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仁爱”意识与“天人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中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儒家仁爱精神和学说的讨论中,我们常常为一般所说的两个方面的“限制”感到困惑。一个是儒家的“仁爱”同“孝”和“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爱有差等”的差异意识,它不像墨家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那么普遍和一视同仁:另一... 在儒家仁爱精神和学说的讨论中,我们常常为一般所说的两个方面的“限制”感到困惑。一个是儒家的“仁爱”同“孝”和“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爱有差等”的差异意识,它不像墨家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那么普遍和一视同仁:另一个是儒家将人看成是万物之灵和天下最为可贵的存在,这种人类的优越感产生了“人禽之辨”和“人物之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儒家 意识 天人观 仁爱精神 爱有差等 一视同仁 “兼爱”
下载PDF
历史书写的美德
2
作者 顾晓伟(译) 程利伟(校译)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60,共8页
赫尔曼·保罗主张从美德的角度分析历史书写的过程。然而与保罗相反,这里所使用的美德概念并非基于美德认识论,而是建基于美德伦理学之上。美德认识论与非认知美德判然有别,而且与安克斯密特和怀特的史学观点不相容,他们二人强调历... 赫尔曼·保罗主张从美德的角度分析历史书写的过程。然而与保罗相反,这里所使用的美德概念并非基于美德认识论,而是建基于美德伦理学之上。美德认识论与非认知美德判然有别,而且与安克斯密特和怀特的史学观点不相容,他们二人强调历史学从历史实在到历史表现的多元路径。美德伦理学,尤其是那些强调不可编码性论题的美德伦理学形式,非常适合提供这样的解释。为了使这一论证更加具体,在此区分了美德伦理学的四个重要特征,并试图阐明这些特征如何在历史书写中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保罗 不可编码性 麦克道威尔 麦金泰尔
原文传递
古苗疆走廊“嘎百福古歌”中的伦理规训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兴杰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嘎百福古歌”发源于古苗疆走廊沿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当地苗族同胞特有的说唱文学形式。古歌内容皆来源于苗族同胞的真实生活,故而是苗族同胞生活哲学智慧的直接体现。基于对“嘎百福古歌”内容的具体呈现和仔细分析,在... “嘎百福古歌”发源于古苗疆走廊沿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当地苗族同胞特有的说唱文学形式。古歌内容皆来源于苗族同胞的真实生活,故而是苗族同胞生活哲学智慧的直接体现。基于对“嘎百福古歌”内容的具体呈现和仔细分析,在其特殊性中揭示潜在的伦理规训,以期丰富民间治乡之道德智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苗疆走廊 嘎百福古歌 伦理规训
下载PDF
伦理美学与“诚信山西”
4
作者 李翔德 《前进》 2003年第8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伦理美学 诚信 信用机制 山西
下载PDF
孝廉文化的历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学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24,共7页
孝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先进性、普世性、实践性特点。我国古代的孝廉文化十分发达,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广,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起到了廉洁政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和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借鉴、传... 孝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先进性、普世性、实践性特点。我国古代的孝廉文化十分发达,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广,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起到了廉洁政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和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借鉴、传承孝廉文化,对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廉文化 廉政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于“静”中勾连茶道精神与人生修养 被引量:2
6
作者 单玉华 《唐都学刊》 2018年第5期37-42,共6页
"静"是茶道精神的构成要素。茶道的"静"既指茶本身有"静"的属性和仪态,亦指茶道仪式外在的"静"和茶道精神内在的"静"。"静"也是中国传统的人生修养功夫。道家学说在阐释&q... "静"是茶道精神的构成要素。茶道的"静"既指茶本身有"静"的属性和仪态,亦指茶道仪式外在的"静"和茶道精神内在的"静"。"静"也是中国传统的人生修养功夫。道家学说在阐释"道""自然""无为"等核心概念的同时,充分关注了"静"在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儒家学说同样关注了"静"的哲学内涵与人生修养价值,在"修身在正其心"的修养伦理中居重要地位。"静"还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通过践行茶道之"静"与传统哲学之"静",建构"静"的人生意境,是人生意境的美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茶道精神 人生修养 人生意境
下载PDF
论当代家庭结构变迁对孝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宏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孝道是人伦道德与家庭伦理的基础与核心。探讨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变迁对孝道的影响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孝道逐步走向没落,但其合理的价值内核却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理念,这对我们当今的社会道德的建设,具有非常... 孝道是人伦道德与家庭伦理的基础与核心。探讨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变迁对孝道的影响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孝道逐步走向没落,但其合理的价值内核却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理念,这对我们当今的社会道德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家庭结构的变迁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传统孝道的演变进行分析,尤其对传统孝道内容的认识与本质作重点剖析,深入地了解传统孝道的内涵及其精华,追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中的规范作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的形势下继续发扬和合理构建新的中国孝道文化,为解决我们国家目前的养老问题,为应对老龄化,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庭结构 传统 社会变迁 道德 自律
下载PDF
论“孝”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天姿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自古至今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和维系的重要纽带之一。自民国打倒孔家店以来 ,“孝”积极向善的功能和作用 ,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和破坏 ,由此引发... 自古至今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和维系的重要纽带之一。自民国打倒孔家店以来 ,“孝”积极向善的功能和作用 ,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和破坏 ,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不但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并且应当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道德 人文素质 教育
下载PDF
试论中西方美德伦理传统的现代价值
9
作者 马晓颖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0-182,共3页
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与信仰危机并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和伦理问题,存在着多种路径或选择,汲取传统美德伦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路径或选择。中西传统美德伦理是可资借鉴的宝... 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与信仰危机并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和伦理问题,存在着多种路径或选择,汲取传统美德伦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路径或选择。中西传统美德伦理是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厘定中西传统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系统,使之重开新生面,是我们解决现代伦理学各种理论争论,甚至解决现代性社会道德实践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 传统 价值 启示
下载PDF
论自然美的道德价值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利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
自然美的成立源于自然秩序的建立和主导者人自身。笔者对自然美的道德价值功能进行了充分论证。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自然美集中体现为一种"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进而推演自然美具有本然与应然的二重性。自... 自然美的成立源于自然秩序的建立和主导者人自身。笔者对自然美的道德价值功能进行了充分论证。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自然美集中体现为一种"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进而推演自然美具有本然与应然的二重性。自然美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包含人在内的整体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道德价值功能。康德正是通过"判断力"这一中介,认识到自然美的道德优越性,并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沟通了自然与自由之间的鸿沟。笔者最后试图从美-伦理的生态角度为切实解决审美与道德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判断力 合目的性形式 审美价值 道德价值
下载PDF
论“美是道德的象征”
11
作者 王泽庆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5,55,共7页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理想,人类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它也是贯穿《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内线。本文试图在论述美与自然的基础上,从美的鉴赏与美的形态两方面揭示美与道德的关系,并联系实例与图型...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理想,人类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它也是贯穿《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内线。本文试图在论述美与自然的基础上,从美的鉴赏与美的形态两方面揭示美与道德的关系,并联系实例与图型剖析象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康德批判哲学体系 审美 《判断力批判》 自然
下载PDF
为人处世,“仁爱”之心不可无
12
作者 王君宝 《半月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7-59,共3页
“仁”作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爱”,是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核心价值、道德精神、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象征。今天的我们,应该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仁”和“仁爱”的价值... “仁”作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爱”,是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核心价值、道德精神、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象征。今天的我们,应该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仁”和“仁爱”的价值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为人处世 中华传统美德 仁义礼智信 哲学思想 “五常” 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忠言VS甜言
13
作者 杨洋 《小雪花》 2016年第3期35-35,共1页
《菜根谭》是由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它既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体现汉民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又有能在潜移默化中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的伟大力量。
关键词 民族传统道德 《菜根谭》 伦理思想 民族生活 潜移默化 洪应明 生活化 处世
原文传递
美德与幸福——麦金太尔对古典传统中美德与幸福之关系的叙述
14
作者 夏高发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0-13,共4页
麦金太尔认为导致现代西方道德困境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抛弃,要走出这个困境,必须重述古典美德伦理传统。为此,他分别对英雄社会、雅典社会和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传统中美德与幸福之关系进行了叙述,并得出:美德和幸福是紧密联系... 麦金太尔认为导致现代西方道德困境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抛弃,要走出这个困境,必须重述古典美德伦理传统。为此,他分别对英雄社会、雅典社会和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传统中美德与幸福之关系进行了叙述,并得出:美德和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通过践行美德而获致幸福或过上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美德 幸福
下载PDF
美和道德教育
15
作者 瑞特.狄斯纳 罗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11-21,共11页
提出假设一:对自然界和艺术进行美的认知与敏锐感受,可以导致人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对道德美的认知,这一假设没有实验研究法来证明.是从理性推理上进行探究的;提出假设二:道德美的认知可以导致道德情感,特别是体验“崇高”的道德情感可... 提出假设一:对自然界和艺术进行美的认知与敏锐感受,可以导致人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对道德美的认知,这一假设没有实验研究法来证明.是从理性推理上进行探究的;提出假设二:道德美的认知可以导致道德情感,特别是体验“崇高”的道德情感可以导致道德行动的倾向(忠实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这一假设被近来出现的一些研究证据给以支持。提议设计一些课程和指导来强调道德美的例证,并且鼓励学生们去体验道德情感,特别是“崇高”的情感。在感知自然界、艺术和人类的美的方面,重点是强调“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原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美
下载PDF
美德的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边疆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很多当代西方伦理学家都在重新思考和定义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和麦金泰尔的美德伦理学不同,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提出一种强调美德对称性特征的常识美德伦理学,试图对传统美德进行修正,以此批...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很多当代西方伦理学家都在重新思考和定义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和麦金泰尔的美德伦理学不同,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提出一种强调美德对称性特征的常识美德伦理学,试图对传统美德进行修正,以此批评常识道德、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等伦理学观点。斯洛特将“自我—他人”的对称性视为是美德的主要特征,认为美德既包括有利于他人利益的涉他美德,也包括有利于行为者自身利益的涉己美德。斯洛特的美德对称性观点为美德伦理学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 对称性 涉他美德 涉己美德
下载PDF
伦理道德的他律性与图像叙事的自由
17
作者 辛晓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8-30,共3页
图像具有叙事功能,但是它的叙事性总是会受到艺术的他律性的制约。其中伦理道德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介入其叙事过程。与此同时,图像叙事又在某种程度与道德伦理相辅相成,图文时代下的图像叙事在叙事技巧和过程中总会呈现出道... 图像具有叙事功能,但是它的叙事性总是会受到艺术的他律性的制约。其中伦理道德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介入其叙事过程。与此同时,图像叙事又在某种程度与道德伦理相辅相成,图文时代下的图像叙事在叙事技巧和过程中总会呈现出道德规则的一面。图像叙事性存在一个现象:叙事主体欲求总会尝试凭借各种优势去满足,把原本真实的想法演变成为经验意识上的假设。伦理和自由在通过图像叙事由真实确定转变为不明晰。伦理道德的绝对原则性在虚拟的空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似乎总会出现不在场的一面,虚拟空间里的自由仿佛也得到了释放。事实并非如此,德性总是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换方式介入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图像叙事 接受者 自由
下载PDF
主体化的艺术——福柯的伦理谱系学与生存美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虹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8-46,55,共10页
从有关“主体”的形而上学玄想转向对“主体化”的社会历史调查与思考是福柯主体论的根本性策略,此一 转向使福柯的思考与西方主体论的传统区别开来。福柯通过对道德进行结构分层而为分析主体化方式找到独特的 路径。在对古希腊、基督... 从有关“主体”的形而上学玄想转向对“主体化”的社会历史调查与思考是福柯主体论的根本性策略,此一 转向使福柯的思考与西方主体论的传统区别开来。福柯通过对道德进行结构分层而为分析主体化方式找到独特的 路径。在对古希腊、基督教和现代伦理实践的比较分析中,福柯描述了西方历史上不同的主体化方式并阐述了自己 的主体化立场。经由伦理与道德的区分以及对古希腊美学化伦理实践的分析,福柯突出了人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主体化 伦理 生存美学
下载PDF
试论服饰的个体德性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费丹丹 《唐都学刊》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服饰与个体德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服饰伦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个体服饰伦理研究的重点。社会中个体的服饰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是推动人们进行服饰伦理实践的内在驱动力。服饰不仅能够展现出人作为理性存在以及道德本身... 服饰与个体德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服饰伦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个体服饰伦理研究的重点。社会中个体的服饰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是推动人们进行服饰伦理实践的内在驱动力。服饰不仅能够展现出人作为理性存在以及道德本身的尊严,还在古今中外被广泛用于进行伦理道德礼仪教育的工具,更是人们寄寓道德情感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服饰伦理 个体德性
下载PDF
道德追求与快乐体验——兼论伦理至审美的逻辑趋向
20
作者 盖光 《东岳论丛》 2002年第6期69-71,共3页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但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它们则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道德活动必然由愉悦的生命体验而通向人的生命自由 ,从而将道德活动转化为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 ,活动的主体人 ,也由道德人格转化为审美...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但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它们则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道德活动必然由愉悦的生命体验而通向人的生命自由 ,从而将道德活动转化为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 ,活动的主体人 ,也由道德人格转化为审美人格。人格的塑造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向审美教育的转化作为实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审美 人格 自由 逻辑趋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