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序介孔CuFe_(2)O_(4)同时催化去除碳烟与NOx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哲 朱志新 +2 位作者 郭伟琦 江治 上官文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I0001,共10页
采用纳米复刻(浇筑)法制备一系列介孔CuFe_(2)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 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有序介孔CuFe_(2)O_(4)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对比,柠檬酸法仅能合成普通的四方相CuFe_(2)O_(4)纳... 采用纳米复刻(浇筑)法制备一系列介孔CuFe_(2)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 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有序介孔CuFe_(2)O_(4)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对比,柠檬酸法仅能合成普通的四方相CuFe_(2)O_(4)纳米颗粒,但是硬模板法则能合成出高温淬火才能形成的立方晶相介孔结构CuFe_(2)O_(4).进一步研究了该催化剂同时催化去除碳烟和氮氧化合物(NO_(x))的性能,研究发现,与柠檬酸法合成的普通CuFe_(2)O_(4)催化剂相比,介孔结构CuFe_(2)O_(4)不仅大幅降低了碳烟起燃温度(324降低到278℃),而且将N_(2)的最高产率从5.9%提升到了92.2%.基于原位漫反射红外(in-situ DRIFTS)的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合成过程中采用NaOH除去硬模板的过程中会在介孔CuFe_(2)O_(4)表面造成大量残留的钠盐,这种高分散的钠物种促进了NO_(x)的吸附并转化为硝酸盐物种,从而促进碳烟氧化以及NO_(x)转化.但是与表面Na修饰的CuFe_(2)O_(4)相比,体相Na掺杂的CuFe_(2)O_(4)虽然具有更好的有序介孔结构,但是其氧化性能下降,进一步也导致了NO_(x)的催化还原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_(2)O_(4) 介孔材料 催化 碳烟 氮氧化合物
下载PDF
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海博 李俊 +1 位作者 智江 张忱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目的】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科技服务业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为培育京津冀科技服务业,现搭建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资源集成和协作共享,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方法】以... 【目的】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科技服务业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为培育京津冀科技服务业,现搭建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资源集成和协作共享,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所建设的科技服务平台为例,介绍其架构、功能、服务、流程、应用等相关内容,涉及资源体系、模式创新、创新券跨区域一体化、资源共享与集成、精准科技资源推荐等若干关键技术。【结果】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领域相关示范应用,阐述平台在区域整体协同、服务灵活定制、供需高效匹配和推荐、创新券跨区域协同、潜力科技企业挖掘等方面的创新性。【结论】实践表明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平台综合服务质量,完善激励措施,加强平台宣传推广,并推进可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服务 服务平台 区域协同 应用示范
下载PDF
光解水制氢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3
作者 房文健 严嘉玮 +4 位作者 韦之栋 刘军营 郭伟琦 江治 上官文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24,共24页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作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制氢技术,因其清洁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捕光效率低、电荷分离难、表面反应速率慢以及光腐蚀等挑战...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作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制氢技术,因其清洁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捕光效率低、电荷分离难、表面反应速率慢以及光腐蚀等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并突破效率瓶颈,研究者们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如构建异质结、调控微观结构、引入助催化剂、掺杂和诱导缺陷等,以期提高光催化剂的性能.其中,光催化剂掺杂改性是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光催化剂进行掺杂改性,可以有效调节其能带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电荷传输性能,进而提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效率.因此,对光催化剂掺杂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深化对该领域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利用掺杂改性光催化剂提升光解水制氢性能的研究成果.首先,总结了光催化剂掺杂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并详细介绍了用于分析掺杂离子在催化剂中的分布及价态的原位表征方法.其次,以铋基复合氧化物为例,介绍了通过固溶法将稀土元素掺杂到铋基复合氧化物中,实现可见光下完全分解水,并探讨了掺杂对光催化剂能带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阐述了掺杂后铋基复合氧化物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暴露面、表面特性和缺陷态等对光生载流子分离与迁移的影响,归纳了掺杂诱导的结构变化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此外,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多局域梯度掺杂方法:利用离子扩散使预先储存掺杂离子的“纳米胶囊”持续、非均匀地释放入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导带位置连续弯曲,从而在导带势能面内构建出多局域的势阱,从而延长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寿命,为光生载流子提供了更多迁移至表面的通道,明显提高了光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水分解 掺杂 能带结构 非对称掺杂
下载PDF
命名数据网络中分组报文缓存优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智江 李俊 吴海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0-2734,共5页
传统网络缓存系统中数据包级别的缓存难以实现,信息中心网络的出现使这个难题得以缓解,但数据包级别的缓存仍然面临严重的扩展性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限制数据包级别缓存实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组报文缓存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根据... 传统网络缓存系统中数据包级别的缓存难以实现,信息中心网络的出现使这个难题得以缓解,但数据包级别的缓存仍然面临严重的扩展性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限制数据包级别缓存实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组报文缓存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根据分组前缀而非单个报文前缀建立索引来减少高速存储器的使用量,同时分组级别的流行度也用于优化缓存决策。定义了大量的评估指标,并通过广泛的实验来评估此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之前的数据包级别的缓存方案相比,该方法可以大大减少高速存储器使用量,并且在服务器负载减少率、平均跳数减少率和平均缓存命中率方面取得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缓存 命名数据网络 网内缓存 缓存决策
下载PDF
区域协同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以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海博 李俊 +1 位作者 智江 张忱 《中国基础科学》 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是开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前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科技服务平台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围绕京津冀跨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在介绍平台结构、功能、服务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平台在功能集成、发展模式、服...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是开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前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科技服务平台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围绕京津冀跨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在介绍平台结构、功能、服务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平台在功能集成、发展模式、服务推荐、生态体系等关键技术的探索和实践,并对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跨区域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京津冀 科技服务平台 关键技术
原文传递
活性氧物种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耀宇 江治 +1 位作者 上官文峰 陈运法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3-1418,共16页
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一种具有强反应活性的物质,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等。作为氧化剂的氧气分子较为稳定,需要转化为高反应活性的活性氧物种后才能进一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 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一种具有强反应活性的物质,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等。作为氧化剂的氧气分子较为稳定,需要转化为高反应活性的活性氧物种后才能进一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化学反应尤其是催化氧化反应中,活性氧的种类、生成、扩散行为等常常决定着整个反应的进行方向与速率;在生命科学领域,活性氧则参与能量转换、氧平衡等重要生理环节,与衰老、疾病等息息相关。而活性氧因其短寿命、强反应活性等,定性定量测试较为困难。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提高检测的时空准确度,对于多相催化、环境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对活性氧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在环境、生命领域以及多相催化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与分析,比较各种手段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多相催化中氧物种的模拟及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展望了活性氧在催化氧化等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要点:(1)介绍了活性氧物种的定义及种类。(2)分析了环境化学、生命科学中活性氧的检测原理与应用。(3)比较了活性氧不同检测手段的特点并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4)讨论了多相催化中表面活性氧物种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多相催化 环境化学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邴丽媛 刘智 蒋余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8-102,107,共6页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量日益加大,传统人工巡检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输电线路巡检的需求。无人机电力巡线能够较好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提高电力巡检作业的工作效率。为了获得精确的无人机与输电线路、杆塔以及...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量日益加大,传统人工巡检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输电线路巡检的需求。无人机电力巡线能够较好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提高电力巡检作业的工作效率。为了获得精确的无人机与输电线路、杆塔以及附近障碍物的距离信息,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对巡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物进行建模,建立最小安全空间模型和输电线路周围电场模型,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无人机电力巡线的避障技术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对障碍物的躲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电力巡线 避障技术
下载PDF
茅苍术内参基因筛选及其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桑晓华 谷巍 +4 位作者 巢建国 刘青芝 蒋玲 韩赟 周乐章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0-1686,共7页
本研究选取茅苍术转录组数据库中18S rRNA、β-Actin、EF-1α、GAPDH、UBQ1和UBQ2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6种候选内参基因在正常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Delta CT、geNorm、Norm-Finder、Best Kee... 本研究选取茅苍术转录组数据库中18S rRNA、β-Actin、EF-1α、GAPDH、UBQ1和UBQ2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6种候选内参基因在正常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Delta CT、geNorm、Norm-Finder、Best Keeper及RefFinder等方法评价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UBQ2和EF-1α在正常条件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稳定,在干旱胁迫下EF-1α的表达最稳定。在此基础上,以UBQ2作为内参基因,研究正常条件下茅苍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FPPS基因在其开花初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花中HMGR、FPPS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最高,根茎次之,茎和叶中相对表达量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
原文传递
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蕊 蒋林志 曾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4-1337,共4页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屈光可预测性广泛应用于近视矫正。而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良好的生物材料,可用于修补角膜溃疡和穿孔,治疗远视、老视、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屈光可预测性广泛应用于近视矫正。而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良好的生物材料,可用于修补角膜溃疡和穿孔,治疗远视、老视、圆锥角膜等眼科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针对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在眼科领域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基质透镜 角膜溃疡 角膜穿孔 远视 圆锥角膜
下载PDF
研究型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志 江兆潭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7-60,76,共5页
介绍了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点,重点论述了研究型固体物理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研究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 介绍了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点,重点论述了研究型固体物理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研究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 研究型教学 研究前沿 设计与实践
下载PDF
山楂果核挥发油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智 蒋盈盈 +2 位作者 林芳 季华 范兴丽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山楂果核挥发油体内抗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法对山楂果核挥发油细胞毒试验的安全浓度进行检测;建立小鼠体内感染模型,对该挥发油的50%有效抗菌浓度进行检测。结果4%(挥发油/100 ml)即浓度为80μg/ml及... 目的观察山楂果核挥发油体内抗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法对山楂果核挥发油细胞毒试验的安全浓度进行检测;建立小鼠体内感染模型,对该挥发油的50%有效抗菌浓度进行检测。结果4%(挥发油/100 ml)即浓度为80μg/ml及以下浓度的挥发油在观察期限内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山楂果核挥发油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败血症有保护作用,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15.4μg/ml、31.9μg/ml和35.1μg/ml。结论山楂果核提取物对试验菌株引起的体内感染均有较好的保护性,可以作为抗菌剂的参考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核 挥发油 体内抗菌
原文传递
数字化模板技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智 江阳 +2 位作者 蔡明 王令 尹一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数字化模板设计组(实验组)和传统内固定组(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前行CT薄层扫描,建立踝...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数字化模板设计组(实验组)和传统内固定组(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前行CT薄层扫描,建立踝关节数字三维模型,应用3D打印机打印出骨折模型,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Burwell-Charnley X线复位评分及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位优良率(96.7%)高于对照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骨科技术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 三维测量 数字化骨科
原文传递
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家力 叶子青 +4 位作者 李胜 叶帅光 谭之江 令新科 黄自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05,110,共4页
以铝灰为原料,采用水洗 酸浸法制备聚氯化铝。研究结果表明:铝灰水洗后,在盐酸浓度14.8%、液固比4.5∶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0.5 h、搅拌速率200 r/min、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5 h的优化条件下,铝灰水洗渣铝浸出率达73.49%,液体聚... 以铝灰为原料,采用水洗 酸浸法制备聚氯化铝。研究结果表明:铝灰水洗后,在盐酸浓度14.8%、液固比4.5∶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0.5 h、搅拌速率200 r/min、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5 h的优化条件下,铝灰水洗渣铝浸出率达73.49%,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盐基度46.73%,Al2O3含量9.58%,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灰 水洗 浸出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不同季节长毛兔产毛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萍 高淑霞 +4 位作者 白莉雅 张秀玲 孙海涛 王文志 姜文学 《中国养兔》 2016年第5期4-6,共3页
为比较不同季节长毛兔产毛性能进行本试验。选用7月龄左右安哥拉长毛兔公兔30只,组内个体产毛量和体重差异不显著,91天养毛期,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养毛期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组到达养毛期后分别进行统一剪毛。试验... 为比较不同季节长毛兔产毛性能进行本试验。选用7月龄左右安哥拉长毛兔公兔30只,组内个体产毛量和体重差异不显著,91天养毛期,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个养毛期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组到达养毛期后分别进行统一剪毛。试验周期1年。结果表明,冬季的产毛性能和效率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哥拉长毛兔 季节 产毛性能
原文传递
低温胁迫对榔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晓宇 李存华 +1 位作者 王志 姜子颖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0-13,共4页
为了研究榔榆的抗寒性,以一年生榔榆叶片为试材,通过不同的低温处理来测定叶片中电导率变化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可溶... 为了研究榔榆的抗寒性,以一年生榔榆叶片为试材,通过不同的低温处理来测定叶片中电导率变化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呈先降后升又降的变化。榔榆通过体内膜透性的改变以及渗透物质的积累来抵抗低温造成的伤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榔榆抵抗逆境的生理学特性奠定了基础,并可为榔榆的北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榔榆 低温胁迫 生理 逆境
下载PDF
佛山致灾雷暴大风环境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1 位作者 植江玲 蔡康龙 《广东气象》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统计佛山近10年来雷暴大风灾害并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雷暴大风多发在前汛期,占总数的70%;以5月最多,10月到次年2月没有雷暴大风灾害。致灾雷暴大风环...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统计佛山近10年来雷暴大风灾害并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雷暴大风多发在前汛期,占总数的70%;以5月最多,10月到次年2月没有雷暴大风灾害。致灾雷暴大风环流背景主要有锋面低槽型和暖区对流型。大风灾害对应温湿探空曲线"上干下湿",湿层较薄,中层存在明显干层,垂直风切变较大;雷击灾害对应对流不稳定能量更大,垂直风切变较小。飑线、弓形回波、带状回波、孤立单体等对流风暴是致灾雷暴大风的主要回波形态,速度图上表现为速度大值区、中气旋(中涡旋)、低层强烈辐散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致灾雷暴大风 环境背景 雷达回波 佛山
下载PDF
中药制剂掩味评价新方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生玉 林俊芝 +7 位作者 姜红 韩雪 韩丽 黄浩洲 贺亚男 许润春 张定堃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139-4144,共6页
口感设计与掩味、矫味效果评价是中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志愿者感官评价、动物偏好实验评价到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电子舌智能味觉评价,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越来越高,但与人体真实感受的相关性却越来越低。如何同... 口感设计与掩味、矫味效果评价是中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志愿者感官评价、动物偏好实验评价到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电子舌智能味觉评价,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越来越高,但与人体真实感受的相关性却越来越低。如何同时满足检测方法的客观真实性、高灵敏度,乃至实时动态量化,是中药制剂掩味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兼具上述特点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在中医临床诊断、针刺效应研究以及食品行业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用于中药制剂掩味评价的基础条件也趋于成熟。对f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并从人体与样品角度对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准物质浓度-志愿者感官等级-脑信号强度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中药制剂产品优化与口感改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中药制剂品质评价从"经验试错"走向"科学有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掩味 客观真实性 灵敏度 精准量化
原文传递
山乌桕蜂蜜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8
作者 江慧枝 陈伟轩 曾志将 《蜜蜂杂志》 2024年第11期1-3,共3页
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是我国南方夏季主要蜜源植物,山乌桕蜂蜜也是南方许多省市主要商品蜂蜜。文章在分析我国山乌桕蜂蜜生产现状、山乌桕蜂蜜成分、山乌桕蜂蜜的功能活性基础上,对山乌桕蜂蜜推广提出了3点研究建议:从养蜂... 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是我国南方夏季主要蜜源植物,山乌桕蜂蜜也是南方许多省市主要商品蜂蜜。文章在分析我国山乌桕蜂蜜生产现状、山乌桕蜂蜜成分、山乌桕蜂蜜的功能活性基础上,对山乌桕蜂蜜推广提出了3点研究建议:从养蜂生产入手,提高山乌桕蜂蜜产量和质量;从山乌桕蜂蜜特征成分和功能活性入手,给山乌桕蜂蜜科技赋能;从山乌桕蜂蜜结晶工艺入手,改变山乌桕蜂蜜结晶外观。以期为我国山乌桕蜂蜜推广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养蜂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乌桕 蜂蜜 对策建议
下载PDF
SAIH: A Scalabl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Understanding AI Performance Trend on HPC Systems
19
作者 杜江溯 李东升 +4 位作者 文英鹏 江嘉治 黄聃 廖湘科 卢宇彤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384-400,共17页
No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technology has expedited various scientific research,e.g.,cosmology,physics,and bioinformatics,inevitabl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category of workload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 No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technology has expedited various scientific research,e.g.,cosmology,physics,and bioinformatics,inevitabl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category of workload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systems.Existing AI benchmarks tend to customize well-recognized AI applications,so as to evaluate the AI performance of HPC systems under the predefined problem size,in terms of datasets and AI models.However,driven by novel AI technology,most of AI applications are evolving fast on models and datasets to achieve higher accuracy and be applicable to more scenarios.Due to the lack of scalability on the problem size,static AI benchmarks might be under competent to help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trend of evolving AI applications on HPC systems,in particular,the scientific AI applications on large-scale system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scalable evaluation methodology(SAIH)for analyzing the AI performance trend of HPC systems with scaling the problem sizes of customized AI applications.To enable scalability,SAIH builds a set of novel mechanisms for augmenting problem sizes.As the data and model constantly scale,we can investigate the trend and range of AI performance on HPC systems,and further diagnose system bottlenecks.To verify our methodology,we augment a cosmological AI application to evaluate a real HPC system equipped with GPUs as a case study of SAIH.With data and model augment,SAIH can progressively evaluate the AI performance trend of HPC systems,e.g.,increasing from 5.2%to 59.6%of the peak theoretical hardware performance.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to insight findings on performance issues.For instance,we find that the AI application constantly consumes the I/O bandwidth of the shared parallel file system during its iteratively training model.If I/O contention exists,the shared parallel file system might become a bottlene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 deep learning parallel computing AI framework
原文传递
“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植江玲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现场灾调及互联网视频等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1804号“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台风“艾云尼”登陆后前进方向的右后侧...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现场灾调及互联网视频等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1804号“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台风“艾云尼”登陆后前进方向的右后侧,强度为EF1级。高层辐散抽吸、中低空强劲的东南风急流叠加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抬升触发作用是其有利的环流背景。对流参数表现为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强低层风垂直切变、低抬升凝结高度和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产生龙卷的风暴为低质心微超级单体风暴,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的弱回波区内。速度图上中气旋提前龙卷约30 min,临近龙卷发生时中气旋旋转速度增至最强,尺度缩小,底高降至最低,对龙卷预警有一定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中气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