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分析区尺度上的COVID-19时空扩散推估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冯明翔 方志祥 +4 位作者 路雄博 谢泽丰 熊盛武 郑猛 黄守倩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1-657,681,共8页
现有的流行病学模型大多是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实现对患病人数的推估,较少考虑细粒度空间人群移动交互对时空扩散特征的直接作用。将空间交互特征融入流行病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手机用户空间交互数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 现有的流行病学模型大多是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实现对患病人数的推估,较少考虑细粒度空间人群移动交互对时空扩散特征的直接作用。将空间交互特征融入流行病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手机用户空间交互数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时空扩散推估方法,并对2019-12-2020-03武汉市COVID-19患病人数以及时空扩散过程进行推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推估出每天的疫情新增交通分析区,能够完全覆盖了有疫情公告的交通分析区,且存在疫情公告的交通分析区占所推估交通分析区的72.7%;2020-02-18后的累计推估患者结果与官方公布患者总量吻合得非常好,差距约为5.6%,间接验证了前期推估的合理性。由此得出,该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推估细粒度空间之间的传染病传播,对正确认识细粒度空间下人群交互对传染病时空扩散的影响机制,增强宏观流行病学模型的空间可解释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分析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模型 人群动态 空间交互 手机数据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凤强 王泽锋 +4 位作者 俞晓波 郑建 章杨 陈高 张建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术治疗的47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 d复查头颅CT以...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术治疗的47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 d复查头颅CT以判断颅内的残余血肿量。术后存在脑积水的患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30 d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了解其存活状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者术后存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47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1 d头颅CT复查结果显示,47例患者的颅内残余血肿量为(2.7±0.9)ml(0~15.5 ml),血肿清除率为(75.0±24.2)%。术后30 d随访,47例患者中,40例存活,7例死亡;病死率为14.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分型是影响患者术后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53,95%CI:0.744~0.992,P=0.004)。进一步ROC曲线的结果显示,血肿分型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2.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较好,血肿分型是影响患者术后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干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 统计学
原文传递
谷物联合收获机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标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泽峰 金诚谦 +3 位作者 刘政 杨腾祥 陈满 蔡泽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1,共7页
为给联合收获机谷物含水率在线检测提供一种简单、高速且精度高的方法和设备,基于电容法检测原理,设计一种谷物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以STM32103单片机为控制器,利用平行板式电容传感器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待测谷物电容和温... 为给联合收获机谷物含水率在线检测提供一种简单、高速且精度高的方法和设备,基于电容法检测原理,设计一种谷物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以STM32103单片机为控制器,利用平行板式电容传感器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待测谷物电容和温度。所测得的数据由组态显示屏显示并存储到SD卡,同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数据库;通过试验验证电容检测和温度检测电路的可靠性。选取小麦为试验对象,研究小麦含水率(10%~32%)和温度(30℃~45℃)对输出电容的影响;参考"模糊思想",建立"特征编码"处理方法,将输出电容所对应频率值编码,解决数据漂移问题;建立频率编码值与小麦含水率、温度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可靠性以及含水率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水率10%~25%的小麦样品,测量值与实际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灵敏度为0.2%,检测周期为17 s;含水率25%~32%的小麦样品,测量值与实际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5%,灵敏度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含水率 谷物 电容法 特征编码
下载PDF
多边共管的多模态网络标识域名生成管理解析原型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挥 邬江兴 +34 位作者 邢凯轩 伊鹏 陈世胜 梁伟 魏进武 李卫 朱伏生 田开颜 朱江 陆以勤 徐恪 宋佳兴 刘怡俊 董永吉 韩永祥 侯韩旭 马军锋 徐睿 阙建明 杨伟豪 缪伟豪 郑泽峰 孙涛 韦国华 綦九华 刘吉 白永杰 宁崇辉 王菡 张昕淳 胡嘉伟 黄健森 吕赛 刘馨蔚 李更新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6-1204,共19页
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蓬勃发展给现有网络体系带来的挑战,现有单边主义下的域名管理系统(DNS)在专业化服务质量和安全管控方面已力不从心.本文从分析现有网络体系问题出发,结合世界网络发展趋势,明确新型网络基本技术特征,以高安全、高鲁... 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蓬勃发展给现有网络体系带来的挑战,现有单边主义下的域名管理系统(DNS)在专业化服务质量和安全管控方面已力不从心.本文从分析现有网络体系问题出发,结合世界网络发展趋势,明确新型网络基本技术特征,以高安全、高鲁棒、高效能和高可用性为导向,提出新型多模态域名管理技术框架,实现融合多边共管的投票管理和多模态网络下标识域名互访和互隧道功能的原型系统.原型系统通过现网测试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自主多模态标识空间下的主权网及高安全专网,为全世界对网络共管共治的诉求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共管 域名解析 多模态网络 联盟链共识PoV 多模标识互相隧道/互译 后IP高安全专网
原文传递
基于GBDT算法的弓网动态匹配特性预测模型
5
作者 黄桂灶 马同鑫 +3 位作者 杨泽锋 李政 魏文赋 吴广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2,50,共8页
高速铁路通过弓网系统的滑动电接触获取电能驱动列车运行,弓网动态匹配特性是保障良好滑动电接触的基础。首先,建立了弓网动态匹配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接触网的关键结... 高速铁路通过弓网系统的滑动电接触获取电能驱动列车运行,弓网动态匹配特性是保障良好滑动电接触的基础。首先,建立了弓网动态匹配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接触网的关键结构参数和运行速度参数进行样本抽样,获得输入参数集;然后,利用有限元模型对输入参数集开展大量计算分析并进行结果的特征提取,获得弓网动态匹配关键特征参量的输出结果,结合输入和输出结果,构成了样本数据集;最后,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lifting decision tree, GBDT)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学习训练和验证测试,建立弓网动态匹配特性预测模型,并将其与基于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树和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的4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BDT算法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在测试集上的R~2达到了0.929,能够准确快速地评估弓网匹配特性。通过对GBDT模型进行参数重要性分析可知,运行速度对弓网匹配特性的影响程度最大,达61%,其次是接触线的张力、承力索张力和档距。该研究初步探索了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来替代有限元模型的可能性,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弓网动态匹配特性的快速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动态特性 机器学习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受流质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烟叶中10种多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萍萍 卢紫舒 +7 位作者 罗朝鹏 李泽锋 翟妞 郑庆霞 卢鹏 曹培健 周会娜 陈千思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研究烟叶中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TQMS)技术,建立了同时分析烟叶中山奈酚(Kaempferol)、花青素(Cyanidin)、氯化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 chloride)、鼠李金(Rhamnaz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为研究烟叶中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TQMS)技术,建立了同时分析烟叶中山奈酚(Kaempferol)、花青素(Cyanidin)、氯化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 chloride)、鼠李金(Rhamnaz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氯化飞燕草素3-O-β-吡喃葡糖苷(Delphinidin3-O-β-glucopyranoside chloride)、原花青素B2(Procyanidine B2)、氯化花青素鼠李葡糖苷(Keracyaninchloride)、芸香苷(Rutin)和莨菪亭(Scopoletin)等10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质量分数的方法。采用实时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获得10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峰,并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的烟叶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10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为0.999 0~0.999 6,方法的检出限为1~200μg/L,日内精密度(RSD)为0.64%~8.72%,日间精密度(RSD)为1.05%~7.93%;回收率为79.66%~112.74%;②TMV感染极显著(p<0.01)增加了烟叶中山奈酚、花青素、氯化飞燕草色素、氯化飞燕草素3-O-β-吡喃葡糖苷和芸香苷的质量分数,显著(p<0.05)降低了烟叶中鼠李金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绿原酸的质量分数;③TMV病毒感染对原花青素B2、氯化花青素鼠李葡糖苷和莨菪亭的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可用于同时分析植物多酚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烟草花叶病毒(TMV) 同时测定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火星12小时全球尘埃分布预测
7
作者 何泽锋 张杰 +1 位作者 盛峥 唐满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4期479-492,共14页
火星沙尘暴对大气结构影响深远,对火星着陆器构成多重风险,并极大地影响探测仪的精度,因此对沙尘暴进行准确的短期预测对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极为重要.然而,传统的统计分析无法准确捕捉沙尘的变化规律.本文展示了Conv-GRU-Seq2Seq模型可... 火星沙尘暴对大气结构影响深远,对火星着陆器构成多重风险,并极大地影响探测仪的精度,因此对沙尘暴进行准确的短期预测对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极为重要.然而,传统的统计分析无法准确捕捉沙尘的变化规律.本文展示了Conv-GRU-Seq2Seq模型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实现全球沙尘12小时预报.研究发现,考虑多个相互关联的气象要素,尤其是风场,并考虑季节性变化,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与最初的ConvGRU模型相比,加入Seq2Seq结构后,MSE降低了85.3%,MAE降低了75.07%.在比较的六个模型中,ConvGRU-Seq2Seq模型的测试性能最好,MSE、MAE和R2值分别为8.73×10^(-4)、13.48×10^(-3)和98.12×10^(-2).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稳定可靠,误差空间分布更加集中准确.本文实现了12小时内快速变化的沙尘活动预报,MAPE小于10%.该研究首次提出了火星沙尘暴短期预报的深度学习模型,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气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火星尘埃 深度学习 预测
下载PDF
公园智慧管理中的数字孪生模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则奉 汪正 张朱虹 《园林》 2023年第7期43-49,共7页
数字孪生技术起源于航空业,在智造业、医疗业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有较好的表现。该技术的实施应用核心是建立包含物理实体性能、维护和运行状况数据的数字孪生模型。在公园领域,高品质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成为公园实体和数据信息之间的桥... 数字孪生技术起源于航空业,在智造业、医疗业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有较好的表现。该技术的实施应用核心是建立包含物理实体性能、维护和运行状况数据的数字孪生模型。在公园领域,高品质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成为公园实体和数据信息之间的桥梁,对公园的智慧管理有显著意义。由于公园环境要素多样、管理要求复杂,其三维建模、数据存储、渲染性能面对较大挑战。因此,信息数据、三维模型和公园实体之间一直存在无法高效、精准匹配的系统性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开创性地将公园数字孪生模型的搭建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技术选择、模型搭建、数据绑定4个环节,并提取每个环节中与公园智慧管理实际需求紧密相关的关键因子。通过实施信息权重分级筛选、多种建模技术集成、模型网格拓扑压缩、模型参数驱动更新、制定数据绑定标准等技术措施,响应关键因子的需求,从而建立信息化、精准化的公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技术体系,最终助力公园智慧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智慧管理 数字孪生模型 BIM技术 数据信息
下载PDF
微小RNA-223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韦泽丰 郑金花 王自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23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CG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GN组,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23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CG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GN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C agomir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NC agomir)、miR-223 agomir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miR-223 agomir)、miR-223 agomir+IL-6/STAT3通路激活剂组(miR-223 agomir+rhIL-6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miR-223 agomir和1μg/kg rhIL-6),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造模期间同期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期间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检测5组大鼠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肾组织炎症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miR-223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GN组大鼠肾脏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增加,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肾组织miR-22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GN组比较,miR-223 agomir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减少,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肾组织miR-22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iR-223 agomir组比较,miR-223 agomir+rhIL-6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加重,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增加,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miR-223过表达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激活改善CGN大鼠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23 慢性肾小球肾炎 炎症反应 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生物动力学特性
10
作者 林泽峰 林杰威 +2 位作者 郑旭 刘迟 邱毅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研究了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动力学特性。测取了8名被试者在单轴随机侧倾振动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人椅交界面处的角加速度和力矩定义了视在惯量,识别了人体在侧倾方向上位于1 Hz和2.5 Hz方向的两阶共振。随后引入垂向振动,对侧... 研究了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动力学特性。测取了8名被试者在单轴随机侧倾振动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人椅交界面处的角加速度和力矩定义了视在惯量,识别了人体在侧倾方向上位于1 Hz和2.5 Hz方向的两阶共振。随后引入垂向振动,对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人体响应开展频响函数分析与偏相干分析,分析了人体垂向响应与侧倾响应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侧倾振动在0~10 Hz测试频率范围内对人体动力学响应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垂向振动在两阶侧倾共振频率附近对包括模态频率、视在惯量幅值等侧倾动力学特性几乎没有影响。最后,面向侧倾与垂向振动激励,建立了人体动力学模型并识别了其中的动力学参数,实现了单一模型对双轴激励下人体响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视在惯量 生物动力学 双轴振动
下载PDF
Knowledge Transfer Learning via Dual Density Sampling for Resource-Limited Domain Adapt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zefeng zheng Luyao Teng +2 位作者 Wei Zhang Naiqi Wu Shaohua Te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2期2269-2291,共23页
Most existing domain adaptation(DA) methods aim to explore favorable performance under complicated environments by sampling.However,there are three unsolved problems that limit their efficiencies:ⅰ) they adopt global... Most existing domain adaptation(DA) methods aim to explore favorable performance under complicated environments by sampling.However,there are three unsolved problems that limit their efficiencies:ⅰ) they adopt global sampling but neglect to exploit global and local sampling simultaneously;ⅱ)they either transfer knowledg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or a local perspective,while overlooking transmission of confident knowledge from both perspectives;and ⅲ) they apply repeated sampling during iteration,which takes a lot of time.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knowledge transfer learning via dual density sampling(KTL-DD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ⅰ) Dual density sampling(DDS) that jointly leverages two sampling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views,i.e.,global density sampling that extracts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ith the most common features and local density sampling that selects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ith critical boundary information;ⅱ)Consistent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CMMD) that reduces intra-and cross-domain risks and guarantees high consistency of knowledge by shortening the distances of every two subsets among the four subsets collected by DDS;and ⅲ) Knowledge dissemination(KD) that transmits confident and consistent knowledge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target samples with global and local properties to the whole target domain by preserving the neighboring relationships of the target domain.Mathematical analyses show that DDS avoids repeated sampling during the iteration.With the above three actions,confident knowledge with both global and local properties is transferred,and the memory and running time are greatly reduced.In addition,a general framework named dual density sampling approximation(DDSA) is extended,which can be easily applied to other DA algorithms.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five datasets in clean,label corruption(LC),feature missing(FM),and LC&FM environments demonstrate the encouraging performance of KTL-D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domain risk dual density sampling intra-domain risk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knowledge transfer learning resource-limited domain adaptation
下载PDF
锆与镁掺杂铝酸锶的应力发光与余辉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泽锋 罗江承 +10 位作者 任碧赟 张鲜辉 李旭 郑元钿 朱明炬 梁天龙 张祺安 方子奕 陈冰 傅愉 彭登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716-4725,共10页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类可以在机械力作用下直接发光的智能材料.其中,铝酸盐具有出色的应力发光和长余辉性能,被广泛研究.本研究不同于以往主要关注应力发光或长余辉中的单一性质,而是系统探究了不同添加物对铝酸锶应力发光、光致发光、长...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类可以在机械力作用下直接发光的智能材料.其中,铝酸盐具有出色的应力发光和长余辉性能,被广泛研究.本研究不同于以往主要关注应力发光或长余辉中的单一性质,而是系统探究了不同添加物对铝酸锶应力发光、光致发光、长余辉和应力长余辉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对发光强度的提升与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存在关联.此外,Zr掺杂能显著改善材料的烧结均匀性和发光均匀性,最佳掺杂浓度为2%,此时应力发光和长余辉发光强度分别提高134%和278%.在此基础上,共掺Mg会导致应力发光强度降低50%以上,但长余辉强度增加了100.76%,并伴随着吸光速率减缓.本研究还比较了6个样品的应力诱导余辉曲线,测得Zr/Dy共掺样品表现出极佳的应力长余辉,而去除10%Al原子的样品展现出极低的应力余辉,仅为3 s.共掺8%Mg将导致应力余辉在经过约2.5 s后便衰退至无明显应力余辉的曲线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发光 应力诱导长余辉 SrAl_(2)O_(4) 掺杂 智能传感
原文传递
长时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泽丰 郑金花 王自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5-8,98,共5页
目的观察长时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对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且合并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案治疗:长... 目的观察长时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对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且合并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案治疗:长时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组(A组)、长时血液透析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组(B组)、常规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组(C组)、常规血液透析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组(D组),所有患者均为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长时血液透析组在常规透析时长4 h基础上增加1 h,各组每次透析后口服加巴喷丁300 mg或口服左西替利嗪5 mg。检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Ca)、血磷(P)、β2微球蛋白(β2-MG)临床指标变化,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瘙痒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进行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给予其他抗瘙痒药物治疗,同时观察干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皮肤瘙痒及睡眠障碍得到明显缓解,未观察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临床指标(BUN、Scr、iPTH、Ca、P、β2-MG),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BUN、Scr、iPTH、P、Ca、β2-MG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组较其他试验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好,同时证实了长时血液透析在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血液透析 加巴喷丁 甲状旁腺激素 皮肤瘙痒
下载PDF
长链烷烃临氢异构化Pt/SAPO-11催化剂的研究
14
作者 王浩林 廖泽凤 +3 位作者 李阳 郑进保 郑志锋 陈秉辉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以氯铂酸为前驱体,探究不同金属负载量下Pt/SAPO-11催化剂的金属-酸催化功能对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Pt负载量的增加,相应的催化剂对正十二烷(n-C_(12))的转化率随之增加,而异构化选择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以氯铂酸为前驱体,探究不同金属负载量下Pt/SAPO-11催化剂的金属-酸催化功能对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Pt负载量的增加,相应的催化剂对正十二烷(n-C_(12))的转化率随之增加,而异构化选择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Pt负载量为0.25%时,正十二烷的异构化反应可同时获得较好的转化率(63.4%)和选择性(97.3%)。表征结果表明:当Pt金属中心与Bronsted酸性中心的物质的量比值(n_(Pt)/n_(A))保持在合理范围(0.2~0.3)时,Pt/SAPO-11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长链烷烃异构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烃 临氢异构 PT SAPO-11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效果
15
作者 王泽峰 郑勇强 +7 位作者 林亮 林鹏 洪天生 田夏阳 庄晓强 李俊豪 李英莲 张金山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多学科团队(MDT)协作下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晋江市医院骨科诊断为终末期膝骨关节炎、并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排除患侧膝关节手... 目的探讨临床多学科团队(MDT)协作下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晋江市医院骨科诊断为终末期膝骨关节炎、并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排除患侧膝关节手术史、合并感染或肿瘤或慢性疼痛疾病、不能配合试验评估者。共纳入102例,其中男21例,女81例,年龄40~89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MDT模式治疗组(ERAS-MDT组)和传统模式治疗组(常规组)各51例。收集以下组间数据:基线资料、术后8、24、48、72 h运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5 d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术后2、5 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后1 d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RAS-MDT组术后8、24、48和72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2.945、-4.894、-5.676、-5.055,均为P<0.05);ERAS-MDT组术后2、5 d膝关节AROM分别为(68.8±19.1)°、(93.9±14.0)°,均优于常规组的(59.8±21.6)°、(86.2±14.0)°(t=2.223、2.786,均为P<0.05);ERAS-MDT组术后2、5 d膝关节HSS评分为(46.8±6.5)分、(59.8±6.8)分,均优于常规组的(43.4±6.8)分、(52.8±5.8)分(t=2.620、5.575,均为P<0.05);ERAS-MDT组术后1 d血CRP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00,P>0.05);两组在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ERAS-MDT模式较传统治疗模式能更有效缓解单侧TKA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达到加速康复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加速康复 跨部门合作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植物抗冻蛋白研究进展
16
作者 董小云 魏家萍 +6 位作者 崔俊美 武泽峰 郑国强 李辉 王莹 田海燕 刘自刚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6-981,共16页
温度是决定植物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寒地植物,在其生活史周期内通常会遭遇一段时期的零度以下低温。当环境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植物体内水分子趋向于形成冰晶体,不断增大的冰晶对植物组织结构造成致命... 温度是决定植物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寒地植物,在其生活史周期内通常会遭遇一段时期的零度以下低温。当环境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植物体内水分子趋向于形成冰晶体,不断增大的冰晶对植物组织结构造成致命损伤。为适应冷冻环境,寒地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及相关的WRKY转录因子进化成为能与冰面特异吸附结合、高效抑制冰晶形成和生长的抗冻蛋白(AFPs)。目前,已从冬黑麦(Secale cereale)等近百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AFPs。与昆虫AFPs相比,植物AFPs具有极高的重结晶抑制活性,可有效防止形成体内大冰晶。低温和病原菌均可诱导寒地植物合成AFP。有趣的是,仅冷诱导合成的AFPs有水解酶/抗冻活性双重分子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AFP仅具有水解酶/抗冻活性的其中一种,其转化由翻译后肽差异折叠控制/调节。AFP因具有独特的分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逐渐成为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相关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冻蛋白 抗冻活性 分子演化 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高血压人群脉压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尉键 方伟 +7 位作者 蔡泽锋 韩旭 郑梦伊 陈冠之 吴炜强 陈志超 陈有仁 吴寿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脉压对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开滦研究中参加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且后续进行了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成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时间点作为随访起点,以新发糖尿病... 目的探讨脉压对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开滦研究中参加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且后续进行了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成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时间点作为随访起点,以新发糖尿病作为终点事件,2016年至2017年体检时间为末次随访时间。按脉压四分位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脉压组新发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脉压对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研究最终纳入32917位研究对象,随访(8.17±2.99)年,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6617例(19.31%),研究人群中Q1组7995例[脉压<41 mmHg(1 mmHg=0.133kPa)]、Q2组8196例(脉压41-<51 mmHg)、Q3组8270例(脉压51-<61 mmHg)、Q4组8456例(脉压≥61 mmHg),各组人群新发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94%、19.61%、21.07%、22.33%,发病密度分别为20.27、23.20、24.92、26.10/千人年,新发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随着脉压的升高而上升(χ^(2)=50.3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Q3组和Q4组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分别是Q1组的1.13(95%CI 1.04-1.22,P<0.01)、1.14(95%CI 1.05-1.24,P<0.01)倍,脉压/平均动脉压比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0.13),新发糖尿风险增加5%(HR=1.05,95%CI 1.02-1.08,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脉压与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高脉压是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脉压
原文传递
对药远志-天麻中GABA-AT靶点抑制活性物质的虚拟筛选
18
作者 赵泽丰 郑晓晖 +2 位作者 年梦 乔海法 钱明成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 对对药远志-天麻中潜在作用于GABA转氨酶(GABA aminotransferase, GABA-AT)靶点的抗癫痫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收集文献中具有抑制GABA-AT活性的化合物信息,建立基于GABA-AT配体的HipHop药效团模型,收集文献... 目的 对对药远志-天麻中潜在作用于GABA转氨酶(GABA aminotransferase, GABA-AT)靶点的抗癫痫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收集文献中具有抑制GABA-AT活性的化合物信息,建立基于GABA-AT配体的HipHop药效团模型,收集文献中远志与天麻中的成分并建立化合物库,对远志与天麻中的成分与药效团进行匹配,采用柔性对接手段对匹配到的小分子化合物与GABA-AT靶点(PDB ID:1OHW)进行对接并评估其相互作用,采用体外酶活力法初步评价筛选到单体的GABA-AT的抑制活性。结果 通过文献检索共得到远志与天麻中化学成分26种,通过测试集验证选出优选药效团3用于对远志与天麻化合物库的虚拟筛选,匹配后得到10种远志与天麻中潜在的GABA-AT抑制成分。通过分子模拟对接分析了10种化合物对GABA-AT的作用情况,对其中4种单体进行了酶活力抑制能力评估。结论 基于药效团及分子模拟对接手段探讨远志与天麻中GABA-AT抑制成分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天麻 GABA-AT 抗癫痫 药效团 分子模拟对接
下载PDF
Adaptive Graph Embedding With Consistency and Specificity for Domain Adaptation
19
作者 Shaohua Teng zefeng zheng +2 位作者 Naiqi Wu Luyao Teng Wei Zha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1期2094-2107,共14页
Domain adaptation(DA) aims to find a subspace,where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arget domains are reduced. Based on this subspace, the classifier trained by the labeled source samples can classify unlabe... Domain adaptation(DA) aims to find a subspace,where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arget domains are reduced. Based on this subspace, the classifier trained by the labeled source samples can classify unlabeled target samples well.Existing approaches leverage Graph Embedding Learning to explore such a subspace. Unfortunately, due to 1)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nsistenc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samples, and 2) the joint impact of the degenerated features and incorrect labels in the samples, the existing approaches might assign unsuitable similarity, which restricts their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pproach called adaptive graph embedding with consistency and specificity(AGE-CS) to cope with these issues. AGE-CS consists of two methods, i.e., graph embedding with consistency and specificity(GECS), and adaptive graph embedding(AGE).GECS jointly learns the similarity of samples under the geometric distance and semantic similarity metrics, while AGE adaptively adjust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between the geometric distance and semantic similarity during the iterations. By AGE-CS,the neighborhood samples with the same label are rewarded,while the neighborhood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abels are punished. As a result, compact structures are preserved, and advanced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five benchmark datase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erforms better than other Graph Embedd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adjustment consistency and specificity domain adaptation graph embedding geometrical and semantic metrics
下载PDF
通用分组网络寻址路由与标识演进方法及系统
20
作者 李挥 邬江兴 +18 位作者 韦国华 孟详帧 白鹤 林立宏 杨昕 伊鹏 宗泽斌 魏进武 朱伏生 陆以勤 缪伟豪 杨伟豪 郑泽峰 马军锋 张明龙 张汉裕 褚晓理 何品翰 王泽华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9-1644,共16页
未来的网络通信需求动态多样,网络层功能也应适时而变,因此对网络可演进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标识网络作为一种兼容性极强的网络架构,网络层功能十分丰富,但仍缺少网络演进性设计.本文为多标识网络设计了一种通过标识扩展来支持网络... 未来的网络通信需求动态多样,网络层功能也应适时而变,因此对网络可演进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标识网络作为一种兼容性极强的网络架构,网络层功能十分丰富,但仍缺少网络演进性设计.本文为多标识网络设计了一种通过标识扩展来支持网络体系不断演进的方案,包括对标识空间进行形式化定义,设计标识回退候选标识的优先级排序算法以及设计支持标识扩展的路由转发协议;并且在ndnSIM网络仿真环境和多标识网络测试床中实现了上述方案,评估了标识扩展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识扩展机制给网络架构带来的益处,其性能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识网络 标识扩展 网络演进 原型系统 ndnSIM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