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黄梅秤锤树群落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世彤 吴浩 +8 位作者 刘梦婷 张佳鑫 刘检明 孟红杰 徐耀粘 乔秀娟 魏新增 卢志军 江明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9-759,共11页
本文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当前唯一的野生种群为依托建立了1 ha的固定样地,研究了黄梅秤锤树野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的径级结构、黄梅秤锤树的空间分布格局、种内与种间空间关联性和种群更... 本文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当前唯一的野生种群为依托建立了1 ha的固定样地,研究了黄梅秤锤树野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的径级结构、黄梅秤锤树的空间分布格局、种内与种间空间关联性和种群更新特征。样地内共记录到胸径≥1.0 cm的木本植物31种,隶属于21科28属。群落更新良好,样地中所有1,225株个体中小径木占比为67.18%。群落优势种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枸骨(Ilex cornuta)、朴树(Celtis sinensis)和黄梅秤锤树。麻栎的径级结构呈单峰型,为衰退型种群;枸骨、朴树和黄梅秤锤树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或偏倒"J"型,表明更新良好。黄梅秤锤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或均匀分布,并且与其他3个优势种(麻栎、枸骨、朴树)在空间上主要呈负关联性。黄梅秤锤树的成树和幼苗、幼树和幼苗都是在小尺度上呈负关联性,在大尺度上关联性不显著,而成树和幼树在整体上关联性不显著。黄梅秤锤树的萌蘖现象非常明显,萌蘖数与母株胸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330,P<0.001),萌蘖率与相对幼苗密度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2=0.438,P<0.001)。总体来说,高比例的小径木和普遍的种间负关联均表明该群落处于演替的早中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还未达到稳定阶段。作为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区具有代表性的残存风水林,该野生植物群落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珍稀植物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强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点格局分析 风水林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黄梅秤锤树 就地保护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油分类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金之钧 张谦 +13 位作者 朱如凯 董琳 付金华 刘惠民 云露 刘国勇 黎茂稳 赵贤正 王小军 胡素云 唐勇 白振瑞 孙冬胜 李晓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19,共19页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常规油气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然而,陆相页岩油研究基础薄弱、成因和富集机理不清、“甜点”评价难度较大且标准不一,严重制约着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勘探开发实际,建立了一...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常规油气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然而,陆相页岩油研究基础薄弱、成因和富集机理不清、“甜点”评价难度较大且标准不一,严重制约着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勘探开发实际,建立了一套简化的陆相页岩油分类评价标准。依据页岩油储集岩石类型和赋存空间,将其分为夹层型、裂缝型和纯页岩型,重点讨论了纯页岩型页岩油。依据纯页岩型页岩油的沉积构造,将其划分为纹层状、层状和块状页岩油。划分方案中未将岩石颗粒粒径作为划分页岩油类型的参数,但保留了传统矿物三端元大类及混合类,去除了进一步细分的亚类。同时,用岩石热解滞留烃含量(S_(1))代替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指标,将页岩油划分为低含油、中等含油和高含油3类。另外,将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8划分为异常低压、0.8~1.2划分为正常压力、大于1.2划分为异常高压,原油黏度不参与页岩油类型划分。依据研究划分方案给出了陆相页岩油一类、二类和三类甜点的定义,并分析讨论了中国典型陆相盆地代表性页岩油地层。期望利用该页岩油分类方案,进一步明确陆相页岩油甜点评价标准、认识甜点岩石类型、预测甜点分布特征以及更加准确计算页岩油资源量,从而简化实际勘探开发工作流程进而起到更好指导生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数 矿物成分 沉积构造 滞留烃S_(1) 地质甜点 资源评价 陆相页岩油
下载PDF
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志军 刘璐 杨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30,共13页
联通主义学习是一种在开放复杂信息网络环境下,以教学交互和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学习,也是最直面学习复杂性的学习理论。以网络建构和知识持续创新为目标的联通主义学习超越了其他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知。传统的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帮我们获得... 联通主义学习是一种在开放复杂信息网络环境下,以教学交互和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学习,也是最直面学习复杂性的学习理论。以网络建构和知识持续创新为目标的联通主义学习超越了其他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知。传统的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帮我们获得对学习的局部性认识,但很难与这两个目标直接吻合,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系统性方法体系。本研究基于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cMOOCs、学习分析的研究成果,以行动者网络理论、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参与模型、以及学习的复杂系统概念化框架为理论基础,提出三位一体的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强调应从复杂的集体学习行为和个体在系统中的学习行为两个视角对联通主义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具体维度包括网络导向维度的认知网络、概念网络、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内容导向的操作交互、寻径交互、意会交互和创新交互四类教学交互,以及过程导向的四类网络和四类教学交互随着时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该方法体系将集体与个体视角相结合、过程与关系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能帮助我们形成对联通主义学习行为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该方法体系的完善与落实还有待脑与认知神经科学,以及学习分析技术与相关研究工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主义 ANT CSCFL CIE 学习行为 网络分析 内容分析 过程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科学布井和高效钻井 被引量:19
4
作者 冯张斌 马福建 +15 位作者 陈波 李德胜 常波涛 冷先刚 柴慧强 吴凯 杨永兴 王永康 黄勇杰 丁黎 李治君 卢庆治 潘元炜 胡中 付在荣 王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油藏和地质力学模型,进行钻井位置优选、工厂化平台设计、钻井作业实施和地质导向方案优化,使井轨迹设计科学合理,钻井过程中提高砂体钻遇率,同时保证后期生产阶段较高的单井产量与井区的最终长期累计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碎屑流的块状砂岩,提高钻遇率的核心在于利用实时传输随钻测量数据,综合分析钻、测、录数据,确定钻头在沉积旋回的位置,从而确定地质导向作业方案。在该方法指导下实施的两口水平井钻井作业,油层钻遇率较周边井钻遇率提高5%~10%;通过早期基于地质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基础上的数值模拟,结合钻井和生产实践科学布井,最终选定400m为研究区最佳水平井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导向 地质建模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实时成像技术的裂隙砂岩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志军 卢槐 +2 位作者 翁磊 刘泉声 沈坚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275,共13页
地下工程岩体内部存在着大量不规则、多尺度的孔(裂)隙,使得其渗流问题十分复杂,研究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及流场分布对岩体工程安全和深部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利用核磁共振岩石渗流过程实时在线分析与成像系统对含不同... 地下工程岩体内部存在着大量不规则、多尺度的孔(裂)隙,使得其渗流问题十分复杂,研究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及流场分布对岩体工程安全和深部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利用核磁共振岩石渗流过程实时在线分析与成像系统对含不同裂隙性状的砂岩试样开展裂隙岩石渗流试验,对渗流过程中试样的体积含水率、T2谱曲线和渗透系数等参数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隙岩石试样的渗透特性与裂隙倾角和数量有关,岩石裂隙萌生和扩展受到渗透压力增加的影响,试样渗透系数呈现缓慢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当围压增大时,试样渗透系数减小,且当围压超过10MPa时渗透系数变化的敏感度降低。T2谱分布曲线的结果则表明流体首先在微孔隙中发生渗流扩散,然后在主裂隙中聚集,逐渐形成完整渗流通道。根据立方定律推导的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能较好的反映试验结果,为实际工程中低围压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计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最后,通过对裂隙岩石试样的渗流过程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直观获得了试样内部渗流场的分布规律,可准确描述流体在裂隙试样中的流动状态,为实际工程岩体裂隙渗流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核磁共振 T2谱曲线 裂隙 渗流
原文传递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space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被引量:16
6
作者 Qinggang Wang Yaozhan Xu +9 位作者 zhijun lu Dachuan Bao Yili Guo Junmeng lu Kuihan Zhang Haibo Liu Hongjie Meng Xiujuan Qiao Handong Huang Mingxi J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35期5113-5122,共10页
Topography and spac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plant species assemblages in forest communities.Quantific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determin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helps us to evalua... Topography and spac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plant species assemblages in forest communities.Quantific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determin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helps us to evaluate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species assemblages.This study aims to disentangle the effect of topography and space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14 dominant species in a subtropical mixed forest.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torustranslation test were used to test the species–habitat associations.Variation partitioning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opography and space at three sampling scales and three life stages.Correlation analyses and torus-translation tests showed species abundance was mostly correlated with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vertical distance from the channel network and convexity.Variation partitioning showed that pure topography,pure space and spatially structured topography explained about 2.1 %,41.2 % and 13.8 %of the variation in species distributions,respectively.For nine species,total topography fractions peaked in 20 m quadrats.For ten species,the pure space fractions peaked in 50 m quadrats.For many species,the total topography fraction andthe pure space fraction were larger for the most abundant life stages,which reflected the importance of sampling effect.However,some cases did not follow this trend suggesting that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habitat filtering,density dependence or dispersal limitation may exceed the sampling effects.In conclusion,we found that spatially structured topography and pure space primarily shaped the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Furthermore,their effects were both scale- and life stage-depen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和空间 优势种 地形 物种分布 相关分析 方差分解 物种丰富度
原文传递
基于NSGA-Ⅱ&BP的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志君 卢文科 +2 位作者 左锋 张珏 丁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7,共6页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需要对该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软件补偿模型。该模型将BP神经网络中2个输出值与期望值误差作为NSGA-Ⅱ同时寻求...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需要对该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软件补偿模型。该模型将BP神经网络中2个输出值与期望值误差作为NSGA-Ⅱ同时寻求最小的2个目标,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克服单一BP神经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通过该算法模型对不同温度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数据融合,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的传感器零位温度系数(α0)和灵敏度温度系数(αs)均提高两个数量级,从而证明NSGA-Ⅱ&BP算法的温度补偿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该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 温度补偿 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排序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促愈熏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大鼠肛门部创面修复效果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瞿胤 张志君 +3 位作者 芦亚峰 郑德 陆宏 杨巍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究促愈熏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肛门部创面修复效果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肛瘘模型组、促愈熏洗方组和高锰酸钾组(阳性对照),连续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创面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局部血流量和... 目的:探究促愈熏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肛门部创面修复效果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肛瘘模型组、促愈熏洗方组和高锰酸钾组(阳性对照),连续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创面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局部血流量和新生毛细血管数;剪取创面肉芽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的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肛瘘模型组创面愈合率、局部血流量、新生毛细血管数、肉芽组织VEGF、Ang-Ⅱ、IGF-1R、PDGF、TGF-β1及p-Smad3/Smad3表达均降低,IL-6、IL-12、IL-1β及TNF-α表达均升高(P<0.05);与肛瘘模型组比较,促愈熏洗方组和高锰酸钾组创面愈合率、局部血流量、新生毛细血管数、上述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及TGF-β1/Smad3均升高,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且促愈熏洗方组改善效果均优于高锰酸钾组(P<0.05)。结论:促愈熏洗方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肛门部创面愈合,可能与通过活化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促愈熏洗方 创面修复 血管生长因子 炎症因子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25 ha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秦运芝 张佳鑫 +11 位作者 刘检明 刘梦婷 万丹 吴浩 周阳 孟红杰 肖之强 黄汉东 徐耀粘 卢志军 乔秀娟 江明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6-1022,共7页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系北缘,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s)建设规范于2010–2011年在保护区内建设了一个...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系北缘,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s)建设规范于2010–2011年在保护区内建设了一个25 ha的动态监测样地,为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多样性长期动态监测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初步分析了八大公山25ha样地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存活个体186,575株,隶属于53科114属232种;个体数超过1,000株的有38个物种(贡献87%的个体数),个体数最多的物种为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样地内稀有种(≤25株)种数占样地总物种数的44%,而个体数仅为样地总个体数的0.4%。样地内个体平均胸径为5.41cm,其中68.4%的个体DBH≤5cm,DBH≥20cm的个体数(7,474株)仅约占总个体数的4%;个体胸径直方图呈倒"J"形,表明样地处于良好更新与正常生长状态。样地的种–面积关系图显示物种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其增长速度由迅速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取样面积10 ha时可以涵盖90%以上的物种; 1 ha小样地个体数平均为7,261.8±974.8 (SD),物种数平均为128.2±8.2 (SD), 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3.56±0.11 (SD),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异最小,平均为1.69±0.06 (SD);个体数与各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表明在该样地中物种多样性的取样效应不明显,物种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其他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武陵山系 Α多样性 种-多度分布 种-面积关系
原文传递
清燥救肺汤及其分解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振起 敏娜 +3 位作者 岳志军 杨璐 王雪峰 杨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QJD)及其分解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血清中TNF-α、INF-γ含量及肺组织中MPN372、P1、AQP5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抗MP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44只SPF级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QJD组(C组)、...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QJD)及其分解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血清中TNF-α、INF-γ含量及肺组织中MPN372、P1、AQP5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抗MP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44只SPF级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QJD组(C组)、QJD分解剂I组(D组)、QJD分解剂II组(E组)及阿奇霉素组(F组),每组24只。除A组外,对其余5组小鼠进行MP感染模型处理,造模后分别予对应分组药物灌胃治疗,于造模后第3、7、10、14天进行取材。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对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小鼠肺指数及干湿比;采用q PCR法对MPN372、P1基因含量进行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NF-α、INF-γ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 MP感染后,镜下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肺指数升高,干湿比降低;TNF-α、INF-γ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并于第7天达到峰值;AQP5的蛋白表达呈回落趋势,于第14天开始逐渐升高;与B组比较,从第7天开始,C组能够下调MPN372、P1及TNF-α的表达水平,上调INF-γ、AQP5的表达水平;其中D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调MPN372、P1、TNF-α的表达,E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调INF-γ、AQP5的表达。结论 QJD可以控制MP感染后肺部炎症,减少MP毒素MPN372的产生和P1黏附蛋白的表达;上调INF-γ、AQP5蛋白表达,下调TNF-α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清燥救肺汤 细胞因子 免疫损伤
下载PDF
Density dependence and habitat preference shape seedling survival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in central China 被引量:12
11
作者 Junmeng lu Daniel J.Johnson +3 位作者 Xiujuan Qiao zhijun lu Qinggang Wang Mingxi Ji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5年第6期568-577,共10页
Aims seedlings are vulnerable to many kinds of fatal abiotic and biotic agents,and examining the causes of seedling dynamics can help understand mechanisms of species coexistence.To disentangl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Aims seedlings are vulnerable to many kinds of fatal abiotic and biotic agents,and examining the causes of seedling dynamics can help understand mechanisms of species coexistence.To disentangl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eighborhood densities,habitat factors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on focal seedling survival,we monitored the survival of 5306 seedlings of 104 species>15 months.We addre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i)How do neighborhood densities,habitat variabl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affect seedling survival?What i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nspecific densities,habitat variabl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to seedling survival?(ii)Do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ighborhood densities,habitat variabl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vary among growth forms,leaf habits or dispersal modes?specially,does the conspecific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inhibit tree and decidu-ous seedlings more compared with shrub and evergreen species?Does density dependence affect the wind and animal-dispersed species equally?Methods We established 135 census stations to monitor seedling dynamics in a 25-ha subtropical forest plot in central China.Conspecific and heterospecific seedling density in the 1-m2 seedling plot and adult basal area within a 20-m radius provided neighborhood density var-iables.mean elevation,convexity and aspect of every 5-×5-m grid with seedling plots were used to quantify habitat characteristics.We calculated the relative average phylodiversity between focal seed-ling and heterospecific neighbors to quantify the species related-ness in the neighborhood.Eight candidate 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 with binominal error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variables to seedling survival.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a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 parsimonious models.Important Findingsat the community level,both the neighborhood densiti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were important to seedling survival.We found negative effects of increasing conspecific seedlings,wh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niche partitioning phylodiversity seedling dynamics species coexistence
原文传递
联合清肺抑火胶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汤葳 周俊 +13 位作者 高习文 张亚娟 薛珉 揭志军 杭晶卿 俞烽 鲁立文 宋瑞红 段玉香 金晓燕 程齐俭 蔡晓婷 罗剑锋 瞿介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生素及黏痰溶解剂基础上联合清肺抑火胶囊在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时的发作症状、缩短急性期天数、减轻病情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双盲的方法,使用清肺抑火胶囊或...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生素及黏痰溶解剂基础上联合清肺抑火胶囊在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时的发作症状、缩短急性期天数、减轻病情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双盲的方法,使用清肺抑火胶囊或安慰剂联合抗生素及黏痰溶解剂进行治疗,总治疗天数为10 d。评价患者用药前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和日记卡评分,以及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本项目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来自上海市6家二级、三级医院的7个中心共190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患者入组了本研究。联合清肺抑火胶囊治疗组较联合安慰剂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治疗第9、第10 d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更快。结论清肺抑火胶囊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临床症状改善有辅助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抑火胶囊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
原文传递
水稻叶倾角分子机制及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娟 林晗 +5 位作者 徐娜 焦然 戴志俊 鲁草林 饶玉春 王跃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水稻叶倾角是指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叶倾角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株型和产量密切相关,如直立叶片就是水稻理想株型形态因素之一。叶倾角的大小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是油菜素内酯、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等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 水稻叶倾角是指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叶倾角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株型和产量密切相关,如直立叶片就是水稻理想株型形态因素之一。叶倾角的大小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是油菜素内酯、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等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其他因素如根系分布、叶片大小、生长环境等也会对水稻叶倾角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水稻叶倾角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叶枕的发育、激素水平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对水稻叶倾角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与总结,以期为水稻株型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倾角 分子机制 育种应用
下载PDF
Task-relat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ased neuronavig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by individualize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the visual cortex 被引量:12
14
作者 zhijun Zhang Hongxing Zhang +13 位作者 Chun-Ming Xie Meng Zhang Yachen Shi Ruize Song Xiang lu Haisan Zhang Kun Li Bi Wang Yongfeng Yang Xianrui Li Jianli Zhu Yang Zhao Ti-Fei Yuan Georg Northoff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96-106,共11页
To determine whether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of the visual cortex(VC)provides 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and wheth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easures functional change of th... To determine whether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of the visual cortex(VC)provides 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and wheth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easures functional change of the VC as a biomarker of therapeutic effect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we performed a sham-controlled,double-blind,randomized,three-arm VC rTMS treatment study in 74 MDD patients.Neuronavigated rTMS(10 Hz,90%of resting motor threshold,1,600 pulses over20 min twice per day)was performed over the VC for five days.Clinical outcome was measured by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at days 0,1,3,5 and after terminating rTMS,with follow-up at four weeks.MRI was measured at days 0 and5.The individualized group exhibited the greatest change in HAMD-24 scores after VC rTMS for 5 days(F=5.53,P=0.005),which were maintained during follow-up period(F=4.22,P=0.016).All patients reported good tolerance.Changes in VC taskrelated functional MRI correlated with symptomatic reduction in the individualized group.Treatment reduced the initially abnormal increase in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rom the VC to the pre/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t day 5,especially in the individualized group.We demonstrated therapeutic potential and good tolerance of VC rTMS in MDD patients,indicated by biomarkers of f MRI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visual cortex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neuronavigate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原文传递
财务管理对饲料企业快速发展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志俊 陆乔 吴维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87,共4页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良好的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是企业赢利的重要保障。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务管理在...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良好的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是企业赢利的重要保障。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务管理在饲料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饲料企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饲料企业 成本分析
下载PDF
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谭延曦 潘志军 +5 位作者 黄路 高淑莹 刘超明 杨幸 马飞鹏 苏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合并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骨质外露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6.3... 目的探讨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合并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骨质外露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6.3岁;修复小腿6例,足踝部4例,前臂5例,手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12 cm^13 cm×30 cm。采用修薄ALTP修复创面,并在皮瓣移植时将皮瓣远侧的穿支血管与皮瓣内部自身血管蒂的1条分支进行吻合,以内增压的方式加强皮瓣远端血供。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除每1~2个月常规门诊复查外,还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了解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动脉或者静脉危象。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下瘀血肿胀,经过拆线、结扎皮下小血管、清除血肿、引流等处理后,创面一期愈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好。术后经过康复锻炼,关节活动度大部分恢复:腕关节伸屈范围60°~80°,掌指关节伸屈范围70°~80°,踝关节伸屈范围40°~60°。1例车祸轮毂伤致踝关节处伸肌腱断裂并大部分缺损的患者,在皮瓣覆盖创面6个月后行踝关节背伸功能重建及皮瓣修薄术。结论在使用修薄ALTP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结合使用内增压能加强皮瓣远端血液供应,有利于减少感染和皮瓣边缘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内增压 修薄技术 四肢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orosity 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ea ice in Bohai Sea 被引量:12
17
作者 LI zhijun ZHANG LiMin +2 位作者 lu Peng Matti LEPPARANTA LI Guang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2429-2436,共8页
For the abnormal ice condition in 2009-2010 winter, sea i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 tide ditch outside a port in the east coast of Liaodong Bay, and ice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 For the abnormal ice condition in 2009-2010 winter, sea i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 tide ditch outside a port in the east coast of Liaodong Bay, and ice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 a temperature-control precision of 0.1℃, and 117 columnar-grained ice specimens were loaded along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ice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test temperatures (-4, -7, -10, -13, -16℃) and strain rates ranging from 10^-6 to 10^-2 s^-1 within which the ductile region, duetile-brittle transition and brittle region are contained.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s, density and salinity of the ice specmen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curved-surf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porosity within a wide range of strain rate. The curved-surface relationship gives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about the variations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transition point with ice porosity, and supplies a uniform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Besides, it is deduced that abnormal ice condition in 2009-2010 winter will not result in a change of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ea ice in Bohai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ice problems ice control compressive strength measurements parameter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共融机器人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志军 刘璐 李占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8,43,共10页
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共融机器人提出的背景,并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及地区对共融机器人的战略支持做了汇总。其次,对共融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和共融机器人的特征做了介绍,给出了共融机器人在与人融合和与环境融合两方面的发... 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共融机器人提出的背景,并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及地区对共融机器人的战略支持做了汇总。其次,对共融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和共融机器人的特征做了介绍,给出了共融机器人在与人融合和与环境融合两方面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共融机器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共融机器人的几大关键技术。最后,对共融机器人的未来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融机器人 人机协作 发展趋势 智能化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机制的片麻状花岗岩损伤与剪胀演化规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振杰 朱杰兵 +4 位作者 汪斌 冯志军 卢波 张利洁 蒋昱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441-3448,共8页
为探讨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过程与剪胀变形间的关系,以南疆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片麻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开展岩石不同围压下(0~50 MPa)遍布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的递增循环加卸载三轴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从能量耗... 为探讨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过程与剪胀变形间的关系,以南疆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片麻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开展岩石不同围压下(0~50 MPa)遍布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的递增循环加卸载三轴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从能量耗散观点定义损伤变量,对循环载荷施加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参数、主应变与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围压对各个参数和变量的影响规律;(2)基于试验曲线获取不同围压下每级载荷下残余体应变(塑性体应变)与轴向残余应变之间曲线关系,为研究其剪胀特性提供了数据基础;(3)根据岩石损伤演化与残余剪应变(塑性剪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到能量耗散率与剪胀角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开展基于能量耗散机制的岩石损伤与剪胀演化规律研究为岩体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机制与膨胀扩容特性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递增循环载荷试验 能量耗散 损伤变量 残余主应变 塑性剪应变 剪胀角
原文传递
3D打印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策略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彭 杜智军 +1 位作者 陆士蛟 吕洪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2-258,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策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18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组成3D打印组(n=8)和常规组(n=10)。3D打印组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以及手术导板,制...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策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18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组成3D打印组(n=8)和常规组(n=10)。3D打印组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以及手术导板,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测量数字模型与打印模型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辐射次数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术后随访采用Mackay和Severin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测量3D数字模型获得颈干角153.7°±10.9°;前倾角45.3°±7.3°;髋臼长轴(47.7±7.79)mm;短轴(39.7±7.14)mm;髋臼面积(1932±723)mm^2;髋臼体积(6569±738)mm^3;打印模型颈干角157.3°±7.4°;前倾角51.2°±3.7°;髋臼长轴(46±8.24)mm;短轴(40.2±6.06)mm;髋臼面积(1751±421)mm^2;髋臼体积(6 233±506)mm^3;与数字模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中4例Salter联合截骨;2例Pemberton联合截骨;1例Dega联合截骨;1例Chiari内移截骨;常规组中5例Salter截骨联合截骨,3例Pemberton截骨,2例Dega截骨。3D打印组平均手术时间(2.82±0.42)h,出血量(285±40)m L,术中透视次数(5.7±1.0)次。常规组手术时间(3.4±0.48)h,出血量(355±57)m L,术中透视次数(14±2.9次)。3D打印组较常规组手术时间有缩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打印组为(27 686±1401)元;常规组为(26 934±2 893)元,患儿总治疗费用并无增加(t=0.685,P=0.501)。两组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0.6年。Mackay评分优良率:3D打印组为87.5%(7/8),常规组90%(9/1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8,P=0.867)。Severin评分优良率:3D打印组为100%(8/8),常规组90%(9/1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47,P=0.357)。结论 3D打印与计算机辅助导板设计技术为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个体化手术规划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工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外科设计 导板 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