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望衡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99,共6页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包含了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关系。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作为资源,其二作为环境。过去那种将自然界一味看成资源的观念应该有所转变,应高度重视保护好自然环境,因为它是人类的...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包含了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关系。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作为资源,其二作为环境。过去那种将自然界一味看成资源的观念应该有所转变,应高度重视保护好自然环境,因为它是人类的家。二是宜居与乐居的关系。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成三个层次:宜居、利居、乐居。宜居,重在生态;利居,重在功利;乐居,重在情感。真正乐居的城市一定是让人情感上认同的,充满了人情味、温馨可人的。三是工程与景观的关系。工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应持"化工程为景观"的态度。功利与审美是美学基本问题之一,它在环境美学中的体现,则是工程与景观的统一。四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美学的关系。环境美学也是环境保护学,应该坚持"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念。没有环境美学作指导的环境保护是低层次的保护,它完全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环境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中,不只是环境保护的教育,还有环境美学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美学 乐居 景观 环境保护 环境教育
原文传递
城市审美如何容纳荒野?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望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158,共5页
近代城市的代表为工商业城市,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按工业文明的本质,荒野必然祛魅。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基于生态平衡之需要,必须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荒野,为此,需要为荒野复魅。为荒野复魅表面上看,似是向农业文明回归,而实际上是对农业... 近代城市的代表为工商业城市,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按工业文明的本质,荒野必然祛魅。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基于生态平衡之需要,必须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荒野,为此,需要为荒野复魅。为荒野复魅表面上看,似是向农业文明回归,而实际上是对农业文明超越性的发展。让城市拥有更多的荒野之所以成为问题,除了经济利益的驱动外,还有审美观念上的原因,即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讲究诗情画意并不利于荒野的保护。近年来,中国当代城市美化所实行的'园林主义'以及'景观主义'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荒野,是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重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审美 环境美学 荒野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湿地之美:遮蔽与彰显
3
作者 靳薇薇(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126,共8页
山脉曾经和湿地一样是令人恐惧和深恶痛绝的对象,然而,在现代山水画的影响下,山脉之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而湿地在美学上仍然是邪恶、丑陋的象征。美国环境哲学的三个代表性人物梭罗、缪尔和利奥波德都表达过对湿地的审美欣赏,但他... 山脉曾经和湿地一样是令人恐惧和深恶痛绝的对象,然而,在现代山水画的影响下,山脉之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而湿地在美学上仍然是邪恶、丑陋的象征。美国环境哲学的三个代表性人物梭罗、缪尔和利奥波德都表达过对湿地的审美欣赏,但他们的角度各有不同。对梭罗和缪尔来说,湿地之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花卉和荒野的兴趣,而利奥波德对湿地的审美欣赏则更多地从自然历史和生态学中得到启示。例如,他认为鹤作为湿地动物比其他美国大型鸟类更古老,这种进化信息和理论视角增强了我们对它们的审美体验。同时,湿地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如泥炭苔藓、美洲落叶松和猪笼草等形成了我们对湿地生态共同体的审美体验。利奥波德的大地审美涉及所有的感官模式,强调认知和感觉。在这方面,它更类似于音乐美学,而不是绘画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之美 环境美学 大地审美
原文传递
城市漫步的美学 被引量:5
4
作者 海因兹·佩茨沃德 邓文华 《外国美学》 2013年第1期1-16,共16页
在这一讲演中,我想集中探讨一种突出的都市现象,所侧重的是'都市'两字。这一现象在现代都市文化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漫步'(city strolling)所指涉的是我们穿越城市时的行走方式。它常被仅仅理解成某种视觉... 在这一讲演中,我想集中探讨一种突出的都市现象,所侧重的是'都市'两字。这一现象在现代都市文化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漫步'(city strolling)所指涉的是我们穿越城市时的行走方式。它常被仅仅理解成某种视觉系统的霸权。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将表明,城市漫步与城市某处景观的氛围的身体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步 现象 霸权 都市 城市 氛围
原文传递
城市的古代文学资源与城市的当代形象构建——以滁州市为例
5
作者 焦黎黎 《精品生活》 2022年第11期0031-0033,共3页
城市当代形象中重要的就是城市精神的核心,基于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所展现的核心意涵所在,能够凸显出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一个城市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仅在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同时其中需要展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 城市当代形象中重要的就是城市精神的核心,基于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所展现的核心意涵所在,能够凸显出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一个城市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仅在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同时其中需要展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分支,城市的古代文学资源同样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组成要素,因此本文将结合安徽滁州市的古代文学资源,研究其当代城市形象构建,进而凝聚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城市符号,促进滁州市人民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深刻传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城市 当代形象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探究人与自然和谐之美——陈望衡教授对我国环境美学研究的开拓 被引量:2
6
作者 伍永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6-159,共4页
在我国环境美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过程中,陈望衡教授是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从学科创建、学术思想拓展到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陈望衡教授都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关键词 陈望衡 环境美学研究 开拓与创新
下载PDF
“城市版面文本美学”的研究范畴与基本方法
7
作者 祖宇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城,所以盛民也”城为人造,人居城内。城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主体历史相交蔓生,人类文明的痕迹,造就了其所在之城的文明景观,随之诞生的文明知识系统中的各类支脉,也大多可以与人类主体所存在的实体城市万象一一主动对应。
关键词 城市 人类文明 范畴 美学 文本 版面 知识系统 人类主体
原文传递
诗意的生存——侗族审美生存特征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慧珍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2,75,共8页
运用生态美学的理论为指导 ,对侗族审美生存特征进行探讨。侗族审美生存的特征是 :以歌唱为乐生手段 ,以和谐共生为审美理想 。
关键词 侗族 审美生存 诗意的生存
下载PDF
城市美化与身心健康
9
作者 严世英 《解放军健康》 2000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身心健康 城市环境 环境美化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品读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媛媛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40-141,共2页
文中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进行解析,分别从对古典园林艺术本质的认识和关于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品味和体验方面品读古典园林之意境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境同样可以用传统文人的思想和欣赏角度来考虑,将古典园林意境美表现运用到现... 文中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进行解析,分别从对古典园林艺术本质的认识和关于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品味和体验方面品读古典园林之意境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境同样可以用传统文人的思想和欣赏角度来考虑,将古典园林意境美表现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可行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古典园林 品读 艺术
下载PDF
将山水美纳进城市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望衡 《风景名胜》 1995年第1期12-13,共2页
自有城市以来,城市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意味着富贵、繁华、享受、腾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无奈,就只有将城市中原本不多的自然驱逐出去,将树木砍掉,将池沼填平。就这样,高楼一座一座紧挨着盖起来;马路一条又一条... 自有城市以来,城市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意味着富贵、繁华、享受、腾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无奈,就只有将城市中原本不多的自然驱逐出去,将树木砍掉,将池沼填平。就这样,高楼一座一座紧挨着盖起来;马路一条又一条辟出来……城市人的生存空间终于出现了危机,与之相应,各种奇怪的城市病、高楼病出现了,城市人变得容易出现敏感、脆弱、浮躁,甚至有些狭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城市 自然风景 城市人 审美价值 自然环境 造园林 西湖风景区 总体规划 新加坡 建筑物
下载PDF
深圳设计文化生态与公众审美素养研究
12
作者 金淑芳 李志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8期27-30,共4页
在消费时代,建构现代公民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其获得幸福感的关键。设计文化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审美载体,在提升公民审美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圳市作为“设计之都”,从设计文化机构、设计文化活动、设计文化环境等多渠道推动融合... 在消费时代,建构现代公民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其获得幸福感的关键。设计文化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审美载体,在提升公民审美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圳市作为“设计之都”,从设计文化机构、设计文化活动、设计文化环境等多渠道推动融合式发展,为市民提供了丰厚的设计文化盛宴,让居民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设计文化 公众审美素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街区商业发展策略——以合肥市欧风街为例
13
作者 徐向东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23期0187-0189,共3页
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城市更新在当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城市商业 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城市更新一般会 伴随着国资平台身影,尤其是前期改造过程,以及... 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城市更新在当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城市商业 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城市更新一般会 伴随着国资平台身影,尤其是前期改造过程,以及后期资产价值修复,如何去更好的实现项目发展,都有 着重要贡献,本论文旨在探讨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商业发展策略,深入分析城市更新对商业环境的影响, 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促进商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 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将继续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 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特色街区 欧风街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城市色彩体系中的审美特征研究
14
作者 吴頔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4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切不可复制其他城市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有大批旧工业建筑正在被恶意破坏,已经到了不挽救就消失的地步。有些建筑虽然已经被确定为保护性文物建筑,但是也难逃被强拆的命运。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是深感痛心的。旧工业建筑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何找到旧工业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方法是当前我们所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审美特征 色彩体系 工业建筑 城市总体规划 保护与开发 标志性建筑 城市模式
下载PDF
新时代环境美学的发展及其审美意识
15
作者 武强 《大观(论坛)》 2019年第2期43-45,共3页
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人们认识到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又要保证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让自然和环境和谐共生。国内外环境美学的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地位不断提高,环境美学打破了以往美学传统,它将研究的对象从艺... 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人们认识到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又要保证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让自然和环境和谐共生。国内外环境美学的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地位不断提高,环境美学打破了以往美学传统,它将研究的对象从艺术扩展到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一些事物,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在新时代,环境美学的审美意识不是具有功利性的审美意识,而是对环境功利的超越以及和审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美学 审美意识
原文传递
论后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4-208,共5页
后现代建筑打破了现代建筑传统,形式灵活多样。它标新立异,与任何既有的形象断裂,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后现代建筑师们坚持一种反叛的态度,体现出对现代建筑及其理性功能的排斥与决裂。他们通过打破对控制全局的角色的单一识别... 后现代建筑打破了现代建筑传统,形式灵活多样。它标新立异,与任何既有的形象断裂,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后现代建筑师们坚持一种反叛的态度,体现出对现代建筑及其理性功能的排斥与决裂。他们通过打破对控制全局的角色的单一识别和提供多个对立点,通过不断转移的认同,使建筑支离破碎,并有意使自己的作品缺乏统一性、权威性,更具有调侃和混乱的意味。他们在打破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制约时,体现出了对宏大叙事的抵制、体现出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后现代建筑模仿拼凑先前的文本,拼贴既有建筑的片段,将各种主体混杂在一起,是新与旧的汇合。它拒绝任何统一原则,没有媚俗、精英和樊篱。后现代建筑通过反叛传统对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断裂、碎片化的形式使建筑符号脱离了原有的历史语境,产生了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建筑 反叛 断裂 拼贴 碎片化
下载PDF
从生态主义视野理解环境美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人类对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迫切的关注,关于环境美学的诸多命题逐渐成为当代美学的热点。世界各地的理论家为此贡献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议。多视角的切入使相关思考进一步深入。在这些视野中,生态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切... 随着全球化时代人类对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迫切的关注,关于环境美学的诸多命题逐渐成为当代美学的热点。世界各地的理论家为此贡献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议。多视角的切入使相关思考进一步深入。在这些视野中,生态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生态主义的视野基于这一前提:只有承认以"生态正义"为主导的"生态伦理",我们才能真正把环境保护的问题从传统意义上作为"审美欣赏"的"小美学",提升到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和谐与创建良好生活世界的"大美学"。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投入更多智慧的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它将我们的视线重新引向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自然之美。在此意义上,从生态主义视野出发的环境美学最终提示我们的,并非仅仅是对"客体对象"的关注,而是我们自身对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美学 生态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正义 当代美学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面临的生态危机 生命形式 生态学者
原文传递
空间开放及其实现——兼论简·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理论的基本判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厚力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8-72,共5页
城市社区的空间开放是要维护好城市居民的空间权益,其最基本的价值诉求表现为城市空间中人的价值、多样性、以及城市文化的体现。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正义"问题不断产生,具体表现为空间异化、空间均质化、以... 城市社区的空间开放是要维护好城市居民的空间权益,其最基本的价值诉求表现为城市空间中人的价值、多样性、以及城市文化的体现。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正义"问题不断产生,具体表现为空间异化、空间均质化、以及空间资本化三个方面。文章试图通过研究简·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理论,以雅各布斯人本主义理论为抓手,对城市"空间正义"问题进行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多样性 城市文化 雅各布斯
下载PDF
城市公共艺术与文化软实力的对接关系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玲 肖旭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除军事经济之外让别人主动接近的吸引力,城市公共艺术也是一种与大众有亲缘关系的艺术形态。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公共艺术是文化软实力在艺术领域的一种显象。广州城市公共艺术在器物层、行为层、制度层诠释了文化软...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除军事经济之外让别人主动接近的吸引力,城市公共艺术也是一种与大众有亲缘关系的艺术形态。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公共艺术是文化软实力在艺术领域的一种显象。广州城市公共艺术在器物层、行为层、制度层诠释了文化软实力的静态和动态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文化软实力 器物层 行为层 制度层 广州
下载PDF
环境审美模式的当代建构
20
作者 陈国雄 易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126,共6页
环境审美模式的当代建构应在深入考察环境审美模式历史形态的基础上,寻求审美态度的合理生成、伦理参与要求的适度满足和科学知识的有效介入。审美态度的合理生成必须在环境审美过程中建立起审美与生活的内在关系的同时,保持适度的审美... 环境审美模式的当代建构应在深入考察环境审美模式历史形态的基础上,寻求审美态度的合理生成、伦理参与要求的适度满足和科学知识的有效介入。审美态度的合理生成必须在环境审美过程中建立起审美与生活的内在关系的同时,保持适度的审美心理距离。生态学视野的引入能有效实现环境审美中伦理要求的适度满足。科学知识的有效介入必须辩证地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环境审美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在审美态度的引领下,突出科学知识对环境审美的深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美模式 当代建构 审美态度 伦理参与 科学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