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尖小翼对跨声速压气机级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兢军 赵傲 +1 位作者 胡义 吴宛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了揭示叶尖小翼对跨声速压气机级气动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压气机级转子叶片上加装不同宽度压力面/吸力面叶尖小翼的作用效果和扩稳机制。同时,提出一种更加系统的叶尖小翼结构设计方法以优化叶尖小翼技术在压气机上的应... 为了揭示叶尖小翼对跨声速压气机级气动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压气机级转子叶片上加装不同宽度压力面/吸力面叶尖小翼的作用效果和扩稳机制。同时,提出一种更加系统的叶尖小翼结构设计方法以优化叶尖小翼技术在压气机上的应用,使压气机级压比和绝热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其稳定工作裕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面小翼宽度的增加,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分别增加了6.01%、9.90%、10.76%、11.43%,压力面叶尖小翼改变了转子叶顶气流偏转角,抑制了叶顶泄漏流的产生和泄漏涡破碎,提升了压气机级的流通能力,同时减弱了静子叶片吸力侧的分离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小翼 跨声速压气机级 叶顶泄漏 稳定工作裕度 扩稳机制
原文传递
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制备高性能HDPE/h-BN导热复合材料
2
作者 钟景浚 佘汉文 +3 位作者 郭文帅 陈玉宇 徐百平 谈灵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09,164,共7页
电子元器件的飞速发展对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使用基于混沌混合原理的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六方氮化硼(h-BN)高导热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研究了螺杆转速对h... 电子元器件的飞速发展对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使用基于混沌混合原理的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六方氮化硼(h-BN)高导热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研究了螺杆转速对h-BN的剥离与分散混合及其对HDPE/h-B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的提升能够改善挤出机对h-BN的剥离分散效果,从而提高导热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当转速为300 r/min时,平面内和平面外方向上的热导率分别达到了7.91和0.38 W/(m·K),与100 r/min时相比,分别提高了7.62%和15.15%,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2.68%和81.63%。此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无需使用有害试剂,为高效规模化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导热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复合材料 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转速 高密度聚乙烯 氮化硼 混沌混合
下载PDF
舰船动力系统排烟对甲板上方空间温度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佳佳 付云鹏 +3 位作者 叶正华 孙鹏 钟兢军 杨木肖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0,共6页
[目的]现代舰船动力系统排出的高温烟气对甲板上方高精度电子设备可靠工作和舰载机等作业单元的安全起降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舰船甲板上方空间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选取舰... [目的]现代舰船动力系统排出的高温烟气对甲板上方高精度电子设备可靠工作和舰载机等作业单元的安全起降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舰船甲板上方空间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选取舰船航行的典型风向,针对4种不同工况分析高温排气走向、舰船上层建筑壁面温度分布及关键停机坪上方温度场分布。[结果]结果显示,在30°风向下,位于舰船上层建筑背风侧的1,2号停机坪总会受到高温烟气的影响,使得安全起降受到威胁;同时,在低风速情况下,上层建筑表面受到高温烟气影响的区域面积更大,最大可达73 m^2。[结论]研究建议舰载直升机应尽量避免在30°风向下在1,2号停机坪处起降,电子仪器设备的布置应尽量避开受高温烟气影响较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动力系统 排气 甲板 温度场 数值研究
下载PDF
考虑基底变形的金属静密封粗糙面接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于颖嘉 崔颖 +2 位作者 张宏翔 王大玮 钟兢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粗糙面接触模型是分析金属静密封泄漏特性的基础,为提高接触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糙面接触模型.该模型基于微凸体的连续性假设,对含有基底的单个微凸体进行接触力学分析,得到了压缩量与微凸体真实变形量的关系,进而应用样板函... 粗糙面接触模型是分析金属静密封泄漏特性的基础,为提高接触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糙面接触模型.该模型基于微凸体的连续性假设,对含有基底的单个微凸体进行接触力学分析,得到了压缩量与微凸体真实变形量的关系,进而应用样板函数法得到微凸体在弹塑性阶段的接触方程.基于粗糙面微凸体的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基底变形的粗糙面接触模型.基于该模型的分析表明:基底变形对接触面接触特性的影响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而愈加显著.通过与ZMC接触模型、KE接触模型的对比以及横向分辨率与名义接触面积对平均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验证了本文中模型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静密封 接触模型 基底变形 粗糙面 微凸体
下载PDF
一种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与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崔颖 于颖嘉 +2 位作者 王永亮 赵爽 钟兢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5,共9页
梁式管接头具有耐高压、自紧性和自封性等优点,在航空液压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提出了一种带有椭圆形凹槽的梁式管接头阴接头结构,建立了该型梁式管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接触模型,数值模拟得到该结构能够形成两道有效密封。以... 梁式管接头具有耐高压、自紧性和自封性等优点,在航空液压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提出了一种带有椭圆形凹槽的梁式管接头阴接头结构,建立了该型梁式管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接触模型,数值模拟得到该结构能够形成两道有效密封。以最大接触压力为密封性能评价指标的分析表明,管内流体压力具有提高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的作用,且施加的预紧力存在一个最佳设计值。该型梁式管接头阴、阳接头配合面在不同预紧力下的接触带宽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而,采用正交试验对梁式管接头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极差法得到了结构参数对两道密封带密封性能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椭圆形凹槽的长轴和短轴,第一道密封的名义接触带宽与U形梁截面宽度对带有椭圆形凹槽的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式管接头 弹塑性有限元 密封性能 敏感性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可控转速机匣起始位置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流动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佳诣 吴宛洋 钟兢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1349,共9页
机匣处理的几何结构参数将对其扩稳机制和扩稳能力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可控转速机匣中可转动环段的起始位置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可转动环段的起始位置从叶顶尾缘开始逐渐向上游移动的过程中,可... 机匣处理的几何结构参数将对其扩稳机制和扩稳能力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可控转速机匣中可转动环段的起始位置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可转动环段的起始位置从叶顶尾缘开始逐渐向上游移动的过程中,可转动环段作用范围的扩展使叶顶流场处于逆压流动的范围扩大,通流条件恶化,但由于同时也降低了叶尖负荷,稳定工作的流量范围得以扩大。而当起始位置继续向上游移动至20%轴向弦长和叶顶前缘处时,可转动环段能够分别完成对泄漏涡破碎后流体和来流主流的轴向加速,降低激波/泄漏涡干涉强度的同时削弱了堵塞效应,转子流动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当起始位置位于叶顶前缘时,稳定工作裕度提高了5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转速机匣 起始位置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 叶顶泄漏流 流动稳定性
原文传递
变马赫数下压力面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宛洋 钟兢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4,共9页
为探究变来流马赫数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5、Ma=0.6和Ma=0.7来流马赫数下的原型叶栅和加装不同宽度的压力面叶尖小翼的扩压叶栅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亚声速的来流条件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可... 为探究变来流马赫数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5、Ma=0.6和Ma=0.7来流马赫数下的原型叶栅和加装不同宽度的压力面叶尖小翼的扩压叶栅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亚声速的来流条件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可以有效减小叶顶两侧压力梯度,阻碍流体流入叶顶间隙,控制叶顶泄漏流动,减小流场损失,改善流场流动状况.随着小翼宽度的增加,改善程度增大,同时马赫数的变化与控制效果成正比.当Ma=0.7时,与原型叶栅相比,PW2.0方案的流场改善程度最大,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数 压力面小翼 扩压叶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叶尖小翼周向最宽位置对高负荷压气机级特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赵傲 胡义 +1 位作者 吴宛洋 钟兢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1,共12页
针对叶尖小翼扩稳技术,采用数值方法在改变叶尖小翼宽度的基础上,考虑了叶尖小翼几何形状的周向最宽位置对高负荷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尖小翼宽度越大且最宽位置靠近叶片两端时,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的提升越明显。叶... 针对叶尖小翼扩稳技术,采用数值方法在改变叶尖小翼宽度的基础上,考虑了叶尖小翼几何形状的周向最宽位置对高负荷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尖小翼宽度越大且最宽位置靠近叶片两端时,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的提升越明显。叶尖小翼宽度为2.0倍叶顶宽度时,且周向最宽位置位于转子前缘25%轴向弦长时,叶尖小翼最多使叶顶泄漏流的质量流量减少了7.66%,提升了压气机级通道内流体的轴向速度,抑制了转子及静子叶片叶表的分离情况,从而延缓了压气机级的失速,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提升了2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压气机 叶尖小翼 级特性 稳定工作裕度 数值研究
下载PDF
钛合金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的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崔颖 于颖嘉 +1 位作者 张宏翔 钟兢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优化具有椭圆弧凹槽的航空钛合金梁式管接头,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梁式管接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阴、阳接头两道密封处的接触应力分布与接触带宽。综合考虑梁式管接头宏观几何结构与接触面微观形貌,以S指数为密封性能评价指... 为优化具有椭圆弧凹槽的航空钛合金梁式管接头,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梁式管接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阴、阳接头两道密封处的接触应力分布与接触带宽。综合考虑梁式管接头宏观几何结构与接触面微观形貌,以S指数为密封性能评价指标,利用Isight软件和多岛遗传算法得到了密封性能最优的阴接头几何构型。对最优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表明,优化结构的S指数比原型和数据库最大值结构分别提高102.2%和53.1%,其最大接触应力与接触带宽明显增大,优化结构的密封性能显著提高。最优结构的S指数与优化方法的预测值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结构优化设计的准确性。采用的S指数密封评价准则相比于传统单纯以接触应力或接触带宽评价密封性能的方法更全面考虑了密封结构的宏观与微观特征,为梁式管接头密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量化的密封性能目标函数。应用Isight软件与多岛遗传算法可提高计算效率与优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式管接头 密封性能 S指数 多岛遗传算法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凹槽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的影响
10
作者 李蓝宇 韩吉昂 +1 位作者 张文渔 钟兢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7期785-793,共9页
为降低多翼离心风机噪声,改善其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蜗舌处不同凹槽分布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减弱了叶轮出口射流-尾迹与蜗舌壁面干涉作用,叶轮与蜗舌之间的通道内部高涡量减小,流动稳定性增... 为降低多翼离心风机噪声,改善其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蜗舌处不同凹槽分布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减弱了叶轮出口射流-尾迹与蜗舌壁面干涉作用,叶轮与蜗舌之间的通道内部高涡量减小,流动稳定性增强。蜗壳壁面附面层厚度减小,回流及旋涡情况改善,反向压差引起的流动阻力减小,流动损失减小,出口气流动能提升,风量增大。L50G11型多翼离心风机风量增幅为3.17%,全压效率降幅为4.81%,气动性能变化不大;监测点的平均噪声降低,最大平均噪声降幅为4.7 dB,降噪效果最突出;L75G22型多翼离心风机监测点平均噪声值最大降幅为3.51 dB,噪声情况改善;风量增幅为4.30%,全压效率增幅为3.34%,气动性能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蜗舌 凹槽 气动性能 噪声
下载PDF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鼓包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旭东 韩吉昂 +3 位作者 郭重佳 杨嗣涵 胡义 钟兢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7,共15页
为研究鼓包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以NASA Rotor 37为研究对象,在其吸力面上布置展向连续性和非连续性鼓包,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原型转子和鼓包转子在变转速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转速和110%设计... 为研究鼓包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以NASA Rotor 37为研究对象,在其吸力面上布置展向连续性和非连续性鼓包,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原型转子和鼓包转子在变转速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转速和110%设计转速下,连续性鼓包对叶顶附近的激波控制效果较好,可以对激波前气体进行预压缩,从而降低激波前后的逆压梯度,减弱激波强度,进而减小激波相关损失;在设计转速最高效率工况下,非连续性鼓包转子总压比提升0.236%、效率提升0.309%,连续性鼓包转子总压比提升0.285%、效率提升0.454%;在50%、60%和90%设计转速下,鼓包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有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 连续性鼓包 非连续性鼓包 气动性能 变转速工况
原文传递
凹坑深度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华伟 杨益 +2 位作者 郭爽 黄宇轩 钟兢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33-1940,共8页
采用经实验校核的CFD方法研究吸力面不同深度的凹坑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凹坑方案对于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深度为0.2、0.3、0.4、0.5、0.6mm,深宽比为0.25的5种凹坑分别被布置在42%~60%轴向弦长处。不同深度凹坑... 采用经实验校核的CFD方法研究吸力面不同深度的凹坑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凹坑方案对于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深度为0.2、0.3、0.4、0.5、0.6mm,深宽比为0.25的5种凹坑分别被布置在42%~60%轴向弦长处。不同深度凹坑对于减小损失的效果不同。结果表明:深度为0.2mm的凹坑能够使得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0.8%。三维球状凹坑通过提高边界层内的湍动能水平,促进边界层转捩,消除了层流分离泡,改善了矩形叶栅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扩压叶栅 凹坑 损失特性 转捩 分离
原文传递
不同湍流模型对平面叶栅气动性能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凌 李大春 钟兢军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690-2694,共5页
为验证不同湍流模型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预测的可靠性,采用Fluent软件,选用SA、标准及SST这3种常用湍流模型,在不同来流马赫数(0.5 Ma和0.8 Ma)及冲角(-3°、0°、+3°)下,将平面叶栅流场数值模拟值与实验... 为验证不同湍流模型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预测的可靠性,采用Fluent软件,选用SA、标准及SST这3种常用湍流模型,在不同来流马赫数(0.5 Ma和0.8 Ma)及冲角(-3°、0°、+3°)下,将平面叶栅流场数值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A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叶表静压分布和节距平均出口气流角与实验最贴近;当来流马赫数为0.5 Ma时,SA模型总压损失系数沿节距分布的峰值及相对位置在设计冲角下与实验最吻合,模型偏差最大;当来流马赫数为0.8 Ma时,模型总压损失系数沿节距分布在设计冲角下与实验最贴近。3种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均有一定偏差,SA模型与实验偏差更小,计算效率更高,更适用于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流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湍流模型 平面叶栅 跨声速 气动性能
下载PDF
高亚声速时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泄漏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宛洋 钟兢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78,共17页
为了探索跨声速来流条件时,不同安装位置、不同宽度的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8时包括原型叶栅在内的7种扩压叶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不同来流冲角的吸力面叶尖小翼在流场中都... 为了探索跨声速来流条件时,不同安装位置、不同宽度的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8时包括原型叶栅在内的7种扩压叶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不同来流冲角的吸力面叶尖小翼在流场中都为负效果,增加了流场复杂性;压力面叶尖小翼则改善了泄漏流动,减小了流动损失。两种安装位置的叶尖小翼对流场的影响效果都与其宽度成正比。叶尖小翼对流场的干扰或改善效果在正冲角工况下都更为明显。与原型工况相比,在正6°冲角工况时可以观察到两种叶尖小翼的效果最明显,宽度为原型叶片叶顶宽度2.0倍的吸力面叶尖小翼带来4.17%的流场损失,宽度为原型叶片叶顶宽度2.0倍的压力面叶尖小翼则伴随着10.15%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亚声速 吸力面叶尖小翼 压力面叶尖小翼
下载PDF
叶尖小翼结合凹槽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间隙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少冰 赵傲 +1 位作者 赵毓舟 钟兢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59-1869,共11页
为了揭示叶尖小翼结合叶顶凹槽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NASA Rotor35附加不同凹槽型叶尖小翼的气动特性,并在分析Rotor35失稳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叶尖小翼结合叶顶凹槽的扩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 为了揭示叶尖小翼结合叶顶凹槽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NASA Rotor35附加不同凹槽型叶尖小翼的气动特性,并在分析Rotor35失稳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叶尖小翼结合叶顶凹槽的扩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凹槽型小翼均使得压气机转子总压比和等熵效率有所降低。随着凹槽深度的增加,压气机转子失速裕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深度的凹槽型小翼使压气机转子失速裕度增加5.4%。凹槽型小翼方案中压气机转子叶尖负荷降低,叶尖泄漏涡强度减弱,转子叶尖通道激波后移,叶尖泄漏涡与激波干涉后发生螺旋型破裂,降低了波/涡干涉所导致的通道堵塞程度及抑制了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分离是其扩稳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小翼 叶顶凹槽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 间隙流场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双粗糙面金属静密封泄漏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颖 于颖嘉 +1 位作者 张宏翔 钟兢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5-224,共10页
粗糙面微观几何形貌是影响静密封泄漏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粗糙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粗糙面进行离散化处理,进而将由双粗糙面构成的密封界面等效为三维逾渗栅格模型,基于多孔介质理论计算得到密封界面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从而建立了一种双... 粗糙面微观几何形貌是影响静密封泄漏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粗糙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粗糙面进行离散化处理,进而将由双粗糙面构成的密封界面等效为三维逾渗栅格模型,基于多孔介质理论计算得到密封界面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从而建立了一种双粗糙密封界面的泄漏率模型。搭建金属静密封泄漏率测量试验台,通过对环面金属静密封泄漏特性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泄漏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表面纹理方向、粗糙面波动频率与材料特性对金属静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粗糙面构成的密封界面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粗糙面波动频率越大,密封性能越好;低硬度材料易于实现有效密封;在重载情况下,粗糙面微观几何形貌对孔隙率与泄漏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静密封 粗糙面 多孔介质 三维逾渗栅格模型 泄漏模型
原文传递
叶尖小翼调控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场结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少冰 钟兢军 陆华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68-177,共10页
在低速条件下,对叶尖不同位置安装小翼的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端壁静压孔对上端壁流场进行测量,叶栅出口流场利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细致分析不同安装方式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叶尖端区流场结构、气动损失和通流能力的影响... 在低速条件下,对叶尖不同位置安装小翼的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端壁静压孔对上端壁流场进行测量,叶栅出口流场利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细致分析不同安装方式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叶尖端区流场结构、气动损失和通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安装方式的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场影响不同。与无叶尖小翼的常规叶栅相比,吸力面小翼使得叶栅损失降低的同时带来了流动堵塞的降低,压力面小翼使得叶栅损失和流动堵塞同时增加,组合小翼在降低叶栅损失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叶栅的流动堵塞,改善了叶栅的通流能力。通过与常规叶栅叶尖区域流场结构的详细对比分析,对不同安装方式的叶尖小翼的影响机理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小翼 压气机叶栅 间隙流动 试验研究 旋涡结构
下载PDF
E-CR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利雄 刘奇 钟景军 《玻璃纤维》 CAS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加速腐蚀试验,从腐蚀痕迹、微观形貌、质量变化、强度保留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3种类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腐蚀情况。结果表明,普通ER玻璃纤维在酸性环境下性能下降非常明显,而改进型的无硼无氟ECT玻璃纤维耐酸性能与典型的E-CR玻璃... 通过加速腐蚀试验,从腐蚀痕迹、微观形貌、质量变化、强度保留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3种类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腐蚀情况。结果表明,普通ER玻璃纤维在酸性环境下性能下降非常明显,而改进型的无硼无氟ECT玻璃纤维耐酸性能与典型的E-CR玻璃纤维一样出色,可应用于对耐酸性能、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耐腐蚀 强度保留率
下载PDF
某压气机静叶基元叶型优化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东 钟兢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518,共9页
为了得到更加适合压气机静叶的叶型以降低气动损失,提取了静叶中径处的叶型,通过平面叶栅实验获得了原叶型的损失特性,发现原叶型气动损失较高,需要通过合理匹配设计参数来降低损失。为此,搭建数值优化平台在约束空间内搜寻气动损失更... 为了得到更加适合压气机静叶的叶型以降低气动损失,提取了静叶中径处的叶型,通过平面叶栅实验获得了原叶型的损失特性,发现原叶型气动损失较高,需要通过合理匹配设计参数来降低损失。为此,搭建数值优化平台在约束空间内搜寻气动损失更低的叶型,目标函数的构建综合考虑了多个冲角下的总压损失系数以提升叶片的变工况性能。优化结果显示:目标函数值降低了约9%,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在实验涉及的整个马赫数和冲角范围内优化叶型比原叶型具有更低的总压损失系数,设计工况总压损失系数较原型叶型下降了31.3%,提升了叶型在正冲角边界附近的抗失速能力,设计进口马赫数正4°冲角下气流折转角增加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解释了叶型性能提升的机理,对工作在相似环境的叶型设计及多目标优化方向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静叶 叶型 平面叶栅实验 总压损失系数 压气机
原文传递
导叶/静叶相对周向位置对扇形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卢俊菘 徐文峰 +1 位作者 孙鹏 钟兢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7,120,共6页
为研究扇形叶栅中导叶和静叶相对周向位置对扇形叶栅流动的影响,以导叶-静叶结构的扇形叶栅实验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调整导叶与静叶的周向相对位置,研究不同周向位置时导叶尾迹对下游流场的冲击对叶栅周期性及损失的影响... 为研究扇形叶栅中导叶和静叶相对周向位置对扇形叶栅流动的影响,以导叶-静叶结构的扇形叶栅实验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调整导叶与静叶的周向相对位置,研究不同周向位置时导叶尾迹对下游流场的冲击对叶栅周期性及损失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导叶-静叶相对周向位置的方法获得周期性好于原型的实验叶栅;在扇形叶栅中若想获得较好的周期性,应使导叶尾迹直接撞击在静叶叶顶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叶栅 导叶 静叶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