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水道体系沉积构型样式及控制因素: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晓明 刘丽 +5 位作者 谭程鹏 范廷恩 胡光义 张迎春 张文彪 宋来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5-840,共16页
作为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海底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复杂多变,其控制因素目前尚无定论,这大大增加了相关油气藏的钻探风险和开发难度。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以近海底高频地震信息为原型,揭示了海底水道体系的外部形态样... 作为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海底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复杂多变,其控制因素目前尚无定论,这大大增加了相关油气藏的钻探风险和开发难度。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以近海底高频地震信息为原型,揭示了海底水道体系的外部形态样式和内部结构样式,探究了水道体系与复合水道形态特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海底水道体系沉积构型控制因素。研究认为:(1)水道体系可分为限制性、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3个大类,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为一明显的大型下切谷界面(或峡谷),半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也发育明显的大型下切谷,但其界面两侧发育大型天然堤沉积,非限制性水道体系则不发育大型下切谷,其中每个大类又可依据其内部复合水道的类型,细分为2个小类(下切式和包络式)。(2)水道体系内部复合水道间存在垂向和侧向2种类型的叠置,前者可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切叠式3类,后者则包括叠合式和分离式2类。(3)地形坡度与水道体系类型和规模具有一定的耦合与关联,在类似油藏规模的局部沉积体内部,陡坡段(坡度大于1°)主要发育限制性水道体系,缓坡段(坡度0.5°~1°)主要发育半限制性水道体系,平坦段(坡度小于0.5°)主要发育非限制性水道体系;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大,水道体系的宽度减小、深度增加、宽深比减小,即向"窄深型"形态发展。该项研究不仅对深水沉积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高效开发海底水道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水道 沉积构型 构型样式 地形坡度 演化模式
下载PDF
椰子植物酸奶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喜艳 宋菲 +3 位作者 赵松林 王媛媛 赵晓明 曾炜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5-62,共8页
利用椰浆为主要原料,不加入任何动物成分,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椰子植物酸奶。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pH值、酸度、持水力等理化指标,研究脂肪含量、均质压力、加糖量、发酵温度及时间、接种量等方面对椰子植物酸奶品质的影响。通... 利用椰浆为主要原料,不加入任何动物成分,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椰子植物酸奶。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pH值、酸度、持水力等理化指标,研究脂肪含量、均质压力、加糖量、发酵温度及时间、接种量等方面对椰子植物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椰子植物酸奶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综合分析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优工艺为脂肪含量10%,均质压力25 MPa,加糖量4%,接种量3%,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 h。在此工艺下,制备的椰子植物酸奶pH值为4.55,滴定酸度为92.67°T,持水力为88.75%,蛋白含量为3.85 g/100 g,乳酸菌活菌数为5.70×109 CFU/g,酵母菌及致病菌均未检出,且酸奶口感良好、无分层现象、黏稠度适宜、凝固性较好,感官评分最高,为8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浆 工艺 优化 椰子植物酸奶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昆虫表皮发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晓健 刘卫敏 +2 位作者 赵小明 张建珍 马恩波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5-638,共14页
昆虫体壁(Integument)具有类似高等动物皮肤和骨骼的双重功能,坚硬的表皮限制了躯体生长,因此,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须进行周期性蜕皮。昆虫表皮由皮细胞分泌形成,从外到内可分为外包膜(Envelope)、上表皮(Epicuticle)、外表皮(Exocuticle... 昆虫体壁(Integument)具有类似高等动物皮肤和骨骼的双重功能,坚硬的表皮限制了躯体生长,因此,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须进行周期性蜕皮。昆虫表皮由皮细胞分泌形成,从外到内可分为外包膜(Envelope)、上表皮(Epicuticle)、外表皮(Exocuticle)、内表皮(Endocuticle)和皮细胞层(Epidermis),外表皮和内表皮统称为原表皮(Procuticle)。脂类物质主要存在于上表皮中,原表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几丁质和蛋白质,在表皮形成过程中上述成分依次分泌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有序排列的表皮结构。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RNA干扰技术等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昆虫表皮发育的研究进展。本文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就表皮结构和成分、表皮脂代谢、表皮几丁质代谢和表皮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认识昆虫表皮发育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结构和成分 脂代谢 几丁质代谢 表皮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人口指标与路网指标的绿地可达性比较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昌东 赵晓铭 张媛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20,共6页
可达性是研究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绿地可达性归纳为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2种类型,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2种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存在数值大... 可达性是研究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绿地可达性归纳为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2种类型,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2种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存在数值大小、等级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的差异,相对来说基于人口的绿地可达度数值偏小、等级差距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而基于路网的绿地可达距离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据此将广州中心城区划分为3个绿地可达性类型区:人口-路网可达性一致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高-路网可达性低的类型区,人口可达性低-路网可达性高的类型区。最后针对广州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特征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增加绿地总量,提高绿地供给;优化布局,结合绿地可达性类型区的划分,实施分区管理;分类管理,优化绿地配置;提高绿斑密度,增强绿地可进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可达性 优化配置策略 广州中心城区 人口-路网指标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在热防护纺织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晶晶 赵晓明 郑振荣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气凝胶具有低热导率、低密度、低折射率、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高透光性等特性,在热防护纺织品上,尤其是消防服、单兵战训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气凝胶的定义、特性和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气凝胶的隔... 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气凝胶具有低热导率、低密度、低折射率、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高透光性等特性,在热防护纺织品上,尤其是消防服、单兵战训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气凝胶的定义、特性和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气凝胶的隔热机理,重点讨论了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织物上的应用方法与现状,有利于推动气凝胶材料在消防服、战训服等热防护纺织品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热防护纺织品 应用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晓明 杨整军 刘珺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糖、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98例DR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银杏叶提取物片联... 目的研究分析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糖、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98例DR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和凝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 77.55%)(χ^(2)=5.333,P=0.02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BG、2 hPG、HbA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高于对照组,TG、TC、LD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LT、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高于对照组,F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10,P=0.31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治疗DR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凝血因子,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片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时间谱 被引量:9
7
作者 郭涛 张永杰 +3 位作者 赵晓明 董玲玲 何红云 邓仪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92-2000,共9页
目的:寻找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半暗区中自噬与凋亡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特征转换的时点及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脑缺血90 min后进行再灌注。分别在I/R后1~12 h、1~7 d、14 d、21 d、28 d以及假手... 目的:寻找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半暗区中自噬与凋亡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特征转换的时点及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脑缺血90 min后进行再灌注。分别在I/R后1~12 h、1~7 d、14 d、21 d、28 d以及假手术(sham)组,进行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caspase-3)在不同时点的表达水平,然后分析二者比值的差异变化,根据选择的特征时点用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验证LC3表达和TUNEL染色情况。结果:LC3和C-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从I/R后1~6 h逐渐增加(P<0.05),并在12 h达到最高(P<0.05)。不同的是,从12 h~2 d,LC3表达陡然下降(P<0.05),并处于相当低的表达水平,但C-caspase-3表达仅轻微降低。然而,I/R后3 d自噬再次突然升高至6 d(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凋亡水平持续降低至28 d(P<0.05)。另外,mNSS在I/R后1 h~4 d持续增加(P<0.05)至最大后趋于稳定,脑梗死体积呈现快速增长(P<0.01)到缓慢增长的趋势(P<0.05),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范围的增加呈相似变化。这些结果显示存在自噬和凋亡转化的特征时点--急性期(6和12 h)和亚急性期(2、7和28 d)。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具有类似的结果。结论:自噬和凋亡在大鼠I/R后12 h内同时被激活,而在2 d后的亚急性期可能存在从凋亡到自噬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 细胞凋亡 半暗区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郑州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成运 赵晓明 +10 位作者 鲁德岭 张月泉 钱建华 王晓 李素华 贺志权 钱丹 刘颖 纪鹏慧 周瑞敏 张红卫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对河南省郑州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感染来源、明确传播链、评估传播风险。方法收集郑州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临床资料,显微镜下检查患者骨髓穿刺液涂片,并对患者居住村庄重点人群和村庄内所有犬只采用rk3... 目的对河南省郑州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感染来源、明确传播链、评估传播风险。方法收集郑州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临床资料,显微镜下检查患者骨髓穿刺液涂片,并对患者居住村庄重点人群和村庄内所有犬只采用rk39内脏利什曼病快速诊断试剂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和PCR检测。在患者家附近悬挂诱蛉灯,同时人工捕捉白蛉,对捕捉到的雌性中华白蛉进行PCR检测。采用巢式PCR对患者、阳性犬只和阳性白蛉DNA扩增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同时基于ITS1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患者反复不规则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偏低,骨髓穿刺液涂片查见大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采用rk39快速诊断试剂及PCR法共筛查患者居住地疫点范围内324名居民,抗体检测及PCR结果均为阴性。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筛查疫点内犬只201只,其中rk39诊断阳性率为21.39%、PCR阳性率为13.93%。在疫点捕捉2065只雌性中华白蛉进行利什曼原虫PCR检测,阳性率为0.82%。患者、阳性犬只和阳性白蛉ITS1基因序列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序列同源性为100%,确定感染虫株为婴儿利什曼原虫。结论郑州市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犬只和白蛉中存在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证实当地存在婴儿利什曼病完整传播链,且传播风险较高;需强化防控措施,防止利什曼病在当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白蛉 婴儿利什曼原虫 流行病学调查 郑州市
原文传递
脊柱平衡手法配合灵仙通络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长春 赵晓明 黄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手法配合灵仙通络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86例,对照组完成84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和随访6月的中医证象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并评...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手法配合灵仙通络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86例,对照组完成84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和随访6月的中医证象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和6月随访,两组VA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后6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ODI评分、治疗后6月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0%(80/86),对照组84.7%(P<0.05)。结论:脊柱平衡手法配合灵仙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DLBP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VAS、OD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脊柱平衡手法 灵仙通络方
下载PDF
氧化剂浓度对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一曲 赵晓明 +2 位作者 殷光 罗蕙敏 刘元军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首先以锦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屏蔽效能、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MHz~80 MHz的频率范围内,氧化剂的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 首先以锦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屏蔽效能、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MHz~80 MHz的频率范围内,氧化剂的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1:2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最大,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损耗能力和衰减能力最强;在0 MHz~50 MHz的频率范围内,氧化剂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3:1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最好,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阻最小,导电性能最好;氧化剂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1:1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聚苯胺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屏蔽效能 导电性能
下载PDF
“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及成效——以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晓明 刘丽 +1 位作者 谭程鹏 刘艳丽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3期26-30,共5页
"双一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与国家资源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相关学科差距如何?如何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为此,笔者对... "双一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与国家资源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相关学科差距如何?如何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为此,笔者对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英国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应学科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其课程设置突出综合化、教学方式着重多样化、课程考核体系重视实践化、教材选择注重广泛化的研究生教育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和学科特点,提出并推进了课程改革,丰富学科交叉;完善了导师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增进国际联合培养,拓展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培养实践能力。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成效,对建立一个分支学科间相互联系更紧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早日实现"双一流"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对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研究生 改革实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裂隙样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晓明 陈长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 plasty,PKP)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伴椎体内裂隙样变(intravertebral vacuumcleft,IVC)的疗效。方法:选择 OV...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 plasty,PKP)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伴椎体内裂隙样变(intravertebral vacuumcleft,IVC)的疗效。方法:选择 OVCF 伴 IVC 患者 8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PKP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骨手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 1 周、术后 1 个月、术后 6 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程度;采用影像学对伤椎高度、后凸 Cobb 角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椎前缘高度、Cobb 角、VAS 评分、ODI 评分组间、治疗前后、交互作用经重复测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5,P=0.433>0.05)。结论:PKP 配合正骨手法治疗 OVCF 伴 IVC,能够恢复椎体的顺应性、维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裂隙样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正骨手法
下载PDF
扬子陆核崆岭杂岩太古宙地壳演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啸飞 陈伟雄 +2 位作者 徐大良 赵小明 童喜润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1期56-66,共11页
扬子陆核黄陵穹隆出露了目前扬子克拉通已知的最古老结晶基底——崆岭杂岩,是了解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窗口。本文将近年来崆岭杂岩太古宙岩石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揭示了扬子陆... 扬子陆核黄陵穹隆出露了目前扬子克拉通已知的最古老结晶基底——崆岭杂岩,是了解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窗口。本文将近年来崆岭杂岩太古宙岩石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揭示了扬子陆核太古宙岩石时空分布规律及地壳演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约束。结果表明,扬子陆核地壳演化过程可分为始太古代原始地壳形成与演化、中太古代早期地壳生长、中太古代晚期加厚地壳熔融、新太古代地壳生长与再造以及新太古代末地壳岩石变质改造等五个阶段,对应了太古宙地质演化的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岭杂岩 太古宙 地壳演化 地球动力学过程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南大别蕲春构造混杂岩带中变质沉积岩源区和时代限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超然 徐大良 +2 位作者 赵小明 邓新 谭满堂 《华南地质》 CAS 2021年第1期1-28,共28页
大别造山带南缘蕲春混杂岩带构造属性和地质时限存在争议。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测剖面中四个变质沉积岩基质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为混杂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 大别造山带南缘蕲春混杂岩带构造属性和地质时限存在争议。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测剖面中四个变质沉积岩基质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为混杂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约束。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谱主要集中在802-911 Ma,1331-1536 Ma,1776-2224 Ma,2302-2789 Ma和2868-3401 Ma等区间,存在四个明显的特征年龄峰值:~811 Ma、~1385 Ma、~2020 Ma和~2479 Ma;碎屑锆石εHf(t)值介于-16.2~+4.5之间,主要为负值,两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在1.4-3.8 Ga之间。最年轻的岩浆成因碎屑锆石年龄约束其最晚形成时代应该不早于~800 Ma。综合对比区域研究结果,认为变质沉积岩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早前寒武纪基底物质和近源的新元古代岛弧带,南大别地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时期的俯冲增生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春构造混杂岩带 变质沉积岩 碎屑锆石 新元古代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质学与地质工程系研究生培养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程鹏 赵晓明 廖纪佳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3期91-95,共5页
通过对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质学与地质工程系研究生培养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其具有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质量为目标的培养机制、以启发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的特点。具体而言,在课程体系方面,科罗拉多矿... 通过对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质学与地质工程系研究生培养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其具有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质量为目标的培养机制、以启发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的特点。具体而言,在课程体系方面,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开设了一系列应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课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要求方面,研究生必须完成的课程学分、学分绩点以及课程考核要求都较高,保证了培养的质量;在教学方式方面,非常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学科前沿进展以及互动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评价方面,积极重视学生具体的教学评价,并针对性地完善课程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这些特点对于国内地质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美国
下载PDF
PVA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规律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小明 王新科 +1 位作者 乔宏霞 黄瑞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2年第1期53-57,共5页
研究了PVA纤维的体积掺量(0.05%、0.10%、0.15%)和长度(8 mm、12 mm)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PVA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规律,建立了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对象的Weibull概率分布损伤模型。结果表明:随着... 研究了PVA纤维的体积掺量(0.05%、0.10%、0.15%)和长度(8 mm、12 mm)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PVA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规律,建立了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对象的Weibull概率分布损伤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体积掺量为0.10%、长度为8 mm的PVA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升效果最好;建立的Weibull概率分布损伤模型可以有效反映PVA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劣化规律,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冻融损伤 Weibull概率分布
下载PDF
术后联合木丹颗粒对于糖尿病足施行胫骨横向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晓明 张银刚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4期533-536,650,共5页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在重建下肢血运、恢复神经传导方面对于糖尿病足胫骨横向搬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在重建下肢血运、恢复神经传导方面对于糖尿病足胫骨横向搬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2组患者均行胫骨横向搬移术,观察组术后口服木丹颗粒继续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进行对比,持续8周,比较2组糖尿病足患者术后相关结果评价指标,如术后溃疡愈合时间、足部皮温、疼痛评分、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2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5.6个月(4~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皮温、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术后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同时,腓总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施行胫骨横向搬移的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口服木丹颗粒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神经传导,促进溃疡创面的快速愈合,并在预防溃疡复发及骨折的形成方面有一定的增益效果,可能是糖尿病足患者施行胫骨横向搬移术后一种良好的补充强化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下的住宅建筑隔声降噪 被引量:6
18
作者 燕翔 辛鲁超 +4 位作者 赵晓明 李卉 王海龙 王江华 张羽 《中国环保产业》 2022年第6期19-22,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对开发商提出了制度规定可操作性极强的、以隔声降噪标准为依据的、附带有明确法律责任的闭环管理要求。文章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相应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对开发商提出了制度规定可操作性极强的、以隔声降噪标准为依据的、附带有明确法律责任的闭环管理要求。文章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相应的法规条文,并就法律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法 住宅建筑 降噪 隔声 声环境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石清 王伟 +3 位作者 钱亚冠 赵小明 杜磊 章为昆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3期25-47,共23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和节能技术的重要部分,备受研究者关注.由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各种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能,目前已有一些代表性深度学习方法被成功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负荷分解任务.为了系统地总结...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和节能技术的重要部分,备受研究者关注.由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各种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能,目前已有一些代表性深度学习方法被成功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负荷分解任务.为了系统地总结深度学习方法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拟对近年来面向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归纳.首先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框架进行简要概述;随后介绍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公开数据集,并重点分析和归纳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面向深度学习的负荷分解方法;最后对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及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 负荷分解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小明 顾珂铭 张石清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2年第11期49-59,共11页
空气污染是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预测是空气污染预警的关键,是近年来环境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尤其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空气质量预测... 空气污染是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预测是空气污染预警的关键,是近年来环境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尤其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空气质量预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首先,介绍了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演变历程和空气污染数据集.然后,阐述了传统空气质量预测方法.随后,从时间信息、时空信息、注意力机制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现有面向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进展.最后,对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预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