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入侵对我国红树林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桂香 高灯州 +2 位作者 陈刚 曾从盛 王维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9-256,共8页
以福建漳江口、九龙江口、闽江口和浙江乐清湾为研究区,采集红树林和入侵种互花米草(入侵前为红树林)湿地土壤样品,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有机碳(SOC)、有机碳储量(SOCS)、活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 以福建漳江口、九龙江口、闽江口和浙江乐清湾为研究区,采集红树林和入侵种互花米草(入侵前为红树林)湿地土壤样品,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有机碳(SOC)、有机碳储量(SOCS)、活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WSOC)以及有机碳键合组分(钙键结合有机碳(Ca—SOC)和铁铝键结合有机碳(Fe(Al)—SOC))的变化,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土壤SOC、SOCS、MBC和EOC总体上有所降低,尤其是SOC和SOCS,其降低的比例分别约为9.86%~27.13%和13.95%~26.29%;土壤WSOC含量则增加,增加比例约为5.75%~53.52%;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有机碳键合组分也具一定的影响,其中Ca—SOC/SOC比值增加,而[Fe(Al)—SOC+残渣态SOC]/SOC比值降低。这些结果预示着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库,同时也一定程度削弱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的化学键合可能是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稳定的主要保护机制,对红树林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 红树林 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沉积物再悬浮对长江口潮滩上覆水体脱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红丽 尹国宇 +4 位作者 郑艳玲 高娟 高灯州 常永凯 刘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共10页
以长江口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过程对水体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再悬浮引起的上覆水体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与水体浊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沉积物再悬浮能够促进... 以长江口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过程对水体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再悬浮引起的上覆水体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与水体浊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沉积物再悬浮能够促进水体脱氮过程的发生.在沉积物再悬浮条件下,采样点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受不同站位理化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主要受沉积物总有机碳含量的控制.此外,随着沉积物再悬浮浊度的增加,水体中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与厌氧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沉积物再悬浮可增加水体脱氮功能菌群的丰度,进而增加脱氮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河口潮滩沉积物再悬浮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悬浮 浊度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长江口水体化能自养固碳过程的潮周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馨雨 高灯州 +4 位作者 刘博林 王斌 郑艳玲 李小飞 侯立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3-743,共11页
河口水体中硝化微生物的化能自养固碳(DCF)对碳氮循环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河口水体氨氧化微生物对DCF过程的贡献鲜见报道。以长江口为研究区,利用14C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测定了大潮和小潮期间水体DCF和硝化速率,并通过实... 河口水体中硝化微生物的化能自养固碳(DCF)对碳氮循环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河口水体氨氧化微生物对DCF过程的贡献鲜见报道。以长江口为研究区,利用14C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测定了大潮和小潮期间水体DCF和硝化速率,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量化了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结果表明,长江口水体大小潮期间,DCF和硝化速率分别介于170.72-1007.35nmol·L^(-1)·d^(-1)和1.45-70.75 nmol·L^(-1)·h^(-1),呈现大潮速率相对较高,小潮速率低的变化特征,且底层水体DCF和硝化速率显著高于表层水体。水体中铵盐和可溶性无机碳浓度是影响DCF和硝化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定量PCR结果表明,大潮和小潮时cbbL基因丰度分别为0.40×10^(8)-3.40×10^(8)copies·L^(-1)和0.49×10^(8)-2.27×10^(8)copies·L^(-1),均高于cbbM基因丰度(大潮:0.67×10^(8)-9.84×10^(6) copies·L^(-1),小潮:0.75×10^(8)-5.73×10^(6) copies·L^(-1))。小潮时水体accA基因丰度(0.16×10^(8)-2.65×10^(8) copies·L^(-1))高于大潮时(0.20×10^(8)-3.92×10^(8) copies·L^(-1)),并且底层均高于表层。在整个潮周期中,自养固碳功能基因丰度总体呈现涨潮时增加,落潮时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是DCF过程的主要贡献者,AOAamoA和AOBamoA丰度在大潮和小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潮时AOAamoA基因丰度(0.22×10^(7)-3.59×10^(7) copies·L^(-1))明显高于AOB amoA基因丰度(0.26×10^(7)-1.61×10^(7) copies·L^(-1)),而小潮时AOB amoA丰度占据优势,为0.92×10^(6)-1.32×10^(6) copies·L^(-1),表明潮汐过程可通过改变水体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组成来影响DCF。该研究深化了长江口潮周期水体DCF和硝化过程速率变化特征的认识,揭示了河口水体硝化微生物驱动的DCF过程的重要性,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河口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能自养微生物 长江口 硝化速率 固碳速率 丰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福州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桂香 高灯州 +1 位作者 曾从盛 王维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研究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南丘陵区福州市农田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 研究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南丘陵区福州市农田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土壤养分含量与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高程、地形湿度指数、沉积运输指数和坡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州市农田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1.10~89.5 g/kg、1.00~461 mg/kg、0.300~298 mg/kg、和4.00~399 mg/kg,其变异系数范围为35.3%~99.0%,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区域内耕地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空间丰缺差异,大部分地区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块金系数分别为32.0%、37.3%、50.0%和50.0%,均呈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表明同时受到结构和随机因素控制;有机质和碱解氮空间自相关尺度较大,且在步长小于0.3 km时,各方向(0°、45°、90°和135°)变化平稳,为各向同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变程较小,且各方向变化较复杂,为各向异性。这些结果表明,政府需加强施肥指导,保持氮肥施用量的同时,合理增加钾肥,适当降低有机肥和磷肥施用。此外,在后续调查采样时,样点布设要考虑密度和方向性,适当加密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采样,而有机质和碱解氮采样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统计学 农田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形因子 福州市
原文传递
闽江口围垦养殖对沉积物有机碳组分及其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桂香 高灯州 +2 位作者 王志萍 刘晴晴 曾从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74-4382,共9页
研究滨海湿地围垦养殖后沉积物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对科学评估沿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对碳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围垦年限(3 a和15 a)养殖塘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养殖塘围垦前主要土著植... 研究滨海湿地围垦养殖后沉积物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对科学评估沿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对碳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围垦年限(3 a和15 a)养殖塘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养殖塘围垦前主要土著植被)湿地沉积物,测定其总有机碳(TOC)、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及有机碳矿化特征,并基于时空互代法,分析了围垦养殖对沉积物TOC、有机碳组分及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垦养殖3 a,沉积物TOC和WSOC含量总体上没有显著变化,但围垦15a,表层(0~10 cm)沉积物TOC和WSOC含量显著增加,其增加比例分别约为68.36%和68.01%;围垦养殖后,沉积物MBC没有显著变化,EOC含量则有所降低,围垦15 a后表层沉积物EOC含量约降低37.35%.围垦养殖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高于短叶茳芏湿地,而亚表层(10~20 cm)沉积物矿化速率差异不显著,且表层累积矿化量高于亚表层.养殖塘沉积物TOC及有机碳组分受长期水淹和饵料添加等管理方式的影响,同时受黏粒、TN和TP等理化性质的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沉积物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潜在矿化量(C0).上述结果预示着滨海湿地围垦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沉积物有机碳的蓄积,同时也促进了有机碳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组分 有机碳矿化 围垦养殖 闽江口
原文传递
长江口沉积物固氮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智湧 刘博林 +1 位作者 刘程 高灯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探讨微生物固氮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口近岸生态系统的稳定及氮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河口沉积物固氮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选取长江口6个采样站位(包括长江口... 探讨微生物固氮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口近岸生态系统的稳定及氮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河口沉积物固氮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选取长江口6个采样站位(包括长江口内4个和长江口外2个),采用泥浆培养实验,并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长江口沉积物固氮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沉积物中原位温度的固氮速率范围是0.72~2.85 nmol·g^(-1)·h^(-1).在5~10℃和20~30℃培养条件下,温度升高对固氮速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10~20℃的培养条件下,温度升高对固氮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尽管各站点沉积物理化性质相差较大,但固氮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二价铁、硝态氮和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过程 温度敏感性 同位素示踪 沉积物 长江口
下载PDF
邓西北中型灌区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7
作者 高怡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第10期28-29,共2页
湍惠渠是邓州市修建最早、里程最长、质量最佳、效益面积最大、老百姓感情最深的人工引水灌溉工程,是中型灌区的典型代表。基于此,通过分析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为中型灌区配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型灌区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