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期”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黎轶丽 刘丽香 +1 位作者 吴新 毛红波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分析"后疫情时期"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情况和离职倾向。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299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职业倦怠量表(MBI)、护士离职倾向量表(TIQ)调查... 目的分析"后疫情时期"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情况和离职倾向。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299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职业倦怠量表(MBI)、护士离职倾向量表(TIQ)调查护理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9.1%。职业倦怠量表中,87.2%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耗竭,82.6%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去人格化,83.9%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成就感低下。护士离职倾向量表得分显示,25.8%的护理人员离职倾向较低,60.2%的离职倾向较高,13.0%的离职倾向很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用工类型、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能够解释护士离职倾向的27.9%,其中工作年限越长、合同制的护理人员有较低的离职倾向;情感耗竭与去人格化对离职倾向有正向影响(调整R2=0.279,F=29.891,P<0.01)。结论该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职业倦怠,且离职倾向较高;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部门应该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注重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创伤后应激障碍 职业倦怠 离职倾向 PCL-C MBI TIQ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辅助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进展类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欢 程尼涛 +5 位作者 孙文博 徐聃 肖峰 王首超 郑晗沛 徐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做过3次以上肺部CT共71例患者的资料(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2岁),利用计算... 目的: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做过3次以上肺部CT共71例患者的资料(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2岁),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比分析每个患者的多次肺部CT图像上肺炎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及变化规律。结果:71例患者发现了3种肺部CT进展类型:Ⅰ型,持续吸收型,首次肺部CT发现肺炎,复查CT肺炎逐步吸收好转,共21例(29.6%);Ⅱ型,先进展后吸收型,首次肺部CT发现肺炎,复查肺部炎症先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吸收好转,共47例(66.2%);Ⅲ型,持续进展型,肺部CT持续进展恶化,共3例(4.2%)。研究时间段内71例患者中,14例患者肺部炎症完全吸收,54例患者肺部炎症部分吸收,3例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恶化。已经出院的有61例(85.9%),仍然在住院的有8例(11.3%),2例死亡(2.8%)。结论: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有3种:持续吸收型、先进展后吸收型和持续进展型。新冠肺炎病程长、炎症吸收慢,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部CT 进展类型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行健 范晓礼 +1 位作者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8-861,共4页
【提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0α是细胞应对缺氧应激的关键转录因子。HIF-1α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血管生成、增殖和迁移,介导细胞对缺氧应激的适应性反应。HIF—1α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 【提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0α是细胞应对缺氧应激的关键转录因子。HIF-1α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血管生成、增殖和迁移,介导细胞对缺氧应激的适应性反应。HIF—1α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IF-1α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移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医生集团发展路径的分析与思考
4
作者 张潘 肖琳琪 +2 位作者 陶芸 王伟琪 韩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40,共5页
医生集团在促进医师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遭受冷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生集团,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理清不同医生集团路径选择的内在逻辑。发现现阶段真正有效运行的医生集团仅百家左右,整体发展前景并不理想... 医生集团在促进医师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遭受冷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生集团,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理清不同医生集团路径选择的内在逻辑。发现现阶段真正有效运行的医生集团仅百家左右,整体发展前景并不理想;医生引进和培养困难、市场拓展压力大、品牌建设阻力大和运营人才缺乏都是当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按照“非禁即入”原则进行多元化的创新,从多方面着手,探索适合我国的医生集团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集团 医生主导模式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