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性认知对游客怀旧感的影响——以乡村生活经历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菱洲 徐小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12期1428-1433,共6页
基于旅游者认知视角,以江西婺源李坑和江湾景区为典型案例地,将乡村生活经历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出乡村性认知与游客怀旧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性认知对游客怀旧感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地域条件认知对怀... 基于旅游者认知视角,以江西婺源李坑和江湾景区为典型案例地,将乡村生活经历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出乡村性认知与游客怀旧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性认知对游客怀旧感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地域条件认知对怀旧感的影响路径系数最高;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均正向影响游客怀旧感;乡村生活经历作为调节变量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乡村生活的年数越多,越容易引发游客怀旧感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感 乡村性认知 乡村生活经历 乡村旅游 游客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植物代谢组学技术鉴别林下山参的生长年限 被引量:19
2
作者 常相伟 王博然 +5 位作者 王彤 李德坤 赵颖 张玉岭 周大铮 叶正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609-3614,共6页
生长年限是影响林下山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对不同生长年限的林下山参进行鉴别,该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PCA和OPLS-D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11~15年林下山参芦头的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生长年限是影响林下山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对不同生长年限的林下山参进行鉴别,该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PCA和OPLS-D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11~15年林下山参芦头的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林下山参芦头之间的代谢物组成有差异。为了提高鉴别效果,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筛选出对分类贡献大的差异代谢物,并以筛选的差异代谢物建立11~15年林下山参的OPLS-DA判别模型,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均较高,可用于鉴别市场上常见的11~15年林下山参。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林下山参年限鉴别方法,同时也为其他中药材的年限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山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植物代谢组学 年限鉴别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多变量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肉制品加工中有害物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苏苏 苑冰冰 +3 位作者 赵子瑞 陈治旭 张凌 周亚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954-1960,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多,肉制品的安全性也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带来或产生的亚硝胺类、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以及生物胺类等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消费者健康。有关这些有害物质的检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多,肉制品的安全性也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带来或产生的亚硝胺类、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以及生物胺类等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消费者健康。有关这些有害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已成为肉品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技术在肉制品有害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肉制品加工中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及亚硝胺类、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以及生物胺类)的控制技术,为建立肉制品加工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准确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加工 有害物质 检测 控制
下载PDF
石油装备类特色小镇的开发思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苓 周崇华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年第9期20-23,共4页
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占比约20%,论文从城市运营的视角,以某石油装备小镇为例说明此类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策略、业务逻辑及现金流平衡等,为此类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运营 石油装备 特色小镇 开发研究
下载PDF
探究严重脂血标本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5
作者 江文豪 姚少濠 +1 位作者 胡志峰 张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84-87,共4页
目的建立标本脂血标准,探究严重脂血标本在多项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影响和评估脂血标本高速离心后检测结果是否临床可接受。方法收集200例严重脂血的标本提取脂液,5例无脂血血清配制严重脂血样本。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加脂前(无脂... 目的建立标本脂血标准,探究严重脂血标本在多项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影响和评估脂血标本高速离心后检测结果是否临床可接受。方法收集200例严重脂血的标本提取脂液,5例无脂血血清配制严重脂血样本。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加脂前(无脂血)、加脂后(发生脂血)、高速离心后(处理后)的47项生化指标以及不同浓度三酰甘油(TG)标本的吸光值(ABS),采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浓度TG标本的吸光度(A),检测结果以1/3TEa(最大允许误差)和最小检测差异判断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TG与ABS、A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52.15x-6.395、y=0.02146x-0.003073,47项指标中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铁(FE)、类风湿因子(RF)、铜蓝蛋白(CER)、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果糖胺(FRUC)、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磷(P)、总钙(Ca)检测结果受标本严重脂血(++++)影响,RF、hsCRP、CRP、钠(Na)、脂蛋白(a)[LP(a)]、总蛋白(TP)高速离心后检测结果不在临床接受范围内。脂血程度降为+++,RF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脂血程度降为++,hsCRP、CRP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结论TG浓度与ABS、A存在高度相关,严重脂血可以影响部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除hsCRP、CRP、RF外,大部分生化指标可以通过高速离心的方法减少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脂血 生化指标 高速离心
下载PDF
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苗润晨 樊海宁 +5 位作者 李永寿 王志鑫 张灵强 周岩延 刘昊琛 刘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5-729,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国西部地区医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确诊为肝包虫病的患者409例,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V表面抗原血清阳性测试;卡...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国西部地区医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确诊为肝包虫病的患者409例,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V表面抗原血清阳性测试;卡方检验明确HBV共感染在不同类型肝包虫病中的流行情况。以是否感染HBV为标准分组,以不同类型肝包虫病分层,对比HBV病毒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后出现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更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与囊型肝包虫病患者相比,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发生HBV病毒共感染的机会更高(38.4%vs.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以细粒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囊型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比无HBV共感染者肝脏功能损伤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共感染HBV患者较之无HBV共感染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肝脏损伤,肝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更容易出现HBV病毒共感染,并且会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包虫病(CE) 泡型包虫病(AE) 乙型肝炎病毒(HBV)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