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数字素养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
作者 朱红艳 蒋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59,共8页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数字素养相关文献,从发文情况、期刊来源、基金与机构、关键词等层面系统剖析近年国内数字素养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国内 数字素养 综述
下载PDF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申文伟 何峰 +6 位作者 鲍新 白凡 房民 朱鸿燕 孟繁国 张冠军 田燕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0-205,共6页
目前10~35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内电压互感器(PT)高压熔断器熔断、互感器烧毁等故障(统称PT故障)频发,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文中统计分析了电网系统内26起PT故障,探讨了PT故障的深层原因,并结合故障原因对现有的各类消谐方式... 目前10~35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内电压互感器(PT)高压熔断器熔断、互感器烧毁等故障(统称PT故障)频发,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文中统计分析了电网系统内26起PT故障,探讨了PT故障的深层原因,并结合故障原因对现有的各类消谐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PT故障的本质原因是PT过励磁导致热损坏,具体可归为两类原因,88%的PT过励磁故障由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引起,均发生在10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仅有12%由铁磁谐振过电压引起,均发生在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笔者认为,抑制PT过励磁的关键是限制PT本身承载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然而,现有的消谐措施多侧重于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限制不够有效。基于上述分析,文中推荐一种新型热敏电阻限流消谐装置,兼有PT限流与消谐功能,具有优良的"自适应"特性,初步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防止PT故障发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弧光接地 铁磁谐振 过励磁 限流消谐电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明 朱宏燕 +1 位作者 郝明辉 丁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二组均给予常规CHF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二组均给予常规CHF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比较二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84.48%)(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与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治疗CHF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UNMIX模型的安徽大矾山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蓓蓓 郭江 +6 位作者 陈晓鹏 杨强 朱红艳 段曼莉 李晓晴 周德华 杨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0-248,共9页
为了摸清安徽庐江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来源情况,该研究通过区域网格布点划分,以大矾山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最终确定50个典型特征点位,分析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砷(As)、镉(Cd)、铜(Cu)、锰(Mn)、镍(Ni)含量,应用UNMIX模型进行土壤重... 为了摸清安徽庐江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来源情况,该研究通过区域网格布点划分,以大矾山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最终确定50个典型特征点位,分析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砷(As)、镉(Cd)、铜(Cu)、锰(Mn)、镍(Ni)含量,应用UNMIX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并结合Arc GIS地统计模块中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进一步验证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0~10 cm和10~20 cm土壤中As、Cd、Cu、Mn和Ni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7.38、2.03、30.89、77.76、4.08mg/kg和50.62、2.24、30.82、71.39、3.62mg/kg。除Mn和Ni外,As、Cd和Cu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当地背景值,10~20 cm土层中As、Cd含量的中位值是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28、7.17倍。2)研究区0~10 cm土层重金属的3大污染源,源1对Cu的贡献占主导作用,为铜矿业活动污染源,贡献率为5.75%;源2对Mn、Ni贡献率较高,为燃煤污染源,贡献率为49.86%;源3对As、Cd的贡献高于其他重金属,为岩石风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4.39%。3)研究区10~20cm土层重金属2大污染源分别为土壤母质和垃圾堆放造成的混合源(源1)、淋滤作用和矿石开采及运输所导致的混合源(源2),其贡献率分别为47.46%、52.54%,其中土壤母质和垃圾堆放的混合源主要影响Mn和Ni,淋滤作用和矿石开采及运输的混合源对As、Cd和Cu的贡献率较高。4)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及人类活动形式,发现UNMIX受体模型和空间分析相结合能够全面地解析土壤重金属来源。该研究可为大矾山废弃矿区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UNMIX模型 源解析
下载PDF
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芮施 赵岩 +4 位作者 王晶瑶 蔡恩博 祝洪艳 李平亚 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7-924,共8页
目的:对比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NR)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SR)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短梗五加根皮替代刺五加根皮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60只,每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 目的:对比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NR)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SR)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短梗五加根皮替代刺五加根皮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60只,每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3 mg·kg^-1,灌胃给药),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SR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记录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用亚催眠剂量(2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发生率,利用催眠剂量(4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筛选出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和催眠剂量。根据模型药[5-羟色氨酸(5-HTP)和氟马西尼(FLU)]的不同,雄性ICR小鼠180只,每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ENR组、SESR组、SENR+模型药组和SESR+模型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ZP组、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SR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且睡眠时间延长(P<0.05或P<0.01);依据实验结果,选择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为4 mg·kg^-1,催眠剂量为32 mg·kg^-1。5-HTP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SENR(4 mg·kg^-1)组和SESR(4 mg·kg^-1)组比较,SENR+5-HTP组和SESR+5-HTP组小鼠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脑组织中5-HT水平升高(P<0.01);FLU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与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比较,SENR+FLU组和SESR+FLU组小鼠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短梗五加 根皮 镇静 催眠 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刺五加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晶瑶 赵岩 +3 位作者 蔡恩博 祝洪艳 李平亚 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4-721,共8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果水提物(ASF-WE)和醇提物(ASF-AE)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刺五加果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备ASF-WE和ASF-AE。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DZP)阳性对照组(DZP组)、不同剂... 目的:探讨刺五加果水提物(ASF-WE)和醇提物(ASF-AE)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刺五加果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备ASF-WE和ASF-AE。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DZP)阳性对照组(DZP组)、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ASF-WE组和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ASF-AE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记录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用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入睡率,利用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筛选出ASF-WE和ASF-AE的催眠剂量和亚催眠剂量。根据模型药的不同[模型药分别为5-羟色氨酸(5-HTP)、对氯苯丙氨酸(pCPA)和氟马西尼(FLU)],分别将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HTP组和pCPA组)、ASF-WE+模型药组和ASF-AE+模型药组,每组10只;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FLU组、DZP组、ASF-WE组、ASF-AE组、DZP+FLU组、ASF-WE+FLU组和ASF-AE+FL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2和64 mg·kg^-1 ASF-WE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16、32和64 mg·kg^-1 ASF-AE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16、32和64 mg·kg^-1 ASF-WE组和ASF-AE组小鼠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5-HTP组比较,ASF-WE+5-HTP组和ASF-AE+5-HTP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CPA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小鼠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表明失眠模型成功建立;与pCPA组比较,ASF-WE+pCPA组和ASF-AE+pCPA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水提物 醇提物 镇静催眠作用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廖霞 宁宁 +1 位作者 朱红彦 李佩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住院并接受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的588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住院并接受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的588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相关因素记录表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患高血压病、BMI、血管条件、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型号、蔗糖铁浓度、日输液量、使用蔗糖铁天数、穿刺护士年资、是否发生静脉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69例(11.7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日输液量、血管条件、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型号、蔗糖铁注射液浓度不同的患者,其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54、32.587、68.313、136.206、10.662、10.1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输液量、留置针留置时间、蔗糖铁注射液浓度是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条件、留置针型号为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骨科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时,应加强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骨科 静脉炎 多元分析 注射 静脉内 蔗糖铁注射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瓜类枯萎病生防菌WQ-6的筛选鉴定、发酵工艺优化及防效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云娥 吴庆 +5 位作者 张美君 尹翠 高艳明 朱红艳 张文文 李建设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2-1086,共15页
为研发对瓜类枯萎病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4种枯萎病菌(黄瓜2种、西瓜1种、甜瓜1种)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从蚯蚓堆肥中筛选到1株对4种病原菌均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拮抗细菌WQ-6。鉴定发现,WQ-6为暹罗芽... 为研发对瓜类枯萎病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4种枯萎病菌(黄瓜2种、西瓜1种、甜瓜1种)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从蚯蚓堆肥中筛选到1株对4种病原菌均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拮抗细菌WQ-6。鉴定发现,WQ-6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条件,获得了菌株WQ-6最适的发酵工艺(葡萄糖30 g·L^-1,蛋白胨30 g·L^-1,硫酸镁1 g·L^-1,甘油1 g·L^-1,磷酸氢二钾1.5 g·L^-1,温度32.2℃,装液量19.2%,转速236.2 r·min^-1,pH 6.0,接种量4%,培养时间24 h),使得WQ-6发酵液对枯萎病菌的抑菌直径和抑菌率较优化前分别增加了3.52~10.45 mm和2.28%~32.16%。黄瓜、西瓜和甜瓜种子发芽和盆栽试验表明,菌株WQ-6使接种枯萎病菌的种子发病率降低了32%~68%,发芽率提高了100%~259.6%,植株病情指数下降了20%~34%。此外,菌株WQ-6发酵液复配蚯蚓堆肥浸提液后,与WQ-6发酵液相比,种子的根长、茎长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提高了6.78%~36.44%。上述结果表明菌株WQ-6对瓜类枯萎病菌有广谱性防效,并具有良好的促根壮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 蚯蚓堆肥 枯萎病 生防菌 响应面分析法
原文传递
舒利迭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表达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白兰 朱红艳 +3 位作者 张学 方娟 夏兵兵 吴雅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0-62,66,共4页
目的分析舒利迭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表达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补液、抗感染等... 目的分析舒利迭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表达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气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EC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喘息、咳嗽、咯痰、胸闷及哮鸣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VC、FEV1及PE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EC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ECP、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痰中ECP、IL-6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支气管哮喘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肺功能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大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雄杰 来明 +4 位作者 胡静 刘婷婷 王芳 毛荣兰 朱红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腹部推拿、饮食管理、药物通便,治疗组另电针八髎穴,对照组另用手指直肠刺激。结果:治疗后两组大便功能均有...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腹部推拿、饮食管理、药物通便,治疗组另电针八髎穴,对照组另用手指直肠刺激。结果:治疗后两组大便功能均有一定程度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大便功能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优于手指直肠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电针 八髎穴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颂 朱弘焱 +3 位作者 王春强 马巍 田玉民 苏玉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27-28,共2页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处于高等教育最高层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等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我校研究...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处于高等教育最高层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等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对导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培养和科研平台的优势,挖掘研究生的创新潜力,从论文选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论文质量的把控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导师团队 科研平台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培养质量
下载PDF
不同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丽华 朱红艳 +2 位作者 尹翠 马英成 曹云娥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7-62,共6页
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材,以传统土培方法为对照,采用常规栽培基质、纯蚯蚓粪、种养结合的方法,利用槽培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无土栽培低成本化、高产化、优质化... 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材,以传统土培方法为对照,采用常规栽培基质、纯蚯蚓粪、种养结合的方法,利用槽培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无土栽培低成本化、高产化、优质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蚯蚓原位堆肥处理的速效钾、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分别为748.07 mg·kg^(-1)、7.27 g·kg^(-1)、70.80 mg·kg^(-1)、5.06 g·kg^(-1)、577.04 mg·kg^(-1),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分别比传统土培提高了159.85%、600.95%、284.17%;蚯蚓原位堆肥的番茄品质最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分别比传统土培提高了2.13%、150.98%、122.39%、75.35%,硝酸盐含量降低了70.32%;蚯蚓原位堆肥667 m^(2)产量最高,为6142.67 kg,经济效益最好。蚯蚓堆肥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可作为环保、成本低廉的栽培基质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基质 番茄 产量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对林下参20种单体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阮晓佳 郜玉钢 +5 位作者 赵岩 臧埔 何忠梅 祝洪艳 王立岩 张连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95-202,共8页
采用同时测定20种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对林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林下参均含有14种人参皂苷单体;与其他3种林型比较,樟子松林型下栽培的林下参单体皂苷Rg1、Re、Rf... 采用同时测定20种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对林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林下参均含有14种人参皂苷单体;与其他3种林型比较,樟子松林型下栽培的林下参单体皂苷Rg1、Re、Rf、Rb1、Rb2、Rb3、Rg5含量与20种单体皂苷加和值最高;与其他5个产地相比,抚松县露水河镇林下参单体皂苷Rg1、Rf含量最高;3种不同年生林下参比较,15 a生林下参单体皂苷Rg1、Rf、Rb1含量最高,5 a生林下参单体皂苷Compound K、原人参二醇含量最高;3种不同坡向相比,阳坡林下参单体皂苷Rb2、Rb3含量最高,阴坡林下参单体皂苷Rh2含量最高。不同林型、产地、参龄及坡向林下参皂苷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5~15 a生林下参均达到2015年《中国药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参 人参皂苷 质量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叶珍 卢若兮 +2 位作者 宋武 祝红艳 苗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1,共6页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普鲁兰多糖对番茄贮藏保鲜的影响,以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用0.005、0.01、0.02 g/mL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评价普鲁兰多糖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生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能...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普鲁兰多糖对番茄贮藏保鲜的影响,以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用0.005、0.01、0.02 g/mL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评价普鲁兰多糖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生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果实的失重率,保持果实的硬度,使丙二醛含量和果胶酶活性维持在低水平状态,降低果肉细胞质膜的过氧化程度和果实软化程度,并且可以维持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从而有效地保持樱桃番茄的营养价值并提高果实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普鲁兰多糖 贮藏保鲜 果实品质 SlPG1基因
下载PDF
7株根际促生菌对设施小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根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申佳丽 曹树槟 +2 位作者 焦甜甜 朱红艳 曹云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1-60,68,共11页
【目的】采用根际促生菌缓解设施小黄瓜连作障碍和改善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酶活性降低等问题.【方法】试验地为连作5 a的土壤,采用菌液灌根法,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B0(control)、B1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目的】采用根际促生菌缓解设施小黄瓜连作障碍和改善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酶活性降低等问题.【方法】试验地为连作5 a的土壤,采用菌液灌根法,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B0(control)、B1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B2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B3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4枯草苯孢杆菌(B.subtilis)、B5胶质芽孢杆菌(B.mucilaginosus)、B6巨大芽孢杆菌(B.gatherium)、B7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研究了7株不同芽孢杆菌对设施小黄瓜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根际环境与其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设施小黄瓜栽培的最佳根际促生菌.【结果】B4处理对小黄瓜的光合作用具有显著性影响;B5处理对小黄瓜根中钾、磷,茎中钾、氮,小黄瓜叶中磷、钾有显著性影响;B4处理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对照15.89%.小黄瓜综合评价指数CQI排序为:B4>B1>B5>B6>B7>B2>B3>B0,B4处理小黄瓜生长指标综合评价指数CQI为5.58,品质综合评价指数2.55,土壤质量综合指数CQI为10.12,产量CQI为0.64,总的CQI为18.89,B4处理CQI显著高于对照组17.1%.【结论】B4(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效果最佳,对改善土壤根际环境、小黄瓜的品质及产量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可作为研制小黄瓜新型环保肥料的优良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小黄瓜 产量 根际环境
下载PDF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红艳 孔少华 南楠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4期119-135,共17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事关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特征和破解之道离不开其基本内涵、发展脉络与理论支撑。文化产业从赋能城市复兴再到赋能乡村振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事关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特征和破解之道离不开其基本内涵、发展脉络与理论支撑。文化产业从赋能城市复兴再到赋能乡村振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绿色低碳和延展性产业,文化产业可以从赋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促进乡村振兴:通过发挥经济效益,促进资源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和催生新业态赋能产业兴旺;通过发挥生态效益,加强环境保护、传承文化资源和改善人居环境赋能生态宜居;通过发挥文化效益,促进乡土文化回归、提高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和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建设赋能乡风文明;通过发挥政治效益和文化效益,促进乡村善治、提升组织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赋能治理有效;通过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裕、兴边富边赋能生活富裕。就推进路径而言,相关利益主体要在文化资源挖掘、人才队伍建设、数字技术助力、体制机制构建、文明乡风涵养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赋能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弘焱 赵颂 +3 位作者 王春强 马巍 田玉民 苏玉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51-52,共2页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本科生为主持人开展的科技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做法,可谓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实现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 动物科学专业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弘焱 刘超 +1 位作者 赵颂 田鹤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117-120,共4页
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伴随着教学和科研两大永恒主题,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活力源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够促进学科知识更新,加快学科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科研融入... 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伴随着教学和科研两大永恒主题,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活力源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够促进学科知识更新,加快学科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科研融入教学是促使两大主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途径。文章以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从提升教学水平以及启发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角度分析培养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并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医学生尽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等多个方面,提出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主要措施来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教学 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 医学生 教学水平
下载PDF
PD-L1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标志物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紫瑜 朱逸飞 +3 位作者 刘振华 朱红艳 李琳 刘爱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PD-L1、CD4、CD8、CXCL-1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治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7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CD4、CD8、CXCL-13表达,分析各项指标...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PD-L1、CD4、CD8、CXCL-1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治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7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CD4、CD8、CXCL-13表达,分析各项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77例宫颈癌(鳞癌59例,腺癌18例),患者年龄29~69岁,平均(49.4±9.8)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PD-L1在宫颈鳞癌与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表达差异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χ^(2)=4.975,P=0.026);在癌巢内与癌旁间质中均见CD4^(+)、CD8^(+)、CXCL-1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与癌巢内CD4^(+)、癌巢内及癌旁间质内CD8^(+)、CXCL-13^(+)TIL数量中度相关,但与患者年龄、有无脉管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PD-L1高表达与癌巢内及癌旁间质中TIL数量增多密切相关,提示PD-L1和TIL可能对预测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干旱区引水灌区灌溉退水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介飞龙 费良军 +3 位作者 李山 朱红艳 郝琨 刘利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6-73,共8页
准确计算干旱地区灌区退(回归)水,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区的特点,该研究结合退水单位线和"水桶模型"(根系层的水均衡模型)建立了灌溉退水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甘肃省景电灌区(... 准确计算干旱地区灌区退(回归)水,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区的特点,该研究结合退水单位线和"水桶模型"(根系层的水均衡模型)建立了灌溉退水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甘肃省景电灌区(黄河流域部分)的退水计算,结果表明:灌区退水量计算值与监测值拟合良好,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决定系数分别为0.82和0.71,模型可靠。2000年至2019年深层渗漏量和退水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年深层渗漏量与净灌溉和有效降雨的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8(P<0.01);月深层渗漏量受灌区作物生长期的影响显著,69.6%的深层渗漏在冬灌(10-11月)期间产生;年深层渗漏系数与年深层渗漏量呈显著正相关(r=0.944,P<0.01);月深层渗漏系数在作物主要生长期(4-9月)小于0.4,非生长期(11月至次年2月)大于0.8;年退水量与年深层渗漏量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1);月退水量与月深层渗漏量相关性较差,原因是灌溉退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研究区退水单位线表明灌溉退水滞后峰值在2个月左右,但深层渗漏对退水的影响可达24个月左右。退水单位线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且易于确定,针对灌溉退水具有明显滞后性的干旱地区,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灌区灌溉退水量,可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入渗 灌溉 引水 退水单位线 干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