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宏明
黄艳
+2 位作者
何科容
丁政
王建
《海峡药学》
2017年第8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为临床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医院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的情况,并结合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来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结果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时要注意溶媒的选...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为临床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医院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的情况,并结合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来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结果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时要注意溶媒的选择,溶媒的选择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因为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是做稳定性试验的结果,故按照说明书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配液正确的做法是将灯盏细辛注射液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 L中,稀释后缓慢滴注。结论合理正确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溶媒
中药注射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雨山《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
2
作者
宗舜法师
《佛教文化》
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
诚如雨山(为行文流畅并节约篇幅,本文一概不加称呼,先向各位大德、学者表示歉意)在《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一文中提到的:“近日,藏传佛教著名僧人索达吉堪布流通了经其调整品目的《妙法莲华经》,在汉传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7月8...
诚如雨山(为行文流畅并节约篇幅,本文一概不加称呼,先向各位大德、学者表示歉意)在《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一文中提到的:“近日,藏传佛教著名僧人索达吉堪布流通了经其调整品目的《妙法莲华经》,在汉传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7月8日,索达吉发表最新声明,称将终止这项工作。”如果我们把堪布的声明引用全面一些就更脉络清晰了,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汉译
《妙法莲华经》
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
僧人
脉络
原文传递
破诤论──答真如四难
3
作者
吴可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8,共9页
法本无诤,起诤由人。建立此论,五门分别。一、略明《大乘起信论》之宗旨,二、略明真如、唯识二宗缘起之开合同异,三、正结于随缘真如之四难,四、正答四难,五、结文回诤。略明宗旨者。《起信》以一心为体,依一心开二门,依二门立...
法本无诤,起诤由人。建立此论,五门分别。一、略明《大乘起信论》之宗旨,二、略明真如、唯识二宗缘起之开合同异,三、正结于随缘真如之四难,四、正答四难,五、结文回诤。略明宗旨者。《起信》以一心为体,依一心开二门,依二门立三大,依三大起四信,依四信修五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如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
无明
自性清净
切法
世间法
可思议
起信论
差别法
原文传递
安多藏族女人
4
作者
月圆
东东(图)
《西藏旅游》
2013年第7期17-17,共1页
我在拉萨,经常会有人问我是藏族还是汉族。以前,我总是先回答说我是藏族,然后又改口很诚实地告诉人家我是汉族。但后来我就只说我是藏族,且是安多藏族了。为此,我的几个要好的同事总以与我同行为羞,一再告诫我不要再招摇撞骗了,...
我在拉萨,经常会有人问我是藏族还是汉族。以前,我总是先回答说我是藏族,然后又改口很诚实地告诉人家我是汉族。但后来我就只说我是藏族,且是安多藏族了。为此,我的几个要好的同事总以与我同行为羞,一再告诫我不要再招摇撞骗了,只是我依然故我,不作改变。起因是这样的:今年一月我去一个单位采访,那天我穿的是一件藏装。一个工作人员见到我就说:咦,哪里来的安多藏族女人?我介绍自己后,那工作人员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藏族
女人
工作人员
汉族
行为
原文传递
浅谈藏族聚居区水墨风景写生
5
作者
金鑫
《书画世界》
2017年第6期86-89,共4页
谈到藏族聚居区,一般都会认为是西藏,但从严格意义来讲,藏族聚居区分为三个部分,即安多藏族聚居区、康巴藏族聚居区和卫藏。安多藏族聚居区位于羌塘高原,介于四川、甘肃、
关键词
安多藏族
聚居区
风景写生
水墨
卫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起信论》渊源辨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浩
《五台山研究》
2004年第2期3-8,共6页
关于《起信论》的作成,佛教内外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史上的地位。从目录学的线索中追溯《起信论》真伪问题的由来,并结合该论的内容及其佛性论的理论渊源,证实了古人认为《起信论》...
关于《起信论》的作成,佛教内外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史上的地位。从目录学的线索中追溯《起信论》真伪问题的由来,并结合该论的内容及其佛性论的理论渊源,证实了古人认为《起信论》是地论师所造的说法确有根据;并且进一步论证,《起信论》当是南北朝时北道地论师为调和摄论和地论两派师说以及地论师内部分歧而作。尽管如此,《起信论》的实际影响已经证实了自身的“真正的佛法”的价值,故其真伪问题实无关紧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信论》
目录学
佛性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被引量:
1
7
作者
董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29,共5页
《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
《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道德
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
被引量:
1
8
作者
汤开建
杨惠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宋金时期,在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的安多地区,由于安多藏族本土从未遭受西藏灭佛运动的影响、广泛的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基础、藏传佛教信仰多神教徒不持戒的信仰方式,以及藏族蕃僧在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及其特权、中原王朝利用蕃部佞...
宋金时期,在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的安多地区,由于安多藏族本土从未遭受西藏灭佛运动的影响、广泛的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基础、藏传佛教信仰多神教徒不持戒的信仰方式,以及藏族蕃僧在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及其特权、中原王朝利用蕃部佞佛而实施羁縻政策,导致了佛教的繁荣和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安多藏族
佛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轮论图解》评介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伟宏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5,共7页
玄奘汉译《理门论》中九句因与由藏本转译的吕澂汉译本《因轮决择论》内容大部分相同。九句因理论为陈那首创确定无疑。吕澂的译释纠正了印度逻辑史家威提布萨那的片面说法,本论不光讲了与因、喻相关之九句,还讲了九句因的前提条件即与...
玄奘汉译《理门论》中九句因与由藏本转译的吕澂汉译本《因轮决择论》内容大部分相同。九句因理论为陈那首创确定无疑。吕澂的译释纠正了印度逻辑史家威提布萨那的片面说法,本论不光讲了与因、喻相关之九句,还讲了九句因的前提条件即与宗相关的第一相,并比《理门论》更详细讲述了九句因的构成方式和实例。九句因都是依"决定"因而非"犹豫"因来决择的。汉传中窥基《大疏》按"有、无、俱"和"分"(全分、一分)详列宗、因、喻诸过于本论中已见端倪。吕澂译讲不足之处是误以文中的因"三相"即陈那新因明的"因三相"规则。在补例时,补错了宗体和同、异喻依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澂
《因轮论图解》
九句因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大乘起信论》
10
作者
叶晨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在佛教典籍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的论著,它与中国的佛学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存在诸多分歧,相左的意见和言论大量存在,至今未有定论。本文...
在佛教典籍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的论著,它与中国的佛学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存在诸多分歧,相左的意见和言论大量存在,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暂不述及这一问题,只对《大乘起信论》的文本中缩包含的佛教理论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心开二门
佛性
智慧与慈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汉传中观学的三期发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丁建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70,共6页
中观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第一个派别,与唯识并称为佛教的两大基本流派。传入西藏后被藏传佛教尊为正见,在修行次第上将中观看作比唯识更高的层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比较在印度和西藏的情况,中观学在汉传佛教中从未成为主流,直接发扬...
中观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第一个派别,与唯识并称为佛教的两大基本流派。传入西藏后被藏传佛教尊为正见,在修行次第上将中观看作比唯识更高的层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比较在印度和西藏的情况,中观学在汉传佛教中从未成为主流,直接发扬中观学的三论宗也是流传短暂,究竟中观学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中是如何发展的呢?综观整个中观学在汉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翻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初步确定诠释框架,罗什﹑僧肇等人都是以"有""无"等范畴展开对"空"的阐述。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汉传中观范畴及体系的完善,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破邪显正"展开其思想体系。第三个时期是复兴时期,由于会昌法难等原因,三论宗很快消亡,直到民国时期,三论典籍从日本传回,藏传中观学从藏地传入,基于这两个契机,印顺﹑巨赞﹑欧阳竞无﹑法尊﹑熊十力﹑观空等人关于中观学的研究与讨论使中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中观学
三期
关河旧学
吉藏
三论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宏明
黄艳
何科容
丁政
王建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南川人民医院
出处
《海峡药学》
2017年第8期13-1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为临床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医院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的情况,并结合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来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结果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时要注意溶媒的选择,溶媒的选择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因为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是做稳定性试验的结果,故按照说明书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配液正确的做法是将灯盏细辛注射液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 L中,稀释后缓慢滴注。结论合理正确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溶媒
中药注射剂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雨山《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
2
作者
宗舜法师
出处
《佛教文化》
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
文摘
诚如雨山(为行文流畅并节约篇幅,本文一概不加称呼,先向各位大德、学者表示歉意)在《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一文中提到的:“近日,藏传佛教著名僧人索达吉堪布流通了经其调整品目的《妙法莲华经》,在汉传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7月8日,索达吉发表最新声明,称将终止这项工作。”如果我们把堪布的声明引用全面一些就更脉络清晰了,他说:
关键词
法华经
汉译
《妙法莲华经》
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
僧人
脉络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破诤论──答真如四难
3
作者
吴可为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8,共9页
文摘
法本无诤,起诤由人。建立此论,五门分别。一、略明《大乘起信论》之宗旨,二、略明真如、唯识二宗缘起之开合同异,三、正结于随缘真如之四难,四、正答四难,五、结文回诤。略明宗旨者。《起信》以一心为体,依一心开二门,依二门立三大,依三大起四信,依四信修五行,...
关键词
真如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
无明
自性清净
切法
世间法
可思议
起信论
差别法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安多藏族女人
4
作者
月圆
东东(图)
出处
《西藏旅游》
2013年第7期17-17,共1页
文摘
我在拉萨,经常会有人问我是藏族还是汉族。以前,我总是先回答说我是藏族,然后又改口很诚实地告诉人家我是汉族。但后来我就只说我是藏族,且是安多藏族了。为此,我的几个要好的同事总以与我同行为羞,一再告诫我不要再招摇撞骗了,只是我依然故我,不作改变。起因是这样的:今年一月我去一个单位采访,那天我穿的是一件藏装。一个工作人员见到我就说:咦,哪里来的安多藏族女人?我介绍自己后,那工作人员笑了:
关键词
安多藏族
女人
工作人员
汉族
行为
分类号
B944.1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藏族聚居区水墨风景写生
5
作者
金鑫
机构
终南印社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17年第6期86-89,共4页
文摘
谈到藏族聚居区,一般都会认为是西藏,但从严格意义来讲,藏族聚居区分为三个部分,即安多藏族聚居区、康巴藏族聚居区和卫藏。安多藏族聚居区位于羌塘高原,介于四川、甘肃、
关键词
安多藏族
聚居区
风景写生
水墨
卫藏
分类号
B944.1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起信论》渊源辨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浩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04年第2期3-8,共6页
文摘
关于《起信论》的作成,佛教内外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史上的地位。从目录学的线索中追溯《起信论》真伪问题的由来,并结合该论的内容及其佛性论的理论渊源,证实了古人认为《起信论》是地论师所造的说法确有根据;并且进一步论证,《起信论》当是南北朝时北道地论师为调和摄论和地论两派师说以及地论师内部分歧而作。尽管如此,《起信论》的实际影响已经证实了自身的“真正的佛法”的价值,故其真伪问题实无关紧要。
关键词
《起信论》
目录学
佛性论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被引量:
1
7
作者
董群
机构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2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宗教伦理研究 :以汉传佛教伦理为考察对象"( 0 1JA72 0 0 3 5 )
文摘
《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法华经
道德
特色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
被引量:
1
8
作者
汤开建
杨惠玲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研究所
出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文摘
宋金时期,在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的安多地区,由于安多藏族本土从未遭受西藏灭佛运动的影响、广泛的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基础、藏传佛教信仰多神教徒不持戒的信仰方式,以及藏族蕃僧在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及其特权、中原王朝利用蕃部佞佛而实施羁縻政策,导致了佛教的繁荣和兴盛。
关键词
宋金时期
安多藏族
佛教
Keywords
the Song and Chin dynasties
Ando Tibetan Area
Buddhism
分类号
B944.1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轮论图解》评介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伟宏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5,共7页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玄奘因明典籍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AZD041)系列成果之一
文摘
玄奘汉译《理门论》中九句因与由藏本转译的吕澂汉译本《因轮决择论》内容大部分相同。九句因理论为陈那首创确定无疑。吕澂的译释纠正了印度逻辑史家威提布萨那的片面说法,本论不光讲了与因、喻相关之九句,还讲了九句因的前提条件即与宗相关的第一相,并比《理门论》更详细讲述了九句因的构成方式和实例。九句因都是依"决定"因而非"犹豫"因来决择的。汉传中窥基《大疏》按"有、无、俱"和"分"(全分、一分)详列宗、因、喻诸过于本论中已见端倪。吕澂译讲不足之处是误以文中的因"三相"即陈那新因明的"因三相"规则。在补例时,补错了宗体和同、异喻依的顺序。
关键词
吕澂
《因轮论图解》
九句因
理论
Keywords
LüCheng
Dignāga
Hetucakr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Hetucakra Amaru
分类号
B944.1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大乘起信论》
10
作者
叶晨阳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文摘
在佛教典籍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的论著,它与中国的佛学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存在诸多分歧,相左的意见和言论大量存在,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暂不述及这一问题,只对《大乘起信论》的文本中缩包含的佛教理论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
一心开二门
佛性
智慧与慈悲
Keywords
heart to open two
Buddha
wisdom and compassion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汉传中观学的三期发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丁建华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70,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0003)
文摘
中观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第一个派别,与唯识并称为佛教的两大基本流派。传入西藏后被藏传佛教尊为正见,在修行次第上将中观看作比唯识更高的层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比较在印度和西藏的情况,中观学在汉传佛教中从未成为主流,直接发扬中观学的三论宗也是流传短暂,究竟中观学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中是如何发展的呢?综观整个中观学在汉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翻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初步确定诠释框架,罗什﹑僧肇等人都是以"有""无"等范畴展开对"空"的阐述。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汉传中观范畴及体系的完善,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破邪显正"展开其思想体系。第三个时期是复兴时期,由于会昌法难等原因,三论宗很快消亡,直到民国时期,三论典籍从日本传回,藏传中观学从藏地传入,基于这两个契机,印顺﹑巨赞﹑欧阳竞无﹑法尊﹑熊十力﹑观空等人关于中观学的研究与讨论使中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关键词
汉传中观学
三期
关河旧学
吉藏
三论宗
分类号
B94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探讨
刘宏明
黄艳
何科容
丁政
王建
《海峡药学》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评雨山《法华经的汉译与藏译》
宗舜法师
《佛教文化》
2016
0
原文传递
3
破诤论──答真如四难
吴可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4
安多藏族女人
月圆
东东(图)
《西藏旅游》
2013
0
原文传递
5
浅谈藏族聚居区水墨风景写生
金鑫
《书画世界》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起信论》渊源辨证
王浩
《五台山研究》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董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
汤开建
杨惠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因轮论图解》评介
郑伟宏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大乘起信论》
叶晨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略论汉传中观学的三期发展
丁建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