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既嵌入传统学科专业框架下的培养体系,又要突破路径依赖、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的新路径。基于未来科技创新“重混”的本质特征,面向未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逻辑是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培养“重混”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既嵌入传统学科专业框架下的培养体系,又要突破路径依赖、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的新路径。基于未来科技创新“重混”的本质特征,面向未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逻辑是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培养“重混”能力,即具备打破学科知识体系“重混”“知识元素”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学科方式方法“重混”“技术元素”的能力。从未来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出发,能够在人才培养内容、主体、结构维度上实现“重混”,为突破路径依赖提供可行路径。基于这一逻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STEP by STEP”培养体系,通过知识元素的“自然重混”和技术元素的“高效重混”探索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此为依据培养学生的“重混”能力。展开更多
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已有的土壤碳储量和碳汇估算研究主要采用较低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开展,且生态系统的管理碳汇较少被学者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2000年、2020年中国30 ...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已有的土壤碳储量和碳汇估算研究主要采用较低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开展,且生态系统的管理碳汇较少被学者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2000年、2020年中国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气候区、中国温度带等多源数据,汇总国内土壤碳储量、土壤碳汇及土地利用管理碳汇相关的文献成果,采用土壤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变化、土地管理碳汇、土地利用转变土壤碳变化核算模型,综合评估了中国2000—2020年农田和草地管理土壤(0-100 cm)碳汇、2000—2020年森林管理碳汇、2000年及2020年中国土壤碳储量(0-100 cm)、2000—2020年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土地利用转变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①2000—2020年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达17.918 Tg C a^(-1),草地管理土壤碳汇约为20.171 Tg C a^(-1);②2000—202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约为81.622 Tg C a^(-1)。③2000年和2020年中国土壤碳储量分别达到86.074 Pg C、86.771 Pg C;④2000—2020年土壤碳增加约34.850 Tg C a^(-1);⑤研究时间段内,中国土地利用转变导致土壤碳储量减少约17.621 Tg C a^(-1)。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理清中国21世纪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状况,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展开更多
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8年6月13日山东两次同受冷涡影响但分别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和风雹天气为主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I”、“过程I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过程I,降水效率高,在其发展阶段回波质心高度低,成熟阶段形成强降水超级单体,最强降水出现在中气旋附近;以风雹天气为主的过程II,雷暴大风强度具有极端性,对流风暴发展深厚,60 dBZ以上强回波发展至-20℃层高度之上并持续,是产生大冰雹的重要原因。两次过程的强风均出现在弓形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前部和超级单体后侧下沉气流区。(2)过程I不稳定条件中等,西南气流配合湿区使低层增湿,950~850 hPa形成近饱和层并增厚,干层位于500 hPa以上,构成上干下湿层结,对流在地面辐合线和地面湿舌顶端叠加处触发;过程II热力和动力不稳定强,中空急流与800~600 hPa的显著干层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触发抬升系统是暖锋,比过程I更深厚。环境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两次过程天气类型的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既嵌入传统学科专业框架下的培养体系,又要突破路径依赖、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的新路径。基于未来科技创新“重混”的本质特征,面向未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逻辑是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培养“重混”能力,即具备打破学科知识体系“重混”“知识元素”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学科方式方法“重混”“技术元素”的能力。从未来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出发,能够在人才培养内容、主体、结构维度上实现“重混”,为突破路径依赖提供可行路径。基于这一逻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STEP by STEP”培养体系,通过知识元素的“自然重混”和技术元素的“高效重混”探索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此为依据培养学生的“重混”能力。
文摘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已有的土壤碳储量和碳汇估算研究主要采用较低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开展,且生态系统的管理碳汇较少被学者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2000年、2020年中国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气候区、中国温度带等多源数据,汇总国内土壤碳储量、土壤碳汇及土地利用管理碳汇相关的文献成果,采用土壤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变化、土地管理碳汇、土地利用转变土壤碳变化核算模型,综合评估了中国2000—2020年农田和草地管理土壤(0-100 cm)碳汇、2000—2020年森林管理碳汇、2000年及2020年中国土壤碳储量(0-100 cm)、2000—2020年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土地利用转变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①2000—2020年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达17.918 Tg C a^(-1),草地管理土壤碳汇约为20.171 Tg C a^(-1);②2000—202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约为81.622 Tg C a^(-1)。③2000年和2020年中国土壤碳储量分别达到86.074 Pg C、86.771 Pg C;④2000—2020年土壤碳增加约34.850 Tg C a^(-1);⑤研究时间段内,中国土地利用转变导致土壤碳储量减少约17.621 Tg C a^(-1)。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理清中国21世纪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状况,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文摘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8年6月13日山东两次同受冷涡影响但分别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和风雹天气为主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I”、“过程I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过程I,降水效率高,在其发展阶段回波质心高度低,成熟阶段形成强降水超级单体,最强降水出现在中气旋附近;以风雹天气为主的过程II,雷暴大风强度具有极端性,对流风暴发展深厚,60 dBZ以上强回波发展至-20℃层高度之上并持续,是产生大冰雹的重要原因。两次过程的强风均出现在弓形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前部和超级单体后侧下沉气流区。(2)过程I不稳定条件中等,西南气流配合湿区使低层增湿,950~850 hPa形成近饱和层并增厚,干层位于500 hPa以上,构成上干下湿层结,对流在地面辐合线和地面湿舌顶端叠加处触发;过程II热力和动力不稳定强,中空急流与800~600 hPa的显著干层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触发抬升系统是暖锋,比过程I更深厚。环境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两次过程天气类型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