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脑智能技术在无人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欣怡 宗群 +3 位作者 张睿隆 田栢苓 张秀云 冯聪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系统智能化研究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强国重点关注的战略发展方向,研究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无人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面向需求的若干关键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系统智能化研究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强国重点关注的战略发展方向,研究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无人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面向需求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复杂环境与态势信息的感知与认知问题、整体效能最优的分布式任务决策问题、面向任务需求的路径实时规划问题、考虑高不确定环境的自学习控制问题、应对非预期情况的故障诊断及容错问题以及基于人机接口的人机交互问题;随后,系统阐述了类脑智能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无人系统类脑智能化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智能 无人系统 智能自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FT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快速匹配 被引量:19
2
作者 韩宇 宗群 邢娜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快速匹配问题,传统的SIFT算法复杂度高,处理时间长,为了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SIFT算法.首先将特征点的矩形区域改为圆形区域,对描述子进行降维,然后借助绝对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进行双重匹配,最后再通过RANSA...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快速匹配问题,传统的SIFT算法复杂度高,处理时间长,为了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SIFT算法.首先将特征点的矩形区域改为圆形区域,对描述子进行降维,然后借助绝对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进行双重匹配,最后再通过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实验证明,改进的SIFT算法在尺度缩放、旋转、光照等情况下均有良好的匹配效果,与原算法相比,在保证匹配精度的同时很好的提高了匹配速率,验证了算法的实时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匹配 SIFT 余弦相似度 RANSAC
原文传递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轨迹跟踪与滑模事件驱动控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婕 马晓 +1 位作者 宗群 王丹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3-1089,共7页
四旋翼飞行器作为一个典型的欠驱动的系统,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性。针对飞行器外部干扰、和通信资源受限条件下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进行滑模事件驱动控制方法的研究。首先,分析动力学特性,通过时间尺度分解方法将系统解耦成位置子系... 四旋翼飞行器作为一个典型的欠驱动的系统,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性。针对飞行器外部干扰、和通信资源受限条件下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进行滑模事件驱动控制方法的研究。首先,分析动力学特性,通过时间尺度分解方法将系统解耦成位置子系统和姿态子系统.其次,将位置子系统转化为严格反馈形式,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实现位置轨迹稳定跟踪;针对姿态子系统存在时变有界扰动及通信受限,设计滑模事件驱动控制律,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实现对虚拟姿态跟踪指令的跟踪。根据Lyapunov分析方法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闭环控制系统不会出现Zeno现象。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滑模事件驱动控制律在存在外部扰动和通信受限时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轨迹跟踪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轨迹跟踪控制 反步 滑模控制 事件驱动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 被引量:18
4
作者 秦新立 宗群 +2 位作者 李晓瑜 张博渊 张秀云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9,共5页
任务分配是多机器人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求解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了改进蚁群算法.考虑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建立多旅行商问题模型,采用蚁群算法优化出解空间,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中... 任务分配是多机器人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求解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了改进蚁群算法.考虑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建立多旅行商问题模型,采用蚁群算法优化出解空间,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对每个机器人执行任务的顺序进行优化,并根据模拟退火过程中Metropolis准则以一定的概率接受优化过程中较差的解.在复杂约束条件下,为解决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极小问题,引入局部优化变异算子和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可以更好的解决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 多旅行商问题 改进蚁群算法
下载PDF
变信赖域序列凸规划RLV再入轨迹在线重构 被引量:16
5
作者 宗群 李智禹 +1 位作者 叶林奇 田栢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5,共9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再入轨迹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信赖域序列凸规划的RLV再入轨迹快速求解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化及对非凸约束的线性化处理,将RLV的非凸轨迹优化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序列凸规划方法对凸优化问题进...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再入轨迹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信赖域序列凸规划的RLV再入轨迹快速求解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化及对非凸约束的线性化处理,将RLV的非凸轨迹优化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序列凸规划方法对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序列凸规划求解过程的初始迭代中,采用预测校正算法对初值猜测轨迹进行设计,确定轨迹求解的终端时间;在后续迭代过程中,设计基于优化性能指标的信赖域更新策略,提升算法的收敛性能.在轨迹快速求解方法的基础上,考虑RLV再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实际轨迹大幅度偏离参考轨迹或目标点变更,基于变化的初值约束及终端约束在线重构轨迹,并结合重构轨迹和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方法设计再入制导律实现对重构轨迹的有效跟踪.最后,将此设计方法与Gauss伪谱法及传统序列凸规划算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信赖域序列凸规划方法相较于伪谱法和传统的序列凸规划方法在轨迹求解实时性及收敛性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具备应用于轨迹在线重构的能力,此外,所提出的轨迹在线重构方法具备良好的鲁棒性以及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再入轨迹优化 凸优化 序列凸规划 轨迹重构 信赖域
下载PDF
多无人机完全分布式有限时间编队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丹丹 宗群 +1 位作者 张博渊 秦新立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6-2660,共5页
针对分布式通信网络,研究多无人机完全分布式编队生成和保持控制问题.基于滑模和自适应方法设计自适应耦合增益,进而结合与邻居无人机之间的相对状态设计一种新的有限时间编队控制器.该算法去掉了传统编队控制器依赖通信网络范围和拓扑... 针对分布式通信网络,研究多无人机完全分布式编队生成和保持控制问题.基于滑模和自适应方法设计自适应耦合增益,进而结合与邻居无人机之间的相对状态设计一种新的有限时间编队控制器.该算法去掉了传统编队控制器依赖通信网络范围和拓扑及Leader无人机状态等全局信息的限制,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无人机编队误差在有限时间可以收敛到边界可调的邻域内.对三维运动的多无人机编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编队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多无人机有限时间完全分布式编队生成和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完全分布式 有限时间 编队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叶林奇 宗群 +1 位作者 田栢苓 王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58,共18页
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包含不稳定零动态的系统.经典的跟踪控制理论,特别是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理论,是以最小相位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不能直接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研究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理论,是对经典控制理论的扩展和补充,具有重要的意... 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包含不稳定零动态的系统.经典的跟踪控制理论,特别是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理论,是以最小相位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不能直接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研究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理论,是对经典控制理论的扩展和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首先梳理各种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并按照近似跟踪和精确跟踪进行归类,建立非最小相位系统跟踪控制的基本框架.然后围绕该框架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接着讨论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跟踪性能限制.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的目的在于使控制工作者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跟踪控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非最小相位 跟踪控制 零动态 性能限制
下载PDF
固定翼无人机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宗群 张睿隆 +1 位作者 董琦 张超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155,共9页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的姿态和速度控制中存在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问题,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干扰观测器和控制器,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对速度指令和姿态指令的有限时间精确跟踪.首先建立固定翼无人机速度模型和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误差模型;进而...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的姿态和速度控制中存在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问题,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干扰观测器和控制器,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对速度指令和姿态指令的有限时间精确跟踪.首先建立固定翼无人机速度模型和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误差模型;进而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外部扰动和不确定问题,采用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算法设计干扰观测器对干扰和不确定进行快速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多变量超螺旋控制器使固定翼无人机快速、精确地跟踪期望的速度和姿态指令;最后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固定翼无人机速度与姿态的快速精确跟踪并具有良好的鲁棒自适应能力,而且针对无人机不同的飞行指令,使用该控制策略都能使无人机快速稳定的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翼无人机 速度控制 姿态控制 自适应滑模干扰观测器 超螺旋滑模控制器 四元数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振动主动抑制及姿态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秀云 宗群 +1 位作者 窦立谦 刘文静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8-247,共10页
针对柔性航天器柔性附件振动主动抑制及姿态高精度快速稳定问题,研究了一种输入成形器(IS)-自适应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FDO)-有限时间积分滑模控制器综合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柔性模态的频率及阻尼信息,获得能够有效抑制柔性振动的输入... 针对柔性航天器柔性附件振动主动抑制及姿态高精度快速稳定问题,研究了一种输入成形器(IS)-自适应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FDO)-有限时间积分滑模控制器综合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柔性模态的频率及阻尼信息,获得能够有效抑制柔性振动的输入成形器形式,并与系统参考输入进行卷积,得到期望参考输入;其次,基于航天器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避免了综合干扰上界必须已知的约束,且保证干扰估计误差有限时间收敛至零,实现对干扰及残余振动影响的快速精确估计;最后,基于观测器的估计值,设计多变量有限时间积分滑模控制器,保证对期望参考输入的高精度快速跟踪控制,并进行严格的稳定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综合设计策略能够保证柔性附件振动抑制75%,姿态稳定度达到10^(-4)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姿态控制 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FDO) 输入成形器(IS) 柔性振动主动抑制
原文传递
集群无人机队形重构及虚拟仿真验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燕梅 宗群 +2 位作者 张秀云 鲁瀚辰 张睿隆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254,共12页
队形重构是集群无人机(UAV)控制的重要问题,指无人机按照要求安全、无碰撞地从一个队形变换到另一个队形,其难点在于快速规划最优安全轨迹并控制无人机进行轨迹姿态的高精度跟踪。针对集群无人机队形重构的上述问题,首先,基于CAPT(Concu... 队形重构是集群无人机(UAV)控制的重要问题,指无人机按照要求安全、无碰撞地从一个队形变换到另一个队形,其难点在于快速规划最优安全轨迹并控制无人机进行轨迹姿态的高精度跟踪。针对集群无人机队形重构的上述问题,首先,基于CAPT(Concurrent Assignment and Planning of Trajectories)算法,解决了多无人机的目标分配和轨迹生成的实时性问题,实现了集群无人机的最优安全路径规划;其次,提出一种有限时间多变量积分滑模连续控制算法,解决了无人机轨迹姿态的高精度跟踪问题,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更加真实直观地演示无人机三维仿真效果,建立了基于Gazebo-ROS的无人机仿真平台,实现了12架四旋翼无人机队形重构"建模-仿真-可视化"的一体化仿真演示,验证了上述路径规划算法和轨迹姿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无人机 队形重构 姿态控制 轨迹跟踪 路径规划 虚拟仿真
原文传递
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轨迹设计及跟踪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秀云 宗群 +1 位作者 朱婉婉 刘文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2-1340,共9页
针对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稳定性"矛盾,研究了一种优化与控制综合的姿态机动轨迹设计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既快又稳的需求,建立姿态机动的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获得姿态... 针对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稳定性"矛盾,研究了一种优化与控制综合的姿态机动轨迹设计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既快又稳的需求,建立姿态机动的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获得姿态机动轨迹,在满足快速性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稳定性;其次,设计新型的快速鲁棒输入成形器(FRIS),与传统输入成形器相比,FRIS具有更短的作用时间及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柔性附件振动,为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高精度"奠定基础;最后,设计新型自适应连续终端滑模控制器(ACTSMC),避免增益过估计,提高控制精度,实现对期望姿态轨迹的有限时间快速高精度跟踪控制。数值仿真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轨迹优化 快速鲁棒输入成形器(FRIS) 姿态机动控制 柔性振动抑制
下载PDF
基于结构持久图和视觉定位的多机器人编队生成与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彤 宗群 +1 位作者 刘朋浩 董琦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23,共10页
针对结构持久图在双轮机器人编队及无人机与多机器人编队中的应用及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在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了将最小持久编队生成与势场函数控制相结合的编队方法,采用视觉SLAM算法为机器人提供精确... 针对结构持久图在双轮机器人编队及无人机与多机器人编队中的应用及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在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了将最小持久编队生成与势场函数控制相结合的编队方法,采用视觉SLAM算法为机器人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首先,基于改进的有向增加顶点操作生成最小持久编队队形;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视觉SLAM算法,得出机器人的精确位置;再次,对队形中的多机器人分别设计势场函数,考虑双轮机器人的非完整性,提出了一种结合势场函数的双轮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控制过程中使用的位置信息由视觉SLAM算法提供;然后,结合无人机与多机器人,实现了不同平面下多机器人的最小持久编队;最后,利用Gazebo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持久编队 视觉SLAM定位 势场函数 非完整性
原文传递
车载虚拟仪表及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善坤 窦立谦 +1 位作者 宗群 苟鹏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8期229-233,248,共6页
论述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载虚拟仪表及诊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在具体实现上,利用ARM+Android体系构建终端仪表装置,在此基础上完成Android下CAN驱动的移植、车辆数据采集、图形化虚拟仪表显示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该装置借助Androi... 论述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载虚拟仪表及诊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在具体实现上,利用ARM+Android体系构建终端仪表装置,在此基础上完成Android下CAN驱动的移植、车辆数据采集、图形化虚拟仪表显示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该装置借助Android特有的Surface View类实现了将车辆状态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在LCD触摸屏上,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仪表盘。此外,还可以实时监测汽车运行和各ECU工作状态。当出现故障时,进行诊断,并第一时间为车主提供故障详情及维修建议。最后,采用d SPACE实时仿真系统与本装置构成闭环的测试系统来进行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结果证明该装置性能稳定、显示效果良好,故障诊断功能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 虚拟仪表 SurfaceView CAN通信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DPSO-GT-SA算法的大规模UCAV协同任务分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宗群 秦新立 +2 位作者 张博渊 田栢苓 王丹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5-1014,共10页
无人作战飞机(UCAV)编队任务分配是研究UCAV编队飞行作战的关键.针对复杂约束环境下大规模UCAV协同任务分配问题,提出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根据现有UCAV编队空对地饱和作战模式,建立UCAV编队作战环境中任务分配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粒子群优... 无人作战飞机(UCAV)编队任务分配是研究UCAV编队飞行作战的关键.针对复杂约束环境下大规模UCAV协同任务分配问题,提出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根据现有UCAV编队空对地饱和作战模式,建立UCAV编队作战环境中任务分配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郭涛-模拟退火算法(DPSO-GT-SA)进行求解.根据粒子编码方式建立粒子与UCAV及目标之间的映射,通过粒子交叉变异进行搜索与寻优,并通过模拟退火Metropolis准则跳出局部最优.在复杂约束条件下,为解决离散粒子群-郭涛算法(DPSO-GT)陷入局部极小问题,引入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为解决模拟退火后期收敛速度慢问题,在DPSO-GT-SA算法中加入动态温度衰减因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大规模UCAV协同任务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无人作战飞机 协同任务分配 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 模拟退火
下载PDF
基于连续螺旋滑模的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麒麟 宗群 +1 位作者 王丹丹 冯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84,共7页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问题,考虑外界干扰影响和状态信息不完全反馈情况,对无人机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无人机利用自身位置反馈,基于二阶精确微分器设计状态观测器,得到无人机速度和干扰的估计值;结合自身估计信息...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问题,考虑外界干扰影响和状态信息不完全反馈情况,对无人机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无人机利用自身位置反馈,基于二阶精确微分器设计状态观测器,得到无人机速度和干扰的估计值;结合自身估计信息和邻机位置、速度的估计,基于连续螺旋滑模控制方法设计编队控制器和姿态跟踪控制器;稳定性分析保证了无人机闭环系统稳定性。基于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和软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演示了三维可视化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螺旋滑模 无人机 分布式编队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微小故障下的深空探测航天器闭环主动故障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窦立谦 季春惠 +2 位作者 张秀云 宗群 刘文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5-2092,共8页
深空探测航天器是发展空间技术、扩展人类探索疆域的重要工具.航天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导致探测活动失败甚至航天器损毁,而对航天器进行早期微小故障诊断,可以有效预防重大故障的发生,对于深空探测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 深空探测航天器是发展空间技术、扩展人类探索疆域的重要工具.航天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导致探测活动失败甚至航天器损毁,而对航天器进行早期微小故障诊断,可以有效预防重大故障的发生,对于深空探测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下的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提出一种闭环主动故障检测方法,实现对微小故障的准确检测.通过设计合适的辅助输入信号,分别注入标称和故障模型系统,使故障系统的输出与标称系统的输出无交集,以达到故障检测的目的.此外,为减小对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产生的影响,所设计的辅助信号必须尽可能小.通过对两方面需求的考虑,在传统开环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观测器建立闭环系统,在提升对微小故障的检测能力的同时减小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利用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闭环方法对微小故障的检测能力,并与传统开环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闭环辅助信号具有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航天器 闭环主动故障检测 辅助信号设计 微小故障
下载PDF
双层规划模型的大规模UCAV编队队形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宗群 秦新立 +2 位作者 张博渊 田栢苓 赵欣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2,共8页
为解决复杂约束环境下大规模无人战斗机(UCAV)编队队形优化问题,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队形优化求解算法.以大规模UCAV编队空对地饱和打击作战场景为例,建立UCAV编队作战上层规划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粒子群-模拟退火(DPSO-SA)算法进行求... 为解决复杂约束环境下大规模无人战斗机(UCAV)编队队形优化问题,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队形优化求解算法.以大规模UCAV编队空对地饱和打击作战场景为例,建立UCAV编队作战上层规划模型,通过采用离散粒子群-模拟退火(DPSO-SA)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执行每个任务的UCAV编号和最优队形;根据现有的编队作战队形库,建立编队中UCAV站位下层规划模型,通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UCAV在队形中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在上层规划模型中引入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可以解决离散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设计双层规划模型,可以解决DPSO-SA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相对于单层规划模型,双层规划模型求解大规模UCAV编队队形优化问题收敛速度更快,寻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无人战斗机 双层规划模型 编队队形优化 离散粒子群-模拟退火 改进模拟退火
下载PDF
输出误差约束的非线性系统的预定性能反步控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红梅 王芳 +2 位作者 华长春 宗群 阴良魁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8,共9页
针对带有执行器故障、外界干扰与不确定参数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自适应预定性能反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结构简单的障碍Lyapunov函数处理输出误差约束;其次,通过自适应律对不确定参数进行估计,并构造干扰观测器估计综合不确定,... 针对带有执行器故障、外界干扰与不确定参数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自适应预定性能反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结构简单的障碍Lyapunov函数处理输出误差约束;其次,通过自适应律对不确定参数进行估计,并构造干扰观测器估计综合不确定,解决执行器故障、外界干扰与传统反步控制的“计算爆炸”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预定性能控制器;再次,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输出误差满足约束;最后,通过永磁同步电机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误差约束 干扰观测器 预定性能控制 反步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钰 宗群 +1 位作者 张秀云 窦立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共17页
直升机特有的旋翼动力学结构使其拥有极高的战略发展价值,但旋翼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也对直升机的飞行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旋翼振动控制方法对直升机性能提升有重大意义。针对由直升机主旋翼工作而引发的机身振动控制问... 直升机特有的旋翼动力学结构使其拥有极高的战略发展价值,但旋翼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也对直升机的飞行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旋翼振动控制方法对直升机性能提升有重大意义。针对由直升机主旋翼工作而引发的机身振动控制问题,首先,从旋翼引起机身振动的原因以及振动的频率特征出发,分析了主动振动控制的原理。其次,基于直升机振动的周期性质,将振动控制方法划分为频域控制和时域控制,并对频域方法以及时域方法中的时域高阶谐波方法、鲁棒方法、智能方法以及其相关试验成果展开综述及总结。另外,针对振动传递抑制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国内研究机构的主动振动控制试验进行了梳理。最后,归纳了振动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直升机主动控制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进一步深入针对稳定飞行状态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和针对全飞行状态的智能自学习控制方法研究,并开展面向性能提升的综合主动控制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振动载荷 减振方法 主动控制 飞行试验
下载PDF
一种故障干扰解耦的航天器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宗群 杨希成 +1 位作者 张秀云 刘文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15,共9页
为提高航天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一种干扰影响下的航天器主动容错控制技术.首先,为实现干扰下的故障诊断,减小航天器系统故障检测到故障估计之间的时间延迟,通过将故障扩展为系统状态量,设计未知输入观测器,进行航天器故障检测及估计单... 为提高航天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一种干扰影响下的航天器主动容错控制技术.首先,为实现干扰下的故障诊断,减小航天器系统故障检测到故障估计之间的时间延迟,通过将故障扩展为系统状态量,设计未知输入观测器,进行航天器故障检测及估计单元一体化设计.其次,考虑到此方法无法实现对干扰的估计,且仅能解决可导的故障类型,进一步设计新型的自适应滑模未知输入观测器,能够保证对干扰及故障的同时解耦估计,也可以解决更广泛的故障类型.最后,考虑观测器观测过程中的估计误差,设计了多变量终端滑模容错控制器,提高了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干扰影响下的故障诊断,可以保证航天器控制性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故障诊断 故障估计 观测器设计 容错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