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地区丰水期河、湖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静 吴华武 +6 位作者 周永强 赵中华 王晓龙 蔡永久 贺斌 陈雯 孙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6-1183,共8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示踪水体的来源、演化及不同水体间相互转化关系、污染源已被广泛地应用.基于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干流河水和湖水同位素样品收集,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水期河水和湖水中δ^18O和δ^2H组成特征,在此基...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示踪水体的来源、演化及不同水体间相互转化关系、污染源已被广泛地应用.基于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干流河水和湖水同位素样品收集,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水期河水和湖水中δ^18O和δ^2H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空间上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干流δ^18O和δ^2H值自三峡库区向下游地区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这与降水同位素变化密切相关.在三峡库区段与宜昌-城陵矶段河水δ^18O和δ^2H值无显著差异,而河水d-excess值波动范围较小.在洞庭湖-江汉和华阳-鄱阳湖湖泊群中湖水δ^18O和δ^2H值要贫于太湖-三角洲湖泊群,且太湖-三角洲湖泊群湖水中d-excess值为负值,这主要是太湖-三角洲地区受同位素较为富集的降水和强烈的蒸发作用的影响.在淀山湖和大通湖同位素值最大,洞庭湖和鄱阳湖同位素值偏小,这主要是由于长江与鄱阳湖、洞庭湖直接相通,两湖的水情直接受制于长江影响,水位较高,鄱阳湖和洞庭湖同位素组成受长江水补给影响明显.因此,开展长江中下游河湖水同位素的调查研究,这将对充分认识于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气降水-河水-湖水的相互联系与探讨其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大气降水线 河水 湖水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描述森林结构的重要变量 被引量:20
2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陈明辉 《温带林业研究》 2020年第1期14-20,共7页
森林结构决定森林功能,森林结构泛指不同植物种类和大小的空间配置与分布。显然,描述结构的变量皆涉及到植物之间的关系。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森林经营和分析中的重要因子,分析林分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森林的发展历史、... 森林结构决定森林功能,森林结构泛指不同植物种类和大小的空间配置与分布。显然,描述结构的变量皆涉及到植物之间的关系。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森林经营和分析中的重要因子,分析林分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森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生态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森林结构虽可用不同变量从不同方面进行测度,但在森林结构的诸多测度变量中,地上部林分密集程度、水平分布格局和树种配置以及林木大小分布等尤为重要,无疑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测度森林结构的方法而言,标记的二阶特征函数在解释树种间关系和林木大小分化与尺度变化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需要测量林木位置坐标数据。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不仅能同步完成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大小分化3个方面的分析,且在解析小尺度的林分空间结构上较传统指标或函数更为优越,可以直接通过结构分析导出森林结构调整方法——结构化森林经营,而该方法已成为提升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结构 量化表达 结构参数
下载PDF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探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丽珠 赵中华 田悦 《价值工程》 202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的情况,因此应当对其加以重视。本文对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特征进行了介绍,探索了当前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岩土工程中深基坑...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的情况,因此应当对其加以重视。本文对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特征进行了介绍,探索了当前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深基坑支护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参数均值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3 位作者 胡艳波 张弓乔 程世平 徐雪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共10页
[目的]构建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用以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指导林分结构优化。[方法 ]在诠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密集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均值意义的基础上,对林分角尺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均值重新赋值,进行... [目的]构建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用以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指导林分结构优化。[方法 ]在诠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密集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均值意义的基础上,对林分角尺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均值重新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成为正向指标;林分平均混交度为正向指标,采用实测值,然后将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与单位圆法相结合,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FSS),并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运用构建的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4个地区47块样地的评价结果表明:1)天然林中极端立地条件下的天然纯林空间结构最差;2)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3)人工林中人工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明显优于人工纯林;4)天然纯林空间结构优于人工纯林。[结论 ]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能够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科学表达出“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人工混交林优于人工纯林以及天然纯林优于人工纯林”的普遍认知,是一个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测度指数,对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和效果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相邻木关系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参数均值 单位圆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太湖流域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豫 魏永军 +2 位作者 蔡永久 赵中华 刘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7-395,共9页
为了解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采集全流域1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GC-μECD分析了20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沉积物中20种有机氯农药(OCPs... 为了解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采集全流域1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GC-μECD分析了20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沉积物中20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总含量介于16. 3~96. 9 ng/g dw之间,平均值为35. 0ng/g dw,其中HCHs和DDTs是主要的检出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2. 1、7. 6 ng/g dw,两者含量之和占总OCPs的25. 5%~85. 5%。特征化合物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而且该区域仍然有新的DDT输入,并且大部分p,p’-DDT通过好氧生物降解为p,p’-DDE。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价结果显示,γ-HCH、DDTs潜在生物毒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东北缘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问义 李研 +2 位作者 赵忠华 张杨 张航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6期519-525,560,共8页
通过松辽盆地东北缘蚀源区铀源条件、中生代构造演化、白垩系沉积建造研究,结合石油部门地震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松辽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 通过松辽盆地东北缘蚀源区铀源条件、中生代构造演化、白垩系沉积建造研究,结合石油部门地震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松辽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渗出提供了通道.研究结果显示,松辽盆地东北部绥棱地区为最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部位,主要找矿目标层为上白垩统泉头组兼顾浅部姚家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上白垩统 松辽盆地 成矿条件
下载PDF
利用稳定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浮游藻类氮素吸收速率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韩菲尔 赵中华 +1 位作者 李大鹏 张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1-821,共11页
浮游藻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同化是湖泊氮生物循环和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探讨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15 N稳定同位素添加实验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海链藻(Thalassiosirasp.)、卡德藻(Tetraselmis sp.)、剧毒卡尔藻(Karlo... 浮游藻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同化是湖泊氮生物循环和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探讨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15 N稳定同位素添加实验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海链藻(Thalassiosirasp.)、卡德藻(Tetraselmis sp.)、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以及盐水隐藻(Rhodomonas salina)为研究对象,从浮游藻类氮素吸收时间、营养盐基质以及藻种差异三个方面研究五种藻类对铵氮(NH4^+-N)、硝氮(NO3^--N)、尿素氮(Urea-N)三种形态氮的吸收特征。研究发现:(1)浮游藻类对三种形态氮的吸收均在1h时吸收速率最高,其氮素吸收过程为快速吸收。(2)浮游藻类优先吸收还原态氮,其中NH4^+-N吸收速率最高,当培养周期为1d和4d时浮游藻类对NH4^+-N吸收速率的均值分别为4.05和4.15μmol/(L·h);浮游藻类对Urea-N吸收相对偏好系数为25.18-713.42,表现出对小分子溶解态有机氮的特定偏好性。(3)不同藻种对氮素吸收具有不同特征,其中,剧毒卡尔藻对三种形态氮的吸收速率均为最高,而铜绿微囊藻的吸收速率均为最低;不同藻种不同培养时间氮素吸收速率差异与浮游藻类生长周期等特性有关。不同浮游藻类对不同形态氮素表现出吸收特异性,对水体氮负荷和浮游藻类水华优势种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吸收 15N同位素 相对偏好系数 氮形态 浮游藻类
下载PDF
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覃乔静 常凯利 +1 位作者 赵仲华 刘学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myloid A,AA)的表达,并分析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发病年龄为(58.6±9.3)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42例(75.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例(17.9%)伴2个或以上多器官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及电镜检查显示淀粉样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管基膜、间质及血管壁,肾小球重度沉积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轻度沉积者。43例(76.8%)为AL型(36例ALλ型、7例ALκ型),3例(5.4%)为AA型,其余10例(17.9%)免疫染色均为阴性。46例确定分型的病例中,免疫染色显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轻度沉积于各型尤其ALλ型,电镜下多未发现电子致密物沉积,提示为非特异性沉积。电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结论ALλ型是本组肾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电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其早期病变的确诊率;应常规应用免疫染色确定前体蛋白类型,必要时应进行质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肾脏 病理分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智能化配电变压器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睿 郭华 +1 位作者 赵中华 王金仓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2-46,共5页
提出一种智能化配电变压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配电变压器实时数据的收集,并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状态的分析发现温度过高、过载等异常状态,从而避免变压器烧毁等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变压器 监控系统 ZIGBEE 电气工程 市政基础设施
下载PDF
以文化人: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Z世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中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数字时代,“Z世代”与数字技术相伴而生,是“数字原住民”,其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自我、迷茫、内卷等多重因素混杂在“Z世代”中,使得“Z世代”呈现出网络青年亚文化、消费新景观、内卷化生活境遇等新型样态。中... 数字时代,“Z世代”与数字技术相伴而生,是“数字原住民”,其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自我、迷茫、内卷等多重因素混杂在“Z世代”中,使得“Z世代”呈现出网络青年亚文化、消费新景观、内卷化生活境遇等新型样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内蕴着丰富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伦理思想以及民族精神,其中仁爱忠恕的道德思维、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以及和而不同的大局观念等具有洗涤心灵、涵养情操的浸润作用。面对“Z世代”所呈现的一系列新样态,通过讲好文化故事、加快文化与技术融合、增强文化影响力等方式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Z世代”的对话沟通,可帮助该群体解决生存境遇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难题,从而激发出“Z世代”内生动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Z世代” 价值认同 以文化人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中华 张桃桃 王慧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浓度组及灯盏花素高浓度组,CCK-8法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浓度组及灯盏花素高浓度组,CCK-8法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的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用1、10μmol/L浓度的灯盏花素处理后,皮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提高到59.87%±4.53%和69.93%±5.27%,均高于模型组(36.68%±4.79%)(P<0.05);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抑制了神经元细胞内ROS水平及细胞凋亡,增强了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Bax蛋白的表达。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退行性神经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缺氧/复氧 皮质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论“植物医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
12
作者 刘同先 丁伟 +62 位作者 沈佐锐 杨忠岐 许永玉 李洪连 原雪峰 马德英 文才艺 董金皋 刘芳 邱宝利 王源超 张正光 黄丽丽 黄国华 操海群 潘月敏 韩强 黄金光 刘会香 刘怀 侯有明 王宗华 刘长仲 缪卫国 刘国坤 郭永霞 罗朝喜 梁广文 曾玲 李华平 顾爱星 左豫虎 李向东 张大羽 吴元华 段玉玺 尹建 潘洪玉 钟国华 张跃进 赵中华 陈根强 林晓民 张友军 万方浩 高希武 李世东 褚栋 赵洪海 梁文星 王森山 张世泽 李俊凯 谭辉华 王文明 周洪友 赵思峰 王兰 芦光新 崔汝强 李会平 尚巧霞 赵晓燕 《植物医生》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专科专业.无论从专业名称、专业侧重或专业理念上看,“植物保护”都远远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及“三农”发展的需求.在原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上,升级建设“植物医学”学科,与人医学、兽医学一起构建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的三大支柱和生态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赋予医学人员的使命.“植物医学”名称自明,理念新颖;基础植物医学探讨植物与害源的关系;实用植物医学倡导以植物健康为核心的“治未病”.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在原“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的基础上,建立“植物医学”一级学科与相关专业,逐步完善科学的高素质植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农科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学农、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医学 植物保护 学科发展 新农科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庆华 赵中华 欧阳缮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137-140,共4页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作为地方电子信息类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基于OBE理念,突出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多学科研究能力、跨学科合作精神的培育,构建了大类通识、专业基础、...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作为地方电子信息类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基于OBE理念,突出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多学科研究能力、跨学科合作精神的培育,构建了大类通识、专业基础、学科融合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搭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三级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并通过加强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通过实践表明,这样的探索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交叉 校企融合 课程体系 培养平台
下载PDF
IgA肾病伴系膜区Ⅲ型胶原沉积2例
14
作者 黄洁波 蔡小凡 +4 位作者 赵仲华 张志刚 沈强 王浩 吴慧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治疗后,肾功能稳定且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Ⅲ型胶原(ColⅢ) 系膜区
下载PDF
林分状态分析方法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千雪 赵中华 +2 位作者 刘灵 张吉利 申方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8,共6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进行每木定位、调查及分析,从林分结构和林分活力2个方面对林分状态进行描述,基于林分状态对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ω=0.295)林分状...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进行每木定位、调查及分析,从林分结构和林分活力2个方面对林分状态进行描述,基于林分状态对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ω=0.295)林分状态与其他2种类型林分比较相对较差,林分水平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林分更新3个指标不合理;草类-兴安落叶松林(ω=0.531)林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树种多样性指标不合理;杜鹃-兴安落叶松林(ω=0.500)林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和顶极种竞争3个指标不合理。3种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的林分质量高低排序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与以往对这3种林型生产力大小相比较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天然林 林分状态 林分质量评价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温室气体释放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伟婷 姚晓龙 +4 位作者 薛惊雅 赵中华 张路 王晓龙 蔡永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18-2726,共9页
内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大气中温室气体通量交换的热点区域,对全球的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分别于平水期(2017年5月)和丰水期(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两种温室气体(CH4和CO2)释放通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水期时,CH4和CO2... 内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大气中温室气体通量交换的热点区域,对全球的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分别于平水期(2017年5月)和丰水期(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两种温室气体(CH4和CO2)释放通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水期时,CH4和CO2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39~9668.83 nmol·m^-2·h^-1和0.25~3229.41μmol·m^-2·h^-1,平均值为298.24±1308.65 nmol·m^-2·h^-1和290.75±645.99μmol·m^-2·h^-1;丰水期时,二者的释放通量为-22.80~329.76 nmol·m^-2·h^-1和-110.21~16.39μmol·m^-2·h^-1,平均值为21.51±49.56 nmol·m^-2·h^-1和-3.63±13.25μmol·m^-2·h^-1。水体温度、pH、溶解性总磷浓度、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氮比值是影响CH4和CO2通量的重要因素。CH4和CO2释放通量还受到通江湖泊的缓冲和入江河流输入的影响,表现为河口水系高,湖口水系低的特点。由于外源污染和滨岸带土地利用的差异,城市岸带的CH4和CO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自然岸带,湿地岸带和河口较低,通量最低的为化工园岸带。估算表明,长江全年碳排放以CO2为主,年释放量约为1.93×10^7 t(C),CH4年释放量约为2.28×10^4 t(C),低于世界上一些其他大型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滨岸带 甲烷 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姚 温舒珂 +5 位作者 张庆吉 赵中华 王晓龙 段学军 项贤领 蔡永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7-1432,共16页
长江干流滨岸带对大型底栖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有关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质生物学评价状况尚未可知,大型底栖动物受岸线利用类型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究。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水生态环境,2017年5月对沿江近岸53个样... 长江干流滨岸带对大型底栖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有关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质生物学评价状况尚未可知,大型底栖动物受岸线利用类型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究。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水生态环境,2017年5月对沿江近岸5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双壳纲、腹足纲、软甲纲和多毛纲在中下游滨岸带的分布差异较大,与盐度、流速、附着基质及沉积物粒径等因素有关。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显示长江中下游水体处于轻度—中度污染,入海口附近异常低的BPI值可能与多毛纲和淡水壳菜大量生长有关。非度量多维度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受氨氮、硝态氮、磷酸盐、叶绿素a、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河蚬、中国淡水蛏、淡水壳菜、铜锈环棱螺、方格短沟蜷、光滑狭口螺和日本沼虾主要分布于湿地和自然岸段附近,摇蚊幼虫和寡毛纲多位于城市和河口岸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受到岸线利用类型和理化因子的制约,为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评估及水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滨岸带 大型底栖动物 水质生物学评价(BPI)
原文传递
不同BMI水平新鲜胚胎移植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忠华 李静 +3 位作者 史昊 梁玉玲 杨萍 郭艺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水平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首次新鲜胚胎移植(13019个周期)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3546个周...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水平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首次新鲜胚胎移植(13019个周期)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35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不同BMI分为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3.9~27.9 kg/m2)和肥胖组(≥28 kg/m2)。分析不同BMI水平下鲜胚移植组和FET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影响妊娠结局的混杂因素;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结果矫正各种混杂因素后,正常体重组中,FET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而流产风险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0.05;临床妊娠率:aOR=0.80(95%CI:0.71-0.91);活产率:aOR=0.77(95%CI:0.68-0.86);流产率:aOR=1.28(95%CI:1.05-1.58)];超重组中,FET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流产风险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0.05;临床妊娠率:aOR=0.76(95%CI:0.61-0.94);活产率:aOR=0.74(95%CI:0.60-0.92);流产率:aOR=1.23(95%CI:0.87-0.96)];肥胖组中,鲜胚移植组和FET组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正常体重和超重人群,在无影响新鲜胚胎移植因素存在时,尽量选择新鲜胚胎移植;肥胖人群中两种移植方式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新鲜胚胎移植 全胚冷冻 冻融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倒谱分析的防混响时延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中华 李竞荣 邓德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3-713,共11页
为了提高混响条件下时延估计算法的精度,对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进行分析后,介绍了倒谱分析在去混响处理中的作用,根据接收信号中各种成分在倒谱的分布情况,对基于同态滤波的时延估计方法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传统时延估计... 为了提高混响条件下时延估计算法的精度,对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进行分析后,介绍了倒谱分析在去混响处理中的作用,根据接收信号中各种成分在倒谱的分布情况,对基于同态滤波的时延估计方法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传统时延估计算法和新算法的性能,并从误差角度分析时延估计的准确度。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混响比较严重的环境中做时延估计,其均方根误差比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GCC)降低了20%左右,比改进前的基于同态滤波广义互相关算法(CEP-GCC-TDE)降低了8%左右,估计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室内声源定位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相关 防混响 同态滤波 倒谱分析
下载PDF
应用π值法则评价小陇山林区林分状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录林 刘文桢 +2 位作者 赵中华 王鹏 石小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评价林分状态特征,为小陇山林区典型林分类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升和恢复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选取林分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林分密... [目的]通过评价林分状态特征,为小陇山林区典型林分类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升和恢复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选取林分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木健康和林分更新等10个林分状态描述指标,对小陇山5种林分类型进行状态评价。[结果]百花阴崖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551)处于状态较好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龙门姚坝油松天然林(ω=0. 49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麦积董水沟针阔叶混交林(ω=0. 235)处于状态极差等级。[结论]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能够对小陇山林区典型森林类型进行定量描述,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林分的实际情况,能对林分状态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生长、提升森林质量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状态 值法则 小陇山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