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转归: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左朦 杨东 +5 位作者 周志明 刘文华 时忠华 叶瑞东 熊云云 刘新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 在中国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 LAA)和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 CE)血管内治疗的转归。 方法 纳入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装置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 目的 在中国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 LAA)和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 CE)血管内治疗的转归。 方法 纳入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装置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病因分为LAA组与CE组,比较两组转归。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定义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6例患者,其中LAA组62例(49.2%),CE组64例(50.8%)。CE组90 d时转归不良(59.0%对41.0%;χ2=5.482,P=0.019)和72 h时有症状脑出血(12.5%对1.6%;Fisher检验P=0.033)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LAA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 1.11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26~1.221;P=0.01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支循环良好是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227,95% CI 0.097~0.788;P=0.016),而病因学分型与转归无独立相关性(OR 1.280,95% CI 0.454~3.633;P=0.630)。 结论 病因学分型与使用支架取栓装置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转归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支架 颅内动脉硬化 栓塞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