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1
作者 王煦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7,共9页
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 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下载PDF
元代陆学士人的日常空间与社会关系网络——以李存《俟庵集》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茶仙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5,共4页
元代陆学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缺乏流传,但在江西金溪、临川、上饶、贵溪及安仁等周边地区隐然独行,而这些地方恰是元代陆学重要传人李存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覆盖区域。元代陆学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李存等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圈为载体,不因朝... 元代陆学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缺乏流传,但在江西金溪、临川、上饶、贵溪及安仁等周边地区隐然独行,而这些地方恰是元代陆学重要传人李存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覆盖区域。元代陆学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李存等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圈为载体,不因朝代更替、人事变易而衰减。这不仅显示了一定地域范围内人际网络的稳定性,还显示了陆学的思想生命力,更显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各学派、信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陆九渊 李存 陆学 道教
下载PDF
义理、象数与工夫:陆象山易学思想的心学旨归
3
作者 何俊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4,共9页
陆象山对《周易》的阐发包含义理、象数与实践工夫三个方面,而“本心”是贯穿三者的核心旨归。通过对晋、大壮、泰的解读,象山指出言《易》不能“泥于爻画名言之末”,《易》理的根据在于事与心,“心”实质上承载着“理”的展开。关于《... 陆象山对《周易》的阐发包含义理、象数与实践工夫三个方面,而“本心”是贯穿三者的核心旨归。通过对晋、大壮、泰的解读,象山指出言《易》不能“泥于爻画名言之末”,《易》理的根据在于事与心,“心”实质上承载着“理”的展开。关于《周易》象数,象山认为天、地、人三才都内在于河图、洛书的结构之中,天之四气与地之四形皆以“人居其中,向明而立”为前提;相比于先天图的固化对称性,象山更注重对后天图流变性的揭示,“本心”的自作主宰是把握屡迁之道的关键。在对九卦之序的解读中,象山聚焦于“本心”工夫,“复,德之本”所揭示的复返“本心”是工夫的目的,其落脚点则在于履之“不处”而行、谦之“精神浑收聚于内”。由此,象山将“本心”贯穿于义理、象数与实践工夫,完善了心学易的理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象山 易学 心学
原文传递
《宋知荆门军陆象山上元代醮讲义》碑考述——兼议陆九渊之心学福祸观
4
作者 王法贵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陆九渊在荆门,"以诗书为政",有著名"讲义"传世。明万历年间,余一龙命人将陆氏"讲义"镌刻成碑,高则巽又撰文记之。碑文教人奉行中道,"保全此心","自求多福",比较系统地昭示了陆氏的... 陆九渊在荆门,"以诗书为政",有著名"讲义"传世。明万历年间,余一龙命人将陆氏"讲义"镌刻成碑,高则巽又撰文记之。碑文教人奉行中道,"保全此心","自求多福",比较系统地昭示了陆氏的心学福祸观,值得今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荆门 讲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