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层垂直高度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恬 俞方圆 +4 位作者 练琚愉 王俊杰 申健 吴志峰 叶万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叶片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随着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解释植物对所处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鼎湖山南亚热...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叶片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随着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解释植物对所处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树种不同冠层高度的叶片比叶面积(SLA)、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叶片氮磷比(N:P)、等效水厚度(EWT)、氮平衡指数(NBI)、类黄酮含量(FLAV)共10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叶干物质含量、类黄酮含量、等效水厚度和叶片磷含量呈增加趋势,比叶面积和氮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在冠层垂直方向上,类黄酮含量与氮平衡指数、比叶面积与等效水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氮含量与叶片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显著,可能受植物自身特性和群落树种演替进程的影响。(3)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沿垂直层次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67%的树种的类黄酮含量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67%的树种的氮平衡指数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减小。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产生的变化,反映了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水资源和能量利用的不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塔吊样地 植物功能性状 优势树种 垂直结构 物种共存
原文传递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文军 武志峰 +2 位作者 张洁 孟小妹 陆水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737-742,共6页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确诊的萎缩型NAION患者(发病时间>3个月)1...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确诊的萎缩型NAION患者(发病时间>3个月)18例(18眼)。另选取眼部检查正常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AngioVueOCT血管成像系统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视盘及其血流成像、黄斑区血流成像及黄斑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扫描,测量视盘周围神经纤维(pRNFL)厚度、GCC厚度和整个平面视网膜血流密度(wiVD),包括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视乳头旁的RPC血流密度(ppVD)、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及黄斑中心凹旁血流密度(pfVD)。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各血流参数对NAION发病、GCC等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上下部分ppVD与pRNFL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ION组pRNFL厚度、RPCwiVD、ppVD明显较低(t=-6.567、-6.958、-6.668,P<0.001),SCPwiVD、DCPwiVD及GCC厚度亦明显较低(t=-6.226、-2.760、-6.34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ION发病与ppVD相关(b=0.502,OR=1.653,P=0.04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ION患者的LogMARBCVA与SCPwiVD相关(b=-0.726,P=0.003),pRNFL厚度与ppVD相关(b=0.883,P=0.001)。上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上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946,P<0.001),下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下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680,P=0.031)。结论:病程>3个月的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大血管附近血流显著减少。NAION患眼ppVD越稀疏,NAION发病可能性越大,pRNFL相对越薄;SCPwiVD越稀疏,NAION患眼的视力相对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局部血流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优化“一带一路”税收情报交换机制 提升征管合作质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志峰 石赟 季洁 《国际税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47,共5页
税收情报交换是当前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手段。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税收情报交换机制。本文梳理了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税收情报交换网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税收情报交换是当前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手段。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税收情报交换机制。本文梳理了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税收情报交换网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先进举措,提出了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税收情报交换机制、提升征管合作质效的路径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 税收情报交换
原文传递
视乳头小凹内界膜填塞术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莎莎 武志峰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70-473,共4页
患者,男,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于2017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眼科检查:眼压:右眼19.3mmHg(1mmHg=0.133kPa),左眼19.1mmHg;视力:右眼1.2(矫正),左眼0.12(矫正)... 患者,男,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于2017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眼科检查:眼压:右眼19.3mmHg(1mmHg=0.133kPa),左眼19.1mmHg;视力:右眼1.2(矫正),左眼0.12(矫正);双眼角膜清,前房中深,房水(-),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少量混浊;右眼底视网膜平伏,黄斑区暗红,左眼视网膜平伏,视盘颞侧见一小凹,黄斑区中心水肿,可见圆形盘状隆起(见图1)。辅助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左眼视盘颞侧局限深凹,左眼后极、视盘、黄斑区视网膜囊样病变、劈裂,见图2;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左眼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正常,造影早期显示视乳头颞侧局部低荧光,中晚期可见荧光积存,造影全过程后极部及中周部分各方向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右眼未见明显异常,见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乳头小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填塞术 内界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视网膜 视力下降 眼视网膜
原文传递
虹膜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锦琰 陈萱 +2 位作者 龚学春 黄晴予 武志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由于传统虹膜成像技术无法提供精准、可重复的测量,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因此我们对虹膜结构及其血管系统的了解非常有限。新近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的出现开启了虹膜形态学及血管成像的新纪元... 由于传统虹膜成像技术无法提供精准、可重复的测量,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因此我们对虹膜结构及其血管系统的了解非常有限。新近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的出现开启了虹膜形态学及血管成像的新纪元,最近已被应用于健康眼和病理条件下虹膜结构与血流的评估,为诊断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OCTA缺乏前节专用的跟踪系统与完善的图像处理软件,仍存在运动伪影与分割误差等局限性。本文总结了虹膜结构的特点及现有的虹膜成像技术,重点介绍OCT和OCTA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成像 虹膜血管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罗莎莎 张洁 +3 位作者 丁楠楠 于津津 陈养浩 武志峰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22-626,共5页
目的:评价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临床检查确诊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脱位、IOL脱位、无晶状体眼且无后... 目的:评价25G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临床检查确诊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脱位、IOL脱位、无晶状体眼且无后囊膜患者39例(39眼)纳入研究。采用25G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IOL位置,以及术后IOL复位率、IOL脱位再发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2个时间点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个时间点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LogMAR视力较术前提高,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眼压较术前下降,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所有患眼IOL均在位,位置居中。术后1个月,36眼(92%)IOL在位,位置居中;1眼(3%)IOL一袢暴露于结膜下;2眼(5%)IOL脱位。术后3~6个月,36眼IOL位置稳定。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对无囊膜支撑的IOL植入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玻璃体切割 IOL巩膜层间固定术 无囊膜支撑的IOL植入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