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otho基因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凋亡作用及百令胶囊对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雪琴 陈悦 +1 位作者 吴文琴 雷尚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研究抗衰老基因Klotho、p21和p53凋亡基因对糖尿病肾病(DN)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百令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24例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1例)和观察组(63例),另收集65例同意受试的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降糖、降脂等基... 目的研究抗衰老基因Klotho、p21和p53凋亡基因对糖尿病肾病(DN)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百令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24例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1例)和观察组(63例),另收集65例同意受试的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对照组口服淀粉安慰剂。采静脉血分析三组治疗前后Klotho蛋白和Klotho-mRNA、p21蛋白和p21-mRNA、p53蛋白和p53-mRNA表达。收集尿液检测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尿白蛋白(U-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糖、尿磷(UP)、空腹血糖(FBG)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所有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周后,Klotho蛋白和Klotho-mRNA高表达,p21蛋白和p21-mRNA低表达,且U-Alb、U-RBP、U-β2-MG和UAER下降,UP增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BG、尿糖值常规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otho蛋白和Klotho-mRNA高表达,p21蛋白和p21-mRNA低表达可延缓DN病理进程,百令胶囊可能通过上调K-mRNA表达,抑制肾p21表达而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同时还能提高UP排泄,降低蛋白尿而达到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百令胶囊 KLOTHO基因 凋亡基因
下载PDF
塘厦镇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认知、心理状况调查及KAP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育菲 朱雪琴 +1 位作者 陈淑媛 罗燕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围婚期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心理状况,运用KAP健康教育模式对部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综合化、个体化治疗,比较综合治疗与单一传统治疗疗效。结果:生殖道感染总患... 目的:探讨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围婚期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心理状况,运用KAP健康教育模式对部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综合化、个体化治疗,比较综合治疗与单一传统治疗疗效。结果: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为39.5%,知晓率为68.4%,KAP教育后,两组除偏执、精神病性两因子外,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0.91%,综合组为9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查围婚期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心理状况,运用KAP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治疗,是较有效的RTI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婚期女性 生殖道感染认知 心理状况 KAP健康教育
下载PDF
浅析我国地震灾害不同时期救援护理技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海艳 张文 +2 位作者 马丽 郑学勤 陈凯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641-644,共4页
在当今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灾害救援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高层次要求,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对地震灾害救援、灾后疾病防控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分析总结现阶段地震灾害不同时期救援护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对进... 在当今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灾害救援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高层次要求,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对地震灾害救援、灾后疾病防控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分析总结现阶段地震灾害不同时期救援护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对进一步完善灾害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及提高灾害救援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救援 护理 技能
原文传递
乳腺单纯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美恋 林礼务 +3 位作者 薛恩生 叶琴 陈瑚 何以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12期936-941,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PIMPC)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乳腺PIMPC患者共18个病灶与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共40个病灶。对...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PIMPC)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乳腺PIMPC患者共18个病灶与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共40个病灶。对比观察乳腺PIMPC与IDC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乳腺PIMPC与IDC超声声像图特征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乳腺PIMPC与IDC淋巴结转移率;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检查提示乳腺PIMPC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8个乳腺PIMPC病灶(100%,18/18)表现为低回声;18个病灶(100%,18/18)形态不规则;16个病灶(88.9%,16/18)边界不清;16个病灶(88.9%,16/18)边缘毛刺;15个病灶(83.3%,15/18)内部见钙化灶,微钙化灶数量一般大于3个,且多集中分布在病灶近中央的位置,而病灶边缘分布较少;16个病灶(88.9%,16/18)后方回声正常或增强;14个病灶(77.7%,14/18)边缘无蟹足状改变;13个病灶(72.2%,13/18)周围无高回声晕;10个病灶(55.6%,10/18)血流信号0-Ⅰ级。乳腺PIMPC病灶边缘蟹足状改变、周围高回声晕、纵横比≥0.7、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Ⅱ-Ⅲ级的检出率均低于乳腺IDC,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病灶最大径、形态、边界、边缘毛刺、微钙化灶等超声声像图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示PIMPC癌细胞微乳头状排列呈集块型分布;PIMPC血流信号0-Ⅰ级为主,镜下见肿块少量新生血管主要在细胞簇周围的透明带;而IDC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镜下可见较多再生血管分布在胶原纤维;PIMPC缺乏周围高回声晕,其镜下见肿块边缘无纤维组织簇包饶,IDC周围常见高回声晕其镜下肿块边缘见较多的纤维组织。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乳腺PIMPC淋巴结转移率达72.2%(13/18),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成因和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薛钦源 陈松 +1 位作者 张小栓 郑小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6期9-11,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信用缺失。本文在探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危害,并提...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信用缺失。本文在探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不对称 成因分析 对策分析
下载PDF
绿原酸脂质体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赵玉玺 梅雪 +3 位作者 陈珍 杨琴 魏莹 陈钏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5期2263-2265,2269,共4页
目的对绿原酸(CA)脂质体进行处方筛选、体外释放实验,并考察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筛选制备CA脂质体的方法,并以磷脂比(因素A)、药脂比(因素B)、胎牛血清的p H(因素C)为单因素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采... 目的对绿原酸(CA)脂质体进行处方筛选、体外释放实验,并考察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筛选制备CA脂质体的方法,并以磷脂比(因素A)、药脂比(因素B)、胎牛血清的p H(因素C)为单因素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采用透析袋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采用噻唑蓝试验考察CA和CA脂质体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CA脂质体优于乙醇注入法和逆向蒸发法,平均粒径为225.5 nm,多分散系数(PDI)值为0.21。三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程度为A>B>C,最优处方为A_2B_2C_1,即A为4∶1,B为1∶20,C为6.6。CA在最初0.5 h存在突释现象,释放已达到66.90%;而CA脂质体无明显突释现象,8 h累计释放为49.78%;48 h时,CA脂质体累计释放度为85.63%。CA脂质体缓释作用优于游离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且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脂质体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