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妙学说
1
作者 夏斌(译) 叶萍(校) 《外国美学》 2022年第1期69-81,共13页
西周(1829—1897)是日本明治时期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明治维新,大政奉还。西周为强国富民、改造国民性而探索。办学塾,育人才;著书立说,启蒙日本。1861年西周为津田真道《性论理》作跋,首次使用了“希哲学”(ヒロソヒ)一词,开启... 西周(1829—1897)是日本明治时期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明治维新,大政奉还。西周为强国富民、改造国民性而探索。办学塾,育人才;著书立说,启蒙日本。1861年西周为津田真道《性论理》作跋,首次使用了“希哲学”(ヒロソヒ)一词,开启了东亚哲学翻译的先河。希指希腊,“希哲学”就是希腊(西方)哲人的学问,即希哲之学。西周成为幕末到明治西方哲学研究的先驱者、开拓者。美学是属于哲学中的学问。关于美学的翻译研究,西周也多方尝试。1866—1868年间在京都开设洋学塾讲授《百一新论》时,将“aesthetic”翻译为“善美学”(エステチーキ)。这是西周首次翻译“美学”,也是西周借用汉字翻译西方学术概念、范畴的积极尝试。《美妙学说》系为明治天皇做御前讲座(1872)的讲稿,讲稿中,西周完善了自己的思考,将“aesthehic”(aesthehics)翻译为“美妙之学”“美妙学”,对前期美的翻译进行了阶段性的概括总结,认为“哲学之中有一种学问,可以称之为美妙学”。《美妙学说》是近代亚洲第一篇美学讲稿,分为四个方面:一、什么是美妙学;二、美妙学的内部要素;三、美妙学的外部要素;四、美妙学的情感与功用。《美妙学说》的讲座,开启了美学作为学术进入东亚的先河,也为美学的发展奠筑了文化的基础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研究 希哲学 学术概念 日本明治时期 明治维新 外部要素 著书立说 概括总结
原文传递
话语生产与自由性审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弓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0,共4页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美学和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一个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的人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类的实践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处理人与自...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美学和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一个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的人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类的实践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之间关系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与此相对应,实践也可区分为三大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话语生产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具有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活动。从物质生产要过渡到精神生产,就必然地要依靠话语生产这个中介因素。从其本质来看,人类的社会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都应该朝向自由性审美发展,从而建构起审美和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话语生产 自由性审美实践
下载PDF
当代学林
3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曾繁仁,1941年1月出生,安徽泾县人。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奠基人之一,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任教于该校中文系。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山东大学 生态美学 终身教授 中文系 曾繁仁 美学家 奠基人
下载PDF
当代美学的人生论转向与中西美学会通——以徐复观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毅青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一 在标榜艺术终结的后现代语境中,西方传统的美学面临着衰落。当代西方美学重新思考审美功能,其美学的转向是以重新考量美与生活的关系为重点,而道德乃是其中的难点:美与善如何能够在人生中获得统一迄今仍然是美学致力于解决的难... 一 在标榜艺术终结的后现代语境中,西方传统的美学面临着衰落。当代西方美学重新思考审美功能,其美学的转向是以重新考量美与生活的关系为重点,而道德乃是其中的难点:美与善如何能够在人生中获得统一迄今仍然是美学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在西方美学的当代转向中,美学家对传统美学的批判集中在对康德关于审美无功利性这个作为其美学基石的观点的颠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学 当代美学 人生论 徐复观 会通 审美功能 西方美学 后现代语境
原文传递
徐渭视“媚”为最高审美品格的道教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雨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6,共7页
"媚"在中国美学史上作为一个边缘性的美学范畴,徐渭却将其审美品格提升为超越其他美学范畴的最高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在中国这样一个情不越理的国度是弥足珍贵的。通过对徐渭道教渊源的考察以及"媚"范畴本身的特... "媚"在中国美学史上作为一个边缘性的美学范畴,徐渭却将其审美品格提升为超越其他美学范畴的最高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在中国这样一个情不越理的国度是弥足珍贵的。通过对徐渭道教渊源的考察以及"媚"范畴本身的特点与道教审美取向相比较,探究徐渭视"媚"为最高审美品格的道教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道教
下载PDF
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贯彻苏联《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的决议
6
作者 乐峰 《世界宗教文化》 1991年第1期39-39,共1页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1苏联《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有关信自由和宗教组织的各项法令,若不与本法律相抵触,在未重新审定前继续有效。2 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应按苏联《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1苏联《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有关信自由和宗教组织的各项法令,若不与本法律相抵触,在未重新审定前继续有效。2 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应按苏联《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制定本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之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自由 宗教组织 组织法 苏维埃 苏联 加盟共和国 决议 法律
原文传递
也谈美学的深化与泛化——就当代美学发展趋向及其理论归属问题与朱立元先生商榷
7
作者 皇甫晓涛 《理论与现代化》 1992年第11期24-26,共3页
朱立元先生曾在《文艺报》(1990年11月24日第三版)发表《略谈美学的深化与泛化》一文(以下简称《略》)。其中不乏精辟深刻之处,对美学研究确实提出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认识。然而通观全文,有许多观点或说是他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笔者... 朱立元先生曾在《文艺报》(1990年11月24日第三版)发表《略谈美学的深化与泛化》一文(以下简称《略》)。其中不乏精辟深刻之处,对美学研究确实提出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认识。然而通观全文,有许多观点或说是他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笔者所不能苟同的。虽然作者也认为其中亦有自相矛盾或“悖论”之处。作为后学谨此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学 朱立元 归属问题 发展趋向 《文艺报》 美学研究 商榷意见 第三版
下载PDF
“反概念”:禅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异质同构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紫华 吴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7-23,50,共8页
中国古代的禅宗哲学和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理性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大胆挑战理性的形式逻辑规则,并以反逻辑的话语形式颠覆了传统的逻辑规则。这两种异质的哲学都质疑理性逻辑概念的唯一性和合法性,都反对... 中国古代的禅宗哲学和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理性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大胆挑战理性的形式逻辑规则,并以反逻辑的话语形式颠覆了传统的逻辑规则。这两种异质的哲学都质疑理性逻辑概念的唯一性和合法性,都反对理性哲学为了坚持概念的普遍性而扼杀语词的个性化生命的举措,都采用了超越语言逻辑规范的话语策略来反对理性主义逻辑的霸权等,因而,它们在反逻辑、反概念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同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哲学 反概念 反霸权话语 反逻辑
下载PDF
从模仿说看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
9
作者 张倩倩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8-22,共5页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美学和其他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就现有流传的版本内容来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重点介绍了史诗和悲剧,其中"悲剧"更是他这部著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的变迁,古希腊的众多专业术语如今已鲜有准...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美学和其他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就现有流传的版本内容来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重点介绍了史诗和悲剧,其中"悲剧"更是他这部著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的变迁,古希腊的众多专业术语如今已鲜有准确对应的词汇,这为古希腊经典著作的解读带来重重困难。《诗学》同样如此,作为一本独创性的著作,它受到特别的关注和评析。一直以来,《诗学》重点阐释的"悲剧"究竟包括怎样的内容,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文本中的"悲剧",学者们争论不休。文章在这些争论的基础上,试图从"模仿说"出发把握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悲剧 模仿
下载PDF
不可再现物的再现——朗西埃论美学之伦理转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饶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5,共7页
通过解析后现代崇高美学对"不可再现物"的执念,朗西埃对美学之伦理转向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以"歧见"打开了伦理无区分的隔绝空间。这一思考路径弱化了美学的救赎诉求,重申了美学的解放承诺,并将伦理的批判视角反转... 通过解析后现代崇高美学对"不可再现物"的执念,朗西埃对美学之伦理转向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以"歧见"打开了伦理无区分的隔绝空间。这一思考路径弱化了美学的救赎诉求,重申了美学的解放承诺,并将伦理的批判视角反转成了行动的实践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转向 不可再现物 歧见 救赎 解放
下载PDF
童真
11
作者 刘继荣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第33期60-62,共3页
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关键词 童真 女儿 瓜果
原文传递
从厘定“政治”到感性解放——朗西埃政治美学初探
12
作者 吕峰 《东吴学术》 CSSCI 2017年第4期76-82,共7页
朗西埃把以往的政治管理与政治实践视为"治安",而"政治"是对治安的消解和抵抗,并赋予"政治"以美学内涵,即"感性的分配",并使之打破"治安"秩序的部署。朗西埃批判了由新自由主义扩张... 朗西埃把以往的政治管理与政治实践视为"治安",而"政治"是对治安的消解和抵抗,并赋予"政治"以美学内涵,即"感性的分配",并使之打破"治安"秩序的部署。朗西埃批判了由新自由主义扩张导致的全球"共识"时代的来临,指出政治的主体化就是美学主体对于平等的不断验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政治感性的分配 美学
原文传递
卢卡契对审美反映论的一个贡献──论卢卡契“外化及其向主观回复”美学范畴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52,共8页
“外化及其向主观回复”范畴是卢卡契庞大审美反映论美学体系上的主要支点,卢卡契在这一范畴中揭示出艺术的本质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来表现人类的自我意识,这个塑造的世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拟人化的反映。艺术的发展是人类自我意识... “外化及其向主观回复”范畴是卢卡契庞大审美反映论美学体系上的主要支点,卢卡契在这一范畴中揭示出艺术的本质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来表现人类的自我意识,这个塑造的世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拟人化的反映。艺术的发展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动态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卢卡契这一范畴中包含的美学思想,探讨卢卡契美学思想在当代哲学文化背景中的思想价值及卢卡契美学对黑格尔美学的超越和对马克思美学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契 人类自我意识 审美主体 审美反映论 客观现实 黑格尔 美学范畴 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主观性
下载PDF
“古今之争”及其现代启示
14
作者 宋雄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之争 崇古 厚今 历史发展 现代启示
下载PDF
镜中的阿多诺:一种继承形式理论之绪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沃尔夫冈.博克 张含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6,共9页
生产、接受方式 要理解阿多诺首先要弄明白两大生产、接受条件.第一条可以称之为家系学的,即他与被称为批判理论的几代人一脉相承.阿多诺是瓦尔特·本雅明的学生--据我所知,是其第一个学生--很多问题上他也再度误解了本雅明.哈贝尔... 生产、接受方式 要理解阿多诺首先要弄明白两大生产、接受条件.第一条可以称之为家系学的,即他与被称为批判理论的几代人一脉相承.阿多诺是瓦尔特·本雅明的学生--据我所知,是其第一个学生--很多问题上他也再度误解了本雅明.哈贝尔马斯是阿多诺的学生,在他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其对先行理论基本部分的误解--例如尼采与法兰克福传统的联系①.这样必然的断层是与一代一代之间的关系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绪论 继承 一脉相承 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 本雅明 学生 首先 所知 尼采
下载PDF
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维度——及资本人格的个性化演变路径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汪丁丁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26,共5页
学界对资本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过去人们往往倾向于一种批判并拒斥的态度,诸如“现代性的弊端”、“资本的罪恶”之类的话语,不仅在学术界,即使对社会公众也是耳熟能详的。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晚近才出现了变化:对于... 学界对资本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过去人们往往倾向于一种批判并拒斥的态度,诸如“现代性的弊端”、“资本的罪恶”之类的话语,不仅在学术界,即使对社会公众也是耳熟能详的。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晚近才出现了变化:对于资本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开始超越单纯的价值判断的方式,较多地侧重于考虑韦伯所说的“现代化不仅是西欧的命运,而且也是全球的命运”这一预言的严肃性及其意义。现实的变化表明:资本与现代性不是作为观念给予我们的,而是作为社会历史过程给予我们的;资本与现代性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哲学研究》编辑部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于2006年5月共同举办了“资本哲学”论坛,联合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资本与现代性、资本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这次论坛及其主要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及社会科学界的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刊特辟专栏,将陆续推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概念 基本维度 个性化 《哲学研究》 现代性问题 社会历史过程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现代化
原文传递
生态艺术创化与审美生态化
17
作者 盖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生态美的艺术创化旨在“澄明”与“显现”生命的本真。既以感性生命力作为生命体存在的支撑,以及多样生命体之间进行交往交流、互为信息传递的外在条件,又以精神生态力作为人的精神心灵生态的存在,在平衡与合理发挥感性生命力的前提下,... 生态美的艺术创化旨在“澄明”与“显现”生命的本真。既以感性生命力作为生命体存在的支撑,以及多样生命体之间进行交往交流、互为信息传递的外在条件,又以精神生态力作为人的精神心灵生态的存在,在平衡与合理发挥感性生命力的前提下,润化生命运行的节律,创化艺术审美体验之生态“力”的结构,展示其艺术审美的巨大的生态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创化 感性生命力 精神生态力 审美生态化
下载PDF
论旅游对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人是一种动物,与其他动物一样,人以自身的空间活动来维持生存;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人的活动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即生产劳动。但生产劳动还不是人活动最后目的,在生产劳动谋生的基础上,自由的审美的活动才是人的终极活动目的,旅游活动就是... 人是一种动物,与其他动物一样,人以自身的空间活动来维持生存;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人的活动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即生产劳动。但生产劳动还不是人活动最后目的,在生产劳动谋生的基础上,自由的审美的活动才是人的终极活动目的,旅游活动就是这种以活动自身为目的、满足自由个性需要的审美活动,它对人的生存具有本体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生存 本体论 审美 自由
下载PDF
审美感知与文化认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人色彩观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海力波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1-6,47,共7页
黑衣壮人对色彩的分类与审美感知受到客观技术手段与生理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与其独特的世界观、人观等文化认知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尝试以黑衣壮为个案研究,指出:审美感知是文化认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理解前者,审... 黑衣壮人对色彩的分类与审美感知受到客观技术手段与生理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与其独特的世界观、人观等文化认知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尝试以黑衣壮为个案研究,指出:审美感知是文化认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理解前者,审美人类学研究应该更多地探寻特定文化中审美表征的本土化概念和地方性的表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色彩观 审美感知 文化认知
下载PDF
为启蒙与解放的中国现当代美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包晓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4-20,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学近一个世纪发展脉络的回顾与梳理,揭示出中国美学与时代主题、民族忧思、现代性诉求的密切联系。分析了中国美学何以常常超越其学科本位,以启蒙、批判、解放为己任,成为社会思潮热点的原因。本文对两次“美学热”... 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学近一个世纪发展脉络的回顾与梳理,揭示出中国美学与时代主题、民族忧思、现代性诉求的密切联系。分析了中国美学何以常常超越其学科本位,以启蒙、批判、解放为己任,成为社会思潮热点的原因。本文对两次“美学热”做了简要对比,对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的总体趋势做了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现代性 启蒙主义 实践 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