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
15
1
作者
高晓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共4页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文化认同构建起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精神信仰和价值归宿。中华文化认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历...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文化认同构建起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精神信仰和价值归宿。中华文化认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历史记忆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当前,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给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我们应当重视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存在的困境,并探索可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文化认同
困境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新疆南部农村维汉通婚调查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晓霞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59-66,143,共8页
文章在对新疆南部农村维汉通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疆维汉通婚的特点,重点阐述汉族村落内的维汉通婚情况,探讨维汉混居村落的通婚少于维吾尔族村落和汉族村落的原因,指出维汉群体对通婚行为的态度差异还受到各自行为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南疆农村
维汉通婚
族外婚
族内婚
民族聚居村落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的春节:回族文化认同与宁夏民族关系研究——来自预旺镇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
1
3
作者
秦江丽
闫进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民间节日,当回族以某种方式庆祝春节时,春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更是族际交往的文化符号。宁夏同心县预旺镇是回族高度聚居的村落,通过实地调查该地村民的春节活动习俗,结合族群边界理论和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相关理论,...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民间节日,当回族以某种方式庆祝春节时,春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更是族际交往的文化符号。宁夏同心县预旺镇是回族高度聚居的村落,通过实地调查该地村民的春节活动习俗,结合族群边界理论和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相关理论,认为在高度聚居的回族村落,村民们在维持其族群边界的同时跨越了文化边界,实践着族际文化认同的功能,构建了回汉两族"团结、团圆"的价值共意,从而促进了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族群边界
认同功能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论族际个体互动视角下维汉关系走向及其深层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怀川
张素绮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维汉个体之间互动频度和广度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维汉个体互动频度加大、广度拓宽的情形下,由现实基础、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特质决定,维汉互动必将导致维汉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
新疆
维汉族际互动
维汉关系
深层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
5
作者
徐杰舜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中国民族团结在隋唐时期进入了第二个周期的大整合。唐文化高峰的构建是第二次大整合的结晶。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民族互动
大整合
唐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融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国飞
王贵花
《实事求是》
2015年第4期74-76,共3页
城镇化对民族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进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带来了不同民族人口的集聚,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交融问题,要把民族交融作为三地州城镇化的特殊使命...
城镇化对民族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进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带来了不同民族人口的集聚,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交融问题,要把民族交融作为三地州城镇化的特殊使命,要从国家战略、科学定位、整体规划、对口援疆、兵地融合、民生建设等层面统筹推进民族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三地州
民族交融
城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与汉语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杨茜
高立群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63-69,共7页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语言测试的方法,对3700余名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汉语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在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集中考察了维吾尔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汉语学习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汉语学习
汉文化
新疆
维吾尔族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
15
1
作者
高晓锋
机构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共4页
基金
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
发展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DSKSS1405)
文摘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文化认同构建起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精神信仰和价值归宿。中华文化认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历史记忆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当前,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给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我们应当重视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存在的困境,并探索可能的对策。
关键词
新疆
文化认同
困境
中华文化
Keywords
Xinjiang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C956.4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疆南部农村维汉通婚调查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晓霞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59-66,143,共8页
文摘
文章在对新疆南部农村维汉通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疆维汉通婚的特点,重点阐述汉族村落内的维汉通婚情况,探讨维汉混居村落的通婚少于维吾尔族村落和汉族村落的原因,指出维汉群体对通婚行为的态度差异还受到各自行为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南疆农村
维汉通婚
族外婚
族内婚
民族聚居村落
文化认同
Keywords
Rural areas of South region of Xinjiang
Intermarriage between Uyghur and Han
Intermarriage
Innermarriage
Village inhabited by Minority or Han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C956.4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的春节:回族文化认同与宁夏民族关系研究——来自预旺镇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
1
3
作者
秦江丽
闫进龙
机构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人文社科系
宁夏银川十五中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基金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回族文化功能与宁夏和谐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NXCMZ03)
文摘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民间节日,当回族以某种方式庆祝春节时,春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更是族际交往的文化符号。宁夏同心县预旺镇是回族高度聚居的村落,通过实地调查该地村民的春节活动习俗,结合族群边界理论和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相关理论,认为在高度聚居的回族村落,村民们在维持其族群边界的同时跨越了文化边界,实践着族际文化认同的功能,构建了回汉两族"团结、团圆"的价值共意,从而促进了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春节
族群边界
认同功能
民族关系
Keywords
The Spring Festival, ethnic boundary, identifying function, ethnic relations
分类号
C956.43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族际个体互动视角下维汉关系走向及其深层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怀川
张素绮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
团结
+1 种基金
和谐
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09&ZD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维汉个体之间互动频度和广度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维汉个体互动频度加大、广度拓宽的情形下,由现实基础、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特质决定,维汉互动必将导致维汉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
新疆
维汉族际互动
维汉关系
深层影响因素
分类号
C956.4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
5
作者
徐杰舜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为:00BMZ002。
文摘
中国民族团结在隋唐时期进入了第二个周期的大整合。唐文化高峰的构建是第二次大整合的结晶。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民族互动
大整合
唐文化
Keywords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teraction of nationalities
great integration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C956.4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融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国飞
王贵花
机构
中共喀什地委党校
出处
《实事求是》
2015年第4期74-76,共3页
文摘
城镇化对民族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进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带来了不同民族人口的集聚,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交融问题,要把民族交融作为三地州城镇化的特殊使命,要从国家战略、科学定位、整体规划、对口援疆、兵地融合、民生建设等层面统筹推进民族交融。
关键词
南疆三地州
民族交融
城镇化
分类号
C956.4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与汉语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杨茜
高立群
机构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63-69,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教学实验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及培训模式研究"(2007JJD74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语言测试的方法,对3700余名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汉语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在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集中考察了维吾尔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汉语学习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汉语学习
汉文化
新疆
维吾尔族
实证研究
Keywords
ethnic identity
Chinese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Xinjiang
Uighur
empirical study
分类号
C956.4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高晓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5
原文传递
2
新疆南部农村维汉通婚调查
李晓霞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构的春节:回族文化认同与宁夏民族关系研究——来自预旺镇的实证调查
秦江丽
闫进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4
论族际个体互动视角下维汉关系走向及其深层影响因素
陈怀川
张素绮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
徐杰舜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疆南疆三地州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交融问题研究
王国飞
王贵花
《实事求是》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与汉语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
杨茜
高立群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