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耕 张立波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2-19,共8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想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 后现代语境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 人与自然 后现代意蕴
原文传递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去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46,共5页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最基本的哲学任务就是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和"人的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的问题",仅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最基本的哲学任务就是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和"人的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的问题",仅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真谛的。构成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范畴是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而构成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矛盾"也是高度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哲学 物性范畴 人性范畴 社会基本矛盾 人的基本矛盾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施蒂纳关于“权利、法律和犯罪”观点的批判
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152,共1页
哲学院李淑梅教授发表的《从社会物质关系透视“权利、法律和犯罪”——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9期)一文,指出在对权利、法律、犯罪的理解上,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施蒂纳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施蒂纳将国... 哲学院李淑梅教授发表的《从社会物质关系透视“权利、法律和犯罪”——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9期)一文,指出在对权利、法律、犯罪的理解上,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施蒂纳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施蒂纳将国家与个人对立起来,认为国家以人类的、普遍理性的名义压抑个人,通过法、法律掌控个人,将个人的反抗判定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施蒂纳 犯罪 法律 权利 批判 《学习与探索》 黑格尔主义
原文传递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影响
4
作者 万俊兰 《青年与社会》 2015年第5期275-275,共1页
文章阐述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从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理念的起源、具体体现、贡献以及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理论对... 文章阐述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从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理念的起源、具体体现、贡献以及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理论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价值观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 被引量:3
5
作者 范迎春 卜祥记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6,共8页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动本质性地表现为对一般意义上的实体主义与主体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根本超越,也表现为对特殊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超越,即表现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出场。马克思哲学之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动本质性地表现为对一般意义上的实体主义与主体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根本超越,也表现为对特殊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超越,即表现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出场。马克思哲学之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已经不再把"物质实体"而是把"实践"作为最高原则和理论基石;它关注的不再是自然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物质实体的世界,而是这一世界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成为人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唯物主义之作为"唯物主义"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它与其说是一种"唯物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唯实践主义"或"实践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哲学革命 实践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意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意义的一种当代理解
6
作者 吴梦芹 刘怀玉 《学习论坛》 2007年第2期12-14,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超越的,尤其在面对现代性危机与困境的时候更是凸显出其意义,同时也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意蕴。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以“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超越的,尤其在面对现代性危机与困境的时候更是凸显出其意义,同时也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意蕴。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以“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崭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对种种旧的世界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借鉴和改造,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这一哲学自始至终都包含着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或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宗旨,尤其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更显示出其难能可贵的批判反思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意义 人文意蕴 现代性危机 消费社会批判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7
作者 成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12,21,共4页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成龙胡塞尔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分析哲学都产生了强烈影响。它为当今西方人文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哲学流派之间逻辑关系...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成龙胡塞尔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分析哲学都产生了强烈影响。它为当今西方人文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哲学流派之间逻辑关系来说明这一问题。一从“现象”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 分析哲学 人文哲学 逻辑关系 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
下载PDF
历史真理与历史价值的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的历史观诠释 被引量:2
8
作者 盛卫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62,共4页
只有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才可以使其与整个提纲的主题和内容相吻合。对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不是小写的真理——对某一问题、方面的科学认知,而是大写的真理——历史的真理,是人类历史真理的真正呈现。马... 只有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才可以使其与整个提纲的主题和内容相吻合。对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不是小写的真理——对某一问题、方面的科学认知,而是大写的真理——历史的真理,是人类历史真理的真正呈现。马克思正是在对人做出受动与超越的二重性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实践的。体现和贯穿人类自身的二重性矛盾的实践在其本性上内蕴着历史理性与历史价值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历史真理 历史价值 实践
下载PDF
从理论的彻底性、批判性看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晓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的彻底性即实践能力的思想。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是一种关注人的现存实践行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的彻底性即实践能力的思想。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是一种关注人的现存实践行动的理论,有着深切的生存指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深刻的批判纬度:首先它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次,它以有生命的人的个体性存在为前提和基础,是对人本身的批判和反思;再次,它是一种历史批判和对整个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的彻底性 实践哲学 批判 现存生活世界
下载PDF
论民主的主体性限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斌 唐美云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81-87,共7页
民主是现代人存在的方式,是人民自治的主体性观念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民主得以真实存在的前提。但是,民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确定的性格,其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在于人自身。人的主体性受到自然、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外在限制,... 民主是现代人存在的方式,是人民自治的主体性观念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民主得以真实存在的前提。但是,民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确定的性格,其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在于人自身。人的主体性受到自然、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外在限制,也受到人自身的素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及人对自我的认知力的内在限阈,同时内在于人的非理性也会影响民主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总之,人的主体性确立程度决定民主的限度,如果人的主体地位无法确立,民主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点和价值,何言其它?因此,理解民主和实践民主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一个理念,即确立人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不确定性 民主 主体性 非理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11
作者 张琨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科学技术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庭马 方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其间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肯定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 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其间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肯定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客观而科学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费尔巴哈派阶段 意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飞 张艳 段妍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80-281,共2页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之辨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诗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0,共7页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与否定态度,至于把这样的态度解读为宗教精神的再度复活,其实是引伸开来的思想,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批判思想无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宗教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展开对宗教及其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宗教社会学。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意在通过从哲学到共产主义实践的转变成为无神论时代社会共同体的新的信仰,但涂尔干与韦伯则以不同的的方式证明了现代性社会的信仰及其认同依然是诉诸于宗教理解方式。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宗教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批判 无神论 宗教社会学 社会信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检视与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默彪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8,共15页
本文试图在一种两极张力的思维框架中来检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这既突出了哲学反思的"问题意识",又开显出哲学的"后思"之本性,同时,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至的一种理性的自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问题意识 反思
下载PDF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转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广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3,共8页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式,决定人的双重本质。马克思在结构多维、过程流动的人类社会历史中把握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就是人的双重本质合一,亦即人的双重存在方式、双重生活方式合一,这就必须改变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重新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统一,国家(非政治国家)复归于社会(非市民社会)。这就是社会革命,也就是马克思提出的解构现代性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人的双重本质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下的现代性建构
17
作者 刘晓薇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对“现代性”概念作具体论述,但其“现代性”思想内蕴于其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历史性、总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文章试图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出发,用资本逻辑、历史和全球性的观点来透视“现代性”的逻辑及流变,...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对“现代性”概念作具体论述,但其“现代性”思想内蕴于其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历史性、总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文章试图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出发,用资本逻辑、历史和全球性的观点来透视“现代性”的逻辑及流变,在分析、借鉴和反省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科学阐释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超越,阐明其建构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路径,从而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新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 现代性建构 中国特色新现代性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中精神哲学的现代性建构
18
作者 王海滨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0,共7页
现代化征程中的诸种精神问题呼唤面向现代性的精神哲学。精神的本质与结构、运行与发展、力量与作用等构成了精神哲学的基本问题域。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在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精神世界的本质及其内在结... 现代化征程中的诸种精神问题呼唤面向现代性的精神哲学。精神的本质与结构、运行与发展、力量与作用等构成了精神哲学的基本问题域。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在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精神世界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精神运行的基本机制体现着精神受动性和精神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制约人的精神解放的根本问题和现实条件,把对于精神发展问题的研究建基于现代化实践,放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之中,因而成为精神修养论和精神实现论这两大精神发展路向的坚实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和“整体性”,为研究现代性的精神境界建构问题提供了“现代性·需要·精神”这一分析框架。基于与现代化实践良性互动的精神文化追求,探寻物的占有和精神需求之间的关联互动及其动态平衡成为一种应然的现代性文化理想。建构一种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新型现代性精神哲学,对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理路,以及重建与现代化良性互动的精神世界和走出现代性的精神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精神哲学 精神结构 精神发展 精神境界
原文传递
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秀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人的发展一直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马克思提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从自由的渊源来理解。在德国古典哲学中 ,康德把物自体范围内的知识归为关于自由的知识 ,自由成为本体的代称。而自由在经历了形而上的... 人的发展一直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马克思提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从自由的渊源来理解。在德国古典哲学中 ,康德把物自体范围内的知识归为关于自由的知识 ,自由成为本体的代称。而自由在经历了形而上的阶段之后 ,马克思在本体论范围内所提出的实践是以感性活动本体取代主体意识性本体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由 全面发展 逻辑起点
下载PDF
巽化、巽化的扬弃与对象化
20
作者 J.—Y.加尔维 傅乐安 《世界哲学》 1964年第1期93-101,共页
一異化在后一黑格尔的时期中,一切从事批判工作的思想家都把他們的主要努力投入到人的种朴'異化'的还元問題上。这些異化——不管他們把它們叫做什么名称——乃是他們破坏性的和揭发性的思辯的要旨。不过,他們的这种努力对我們... 一異化在后一黑格尔的时期中,一切从事批判工作的思想家都把他們的主要努力投入到人的种朴'異化'的还元問題上。这些異化——不管他們把它們叫做什么名称——乃是他們破坏性的和揭发性的思辯的要旨。不过,他們的这种努力对我們还是十分現实的,它使我們了解它的实质。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們真的还沒有跳出后一黑格尔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种朴 还元 全体性 伊波利特 德罗伊森 批判运动 费尔 印揭 哲学手稿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