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九渊心学思想系统中的“精神”概念探析
1
作者 卢涵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通过对陆九渊关于“精神”使用的梳理,认为具有本体性的“精神”概念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精神”本体性在理论设定和现象归纳两方面的反映,分析了具有本体性的“精神”和心学工夫现实化的关系,以及“虚精神”对“... 通过对陆九渊关于“精神”使用的梳理,认为具有本体性的“精神”概念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精神”本体性在理论设定和现象归纳两方面的反映,分析了具有本体性的“精神”和心学工夫现实化的关系,以及“虚精神”对“精神”本体性取消所导致的社会现象,由“实精神”控制“血气”获得社会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精神”本体性对于证明“心即理”思想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陆九渊 心学 血气
下载PDF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平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83,共8页
“心即理”是象山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其所以异于朱熹的关键所在,对它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关于象山哲学的整体把握。本文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心即理”是一个关于本体的实在论命题,同时也是象山全... “心即理”是象山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其所以异于朱熹的关键所在,对它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关于象山哲学的整体把握。本文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心即理”是一个关于本体的实在论命题,同时也是象山全部哲学的逻辑基点。它不仅阐明了宇宙万物与人的存在本质的同一不二,而且阐明了这种不二之原即在于心体的本身实存。无限阔大的宇宙万物的一体化是以人的主体精神为运行轴心的,因此人的存在遂在哲学上被提升到一种至高无尚的精神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即理 本体论诠释 象山 理事圆融 普遍性 心体 经验知识 现实性 人的主体性 实在性
原文传递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学术价值探析
3
作者 陈良中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6-122,共7页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是其家塾讲学之作,是陆九渊心学一派《书》学代表作。袁氏解《书》反对改经,常据关键词推衍义理。又借解《书》阐发心学基本观念,带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同时又渗透了程朱一派思想,显示出兼容性。梳理《絜斋家塾书钞...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是其家塾讲学之作,是陆九渊心学一派《书》学代表作。袁氏解《书》反对改经,常据关键词推衍义理。又借解《书》阐发心学基本观念,带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同时又渗透了程朱一派思想,显示出兼容性。梳理《絜斋家塾书钞》的训诂及义理新解,可以发掘时代思潮的斗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燮 絜斋家塾书钞 心学 理学
下载PDF
象山心学的“情理结构”
4
作者 李增杰 《中国美学》 2022年第2期67-77,共11页
陆学内部存在一个极具张力的“情理结构”,这一架构总体呈现“情”“理”结合、以“理”驭“情”、“理”主“情”辅的思维态势,“情理交融”与“情理对峙”的两难困局一并存于陆子心学。象山之后,人性内部的“情理结构”发生变化,从中... 陆学内部存在一个极具张力的“情理结构”,这一架构总体呈现“情”“理”结合、以“理”驭“情”、“理”主“情”辅的思维态势,“情理交融”与“情理对峙”的两难困局一并存于陆子心学。象山之后,人性内部的“情理结构”发生变化,从中古时期的“理”优于“情”的既有模态慢慢转向明清之际的“情”强于“理”的崭新样态,集中表现为阳明心学的解体过程。王氏学说日益凸显的“感性意欲”的理论倾向被其后学发扬光大,最终引发明末清初崇尚个性、肯定意欲、讴歌情感的启蒙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心学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陆学似禅而非禅——基于范畴异同视角的探析
5
作者 魏文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7,共5页
陆九渊立本心之体,倡"心即理"之论,主张以除物欲而保养本心为工夫,系渐悟;禅宗亦立本心为体,认为本心即自性,主张万法缘起性空,本无物欲可除,故应致力于不执着来明心见性,系顿悟。陆学中诸多名相虽类于禅宗,但实际旨归不同:... 陆九渊立本心之体,倡"心即理"之论,主张以除物欲而保养本心为工夫,系渐悟;禅宗亦立本心为体,认为本心即自性,主张万法缘起性空,本无物欲可除,故应致力于不执着来明心见性,系顿悟。陆学中诸多名相虽类于禅宗,但实际旨归不同:本心论上,二者以本心为万物之本源同也,而其本心之内涵异也;工夫论上,以明本心同也,而其顿悟和渐悟之过程异也;理体论上,事理均以自然万物之本源同也,而人类社会之德理诠释异也。总之,从本心、工夫和理体三方面考辩二者之关系,可知彼此虽遣词相类,然旨归远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禅宗 本心 工夫
下载PDF
宁波·象山海滨
6
《汽车自驾游》 2010年第3期53-53,共1页
获奖理由:休闲象山,中国百里黄金海岸。优美的海滨风光,火山岩景观岛屿,宋代建筑风格影视基地,历史悠久的渔港古城以及异彩纷呈的开渔节、海钓节活动,将象山海洋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象山 海滨 宁波 黄金海岸 建筑风格 海洋文化 火山岩 开渔节
原文传递
陆九渊的自由精神论
7
作者 王盛开 程宏燕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和学术弊病,陆九渊以道德本心为本对物我之间的关系多方阐述,提出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崇尚观念自由和学术自由,强调用求知充实主体的自由精神,实现主体自在性与目的性、理想性的相互交融。陆九渊的自由精神对构建现...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和学术弊病,陆九渊以道德本心为本对物我之间的关系多方阐述,提出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崇尚观念自由和学术自由,强调用求知充实主体的自由精神,实现主体自在性与目的性、理想性的相互交融。陆九渊的自由精神对构建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对现代人重塑积极自由理念以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自由精神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地域空间与社会网络:宋明理学与道教的交融——以陆学士人与龙虎山道士的交游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荣明 周茶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宋明理学和道教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传统及社会文化交往圈的烙印。如宋元明时期陆学的发展与龙虎山道教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域联系、社会网络亦有着穿越时空的连续性。这种地域联系与社会文化交游圈对于陆学... 在宋明理学和道教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传统及社会文化交往圈的烙印。如宋元明时期陆学的发展与龙虎山道教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域联系、社会网络亦有着穿越时空的连续性。这种地域联系与社会文化交游圈对于陆学与龙虎山道教思想的融合无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道教 地域空间 社会网络
下载PDF
己易心性:杨慈湖易哲学的心学建构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月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1,共7页
杨慈湖是宋明时期心学派易学承上启下的主要代表人物,上接明道与象山,下启阳明与龙溪,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易道本源,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籍此诠释易之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 杨慈湖是宋明时期心学派易学承上启下的主要代表人物,上接明道与象山,下启阳明与龙溪,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易道本源,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籍此诠释易之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三传,又通论易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以己易心性为总体特征的心学派易哲学体系,是此一学派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其易学特点和解《易》风格直接影响到明季以后心学派的解《易》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易学 心性 己心 道心 己易 不起意 未尝不一
下载PDF
袁甫《蒙斋中庸讲义》及其对陆学的传播
10
作者 殷慧 郭超 《意林文汇》 2018年第22期138-149,共12页
袁甫兴建、修复书院,积极致力于传播陆学,其功甚伟。所著《蒙斋中庸讲义》是陆门学派中现存的唯一一部“四书类”著作。从讲义内容来看,他重点讲这几者之间的同一关系,可以说“一体”思想在书中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来。但也正是“一体”思... 袁甫兴建、修复书院,积极致力于传播陆学,其功甚伟。所著《蒙斋中庸讲义》是陆门学派中现存的唯一一部“四书类”著作。从讲义内容来看,他重点讲这几者之间的同一关系,可以说“一体”思想在书中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来。但也正是“一体”思想的彻底性,也容易使得袁甫对于体和用,性和命,本体和工夫之间本该有的区别论述不甚明显。四库馆臣评价其书“主持过当,或不免惝恍无归”,这不免有以正统理学的标准来衡量判断陆学的价值之嫌疑。因为从讲义全文来看,袁甫确实是以“性命不离”的一体思想来贯穿全文的,也正显现出陆九渊一派“简易”的特点。但袁甫的思想主体是儒家的,和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他既重视“先立乎其大者”,也不否定“用”的存在。同时,在他教学、为官的实践中,也无时不践行“实”的精神,自觉与禅分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甫 陆学 书院 中庸 一体
原文传递
“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心学的境界
11
作者 陈望衡 《中国美学研究》 2014年第2期1-12,共12页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本文在总结陆九渊生平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陆九渊和朱熹等人的数次论争,将陆九渊心学的关键总结为客观的物与客观的理与心之间...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本文在总结陆九渊生平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陆九渊和朱熹等人的数次论争,将陆九渊心学的关键总结为客观的物与客观的理与心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陆九渊具有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和变革意识,其思想中的'心与理一,理与天一',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天地精神之所在。陆九渊的心学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重视心灵的力量,确立了道德主体,强调'堂堂地做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论战 朱熹
原文传递
陆九渊主体思维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饶国宾 钱振林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8,共5页
陆九渊主体思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体验型意向思维;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内省型直觉思维;躬行践履,堂堂做人———实践型经验思维;天人一本,心物一体———系统化整体思维。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思维
下载PDF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立舟 张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69-72,共4页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范立舟张伟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成就不仅在于确立和阐发了道德超验的心学本体论,而且以此为认识基点,在社会政治方面亦颇多创见。其政治哲学和历史学说倾...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范立舟张伟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成就不仅在于确立和阐发了道德超验的心学本体论,而且以此为认识基点,在社会政治方面亦颇多创见。其政治哲学和历史学说倾向于在解释世界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陆象山 理想社会 生命精神 “理” 道德行为 道德实践 土地兼并 理性精神 纲常伦理
下载PDF
从《己易》看杨简易学的心学宗旨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凡朝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8,共7页
杨简视易为"己",又从"我"、"吾"、"一"、"心"等不同侧面对其进行描述,"己"实为"心",己易即为心易,易为心之易,易道为心之易道。通乎一己,明乎一心,才能深悟易... 杨简视易为"己",又从"我"、"吾"、"一"、"心"等不同侧面对其进行描述,"己"实为"心",己易即为心易,易为心之易,易道为心之易道。通乎一己,明乎一心,才能深悟易道。杨简把易学和经学彻底纳入心学的范畴,从心学的角度发展了易学和经学,这是中国易学史和经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己易 易学 心学
下载PDF
象山心学道教渊源发微
15
作者 王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随着隋唐以来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儒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为世人所诟病,改造传统儒学便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大的佛道思潮对儒学的挑战,陆象山适应时代要求,以援道入儒的... 随着隋唐以来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儒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为世人所诟病,改造传统儒学便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大的佛道思潮对儒学的挑战,陆象山适应时代要求,以援道入儒的方式,对产生于本土的道教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建立了新体系———心学。使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他的援道入儒,不但彰显了道教思想的学术生命,而且也充分显示了象山心学与道教之间的理论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心学 道教 援道入儒
下载PDF
陆九渊视野中的王安石——以《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为中心
16
作者 王建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48-56,共9页
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陆九渊写下了《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祠堂记》通篇以议论为主,立论、驳论兼用,仅末段记述祠堂重修始末,深合“记”的文体特征。陆九渊对百年王安石地位升沉有所了解,他从大道传承谱系立论,赞扬王安石光明俊伟的... 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陆九渊写下了《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祠堂记》通篇以议论为主,立论、驳论兼用,仅末段记述祠堂重修始末,深合“记”的文体特征。陆九渊对百年王安石地位升沉有所了解,他从大道传承谱系立论,赞扬王安石光明俊伟的人格,批评王安石不能发明本心、学之蔽而政事乖,褒中有贬,褒贬相间;并驳斥王安石乃亡国罪人的言论,认为王安石的排斥者及元祐诸君子等应承担过错和历史责任。《祠堂记》的论证逻辑,具有浓郁的陆氏学术色彩,尚本务简。在南宋尊程(洛学)贬王(新学)的文化语境中,陆九渊《祠堂记》系统而褒贬并行的评价方式,深具了解之同情,代表着知识界对王安石分而论之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分而论之
下载PDF
论陆九渊心学的思想史地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遐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3,共9页
中国思想史的启蒙时代应定位于宋明理学。启蒙是个外来概念,评判中国社会的启蒙须确立本土标志。以“睁开眼睛看世界”确定启蒙是以西方思想为判据;以本位立场看,中国思想的启蒙在于确立“凡事都须讲道理”,因而宋儒树立天理概念当确认... 中国思想史的启蒙时代应定位于宋明理学。启蒙是个外来概念,评判中国社会的启蒙须确立本土标志。以“睁开眼睛看世界”确定启蒙是以西方思想为判据;以本位立场看,中国思想的启蒙在于确立“凡事都须讲道理”,因而宋儒树立天理概念当确认为启蒙标志。陆九渊心学是启蒙思潮重要一支。宋明理学释天命之性为天理,把先儒认定的天命之性贬低为气质之性,在理论上是有毛病的;然而其思想史意义很重要。其一,这个说法确认人与生俱来具备高贵性,从而为论证人的尊严奠定理论基础;其二,这个说法主张仁义礼智是人的存在组成部分,可解读为确认人之存在中有文化存在一维,这一发现在思想史上领先于西方思想。同为启蒙思想的理学、心学,心学独特贡献为良知返照。心体返照相当于西方哲学自身意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对《中庸》“未发之中”之主宰义的证成。参照德国古典哲学遂知,主宰,即道德主体,相当于抽象人格。陆九渊心学的历史意义在于开启了自身意识觉醒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文化存在 返照 人格
下载PDF
杨简实心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梅 《兰州学刊》 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
南宋哲学家杨简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传人,他继承并发展了陆学思想,在宇宙和伦理,即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建立了心的本体地位。在他的思想里,“心”拥有无限的空间,被赋予了极大的能动性,是“范围天地”、“发育万物”的本源;而... 南宋哲学家杨简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传人,他继承并发展了陆学思想,在宇宙和伦理,即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建立了心的本体地位。在他的思想里,“心”拥有无限的空间,被赋予了极大的能动性,是“范围天地”、“发育万物”的本源;而与生俱来、未有障盖的“本心”至善,凡圣一致,人人具有,这种思想对民众道德的塑造、自主意识的觉醒和推动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宇宙实体 伦理实体
下载PDF
易学视域下的象山心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新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3,共9页
象山心学有着深层易学根基之支撑。基于易学的天人之学,他敞开了以大中至正之道、之理为根基根据的整体宇宙图景。认为人的本心存在的敞开着宇宙大千世界中的一切。《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期许,遂具体落实为人人之... 象山心学有着深层易学根基之支撑。基于易学的天人之学,他敞开了以大中至正之道、之理为根基根据的整体宇宙图景。认为人的本心存在的敞开着宇宙大千世界中的一切。《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期许,遂具体落实为人人之开显对于本心的高度明觉,挺立个我生命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基于此心的属于自己的意义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至正之道 本心 心即理 生命的主体性 意义的世界
下载PDF
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论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平辉 熊进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5,25,共6页
在朱熹理学没落的地方,正是陆九渊心学跃升之处。陆九渊一生反对著述,反对理性禁锢,看重对话,看重释放本心。其哲学思想带有鲜明的启迪品格和反叛教化的特征,其终极目的在于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在当今社会中,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性仍然具... 在朱熹理学没落的地方,正是陆九渊心学跃升之处。陆九渊一生反对著述,反对理性禁锢,看重对话,看重释放本心。其哲学思想带有鲜明的启迪品格和反叛教化的特征,其终极目的在于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在当今社会中,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性仍然具有显著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言说 语境 主体异化 解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