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 被引量:47
1
作者 陈洁 许海 +3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秦伯强 张运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7-918,共12页
湖泊磷循环主要指磷在沉积物、上覆水和生物体间的迁移转化,而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作为富营养湖泊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磷在上覆水、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转化的... 湖泊磷循环主要指磷在沉积物、上覆水和生物体间的迁移转化,而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作为富营养湖泊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磷在上覆水、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转化的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探讨沉积物性质、环境因子和生物特性对界面磷迁移的驱动机制,以及磷在浅水湖泊、深水湖泊中迁移转化机制的差异,指出现阶段迁移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因素和定性化方面,而对多因素和定量化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未来可深入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磷的迁移规律.分析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质量衡算和模型等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提出未来可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和模型法相结合,借助野外调查识别磷的迁移过程,模拟实验验证磷迁移的机制,并以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的数据和结论为基础,构建模型量化具体迁移过程及其对湖泊磷循环的贡献,从而全面认识磷迁移转化规律.最后,提出了未来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湖泊 迁移 转化 内源磷 机制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氮磷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2
作者 季鹏飞 许海 +4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邹伟 朱梦圆 康丽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30-4041,共12页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湖泊TN/TP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春季TN/TP平均值为21.52±14.28,过水性湖泊、深水湖泊以及富营养化湖泊3种类型水体中,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较低,为14.38±7.40,深水湖泊的TN/TP最高,为40.97±33.37;夏季调查湖库的TN/TP平均值为21.73±23.78,其中深水湖泊的TN/TP仍为最高,达96.38±45.91,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仍为最低,达10.91±4.44.春、夏相比,过水性湖泊和深水湖泊夏季的TN/TP显著上升,而富营养化湖泊却明显下降,且降幅随富营养化程度升高而加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湖泊TN/TP都与水体深度显著正相关.此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高,TN/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就越弱,富营养化程度越低,TN/TP越高,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越明显.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营养盐策略上,多数湖泊控磷更为重要,在一些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湖泊,局部疏浚、合理挖深、外源控制和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等是值得探索的修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氮磷比 富营养化 水深 浮游植物
原文传递
蓝藻水华对太湖水柱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志迎 许海 +3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秦伯强 张运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61-1269,共9页
反硝化作用是湖泊水体最主要的脱氮过程,对减轻湖泊的氮素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可能会通过改变水体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环境来促使反硝化作用直接在水柱中发生,加速氮的去除.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取太湖湖水添... 反硝化作用是湖泊水体最主要的脱氮过程,对减轻湖泊的氮素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可能会通过改变水体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环境来促使反硝化作用直接在水柱中发生,加速氮的去除.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取太湖湖水添加不同生物量的蓝藻和连续10 d的NO_3^--N、PO_4^(3-)-P营养盐,进行蓝藻生长与降解对反硝化影响的模拟实验,测定蓝藻水华期水体藻类生物量和各形态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15)N同位素添加培养结合膜进样质谱仪(MIMS)实时定量测定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蓝藻在生长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在衰亡期藻细胞通过降解矿化释放了大量的NH_4^+-N,继而转化为NO_3^--N,为反硝化作用提供底物,是大幅度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的关键;反硝化速率(以N2计,下同)最高达到(1 614. 52±301. 57)μmol·(m^2·h)^(-1),是同时期最低蓝藻生物量组反硝化速率[(534. 45±242. 18)μmol·(m^2·h)^(-1)]的3倍,实验结束时添加初始蓝藻生物量倍数最高组的TN去除率达最高(40. 02%),是未添加蓝藻组TN去除率(17. 72%)的2. 26倍,说明蓝藻堆积会显著促进反硝化作用的强度,加速水体氮素的去除.蓝藻衰亡时反硝化速率的快慢受NH_4^+浓度的影响显著,表明附着在藻团的微生物的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盐去除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华蓝藻生长期快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蓝藻死亡降解后通过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加速氮素去除,这可能是太湖夏季氮素浓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浓度 15N同位素添加 膜进样质谱仪(MIMS) 反硝化速率
原文传递
不同雨强对太湖河网区河道入湖营养盐负荷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洁 朱广伟 +4 位作者 许海 詹旭 朱梦圆 笪文怡 黄亚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24-4931,共8页
为揭示太湖河网区不同雨强下入湖河道面源污染规律,以太湖入湖负荷最大的河道大浦河为例,通过一周年逐日高频监测水体各形态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碳等营养盐情况,结合河道流量及降雨量的自动监测资料,分析了大雨、中雨、小雨及无雨等4种... 为揭示太湖河网区不同雨强下入湖河道面源污染规律,以太湖入湖负荷最大的河道大浦河为例,通过一周年逐日高频监测水体各形态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碳等营养盐情况,结合河道流量及降雨量的自动监测资料,分析了大雨、中雨、小雨及无雨等4种降雨强度下太湖河网区典型河道的流量和营养盐负荷特征.结果表明,作为太湖河网区的典型入湖河道,大浦河时常发生往复流现象,观测的365 d内,有60 d日均流量为负值,占16%;河道流量对雨强的响应较为迟缓,仅强降雨事件(>25 mm·d^-1)下,降雨当日河道流量才显著增加;中雨期平均流量仅比无雨期高了29%,在统计上不显著.河道水体营养盐浓度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差异不显著,大雨、中雨、小雨及无雨事件下河道总氮浓度分别为(3.00±0.58)、(3.34±0.93)、(3.55±1.05)和(3.37±1.14)mg·L^-1,小雨事件当天水体总氮浓度均值最高,而4种类型降雨事件下河道总磷含量分别为(0.228±0.068)、(0.258±0.121)、(0.219±0.083)和(0.225±0.121)mg·L^-1,差异性也不显著,就平均值而言,中雨时河道总磷浓度最高.夏季典型降雨过程分析表明,不同雨强发生之后河道溶解性有机碳和各形态氮的浓度变化不大,但大雨之后次日河道各形态磷浓度有明显增高,持续时间为2 d,中雨后次日河道总磷和颗粒态磷有明显增高,持续时间仅为1 d,小雨后磷浓度基本无变化.大雨、中雨、小雨和无雨时总氮日负荷分别为7.64、3.19、3.21和2.62 t·d^-1,总磷日负荷分别为0.59、0.26、0.22和0.20 t·d^-1,受入湖流量影响,大雨期营养盐日负荷显著高于中雨及以下强度的降雨;然而,由于一年内大雨出现频次较少,大雨期氮和磷总入湖负荷占年负荷的比重不大,大雨期总氮和总磷分别入湖61.11 t和4.72 t,占观测周年的5.6%和5.8%,这与山区河道降雨负荷间的关系有着显著区别.本高频观测表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区 面源污染 营养盐 降雨强度 湖泊 外源负荷 太湖
原文传递
生态浮床对千岛湖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唐伟 许海 +5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王裕成 韩轶才 王子聪 朱梦圆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6-935,共10页
为探索生态浮床对较清洁型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以华东地区最大深水水库千岛湖为例,选取浮叶植物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沉水植物绿色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为材料,采用氮磷浓度... 为探索生态浮床对较清洁型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以华东地区最大深水水库千岛湖为例,选取浮叶植物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沉水植物绿色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为材料,采用氮磷浓度相对较高的库尾湖湾湖水进行生态浮床静态模拟试验,测定浮床植物生长及水体氮磷浓度变化,并利用膜接口质谱仪测定水体溶解性氮气(N_(2))含量,研究浮床植物体内吸收、反硝化脱氮等综合脱氮除磷能力.结果表明:①浮床植物的氮磷净化能力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浮床植物长势、氮磷去除效果、反硝化脱氮能力均高于秋季;②不同水生植物间的氮磷去除能力差异显著,试验水体中黄花水龙和绿色狐尾藻的总氮(TN)、总磷(TP)去除效率分别为2.22、0.07和2.89、0.08 mg/(kg·d),绿色狐尾藻体内吸收氮、磷最多,植物干质量的氮、磷含量分别为12.44~15.57和0.96~1.95 g/kg;③植物的生长大大增强了水体的反硝化脱氮能力,黄花水龙、绿色狐尾藻、菖蒲与空白对照组溶解性N2差值(净脱氮差)分别为0.16~22.35、-4.14~24.63、-0.26~15.74μmol/L,水生植物生物量是影响浮床系统反硝化作用的最关键因素.研究显示,生态浮床是较清洁型湖水氮磷削减的一种可行技术,浮床植物组合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生长特性和反硝化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型湖水 生态浮床 植物吸收 氮磷去除 反硝化
下载PDF
太湖春夏两季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锋 许海 +4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郭宇龙 康丽娟 朱梦圆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96-2302,共7页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湖泊的重要脱氮过程,对维持湖泊氮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太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20年春季和夏季选择太湖的梅梁湾、贡湖湾、竺山湾、大浦口、胥口...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湖泊的重要脱氮过程,对维持湖泊氮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太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20年春季和夏季选择太湖的梅梁湾、贡湖湾、竺山湾、大浦口、胥口湾和湖心区采集无扰动泥柱,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恒温水浴条件下开展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流动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春季太湖不同湖区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反硝化速率为(27.74±8.45)~(142.43±35.54)μmol·(m^(2)·h)^(-1),厌氧氨氧化速率为(2.35±1.06)~(17.95±8.66)μmol·(m^(2)·h)^(-1),厌氧氨氧化对脱氮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为(7.82±1.71)%~(11.20±1.53)%.夏季竺山湾脱氮速率最高,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分别高达(165.68±62.14)μmol·(m^(2)·h)^(-1)和(33.56±10.66)μmol·(m^(2)·h)^(-1),厌氧氨氧化对脱氮贡献率达到了(16.85±1.78)%,其他湖区的脱氮速率相对较低,且没有十分显著的空间差异,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分别为(25.47±10.46)~(42.50±16.46)和(2.65±0.94)~(5.95±2.65)μmol·(m^(2)·h)^(-1),厌氧氨氧化对脱氮的贡献率为(13.62±1.95)%~(7.24±1.78)%.总体来说,夏季反硝化速率要普遍低于春季,而厌氧氨氧化速率相对于春季并无明显下降.统计分析表明,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与底物氮浓度呈显著的相关性(P<0.01),说明氮浓度是不同湖区脱氮速率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此外,厌氧氨氧化对脱氮的贡献率与叶绿素a的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说明蓝藻水华对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率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具体的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太湖 硝酸盐 脱氮速率
原文传递
沉积物参与下氮磷脉冲式输入对太湖水体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洁 许海 +5 位作者 詹旭 许笛 朱广伟 朱梦圆 季鹏飞 康丽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71-2678,共8页
湖泊沉积物既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储存库,也是水体营养盐的二次污染源,可以缓冲水体氮磷浓度变化,进而影响水体营养盐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藻类生长.本文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沉积物参与下外源氮磷脉冲式输入对水体营养... 湖泊沉积物既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储存库,也是水体营养盐的二次污染源,可以缓冲水体氮磷浓度变化,进而影响水体营养盐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藻类生长.本文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沉积物参与下外源氮磷脉冲式输入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生长的影响,并阐明氮磷在沉积物、水和藻类间的迁移转化及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当以0.30 mg·(L·d)^-1的速率脉冲式输入氮时,实验组(有沉积物)水体氮浓度远低于相应的对照组(无沉积物),沉积物参与下水体氮约以0.144~0.156 mg·(L·d)^-1的速率脱除,根据单位面积估算水体脱氮速率约为40.793~44.193 mg·(m^2·d)^-1,脱氮量约占外源氮的48%~52%;而相应对照组水体约以0.021~0.039 mg·(L·d)^-1的速率脱氮,脱氮量仅占外源氮的7%~13%,可见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浅水湖泊反硝化等脱氮过程的主要场所,对减轻湖泊氮负荷具有重要贡献.当以0.015 mg·(L·d)^-1的速率脉冲式输入磷时,沉积物表现出明显的"汇"效应,约52%~58%外源磷以2.210~2.422 mg·(m^2·d)^-1的速率汇入沉积物,其余约23%~26%外源磷被藻类吸收,约20%~22%则以溶解态存在水体,可见沉积物的参与能有效地缓冲水体磷浓度对外源磷的响应.无外源输入时,沉积物充当磷源,以约0.310~0.468 mg·(m^2·d)^-1的速率释放磷供给藻类生长.薄膜梯度扩散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分析显示,沉积物间隙水中有效态磷浓度远高于上覆水,并与二价铁显著相关,表明受铁结合态磷的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发生改变会造成内源磷的大量释放.总的说来,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时,沉积物中的磷可以缓慢释放进入上覆水中并供给藻类生长,延滞水体对外源控制的响应.因此,在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时,氮磷协调治理可以起到更快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脉冲式输入 藻类 太湖
原文传递
天目湖流域沟塘湿地脱氮速率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子聪 许海 +6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朱梦圆 康丽娟 赵锋 唐伟 赵星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9-988,共10页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脱氮热点,其对削减流域面源氮负荷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水库流域沟渠、池塘等湿地的脱氮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与夏季(6月)采集了天目湖沙河水库流域内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沟塘湿地的原状泥-水...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脱氮热点,其对削减流域面源氮负荷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水库流域沟渠、池塘等湿地的脱氮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与夏季(6月)采集了天目湖沙河水库流域内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沟塘湿地的原状泥-水柱,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室内流动培养,测定了不同沟塘湿地的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结果表明:①各沟塘湿地沉积物均具有较高的脱氮速率,春季脱氮速率范围为10.59~107.65μmol/(m^(2)·h),平均值为70.73μmol/(m^(2)·h),夏季脱氮速率范围为32.07~150.10μmol/(m^(2)·h),平均值为112.36μmol/(m^(2)·h),春季果园排水沟渠的脱氮速率最高,夏季茶园退水池塘的脱氮速率最高.②春季和夏季不同沟塘湿地厌氧氨氧化作用对脱氮的贡献率(简称“厌氧氨氧化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45.45%、36.26%,其中生活污水排放池塘和茶园退水池塘的厌氧氨氧化贡献率在夏季分别下降26.82%、14.98%,春季和夏季果园排水沟渠和入湖口河流湿地的厌氧氨氧化贡献率变化不大,平均值分别为21.17%、48.99%.③统计分析表明,水体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和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沉积物脱氮速率均呈显著相关,且高温与低溶解氧浓度条件下也有利于脱氮作用的进行.研究显示,水库流域沟塘湿地具有较好的脱氮能力,通过有效调控管理能够大大增加流域氮的截留能力,对水库水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流域 湿地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流动培养
下载PDF
反硝化脱氮对太湖蓝藻水华态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昌杰 许海 +6 位作者 詹旭 张铮惠 朱梦圆 邹伟 肖曼 倪子怡 朱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77-4984,共8页
反硝化作用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脱氮过程,与蓝藻生长之间存在对氮素的竞争作用,然而气候变化背景下反硝化脱氮对蓝藻水华发生动态的影响仍不清楚.基于2017~2021年北太湖为期5 a的水质监测历史数据,结合不同温度下蓝藻生长和沉积物泥浆... 反硝化作用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脱氮过程,与蓝藻生长之间存在对氮素的竞争作用,然而气候变化背景下反硝化脱氮对蓝藻水华发生动态的影响仍不清楚.基于2017~2021年北太湖为期5 a的水质监测历史数据,结合不同温度下蓝藻生长和沉积物泥浆培养实验,探究了湖体反硝化脱氮与蓝藻水华之间的相互影响.监测数据表明,太湖水体藻类生物量(以Chla表示)高值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而总氮浓度季节变化规律与藻类生物量完全相反,冬春季较高,夏秋季显著降低,溶解态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为主,并且硝态氮浓度在夏秋季节几乎接近于零.总磷浓度与Chla浓度变化一致.蓝藻培养实验结果表明,20℃以下蓝藻不能大量生长繁殖.泥浆培养实验结果发现,太湖反硝化作用的最高温度阈值为25℃,在10~25℃之间反硝化潜力与温度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最高硝态氮浓度阈值为4 mg·L^(-1),远高于太湖水体的硝态氮浓度,反硝化潜力最高达到(62.98±21.36)μmol·(kg·h)^(-1).太湖水体反硝化速率受到硝态氮浓度的限制,而气候变暖导致湖泊温度提前升高,会使蓝藻提前生长,蓝藻生长对硝态氮的同化吸收会和反硝化作用产生竞争,使得大量氮还未被反硝化作用脱除就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加剧蓝藻水华暴发的态势.研究结果对于解释近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太湖蓝藻水华反弹的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蓝藻水华 太湖 气候变暖
原文传递
东南丘陵山区深水水库两种浮床植物脱氮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子怡 许海 +6 位作者 詹旭 程新良 王裕成 朱广伟 朱梦圆 邹伟 孙起亮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为探究东南丘陵山区深水水库中生态浮床技术深度脱氮的效率及管理措施,以大型山谷型深水水库千岛湖为例,选取湿生植物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和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开展了原位模拟实验对比... 为探究东南丘陵山区深水水库中生态浮床技术深度脱氮的效率及管理措施,以大型山谷型深水水库千岛湖为例,选取湿生植物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和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开展了原位模拟实验对比研究,探究不同营养盐浓度和光强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与氮素去除效率。结果发现:(1)空心菜长势受营养盐和光照条件影响明显,添加氮磷后(TN=2.37 mg/L,TP=0.046 mg/L)的空心菜生物量是原位水体(TN=0.66mg/L,TP=0.028 mg/L)的1.6倍,适当遮光有助于浮床植物生长,40%遮光条件下空心菜的生物量是不遮光条件下的1.5倍;而粉绿狐尾藻生长受营养盐和光照条件影响均较小。(2)空心菜对于水体氮素净化能力显著高于粉绿狐尾藻,在最佳条件下空心菜和粉绿狐尾藻对氮素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213.30和44.23 mg/(m^(2)·d)。(3)空心菜去除氮主要以植物同化作用为主,占70%以上TN去除量,40%遮光环境通过明显提升空心菜同化吸收氮量和根系反硝化速率增强了氮的去除能力;粉绿狐尾藻同化吸收和反硝化脱氮作用各占50%左右,以遮光75%下脱氮效果最好。本研究表明,采用生态浮床技术能够强化深水水库的脱氮能力,空心菜更适合在氮浓度较高的水体生长,夏季为空心菜和粉绿狐尾藻浮床分别进行40%和75%的遮光处理将有更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因此,在滨岸湿地匮乏的深水水库实施多种植物搭配的生态浮床技术强化水体脱氮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质改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反硝化 千岛湖 光照 营养盐浓度
下载PDF
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炎症参与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镇业 王志文 +3 位作者 孟维鑫 迟超 展旭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信号通路的活化在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TAAD患者(n=12)和器官移植供体(n=12)的全层升主动脉壁组织样本;利用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信号通路的活化在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TAAD患者(n=12)和器官移植供体(n=12)的全层升主动脉壁组织样本;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AAD患者(n=43)和正常人体(n=50)的血液样品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结果在TAAD患者的升主动脉壁内观察到TLR4信号通路及其主要分子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伴有活化的巨噬细胞明显增多。TAAD患者血浆中IL-1β表达水平上升(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中升高的IL-1β是TAAD的新型独立血浆标志物。结论活化的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炎症参与TAAD病理发病机制且其调控的炎症产物对TAAD患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免疫炎症 TOLL样受体-4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基于新增haar特征和改进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彩丽 刘广文 +2 位作者 詹旭 才华 刘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提高base haar特征和原始AdaBoost算法的检测率并降低其误检率,提出一种改进型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新增haar-like特征,改进弱分类器选取方式和权重更新方式的AdaBoost算法,构建分类性能强大的级联分类器实现对人脸的有效检测... 为了提高base haar特征和原始AdaBoost算法的检测率并降低其误检率,提出一种改进型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新增haar-like特征,改进弱分类器选取方式和权重更新方式的AdaBoost算法,构建分类性能强大的级联分类器实现对人脸的有效检测。实验对比证明,与原始AdaBoost算法相比,新增haar-like特征方法检测率提高了1.1%,误检率降低了2.45%;改进AdaBoost算法检测率提高了2%,误检率降低了5.11%;同时新增haar-like特征并改进AdaBoost算法方法检测率提高了4.22%,误检率降低了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HAAR特征 ADABOOST算法 权重更新
下载PDF
DSB+CPB复合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鹏 苏子龙 +3 位作者 何剑伟 詹旭 黄俊波 孙连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为研究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除磷性能及其机理,采用不同比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DSB)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复合改性,制得DSB+CPB复合改性膨润土,利... 为研究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除磷性能及其机理,采用不同比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DSB)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复合改性,制得DSB+CPB复合改性膨润土,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CA)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膨润土土样进行了表征,并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其吸附过程,探讨了改性比例、pH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SB改性能提高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当加入CPB复合改性后,可进一步促进DSB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均随改性比例的增大而增强;对于0.5 DSB和1.0 DSB的改性膨润土,其与CPB最佳复合比例均为DSB+1.5CPB,最大吸附量分别为原土的7.81倍和8.19倍;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能力随pH的升高而降低,且吸附为物理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的自发吸热熵增过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吸附除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两性-阳离子复合改性 磷酸盐 吸附 表征 动力学 热力学
原文传递
翻译与诗学重构:辜鸿铭汉诗英译研究
14
作者 张鼎程 张旭 《外语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4,159,共10页
翻译文学对民族诗学和文化重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辜鸿铭受制于传统汉语诗学观,文章考察的重点在于其翻译选材,译者是如何协调源语和目的语的诗学规范,采取了何种重写策略;进而品评其译诗的美学特质,并体察他如何借助译诗来传递中... 翻译文学对民族诗学和文化重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辜鸿铭受制于传统汉语诗学观,文章考察的重点在于其翻译选材,译者是如何协调源语和目的语的诗学规范,采取了何种重写策略;进而品评其译诗的美学特质,并体察他如何借助译诗来传递中国文化的“春秋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诗学重构 译诗 重写策略 诗学规范
原文传递
微气泡曝气条件下仿生水草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詹俊伟 陈卓 +3 位作者 詹旭 孙涛 黄俊波 孙连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1,共5页
采用仿生水草作为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在微气泡曝气环境下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下,稳定期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1%、78.7%、69.8%,明显高于传统曝气(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 采用仿生水草作为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在微气泡曝气环境下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下,稳定期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1%、78.7%、69.8%,明显高于传统曝气(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2%、60.9%、54.1%)。仿生水草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微气泡曝气下仿生水草表面挂膜生物量达16.45μg/g,生物活性达81.16μg/g,硝化细菌数量达2.8×10^(10)个/g,硝化菌群的平均相对丰度达29.7%。微气泡曝气可以提高氧传质效率,仿生水草表面富集的高浓度硝化细菌可以强化硝化反硝化过程,两者均有助于提升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曝气 生物接触氧化 仿生水草 生物膜
下载PDF
蓝藻生长与衰亡对太湖水体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昌杰 许海 +4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肖曼 朱梦圆 邹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4-1690,共7页
氮是控制蓝藻生长和水华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反之蓝藻水华也会对氮的浓度变化和形态转化产生影响.通过采集太湖竺山湾蓝藻、沉积物和水样,设立湖水对照组(A0)、湖水加藻避光培养处理组(A1)、泥柱避光培养处理组(A2)、泥柱加藻避光培养... 氮是控制蓝藻生长和水华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反之蓝藻水华也会对氮的浓度变化和形态转化产生影响.通过采集太湖竺山湾蓝藻、沉积物和水样,设立湖水对照组(A0)、湖水加藻避光培养处理组(A1)、泥柱避光培养处理组(A2)、泥柱加藻避光培养处理组(A3)、湖水加藻光照培养处理组(A4)、泥柱加藻光照培养处理组(A5)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探究在蓝藻生长和衰亡的不同时期中氮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蓝藻生长会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溶解态氮,最终A4和A5处理组中DTN浓度分别降低46.4%和60.7%、NO_(3)^(−)-N浓度分别降低61.7%和80.6%.②蓝藻的衰亡会降低水体DO浓度,加速底泥氮素脱除,试验结束时A0和A1处理组中NO_(3)^(−)-N浓度基本无变化,A2和A3处理组中NO_(3)^(−)-N浓度分别降低40.8%和56.6%.③蓝藻衰亡时会释放大量NH4+-N,大幅提高水体中DTN浓度,并因试验期间的低溶氧条件使得NH4+-N无法转换成硝酸盐,抑制氮素的脱除,试验结束时DTN浓度分别升高77.6%和59.2%.研究显示,蓝藻的生长可以通过吸收水体中的NO_(3)^(−)-N来降低反硝化作用的底物浓度,从而会在短期内降低反硝化脱氮效率;而蓝藻水华的衰亡则会促进沉积物的反硝化脱氮作用,但当NO_(3)^(−)-N被完全脱除后,水华降解导致的低DO浓度会阻碍硝化作用的发生,短期内打破耦合硝化-反硝化的脱氮过程.对于浅水湖泊而言,频繁的风浪扰动作用,会使水体处于厌氧-耗氧交替过程,强化耦合硝化-反硝化过程.因此,尽管蓝藻水华的大量生长会与反硝化竞争NO_(3)^(−)-N,短期内抑制湖泊脱氮过程,但从蓝藻生长-衰亡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蓝藻水华的发生则会促进湖泊氮素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反硝化 迁移转化
下载PDF
氮磷增加对水源水库嗅味物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慧 许海 +5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朱梦圆 邹伟 李昌杰 倪子怡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178,共14页
我国水源水库经常发生嗅味物质超标问题,威胁到城市供水安全.嗅味物质产生往往与某些藻类的异常增殖有关,而氮、磷是藻类异常增殖的关键物质基础,揭示氮、磷营养盐输入增加对水库嗅味物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水源水库水质风险的精准防控.... 我国水源水库经常发生嗅味物质超标问题,威胁到城市供水安全.嗅味物质产生往往与某些藻类的异常增殖有关,而氮、磷是藻类异常增殖的关键物质基础,揭示氮、磷营养盐输入增加对水库嗅味物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水源水库水质风险的精准防控.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水源水库沙河水库为例,在夏季蓝藻水华易发期开展原位氮、磷添加的湖沼学实验,探讨氮、磷输入对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2-甲基异莰醇(2-MIB)、β-环柠檬醛等嗅味物质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河水库夏季藻类生长受到氮、磷共同限制,氮、磷同时添加显著促进了蓝藻生长,进而增加了水体2-MIB等嗅味物质浓度;氮、磷添加还增加了微囊藻在蓝藻中的占比,并增加了β-环柠檬醛等嗅味物质浓度.统计分析表明,2-MIB浓度变化与蓝藻门的假鱼腥藻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β-环柠檬醛的产生与藻类的衰亡过程联系紧密.本研究表明,氮、磷输入促进蓝藻异常增殖是太湖流域水源水库嗅味物质产生的一种机制,控制外源氮、磷输入,维持水库生态系统健康,是预防嗅味物质超标等水质风险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氮磷添加 嗅味物质 蓝藻水华 模拟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Mask R-CNN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彩丽 刘广文 +3 位作者 詹旭 史浩东 才华 李英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9-618,共10页
针对目前多目标跟踪算法在面对目标频繁遮挡时跟踪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Mask R-CNN作为检测器,根据检测结果利用Kalman滤波器预测下帧图像中跟踪目标的位置,用改进匈牙利算法进行数据关联,并利用轨迹修正方案应对轨迹中断问题.将该... 针对目前多目标跟踪算法在面对目标频繁遮挡时跟踪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Mask R-CNN作为检测器,根据检测结果利用Kalman滤波器预测下帧图像中跟踪目标的位置,用改进匈牙利算法进行数据关联,并利用轨迹修正方案应对轨迹中断问题.将该算法在MOT16数据集的各测试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目标跟踪准确率为55.1%,且针对目标被遮挡问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目标跟踪 匈牙利算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19
作者 李玉阔 林苗苗 +3 位作者 宋哲 詹栩 李晓晗 齐秀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8-1377,共10页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来源于中国12个省份的中猕2号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来源于中国12个省份的中猕2号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外观品质受地区影响较小。通过综合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横径和硬度作为果实外观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果糖、维生素C和单宁含量作为果实内在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了中猕2号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程:F综=0.395F1+0.163F2+0.157F3+0.104F4+0.725F5。【结论】中猕2号适应性强,可在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猕2号猕猴桃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点云配准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詹旭 蔡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4-32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点云配准(PCR-CS)算法,该算法主要解决点云刚性配准问题,即找到点云配准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矩阵T,从而实现原始点云P到目标点云Q的配准。先对两个待配准点云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再进行点云余弦相似度的研究,将... 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点云配准(PCR-CS)算法,该算法主要解决点云刚性配准问题,即找到点云配准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矩阵T,从而实现原始点云P到目标点云Q的配准。先对两个待配准点云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再进行点云余弦相似度的研究,将两个待配准的三维点云分别投影到XY平面上,对XY平面上的点云进行栅格化处理,统计栅格上的数据点从而形成统计矩阵S_P和S_Q,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以两点云余弦相似度为条件,寻求最优R,从而实现点云配准,最后,利用中心点计算T。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即使在点云数据伴随有噪声和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也都能达到良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点云 余弦相似度 差分进化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