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结合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天姣 钱炜祺 +2 位作者 周宇 何磊 邵元培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及产业变革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世界各航空航天大国均在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的结合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重点讨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及产业变革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世界各航空航天大国均在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的结合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重点讨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飞行试验等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三大手段上的应用,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辅助海量气动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上发挥的作用,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气动建模与先进飞行器设计中蕴藏的应用价值,并指出了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相结合所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空气动力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全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质量水平和标准化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天娇 张传宝 +1 位作者 王冬环 陈文祥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质量水平和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探讨我国HbA1c质量控制工作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方法收集2008至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HbA1c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数据资料,使用Exc...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质量水平和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探讨我国HbA1c质量控制工作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方法收集2008至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HbA1c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数据资料,使用Excel 2010软件计算各个批号质控品(除外±3s后)数据的统计值,对参加实验室情况、检测系统构成、实验室间变异、偏倚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美国、欧洲HbA1c EQA计划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2008至2017年,全国HbA1c EQA计划参加实验室总数由313家增长至1 644家;所有实验室间变异系数(除外±3s后)的平均值由16.5%降至4.7%;主流检测系统室间变异系数由8.9%降至4.0%。2017年EQA计划中,77%(1 266/1 644)的实验室使用的检测系统对全部5个批号质控品的组内变异系数〈3.5%;85.6%(1 407/1 644)的实验室所有5个批号质控品测定结果与国际临床化学参考方法测定的靶值的偏倚均〈0.5% HbA1c,69.8%(1 148/1 644)的实验室偏倚均〈0.3% HbA1c。主流检测系统在实验室间变异、组内变异、偏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与欧美发达国家数据无显著差异。 结论近十年来,我国HbA1c检测的整体质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HbA1c参考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室间质量评价 标准化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坏死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天骄 刘盈盈 裴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2,共4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其中21例并发坏死性肺炎,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坏死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是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其中21例并发坏死性肺炎,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坏死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是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坏死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预测因素
下载PDF
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连丽丽 郭睿 +1 位作者 张天骄 裴宇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68-67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吉林...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620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患者上述5项指标。分别将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肝癌治疗后缓解组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组检测结果进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通过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估5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中的诊断效能及关联程度。对5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验阳性率以及诊断肝癌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结果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肝癌治疗后缓解组该5项指标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项指标诊断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00~0.914,cut-off值分别为:AFP 7.72 ng/mL,AFP-L30.60 ng/mL,AFP-L3%5.0%,DCP 36.79 ng/mL,GP7378.97 ng/mL;敏感性69.04%~82.94%,特异性78.34%~98.22%,约登指数0.476~0.812。联合检测诊断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的AUCROC为0.928~0.996,敏感性83.20%~97.67%,特异性94.89%~98.12%,约登指数0.811~0.955。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组0.63%(AFP-L3%)~6.37%(AFP),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32.06%(GP73)~79.77%(AFP),肝癌治疗后缓解组5.77%(AFP-L3%)~17.63%(DCP);联合检验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组3.67%(AFP-L3%+GP73)~11.82%(5项联合),肝癌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85.80%(AFP+AFP-L3%)~99.82%(5项联合),肝癌治疗后缓解组12.67%(AFP+AFP-L3%)~32.94%(5项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22.62%(GP73)~69.77%(5项联合),特异性分别为88.18%(5项联合)~99.37%(AFP-L3%),总正确率47.44%(GP73)~75.93%(5项联合),阳性预测值92.16%(5项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异常凝血酶原 高尔基体蛋白73 联合检验 ROC曲线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眭有昕 郭川 +8 位作者 朱仕哲 沈滢 章天娇 王庆雷 徐胜 张宇时 言丽香 施晔 王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1-808,共8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4例,按区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纳...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4例,按区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两组各排除2例,最终每组纳入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同步干预,对照组则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同步干预,两组同步干预频次为1次/d,20 min/次,5 d/周,持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评定偏瘫侧上肢功能,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偏瘫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FMA-UL评分分别为(32±15)、(33±17)分;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FMA-UL评分分别为(48±15)、(38±18)分。治疗前后两组FMA-UL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24,P<0.01),时间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FMA-U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FMA-UL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ARAT评分分别为(3.7±2.2)、(3.8±2.6)分;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ARAT评分分别为(5.4±2.1)、(4.4±2.6)分。治疗前后两组ARAT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84,P<0.01),时间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ARAT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ARAT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经颅直流电刺激 虚拟现实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与两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醛固酮测定结果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文波 周伟燕 +8 位作者 易喜连 李倩倩 李淼 赵海建 张江涛 张天娇 曾洁 闫颖 张传宝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5-551,共7页
目的比较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与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法间醛固酮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醛固酮室间质评数据,评价我国醛固酮检测现状。方法方法学评价。2018年7至11月收集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剩余血浆标本... 目的比较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与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法间醛固酮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醛固酮室间质评数据,评价我国醛固酮检测现状。方法方法学评价。2018年7至11月收集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剩余血浆标本,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进口系统A与国产系统B检测45份临床血浆样本、4份质控品、5份冻干牛血清样本与3份新鲜冰冻混合人血清样本。根据EP15-A3指南评价方法不精密度,以Deming回归分析方法间相关性,Bland-Altman图分析方法间绝对与相对偏差,以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价方法间一致性。结果3种方法的不精密度均满足生物学变异导出的适当性能要求。进口A系统与LC-MS/MS间具有较好相关性与一致性(R^2=0.985,CCC=0.967),国产系统B与进口系统A或LC-MS/MS间相关性与一致性较差(R^2分别为0.538和0.547,CCC分别为0.605和0.528)。以LC-MS/MS为参比方法,方法间平均相对偏差均不满足生物学变异最低偏倚要求(18.60%)。结论LC-MS/MS法与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醛固酮结果存在差异,建立醛固酮参考方法研制有证参考物质,完善醛固酮检测溯源体系,改进免疫试剂特异性,是推动醛固酮临床检测标准化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发光 免疫测定 色谱法 液相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治理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苏敏 张天娇 张苇乐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87,共5页
精细化治理有利于破解医疗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价值。根据公共管理“过程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治理路径可围绕价值、主体和目标三个层面展开:以全民健康共享为治理价值,政府、市场、社会等治... 精细化治理有利于破解医疗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价值。根据公共管理“过程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治理路径可围绕价值、主体和目标三个层面展开:以全民健康共享为治理价值,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主体多元协同共建,从“宏观—中观—微观”多维视角,实现并检验共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精细化治理 共享共建共治
下载PDF
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旭 张天骄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9年第6期88-91,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以对芳纶进行初步鉴别,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在波数为1437~1706cm^-1时存在着区别,在1640cm^-1和1530cm^-1附近分别为酰胺Ⅰ带和酰胺Ⅱ...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以对芳纶进行初步鉴别,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在波数为1437~1706cm^-1时存在着区别,在1640cm^-1和1530cm^-1附近分别为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间位芳纶在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处均分裂为双峰,而对位芳纶仅在酰胺II带处分裂为双峰,在酰胺I带仍保持单峰;在远红外波段,间位芳纶在波数分别为248.77,281.56,331.70,352.91,408.84,457.05cm^-1附近出现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对位芳纶在波数分别为250.70,343.27,377.98,443.55cm^-1附近出现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在拉曼光谱图中,两种芳纶产生了不同数量的振动峰,其中,在拉曼位移为1002cm^-1处,间位芳纶有明显的苯的环呼吸振动峰,而对位芳纶却没有,在拉曼位移为1214~1380cm^-1,1380~1460cm^-1时,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拉曼振动峰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对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在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振动特征峰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其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中红外光谱 远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定性 鉴别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的机制及其与常用抗凝药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一枢 丁楠 +3 位作者 张天娇 李雪 陈潮 杨铭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68-75,共8页
综述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的机制及其与常用抗凝药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丹红注射液主要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影响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分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综述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的机制及其与常用抗凝药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丹红注射液主要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影响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分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活性的影响提示其与常用抗凝药物联用后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可为丹红注射液与其他药物的合理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丹红注射液 活血化瘀 抗凝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聚醚砜超细纤维无纺布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代军 包建文 +3 位作者 钟翔屿 王德辉 张天骄 陈祥宝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67-3775,共9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采用更适用于批量化制备的聚醚砜-尼龙6(PESPA6)共混纺丝溶解剥离法制备PES超细纤维无纺布,并将该无纺布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增韧前后的I型层间断... 为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采用更适用于批量化制备的聚醚砜-尼龙6(PESPA6)共混纺丝溶解剥离法制备PES超细纤维无纺布,并将该无纺布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增韧前后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II型层间断裂韧性(GIIC)和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并表征复合材料层间断裂微观形貌,研究该无纺布对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影响与复合材料超细纤维无纺布层间增韧机制。结果表明,采用无纺布层间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后,其GIC性能由增韧前的289 J/m^(2)提升到增韧后的312 J/m^(2);GIIC性能由增韧前的1391 J/m^(2)提升到增韧后的3649 J/m^(2)。试样冲击后损伤面积由增韧前的1050 mm^(2)降低到增韧后的204 mm^(2),相应的冲击后压缩强度由增韧前的228 MPa提升到增韧后30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碳纤维 层间增韧 共混纺丝
原文传递
治疗药物监测样本检测质量现状和标准化构想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琦 周伟燕 +2 位作者 张天娇 闫颖 张传宝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4-678,共5页
准确测定患者体内药物浓度是做好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实施精准化药物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临床实验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TDM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精神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和其他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药物中... 准确测定患者体内药物浓度是做好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实施精准化药物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临床实验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TDM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精神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和其他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药物中都对临床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TDM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类别多,目前只有部分免疫学检测方法具备了经过批准的配套检测系统和试剂盒,但是大部分TDM项目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技术,都是自建方法(LDT)。资料显示,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同一方法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TDM检测结果尚未实现量值溯源;(2)检测方法尚未实现标准化;(3)EQA计划的覆盖面不足;(4)TDM实验室参加EQA计划的意识不够;(5)TDM标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些问题制约了TDM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1)建立参考系统,实现检测结果量值溯源;(2)在逐步增加TDM EQA计划项目的同时,也要尽快开展正确度评价计划;(3)规范TDM样本检测技术;(4)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丙戊酸 标准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合成纳米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的交叉前沿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晴晴 张天鲛 +1 位作者 赵潇 聂广军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2期260-278,共19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独特的粒径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生物学中的重要新兴学科,合成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合成纳米生物学:...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独特的粒径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生物学中的重要新兴学科,合成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合成纳米生物学:一方面,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获取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的生物源纳米材料,形成以生物技术驱动的纳米材料合成理论;另一方面,利用纳米材料对生物体进行功能强化或者生命活动模拟,拓展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设计构建理念。本文根据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将合成纳米生物学分为基于基因工程化改造生物源纳米材料的“仿生命体”研究、基于纳米材料功能强化的杂合生物系统的“半生命体”研究和基于纳米材料模拟生命活动的“类生命体”研究三个细分领域。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仿生细胞膜纳米颗粒、外泌体、细菌外膜囊泡、病毒样颗粒和细菌生物被膜等生物源纳米材料的改造及功能研究,以及纳米人工杂合细菌和细胞、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纳米材料元件组装的纳米类酶、人工抗原递呈细胞、运动纳米机器人、DNA纳米机器人等仿生人工合成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合成纳米生物学在肿瘤治疗、环境修复、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剖析了当前“活细胞疗法”的优势与临床转化的局限性;对智能化药物输运平台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合成生物学 合成纳米生物学 仿生命体 半生命体 类生命体
下载PDF
16种17-羟孕酮制备物基于两种评价方案的互通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琪琛 张天娇 +6 位作者 闫颖 周伟燕 李新 李水军 赵海建 陈文祥 张传宝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应用两种互通性评价方案评价16种17-羟孕酮制备物的互通性。方法互通性研究,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之间北京医院检验科的新鲜人血清共52份。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间标准化研究所文件(CLSI)EP14-A3和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 目的应用两种互通性评价方案评价16种17-羟孕酮制备物的互通性。方法互通性研究,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之间北京医院检验科的新鲜人血清共52份。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间标准化研究所文件(CLSI)EP14-A3和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互通性评价工作组报告,以血清17-羟孕酮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为比对方法,3种临床常规分析系统(1种放射免疫法,2种LC/MS分析法)为待评方法,一同测定52个人血清样本和16种制备物的17-羟孕酮浓度,评价制备物质的互通性。结果综合两种互通性评价结果,所有正确度验证材料和国家甾体激素标准物质在LC/MS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互通性,6/9的EQA材料在三种常规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互通性。其中所有材料在偏倚差值法中所有材料的LC/MS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互通性。结论两种互通性评价结果有所差异,使用新鲜冰冻人血清作为血清17-羟孕酮的质评材料均能满足互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羟孕酮 质量控制 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LightGBM模型的鱼类异常行为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红春 王丹 +2 位作者 陈冠奇 张天蛟 吴若有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1期47-55,共9页
针对传统理化方法分析水质污染情况耗时耗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鱼类异常行为识别的水质监测方法。以红色斑马鱼(red zebrafish)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首先对斑马鱼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获取鱼群纹理特征;然后通过L... 针对传统理化方法分析水质污染情况耗时耗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鱼类异常行为识别的水质监测方法。以红色斑马鱼(red zebrafish)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首先对斑马鱼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获取鱼群纹理特征;然后通过Lucas-Kanade光流法计算鱼群的运动信息熵,并对获取的纹理特征和信息熵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采用轻量化梯度促进机(LightGBM)对鱼类异常行为进行检测,与深度神经网络(DNN)和支持向量机(SVM)检测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利用LightGBM对鱼类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8.5%,与其他模型对比分别提高0.5%和25.3%。研究表明,基于LightGBM模型的鱼类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相比其他模型能更准确地识别鱼类非正常游动。该模型适用于自动水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鱼类异常行为 LightGBM
下载PDF
SII、NPAR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天骄 姜丽杰 +1 位作者 胡国玲 栾波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和循环科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2例老年...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和循环科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2例老年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00)和预后不良组(n=52)。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Killip分级等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SII、NPAR对老年A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STEMI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发病至行PCI时间、Killip分级、入院GRACE评分、LVE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CK-MB、TnI、SII和NPA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术前SII、NPAR分别与Killip分级、GRACE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示,SII、NPAR和两项联合检测预测老年ASTEM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42、0.807、0.9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GRACE评分、LVEF、SII和NPAR是影响老年A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SII、NPAR升高与ASTEMI老年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SII、NPAR对评估ASTEMI老年患者短期预后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比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盐胁迫下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雪薇 高兴彪 +3 位作者 张旭旭 张天娇 方海宇 周德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随着生理学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盐胁迫下发酵微生物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精准解析,为有效调控盐卤发酵、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风味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综述了发酵食品中常见的耐盐微生物、主要耐盐机制、高盐环境中的促发酵特性以及研... 随着生理学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盐胁迫下发酵微生物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精准解析,为有效调控盐卤发酵、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风味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综述了发酵食品中常见的耐盐微生物、主要耐盐机制、高盐环境中的促发酵特性以及研究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发酵微生物 耐盐机制 促发酵机制 多组学技术
下载PDF
基于移动agent的机坪机会传输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维兴 张天娇 +1 位作者 林家泉 刘贵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针对民航机坪设备监控网络中存在过量数据分组而造成的数据拥塞和网络时延等问题,提出基于机会转发的路由算法.结合机坪与特种车辆的工况运行特点,建立了基于机会网络的机坪设备监控系统和节点移动模型;详述了基于移动agent的机坪机会... 针对民航机坪设备监控网络中存在过量数据分组而造成的数据拥塞和网络时延等问题,提出基于机会转发的路由算法.结合机坪与特种车辆的工况运行特点,建立了基于机会网络的机坪设备监控系统和节点移动模型;详述了基于移动agent的机坪机会网络路由算法机制,即依据消息权重计算消息副本的产生数量,将节点移动方向和自由度考虑进消息副本的产生与二叉发送中,再根据消息分组的优先级和缓存时长确定数据的缓存与释放顺序;在ONE环境下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能有效减缓消息副本数量过多造成的数据冗余,降低路由开销和通信时延,将消息投递率提升27.78%;在路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机坪设备工况数据在传输时具有稳定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坪设备 机会网络 路由策略 移动代理 数据分组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溶解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红春 毛瑞 +2 位作者 杨蒙召 张天蛟 黄俊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0期51-53,57,共4页
为了提高溶解氧的预测精度,以水产品溯源与安全预警平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模型的水质参数预测方法,并与LSTM和PCA-NARX网络预测模型进行48h内的溶解氧预测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通过XGBoost模型预测的结果均方根误差(R... 为了提高溶解氧的预测精度,以水产品溯源与安全预警平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模型的水质参数预测方法,并与LSTM和PCA-NARX网络预测模型进行48h内的溶解氧预测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通过XGBoost模型预测的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在24 h和48 h内的泛化能力均高于LSTM和PCA-NARX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参数 XGBoost模型 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 PCA-NARX神经网络
下载PDF
从中亚伊卡特看新疆艾德莱斯的起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天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51-56,共6页
对新疆艾德莱斯的起源问题,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从新疆艾德莱斯和中亚伊卡特的对比看,二者在技艺、颜色和图案方面有着较大、较明显的关联和共性,可以将艾德莱斯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伊卡特。根据国外学者的考察,伊卡特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日... 对新疆艾德莱斯的起源问题,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从新疆艾德莱斯和中亚伊卡特的对比看,二者在技艺、颜色和图案方面有着较大、较明显的关联和共性,可以将艾德莱斯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伊卡特。根据国外学者的考察,伊卡特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日本法隆寺保存的中亚伊卡特,时间在公元6世纪左右。因此,作为中亚伊卡特另一种形式的新疆艾德莱斯,其染织技术亦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后与中原丝绸、新疆风土人情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今天独具特色的新疆艾德莱斯丝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德莱斯 新疆 伊卡特 中亚 扎经染色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水生生物食物链结构特征分析
20
作者 张耀方 李添雨 +6 位作者 李卓轩 叶芝菡 薛万来 黄炳彬 李垒 张天娇 董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95,共10页
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是研究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手段.应用水生生物摄食过程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会伴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分馏作用而变化的特征,以北京地区永定河流域山区河道、永定河流域平原... 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是研究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手段.应用水生生物摄食过程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会伴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分馏作用而变化的特征,以北京地区永定河流域山区河道、永定河流域平原河道、潮白河流域山区河道、北运河流域平原河道为研究对象,共布设30个样点,探究不同流域河道水生生物食物网结构变化特征,定量反映其水生生物摄食关系、营养级、食物网的冗余程度,揭示水生生物食物网结构、物质循环特征.结果表明:①北京地区不同流域河道δ^(13)C、δ^(15)N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流域呈现不同上升趋势,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山区河道均总体呈现“L”型阶梯上升趋势,永定河流域平原河道呈现“”型上升趋势,北运河流域呈现“│”型上升趋势.②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河道鱼类δ^(15)N总体稳定在8‰~18‰之间,显著大于北运河流域δ^(15)N(5‰~15‰).③不同流域鱼类δ^(15)N、δ^(13)C形成的矩阵与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δ^(15)N、δ^(13)C形成的矩阵重叠比例呈现潮白河流域<永定河流域山区河道、永定河流域平原河道<北运河流域的特征,其中北运河流域重叠比例高达53.73%,这反映了北运河流域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冗余程度较高.④水生生物在不同流域摄食关系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且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对小型鱼类摄食比例为60%~82%,无明显偏好性,相对营养级较低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偏好上总体体现出一致性,对底栖动物摄食比例总体在50%以上.未来,采用鱼类δ^(15)N、不同流域各类生物δ^(15)N、δ^(13)C分布矩阵并与新兴技术、统计方法等结合,可进一步深层次、精细化指导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评价、水生态系统调控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水生生物 食物链结构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