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第二国际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五个决议 |
丁金光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2
|
晚年恩格斯的农业观及其对我国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启示 |
刘卫常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3
|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之比较 |
吴家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4
|
伯恩施坦“阶级”概念再批判 |
祁海军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5
|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
韦建桦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0 |
|
6
|
永远的恩格斯——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 |
顾海良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
|
|
7
|
恩格斯工人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丁俊萍
李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3
|
|
8
|
《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工作及其理论意义 |
赖婵丹
|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9
|
对《哥达纲领批判》中意识形态的思想解读 |
段思聪
|
《前沿》
|
2014 |
0 |
|
10
|
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社会新现象的认识——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的深入解读 |
耿百峰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恩格斯晚年思想转向原因再探 |
吴启文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从《费尔巴哈论》看德国古典哲学的谢幕——兼论恩格斯的新哲学观 |
徐梦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0 |
|
13
|
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概念看“两个先锋队”的理论依据 |
曹天禄
|
《理论与现代化》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