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戴震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的省思 |
陶清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23 |
0 |
|
2
|
戴震“理欲之辨”与理解的历史性批判 |
余亚斐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中德近代哲学革命的引领者——戴震与康德哲学思想之比较 |
何峰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4
|
戴震“理”概念的价值和道德内涵 |
王艳秋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5
|
修己与治人:戴震理欲观新解 |
肖芬芳
白欲晓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 |
周光庆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7
|
戴震早期哲学思想再认识——以《屈原赋注》为中心的考察 |
徐道彬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无梦到徽州 |
魏晋
王琳琳
|
《环境经济》
|
2014 |
0 |
|
9
|
戴震与江永关系的再探讨 |
陈徽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0
|
戴震对孟子性善论的重构 |
杨海文
|
《地方文化研究》
|
2015 |
0 |
|
11
|
清中期学者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批评——以韩梦周、纪大奎为中心 |
乐爱国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23 |
0 |
|
12
|
戴震论个体自由的边界:“以情挈情” |
周玲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3
|
从义理之性到血气心知:朱熹与戴震人性论的比较 |
吴磊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4
|
论戴震散文的论辩技巧 |
刘莉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1 |
0 |
|
15
|
性,道,教:戴震学术思想的内在理路 |
陶清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一点如漆 万载存真 古徽州的传统制墨 |
范瑞婷
|
《世界遗产》
|
2015 |
0 |
|
17
|
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 |
王杰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8
|
论经世、考证与义理在戴震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内在关联 |
吴通福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9
|
气质一元论——浅析戴震的人性论 |
刘育
|
《华夏文化》
|
2019 |
0 |
|
20
|
戴震论人性与道德修养 |
田史丹
汤雁斐
|
《中国儒学》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