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 被引量:8
1
作者 郭琼 王晓瑜 +7 位作者 潘立宁 杨乾栩 谢复炜 郭吉兆 刘惠民 陈满堂 朱保昆 张伟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9,共14页
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 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①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1%,日间RSD在0.7%~24.3%之间(其中70个化合物的RSD<10%);3个添加水平下,92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0%~120%之间。②共筛选出68种差异化合物,以单位焦油释放量计,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有7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释放量(除甲醛外)均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③对于沸点≤133℃的醛酮类香味成分,如2-己酮、乙醛和2,3-戊二酮等,常规卷烟释放量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215℃的醛酮类香味成分(3-甲基苯乙酮和肉桂醛除外),如甲基环戊烯醇酮、香兰素和5-羟甲基糠醛等,常规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显著低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在133~215℃之间的醛酮类香味成分(2-庚酮、2-甲基四氢呋喃-3-酮和6-甲基-3,5-庚二烯-2-酮除外),如2-环戊烯-1-酮、2-甲基-2-环戊烯-1-酮和糠醛等,中支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高于细支和常规卷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主流烟气 醛类化合物 酮类化合物 释放量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常规卷烟 中支卷烟 细支卷烟
下载PDF
波长约束与非约束型变量选择方法对定量建模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张翼鹏 颜克亮 +7 位作者 唐丽 文里梁 姜慧 陈爱明 逄涛 杨乾栩 朱保昆 曾仲大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141-147,共7页
近红外光谱中多组分信息高度重叠的特点,决定了变量选择在构建稳健近红外定性定量模型中的特殊重要性。以8个产区、4个部位,共计655个烟叶样本中的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和烟碱6个指标为对象,深入研究波长区间约束与3个典型非约束... 近红外光谱中多组分信息高度重叠的特点,决定了变量选择在构建稳健近红外定性定量模型中的特殊重要性。以8个产区、4个部位,共计655个烟叶样本中的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和烟碱6个指标为对象,深入研究波长区间约束与3个典型非约束型变量选择方法对定量建模结果的影响,探索近红外光谱在完全基于数学与统计方法建模,以及加入约束特征波长后的结果差异性,并与全波长与全特征波长区间建模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发现针对目标数据,131个外部验证数据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的Q2值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在3%以内,而所选择的变量和波长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基于近红外数据“二次分析”模型构建,存在其内在模型效果“瓶颈”与变量间的协同规律性,过度的变量选择算法与建模分析并不一定能较好地提升模型质量、改善预测分析结果,反而极大地降低模型的化学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变量选择 波长约束 稳健性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科技现代化进程中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发展的典型经验、实践困局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虹 米然 +1 位作者 朱保坤 刘荣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7-858,共12页
【目的】系统探究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实践困局,丰富相关理论成果,推动此类期刊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使其不断助力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法】采用大规模数据统计、半结构化专... 【目的】系统探究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实践困局,丰富相关理论成果,推动此类期刊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使其不断助力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法】采用大规模数据统计、半结构化专家访谈及典型案例分析,遵循“基本情况—典型经验—实践困局—未来进路”这一逻辑思路,对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经验和实践困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对接行业发展、多渠道助力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个维度上形成诸多典型的做法,但其中还存在着期刊评价功能异化、期刊定位不明等隐性和显性问题。【结论】广大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需要从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注重推动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优化办刊手段和服务能力、全方位服务垂直领域等角度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发展和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现代化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 行业服务 人才培养 科技成果转化
原文传递
海上油田稠油井自生热复合解堵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初明 刘华伟 +7 位作者 周薛 朱宝坤 朱橙 李孟超 赵晨光 姜雨省 李楠 黎崇昌 《天津科技》 2017年第2期69-72,共4页
针对渤海海域主力稠油油藏常见的有机质堵塞、粘土、砂粒和水锁伤害等多种伤害类型共存的情形,开发一种既能有效生热又具有较好安全性能的自生热体系。首先,分析了新型自生热解堵的原理,并通过与常用自生热体系的热峰值、蜡溶蚀等性能... 针对渤海海域主力稠油油藏常见的有机质堵塞、粘土、砂粒和水锁伤害等多种伤害类型共存的情形,开发一种既能有效生热又具有较好安全性能的自生热体系。首先,分析了新型自生热解堵的原理,并通过与常用自生热体系的热峰值、蜡溶蚀等性能参数进行比对和分析,说明自生热体系主剂具有很好的解堵性能,满足油田安全生产和油藏保护的要求。然后,利用体系中的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起泡试验及岩心驱替试验,说明此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流效果。最后,通过现场应用,表明此体系对结腊稠油井有很好的解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自生热 解堵 暂堵分流
下载PDF
基于感官、电子舌和BP神经网络的食用酸酸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乾栩 朱保昆 +4 位作者 赵蔚 马宁 于沛然 陆欣宇 张伟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酸度是衡量风味物质中酸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酸味分子结构复杂,酸度的预测效果和精度问题亟须解决。基于感官、电子舌和BP神经网络建立5种代表性酸类的酸度预测模型,其预测模型在20~5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中,酸类的酸度值预测精度良好... 酸度是衡量风味物质中酸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酸味分子结构复杂,酸度的预测效果和精度问题亟须解决。基于感官、电子舌和BP神经网络建立5种代表性酸类的酸度预测模型,其预测模型在20~5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中,酸类的酸度值预测精度良好,均可达到0.87以上。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5种酸的酸度在高、中、低质量浓度的验证精度也都在0.85以上,可实现对酸类物质的酸度精准预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BP神经网络 酸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立群 朱宝坤 +1 位作者 于兆坤 肖文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53-56,共4页
室内采用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对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砂岩储层进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粒径陶粒支撑剂在高闭合压力下裂缝导流能力明显下降,而将3种粒径陶粒支撑剂按1∶1∶1进行混合后,在高闭合压力下仍能... 室内采用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对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砂岩储层进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粒径陶粒支撑剂在高闭合压力下裂缝导流能力明显下降,而将3种粒径陶粒支撑剂按1∶1∶1进行混合后,在高闭合压力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支撑剂强度越高、铺砂浓度越大,裂缝导流能力越高。现场压裂液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大,当闭合压力为75 MPa时,使用现场压裂液作为实验流体的裂缝导流能力比使用3%KCl溶液时下降60%以上。在纤维A加量小于0.04%时,随着纤维A加量的增大,裂缝导流能力逐渐降低;当纤维A加量大于0.04%时,裂缝导流能力逐渐升高,当纤维A加量为0.06%时,裂缝导流能力最高,再继续增大纤维A加量,裂缝导流能力逐渐下降。因此,在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加砂压裂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压裂液和纤维等添加剂,以确保裂缝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导流能力 压裂液 纤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船闸岩溶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朱保坤 燕轲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2期19-22,共4页
采用地球物理技术手段查明灰岩地区溶洞发育,是现阶段比较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由于物探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场地复杂性,单一物探方法进行岩溶探测往往不够全面准确,而使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探测,则可以达到理想的探测效果。本文围绕某船闸... 采用地球物理技术手段查明灰岩地区溶洞发育,是现阶段比较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由于物探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场地复杂性,单一物探方法进行岩溶探测往往不够全面准确,而使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探测,则可以达到理想的探测效果。本文围绕某船闸灰岩地区的岩溶探测,着重介绍反磁通瞬变电磁、弹性波跨孔CT以及管波等三种物探方法,分别从探测面到探测段再到探测点,对地下岩溶进行普查到精探的圈定。三种物探方法从岩溶不同物性参数出发,既可以相互验证也可以相互补充,在某船闸岩溶探测中实际应用,证实综合物探方法岩溶勘察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对岩溶区船闸工程勘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方法 瞬变电磁 弹性波跨孔CT 管波 岩溶勘查
下载PDF
顶空—离子分子反应质谱在卷烟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莉 王猛 +5 位作者 廖头根 朱保昆 马慧宇 李源栋 刘秀明 顾健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利用顶空—离子分子反应质谱(HS-IMR-MS)对真品卷烟和冒牌卷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卷烟真伪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卷烟真伪鉴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以云烟(软珍品)和云烟(紫)两个牌号各20批次卷烟及各5... 【目的】利用顶空—离子分子反应质谱(HS-IMR-MS)对真品卷烟和冒牌卷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卷烟真伪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卷烟真伪鉴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以云烟(软珍品)和云烟(紫)两个牌号各20批次卷烟及各5种冒牌卷烟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电离源、顶空平衡温度及平衡时间对分析效果的影响,通过选取群体特征离子,利用平均法构建两个牌号卷烟的特征质谱指纹图谱,并利用以相关系数法确定的合格阈值及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批次真品卷烟及冒牌卷烟进行评价。【结果】(1)以Xe做电离源,顶空平衡温度140℃,顶空平衡时间15 min时,卷烟分析效果最佳;(2)两个牌号不同批次卷烟与其特征质谱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而冒牌卷烟分别为0.914 7~0.934 3和0.884 7~0.908 8,且在主成分分析投影图上,同一牌号卷烟表现为相互聚集。【结论】HS-IMR-MS法能有效区分真品卷烟和冒牌卷烟,可为卷烟真伪鉴别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分子反应质谱 指纹图谱 相似度 主成分分析 假冒卷烟
下载PDF
基于细胞水平的甜度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微 凌军 +4 位作者 朱保昆 者为 陈兴 苏莉 颜克亮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细胞的甜度定量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卷烟甜感评价,以弥补感官质量评吸存在的不足。【方法】通过构建小分子标签的重组甜味素受体细胞系,利用PTI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钙离子的响应,建立甜度定量测定方法,应用于特色香料...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细胞的甜度定量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卷烟甜感评价,以弥补感官质量评吸存在的不足。【方法】通过构建小分子标签的重组甜味素受体细胞系,利用PTI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钙离子的响应,建立甜度定量测定方法,应用于特色香料及烟气甜度测定。【结果】特色香料相对甜度值与烟气甜度值呈正相关,其中百香果提取物能获得较好烟气甜感与口腔甜感。【结论】此方法可用于以增加甜感为目的的卷烟烟用香精香料评价及烟气甜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水平 定量测定 相对甜度 卷烟甜感 卷烟烟气
下载PDF
基于仿生技术检测薰衣草气味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头根 朱保昆 +3 位作者 何靓 陆可钰 潘红阳 王明锋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235,共4页
研究以嗅觉仿生技术对薰衣草的嗅觉信息进行鉴别,选择产自黑龙江佳木斯薰衣草(A)和新疆伊犁地区的法国蓝狭叶薰衣草(B)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生嗅觉的薰衣草气味指纹图谱的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多维传感器阵列能够获取表征样品化学组成特征... 研究以嗅觉仿生技术对薰衣草的嗅觉信息进行鉴别,选择产自黑龙江佳木斯薰衣草(A)和新疆伊犁地区的法国蓝狭叶薰衣草(B)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生嗅觉的薰衣草气味指纹图谱的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多维传感器阵列能够获取表征样品化学组成特征的组成群体的分析谱图或图象;采用数学统计计量法、人工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化方法可分析所获取的图谱信息。研究结果发现,佳木斯薰衣草(A)中乙酸薰衣草酯(13.13%)、薰衣草醇(4.01%)、香叶醇(18.00%)、橙花醇(2.25%)的含量均高于法国蓝狭叶薰衣草(B)中4种成分的含量(8.25%, 1.14%,0.09%和0),薰衣草的气味更柔和一些,香味清爽,以花香为主。该技术能够对薰衣草味道进行客观描述,并给出具体的嗅觉量化值,可为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仿生技术 薰衣草 味道 产地
原文传递
地层对比与划分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以海115区块为例
11
作者 唐山 李浩 +3 位作者 冯振凯 朱宝坤 才睿娇 周思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192-192,21,共2页
海115区块开展精细小层对比工作,全区砂层组统一划分,建立了标准井主剖面网络,完成了主剖面本身、各剖面之间和整个区域的统一闭合,确定单砂体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砂层组、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关键词 小层对比 层组划分 小层划分
下载PDF
基于HHP的烟用香精料液杀菌工艺研究
12
作者 王猛 高莉 +4 位作者 李源栋 张翼鹏 朱保昆 廖头根 马明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34,共11页
针对烟用香精料液防腐用化学防腐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物理场高静压(HHP)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防腐杀菌,考察了HHP工艺参数对烟用香精料液杀菌效果的影响,以及杀菌处理后烟用香精料液施加于卷烟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38... 针对烟用香精料液防腐用化学防腐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物理场高静压(HHP)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防腐杀菌,考察了HHP工艺参数对烟用香精料液杀菌效果的影响,以及杀菌处理后烟用香精料液施加于卷烟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38℃,保压时间13.1min,处理压力447MPa工艺条件下,经HHP处理前后,烟用香精料液的色泽、黏度无明显变化;产气微生物的生长得到较好的控制,烟用香精料液的产气量明显降低,保质期增长;将杀菌处理后的香精料液添加到卷烟叶组中与原料液进行感官评吸对比,二者不存在感官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在不改变烟用香精料液感官品质的前提下,HHP将有望作为一种低温、安全的杀菌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杀菌防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料液 高静压技术 杀菌 质量安全
下载PDF
仿生味觉阵列传感器在植物浸膏味觉检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郭青 王明锋 +3 位作者 廖头根 朱保昆 何靓 潘红阳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189,共4页
为克服味觉分析仪分析成本昂贵与人工感官评价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的劣势,开发基于混合卟啉材料的仿生味觉传感器,共同组成一个六行六列的传感器阵列,通过对传感器阵列与目标物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进行处理,得到颜色分量R、G、B数据的差值... 为克服味觉分析仪分析成本昂贵与人工感官评价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的劣势,开发基于混合卟啉材料的仿生味觉传感器,共同组成一个六行六列的传感器阵列,通过对传感器阵列与目标物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进行处理,得到颜色分量R、G、B数据的差值,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可视化识别。研究优化得到最优卟啉材料:复合材料m(MnTPPCl)︰m(CoTPP)=1︰1、反应时间1 min。该卟啉材料对酸、甜、苦、咸、鲜的检测限分别达到2.44×10-10 mol/L, 1.73×10-10 mol/L, 2.03×10-9 mol/L, 2.55×10-9 mol/L和8.24×10-10 mol/L,满足实际检测植物浸膏(芸香浸膏、枸杞子浸膏、或桂花浸膏、或罗汉果浸膏、或树苔浸膏、或山楂浸膏)的需求,可作为基于味觉基础筛选植物浸膏的依据,并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味觉检测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味觉传感器 味觉评价 四甲基卟啉锰 芸香浸膏
原文传递
烟叶配比感官质量模型在叶组配方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乾栩 冯斌 +5 位作者 杨清 王猛 蔡波 杨蕾 张天栋 朱保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6-761,共6页
为减少人为主观对叶组配方的影响,增强叶组配方的客观性,以红大、K326、NC297和云87 4种烟叶的不同配比及相应感官得分出发,建立了烟叶配比值与感官得分之间的数学模型,筛选了对感官得分影响较大的烟叶配比组成,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 为减少人为主观对叶组配方的影响,增强叶组配方的客观性,以红大、K326、NC297和云87 4种烟叶的不同配比及相应感官得分出发,建立了烟叶配比值与感官得分之间的数学模型,筛选了对感官得分影响较大的烟叶配比组成,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烟叶配比值与叶组感官得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烟叶配比值能较好地反映感官质量得分;通过模型分析,可以筛选出对复配烟叶感官影响较大的烟叶配比,有助于在叶组配方设计中正确控制不同烟叶的比例;结合等高线图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可确定在不同烟叶配比条件下复配烟叶的感官得分范围;验证实验证明,通过烟叶配比感官得分模型调整烟叶配比比例,可提高叶组感官得分。因此,通过烟叶配比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指导叶组配方,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组配方 感官质量 数学模型 烟叶配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