥削 潜能
下载PDF
新闻从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7
作者 张海峰 乔婷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17期33-34,共2页
对新闻从业人员不容乐观的心理健康现状,从工作性质、社会因素、职业倦怠和人格因素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闻从业人员 心理健康 亚健康 心理压力
下载PDF
论“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工”的同质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示奥 《经济视角》 2013年第11期8-12,23,共6页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和哈耶克等思想家的"分工"理论,以"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工"的概念区分为理论前提,分析二者的同构性,在探究中展开"差异性的互补结构"和"关系性的中介结构"两条原理。
关键词 劳动分工 知识分工 差异性与互补 关系性与中介
下载PDF
论霍耐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爱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2,133,共10页
批判理论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生悲观主义转向后,曾长期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学说。到了批判理论第三代代表人物霍耐特那里,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是贯穿其思想发展的一道红线。他的思考历程可以被粗略... 批判理论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生悲观主义转向后,曾长期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学说。到了批判理论第三代代表人物霍耐特那里,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是贯穿其思想发展的一道红线。他的思考历程可以被粗略地分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他利用工业社会学的研究,以批判的劳动概念为出发点,试图间接挖掘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在第二阶段,他利用人类学的洞见,试图从正面结合承认概念阐述劳动的解放意义。在明确转向社会理论的最后阶段,他则试图从社会整合的角度为劳动解放提供更为内在的辩护。贯穿这三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劳动的解放要求如何内生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中。在最后阶段的尝试中,霍耐特基于内在批判的考虑,排除了基于劳动行为本身挖掘批判的规范性基础的尝试。然而,若要更为全面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劳动批判活动,就必须要在社会整合视角中纳入基于劳动行为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耐特 劳动 承认 成就原则 社会整合
原文传递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跃迁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正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共10页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劳动价值的根本认识和根本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劳动价值观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光荣”外在感召为主到新时代“劳动幸福”内在感受为主的巨大跃迁。这种跃迁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的认知与评价由偏重外在...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劳动价值的根本认识和根本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劳动价值观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光荣”外在感召为主到新时代“劳动幸福”内在感受为主的巨大跃迁。这种跃迁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的认知与评价由偏重外在激励转向偏重内在感受,集中表现于四个维度:在主体维度上要实现“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增强劳动者的劳动幸福感;在社会维度上要创设转向与跃迁的氛围和条件;在实践维度上要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创新劳动形式,增强劳动者的劳动愉悦体验;在价值维度上要把劳动幸福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价值观 劳动光荣 劳动幸福 跃迁维度
下载PDF
我国劳动者素质现状、评价及其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华 许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91,共7页
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劳动者素质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到劳动者素质分数,利用198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描述我国劳动者素质状... 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劳动者素质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到劳动者素质分数,利用198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描述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发展趋势的指数和劳动者素质增长率。最后,对高素质人才如何发挥创新作用,减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评价指标体系 对策
下载PDF
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12
作者 刘孟男 李成超 高献忠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7-91,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阐释和完整解读,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正...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阐释和完整解读,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正式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通过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主体的异化及劳动关系的异化四重维度,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大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共同享有、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切实夯实我国劳动工人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劳动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保证社会的劳动正义及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电信人员工作特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雪 曾垂凯 时勘 《人类工效学》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探讨电信人员工作特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工作要求-决策自主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调查了526名某大型通信公司职工。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工作特征所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 为探讨电信人员工作特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工作要求-决策自主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调查了526名某大型通信公司职工。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工作特征所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三个维度分别增加了20.7%、20.1%和7.2%。该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员工的工作要求,增强技能多样性,扩大决策自主性,可望有效地预防电信人员的工作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分层回归 工作特征
下载PDF
SA8000与劳动维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洪春 《学习论坛》 2005年第8期28-29,共2页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8000”,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SA8000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逐渐演变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尊重和保...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8000”,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SA8000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逐渐演变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劳工的劳动、休息、健康、管理权利。SA8000将迫使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整个资源管理缩短从粗放化到集约化的转变过程,促进企业劳动管理由“泰勒化”向“人性化”的模式转变,促使企业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变被动为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8000 企业管理 劳动者 权益保护
下载PDF
论劳动精神的内涵、生成逻辑及其育人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1-27,共7页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点。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根本上要靠劳动,要靠劳动者的奋斗和创造。新时代,用劳动精神培养时代新人,既是时代发展的...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点。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根本上要靠劳动,要靠劳动者的奋斗和创造。新时代,用劳动精神培养时代新人,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时代新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用劳动精神培养时代新人应在思想引领上,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氛围营造上,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在平台搭建上,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在制度保障上,构建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精神 时代新人
下载PDF
灵活就业体面化及其劳动关系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巍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51,共8页
作为对所有劳动的尊重,体面劳动需要有就业、权利、保护和对话方面的支持。伴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日益活跃,灵活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并表现出一些新特征。灵活就业依托网络平台提供了许多新产品、新服务,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但... 作为对所有劳动的尊重,体面劳动需要有就业、权利、保护和对话方面的支持。伴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日益活跃,灵活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并表现出一些新特征。灵活就业依托网络平台提供了许多新产品、新服务,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但促进灵活就业的体面化也不得不面对传统标准劳动关系的一些“盲区”,包括如何确定灵活就业劳动者的身份,其身份决定了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及权利诉求;劳动关系的从属性问题,有关劳动的倾斜性保护如何适用于灵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的安全性问题,劳动者获得劳动保护的安全感,不但要有理论上、立法上的证明,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在调整劳动关系适用性的同时,更要把注意力放在促进灵活就业体面化必须落实体面劳动的四大支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体面劳动 “互联网+” 新业态 新型劳动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劳动公共性思想研究
17
作者 邵发军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8-35,共8页
理解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是一根绕不开的历史红线。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从政治异化批判所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转向异化劳动批判的人本主义,并通过对斯密的交换劳动与黑格尔的精神劳动的批判性继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 理解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是一根绕不开的历史红线。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从政治异化批判所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转向异化劳动批判的人本主义,并通过对斯密的交换劳动与黑格尔的精神劳动的批判性继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劳动公共性思想才得以真正地开显。在以共同生产与联合劳动为基础的自由劳动的建构中,以解放—发展公共性为价值指向、以“自由人的联合体”真正共同体为理想目标的劳动公共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中才得以真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历史唯物主义 公共性
下载PDF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体面劳动中实现——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银英 贺汉魂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71,共9页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的就是实现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理应因此体面地活着。劳动本身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应保障劳动者体面地有劳动,即体面地就业。劳动者体面地而非...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的就是实现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理应因此体面地活着。劳动本身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应保障劳动者体面地有劳动,即体面地就业。劳动者体面地而非痛苦地劳动是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体面生活实际是美好生活的另一表达。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维度恰相对应,启示我们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体面劳动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 体面劳动
下载PDF
职场白领应警惕“过劳肥”
19
《黑龙江科学》 2013年第2期95-95,共1页
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工作越繁忙的人越容易变胖,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劳肥”,而职场中人是最容易中招这种职业通病的人群。
关键词 过劳 职场 白领 工作压力 职业
下载PDF
《资本论》之谜——写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之际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勇勤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4期5-14,共10页
《资本论》之谜是w=c+v+m与p=c+v+s的对应关系。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和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揭示剥削现象。按照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资本有机构成应写作c/(v+m),而不是写作c/v。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利润,一般均衡状态下的... 《资本论》之谜是w=c+v+m与p=c+v+s的对应关系。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和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揭示剥削现象。按照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资本有机构成应写作c/(v+m),而不是写作c/v。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利润,一般均衡状态下的等成本交换没有利润,那么利润怎么出现的?马克思的价值构成式w=c+v+m给出一种答案。均衡价格的本质是应付成本,应付成本是从包含个别利润率转化为包含平均利润率。用斯蒂德曼模型的数据可证实价值转形,而不是证伪。以数学语言论证价值转形,计算方法必须正确,计量单位必须一致。不要生搬硬套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不平等交换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是为了超额利润,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剩余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之谜 劳动价值 利润率下降趋势 一般均衡 不平等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