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元模型的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利刚 冯珍珍 +4 位作者 刘庚 石瑛 王捷 林菲 马小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1-2069,共9页
土地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于揭示区域内土地利用安全特征,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于揭示区域内土地利用安全特征,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模型对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向安全转化"状态,2012和2017年均处于"向较安全转化"状态,整体发展状况较稳定;2006-2017年,景观破碎度、人均水资源量和河网密度是制约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2017年处于"安全"状态的县(市/区)占15%,多数集中在上游,上游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高于中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物元模型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色差原理分析木香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27
2
作者 徐珍珍 史星星 +1 位作者 樊旭蕾 王淑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木香粉末色差值及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挥发油的含量,将代表颜色的指标值与代表质量的指标值相关联,探讨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为木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色差计对木香粉末色差值... 目的:通过测定木香粉末色差值及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挥发油的含量,将代表颜色的指标值与代表质量的指标值相关联,探讨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为木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色差计对木香粉末色差值进行测量,以流动相甲醇-水(65∶35)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采用HPLC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木香挥发油的含量,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挥发油含量与L*(代表颜色深浅),b*(代表颜色红绿方向),E*ab(代表总色差)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效果极显著(P〈0.01),但与a*(代表颜色红绿方向)不显著相关。结论:L*,b*,E*ab越小,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越高。木香颜色值与3种有效成分含量都有关,且颜色深的木香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质量较好。通过利用色差计对木香粉末的色差值进行测定,可以快速预测木香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为该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颜色 相关性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挥发油 色差计
原文传递
毫火针辅助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璐璐 刘华绪 +6 位作者 王真真 王海霞 史纹豪 林燕 郭璇 耿建辉 张福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6-939,952,共5页
目的:比较毫火针辅助308 nm准分子激光与单纯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白癜风患者靶皮损按照自身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1片。观察组于靶皮损处行毫火针治疗,随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靶皮损处同... 目的:比较毫火针辅助308 nm准分子激光与单纯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白癜风患者靶皮损按照自身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1片。观察组于靶皮损处行毫火针治疗,随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靶皮损处同时照射308 nm准分子激光,每2周1次,共治疗10次。末次治疗结束后2周评价两组的有效率,两组不同部位的有效率、复色率及见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59%(166/201),高于对照组68.16%(137/201,P<0.01)。观察组面颈、躯干、四肢、手足部的有效率分别为90.32%、81.63%、81.48%、58.62%,高于对照组的82.80%、69.39%、51.85%、31.03%(P<0.01,P<0.05)。观察组各部位的复色率均大于对照组,见效更快(P<0.01,P<0.05)。结论:毫火针作为辅助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部位白癜风较单纯308 nm准分子激光疗效显著,且联合疗法起效时间更短,其中面颈部白斑疗效最好,手足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毫火针 308 nm准分子激光 复色率 见效时间
原文传递
泽漆汤对肺癌原位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胥孜杭 朱杨壮壮 +12 位作者 张飞 韦璐瑶 苏琳 焦肖宁 周芹 张宁 黄珍祯 朱娴丹 刘菲 仲海荣 朱诗国 陈晓 邹纯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12,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用泽漆汤干预模型小鼠以观其抑瘤功效,并探索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肺内注射1×10^5个LLC-luc细胞建立非小细胞肺癌原位小鼠模型,用泽漆汤(0. 171 g·m L^-1)或生理盐水对模型小鼠进行每日灌胃,连... 目的:建立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用泽漆汤干预模型小鼠以观其抑瘤功效,并探索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肺内注射1×10^5个LLC-luc细胞建立非小细胞肺癌原位小鼠模型,用泽漆汤(0. 171 g·m L^-1)或生理盐水对模型小鼠进行每日灌胃,连续35 d,观察小鼠的外观表现(精神、毛发、食欲等),生存期及泽漆汤抑瘤效果;每周活体成像检测小鼠肺内荧光信号强弱。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脾脏中NK细胞数量,CD107α实验检测泽漆汤用药后小鼠脾脏中NK细胞脱颗粒情况。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以0. 025%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65 nm,建立泽漆汤指纹图谱并采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对10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以完成对泽漆汤的质量控制。结果:泽漆汤能够明显抑制肺癌原位模型小鼠肺部荧光信号(P <0. 05,P <0. 01),延长小鼠生存期(P <0. 01);泽漆汤干预后小鼠体内肿瘤中NK细胞显著增多(P <0. 01),CD107α脱颗粒也显著增加(P <0. 01)。并且,对泽漆汤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0批泽漆汤水提液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 9,表明不同批次间差异较小。结论:泽漆汤可能通过上调小鼠体内NK细胞数量,增强其脱颗粒能力,从而达到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泽漆汤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可反映泽漆汤质量的稳定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用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漆汤 肺癌小鼠模型 NK细胞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5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3 位作者 骆俊鹏 方茹 李世钊 孟洋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1-2407,共7页
通过在300℃、450℃、600℃下制备玉米秸秆基生物炭(YM300、YM450、YM600),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性能及吸附... 通过在300℃、450℃、600℃下制备玉米秸秆基生物炭(YM300、YM450、YM600),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明显增加,孔径变小,酸性官能团减少。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并不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提高,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q(YM300)>q(YM600)>q(YM450),主要与低热解温度所得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炭化有机质的吸收-分配作用及丰富的表面功能团有关;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与升高温度促进了NOR与生物炭间的疏水作用结合相关;随pH值的增加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在pH=6.04时达到最大,与静电吸引及氢键作用密切相关;阳离子与NOR存在竞争吸附,离子浓度及类型均影响生物炭对NOR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炭 抗生素 诺氟沙星 玉米秸秆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FCM算法的木香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珍珍 史星星 +1 位作者 樊旭蕾 王淑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916-5922,共7页
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FCM(Fuzzy C-Means)算法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模型进行木香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及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作为木香评价考察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 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FCM(Fuzzy C-Means)算法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模型进行木香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及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作为木香评价考察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中药质量排序,FCM算法进行中药质量分类。结果不同产地木香平均关联度排序为云南>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安徽亳州>北京>河北,FCM算法将不同产地木香样品分为3类。由2种方法结合分析可知云南、广东、广西在质量高的类组中;湖南、四川在质量中等的类组中;北京、安徽亳州、河北在质量低的类组中。结论构建了用于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综合模式识别模型体系,首次在木香药材中采用模糊聚类算法,旨在形成一种木香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为现代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新方法在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提供思路引领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灰色关联度法 FCM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流变学指标的后交联祖师麻凝胶贴膏剂混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万玲娟 李真真 +4 位作者 魏舒畅 刘晓霞 王继龙 石盘棋 孙晓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87-3193,共7页
目的以流变学参数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屈服应力(τ0)、蠕变柔量[J(t)]及损耗系数(tanδ)作为评价指标,优化祖师麻凝胶贴膏剂(Daphnes Giraldii Cortex gel plaster,DGCGP)混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 目的以流变学参数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屈服应力(τ0)、蠕变柔量[J(t)]及损耗系数(tanδ)作为评价指标,优化祖师麻凝胶贴膏剂(Daphnes Giraldii Cortex gel plaster,DGCGP)混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以物料混合时的温度、转速以及混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混合后含药胶料的各项流变学参数为评价指标,筛选出DGCGP最佳的混合工艺,并预测适合的涂布条件。结果优选的DGCGP混合工艺为混合温度70℃,转速10 r/min,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混合胶料的黏弹性、耐温耐剪切性、抗变形能力以及稳定性均良好。结论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DGCGP外观良好,且质地柔软,黏弹性好,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 凝胶贴膏 混合工艺 流变学特性 黏弹性 耐温耐剪切性 抗变形能力 稳定性 弹性模量 黏性模量 屈服应力 蠕变柔量 损耗系数
原文传递
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尿素来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与垂直运移过程 被引量:13
8
作者 腾珍珍 袁磊 +7 位作者 王鸿雁 刘亚军 张钟文 史奕 陈欣 张旭东 何红波 鲁彩艳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928,共10页
为准确量化常规垄作和免耕不同量秸秆覆盖处理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尿素氮来源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垂直运移特性和淋失风险,于2016年在连续运行9年的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基地上设置田间原位^(15)N同... 为准确量化常规垄作和免耕不同量秸秆覆盖处理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尿素氮来源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垂直运移特性和淋失风险,于2016年在连续运行9年的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基地上设置田间原位^(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垄作(RT)、免耕无秸秆覆盖(NT-0)、免耕33%秸秆覆盖(NT-33)、免耕67%秸秆覆盖(NT-67)和免耕100%秸秆覆盖(NT-100)。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抽雄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尿素来源NO_3^--N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尿素来源的NH_4^+-N,尿素来源NO_3^--N占所施入尿素氮的比例在苗期最高,各个处理相应土层的平均值分别为24.0%和17.4%。玉米成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中残留的尿素来源的矿质氮96%以上是NO_3^--N,约有7%左右的尿素氮以NO_3^--N的形态垂直运移至80~100 cm土层中,其对相应土层总的土壤NO_3^--N库的贡献比例达50%以上,说明当季作物施入氮肥的淋溶损失风险较高。与常规垄作处理相比,免耕67%和100%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尿素来源NO_3^--N在深层土壤剖面的残留,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15N示踪 尿素氮 垂直运移 淋溶损失
原文传递
全球世界遗产时空分布与列入标准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珍珍 熊康宁 +1 位作者 肖时珍 盈斌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60,168,共10页
为探索世界遗产在全球尺度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网站的世界遗产信息为数据源,运用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列入标准,得出:1)近40a来每年列入的世界遗产数量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在... 为探索世界遗产在全球尺度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网站的世界遗产信息为数据源,运用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列入标准,得出:1)近40a来每年列入的世界遗产数量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在波动中趋于稳定;2)1978-2016年每年新列入世界遗产数量经历了无显著规律的起步阶段(1978年~1987年)、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1988年~2000年)和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2001年至今)三个时期;3)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以意大利和中国为主的西欧和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时空分布受自然因子、世界遗产中心的世界遗产策略、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和文化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86.59%的世界遗产符合3条以内的标准,仅有0.58%的世界遗产符合6-7条标准,无符合8条及以上标准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内涵的多元化将日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时间演变 空间分布 列入标准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成分-靶点-通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荆自伟 马真真 +8 位作者 张丁丁 师莹莹 刘丽伟 李卓伦 王晓彤 周霖 贾清泉 孙志 杜书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96-2405,共10页
目的:系统研究昆仙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治疗蛋白尿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昆仙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 目的:系统研究昆仙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治疗蛋白尿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昆仙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或参考文献进行比对,以实现对药物的化学信息进行快速、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初步筛选出药物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从昆仙胶囊中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通过OB≥30%和DL≥0.18筛选得到雷公藤红素、淫羊藿苷、朝藿定B、淫羊藿素、儿茶酚、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表儿茶素、异鼠李素、儿茶素、甘氨酸等12个主要活性成分;昆仙胶囊靶点220个;尿蛋白靶点2 179个;昆仙胶囊降低尿蛋白靶点115个,主要核心靶点为AKT1、VEGFA、TNF、IL6、TP53、CASP3、MMP9、JUN、MAPK1和EGF;昆仙胶囊降低蛋白尿涉及GO 158条,主要为Inflammatory response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得到61条信号通路,主要为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昆仙胶囊可能主要通过对PI3K-Akt、TNF、HIF-1、FoxO、MAPK和TLR等信号通路的干预来发挥治疗蛋白尿的作用,体现了昆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揭示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仙胶囊 蛋白尿 UHPLC-Q-Orbitrap HRMS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外源褪黑素不同浸种浓度和时长对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珍珍 隋晓青 +3 位作者 石国庆 陈爱萍 乌兰 张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5-660,共6页
为筛选促进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褪黑素(MT)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浓度(0~200μmol·L^(-1))的MT分别对无芒雀麦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和48 h,探究处理浓度与浸种时长对干旱胁迫(23%PEG-6000)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 为筛选促进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褪黑素(MT)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浓度(0~200μmol·L^(-1))的MT分别对无芒雀麦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和48 h,探究处理浓度与浸种时长对干旱胁迫(23%PEG-6000)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MT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的萌发指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75μmol·L^(-1)MT浸种24 h无芒雀麦种子具有最高的萌发力,此时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分别较无施加MT组提高了34.24%,68.71%,69.61%,78.14%。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无芒雀麦种子浸种及干旱半干旱区禾草建植与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褪黑素 种子萌发 PEG 干旱胁迫
下载PDF
珠江口磨刀门水体中重金属分布、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廖宝淦 刘秋辛 +2 位作者 贾珍珍 李适宇 胡嘉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5,共8页
本文利用2018年1月盐水上溯期间在磨刀门区域所获得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点以及盐度等环境因素对重金属分配结果的影响。基于水体盐度及层化水平将研究区域分为淡水区、混... 本文利用2018年1月盐水上溯期间在磨刀门区域所获得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点以及盐度等环境因素对重金属分配结果的影响。基于水体盐度及层化水平将研究区域分为淡水区、混合区及咸水区。结果表明,颗粒态与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在淡水区与咸水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颗粒态重金属含量均呈现出由陆向海方向随盐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元素的空间变异程度依次为Cd>Cr>Zn>Pb>Cu>As>Ni>Co;溶解态Pb、Cr、As、Co浓度沿向海方向呈逐渐升高趋势,而Cd、Cu、Ni、Zn浓度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各元素的空间变异程度依次为Zn>Cr>Cd>Pb>Cu>Co>As>Ni。重金属的固液分配系数沿向海方向呈逐渐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是影响磨刀门河口重金属分配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分配系数 磨刀门 河口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超低温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珍珍 郭密 +1 位作者 唐世弟 彭家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针对比能量为180 Wh/kg以上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对比不同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黏结剂和面密度的超低温-40℃放电性能,发现正极材料种类对超低温放电起主要影响作用。钴酸锂(Li Co O_2)材料以0.2 C放电,-40℃下(4.2~2.5 V)与常温下(4.... 针对比能量为180 Wh/kg以上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对比不同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黏结剂和面密度的超低温-40℃放电性能,发现正极材料种类对超低温放电起主要影响作用。钴酸锂(Li Co O_2)材料以0.2 C放电,-40℃下(4.2~2.5 V)与常温下(4.2~3.0 V)的容量比为90.8%,优于LiNi_(0.5)Co_(0.2)Mn_(0.3)O_2材料(二次颗粒为53.1%,单晶一次颗粒为30.9%)。LiNi_(0.5)Co_(0.2)Mn_(0.3)O_2二次颗粒的粒径越小,-40℃放电性能越好;将电解液溶剂组分中碳酸二甲酯(DMC)替换为丙酸乙酯(EP),可将锂离子电池-40℃下0.2 C放电容量与常温0.2 C放电容量之比从47.6%提升至53.1%;负极黏结剂聚丙烯酸酯-40℃放电性能优于丁苯橡胶,且放电倍率增加,该优势表现更明显;相同材料体系下,减小面密度有助于提升-40℃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超低温放电 正极材料 电解液 黏结剂 面密度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自身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璐璐 刘华绪 +6 位作者 王真真 王海霞 史纹豪 林燕 郭璇 耿建辉 张福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402片皮损分为治疗组(201片)及对照组(201片)。对照组予激光照射,治疗组予毫火针治疗后再激光照射,每2周1次。治疗10次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 目的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402片皮损分为治疗组(201片)及对照组(201片)。对照组予激光照射,治疗组予毫火针治疗后再激光照射,每2周1次。治疗10次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9%,高于对照组68.16%;治疗组总复色率83.58%(33.47%~100%),高于对照组32.5%(5%~72.8%);治疗组大约治疗2~4次后皮损复色,对照组大约治疗2~6次后皮损复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2年皮损有效率为87.74%,高于病程≥2年皮损的76.84%(P<0.01),性别及年龄与疗效无关。结论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提高复色率,提高疗效,见效更快,尽早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毫火针 308NM准分子激光
原文传递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和营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蓁蓁 钟世彪 +2 位作者 韦茹 吴志华 张秋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4期18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和营养的效果。方法儿保门诊1000例婴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研究组实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指导。比较两组婴儿的智能发育各项评分情况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和营养的效果。方法儿保门诊1000例婴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研究组实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指导。比较两组婴儿的智能发育各项评分情况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婴儿适应性为(106.12±6.01)分、社交能力为(110.01±5.91)分、语言为(107.34±6.01)分、大运动为(116.01±5.01)分、精细动作为(116.01±4.9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71±6.01)、(97.91±5.92)、(94.33±5.91)、(102.97±5.31)、(103.27±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儿实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婴儿智能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儿童早期保健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早期综合发展项目 智能发育 营养 效果
下载PDF
黄粉虫代替鱼粉对锦鲤生长、消化酶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顺 杨树元 +5 位作者 徐晓燕 陈婉婷 方珍珍 陈成勋 石洪玥 孙学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7-60,共4页
试验研究黄粉虫替代鱼粉对锦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55.49±2.28)g、体长(114.127±4.060)cm的锦鲤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黄粉虫替代鱼粉比例为0%(G1组)、20%(G2组)、40%(G3组)、60%(G4组)、80%... 试验研究黄粉虫替代鱼粉对锦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55.49±2.28)g、体长(114.127±4.060)cm的锦鲤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黄粉虫替代鱼粉比例为0%(G1组)、20%(G2组)、40%(G3组)、60%(G4组)、80%(G5组)、100%(G6组),饲喂周期56 d。结果表明:G3组增重率和肝体比显著高于G4组(P<0.05)。G3组前肠淀粉酶显著低于G1、G2组(P<0.05)。G3组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组(P<0.05),G3~G5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且G3组最高,G5、G6组灰分显著高于G1组(P<0.05)。研究表明,黄粉虫代替鱼粉的最适替代量为40%时对锦鲤幼鱼生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锦鲤 生长 消化酶 体成分
下载PDF
注射姜黄素对草金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珍珍 罗嘉翔 +5 位作者 常洪敏 张建中 郭慧玲 石洪玥 孙学亮 白东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草金鱼脂质代谢的改善效果,摸索适宜添加量。选用初重(40.12±1.23)g、体长(10.34±0.08)cm的草金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0、40、80、160、320、640μmol... 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草金鱼脂质代谢的改善效果,摸索适宜添加量。选用初重(40.12±1.23)g、体长(10.34±0.08)cm的草金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0、40、80、160、320、640μmol/L)姜黄素,养殖14 d。结果显示,注射姜黄素7、14 d后,160~640μmol/L姜黄素组草金鱼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0μmol/L姜黄素组和640μmol/L姜黄素组草金鱼肝胰脏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0μmol/L姜黄素组草金鱼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注射姜黄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金鱼血清TC和TG的含量,对肝胰脏具有一定修复作用,能够提升肝胰脏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草金鱼 脂质代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D-阿洛酮糖功能特性、制备方法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小兰 李珍珍 +6 位作者 栾庆民 张乐 袁世英 张莉 李明明 森茂治 李克文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概述了阿洛酮糖的理化特性及生理功效,总结了国内外制备D-阿洛酮糖的方法。结合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阐述了各种不同来源生物酶基因的挖掘和改造应注意的问题,包括重组菌株的选择以及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优化等,对阿洛... 概述了阿洛酮糖的理化特性及生理功效,总结了国内外制备D-阿洛酮糖的方法。结合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阐述了各种不同来源生物酶基因的挖掘和改造应注意的问题,包括重组菌株的选择以及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优化等,对阿洛酮糖产业化制备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功能特性 酶法制备 产业化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思哲 徐禛禛 +6 位作者 邵文 黄浩然 王晓龙 沈世彬 郭强 王金玉 马建林 《骨科》 CAS 2019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向模板植入3枚空心钉,对照组...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向模板植入3枚空心钉,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导向器植入空心钉。两组病人均在骨科牵引床辅助"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术中导针穿针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测量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并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造成血管、神经损伤。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相比,准确率在95%以上;观察组病人的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穿针次数、术中平均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精度,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3D打印 股骨颈骨折 钢板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expressions of genes encoding starch synthesis enzymes in developing rice endosperms 被引量:7
20
作者 CAO zhen-zhen PAN Gang +5 位作者 WANG Fu-biao WEI Ke-su LI Zhao-wei shi Chun-hai GENG Wei CHENG Fang-m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42-659,共18页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affecting grain starch properties of cooking rice cultivars. In this study, two non-waxy indica rice genotypes, cv. 9311 and its mutant with extremely high amylose ph...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affecting grain starch properties of cooking rice cultivars. In this study, two non-waxy indica rice genotypes, cv. 9311 and its mutant with extremely high amylose phenotype(9311eh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genes in starch synthesi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high temperature(H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nd hot-water-soluble starch content in mutant 9311 eha were genetically caused by a substitution from AGTTATA to AGGTATA at the leader intron 5′ splice site in Wx gene. This mutation resulted in different m RNA transcript levels, m RNA splicing efficiencies and protein levels of Wx between the two rice genotypes, which also lead to the genotype-dependent alteration in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Wx transcription and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HT. However, changes in the activities of other starch synthesizing enzymes and their expressions of distinct isoform genes were not significant with the Wx gene mutation, thus only minor difference in the particle size of starch granule, chain-length distribution and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enotypes. The temporal-specific expression of multiple isoform genes responsive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GBSS transcript expression under HT was generally accompanied by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SSSIIa, SSSIIIa and SBEIIb. Consequently, high temperature-ripened grains in 9311 eha showed high proportion of intermediate and long B chains and somewhat lower level of short A chain 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alteration of amylose content was not only attributed to 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GBSS, but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imentary effect of SSSIIa and SBEI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tarch synthesis gene expression amylopectin strucrute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