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蒸散发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是深入了解干旱区水文过程的基础。由于银川平原缺乏区域尺度实际蒸散量的长期观测,很难得到长时间序列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MOD16A3地表蒸散量数据及研究区内气...地表蒸散发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是深入了解干旱区水文过程的基础。由于银川平原缺乏区域尺度实际蒸散量的长期观测,很难得到长时间序列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MOD16A3地表蒸散量数据及研究区内气象站点实测数据,采用Theil Sen Median趋势度分析、MK突变检验及CA-Markov模型等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20042019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2024年地表蒸散量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银川平原蒸散量年际波动总体是增加趋势,MK突变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是蒸散量时序数据的突变点;银川平原实际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蒸散量在近16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符合干旱区蒸散发互补相关理论。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24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5年银川平原蒸散量仍呈增加趋势;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受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蒸散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年蒸散量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水田>旱田>林地>草地>荒漠的规律。展开更多
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左或右侧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完成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左或右侧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完成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患者61例,对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点血肿发生率、患者术后3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进行统计。结果共有56例患者穿刺置动脉鞘成功,总体成功率91.8%,失败原因主要是近端动脉闭塞和远端桡动脉持续痉挛;共有2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血肿,发生率3.3%;未发生术后3 d MACE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早期经验提示经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路径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ICU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9例年龄>14周岁的严重脓毒症、机械通气且短期内脱机困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4)与对照组(n=65)。对...目的探讨ICU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9例年龄>14周岁的严重脓毒症、机械通气且短期内脱机困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4)与对照组(n=65)。对照组予以一般康复治疗,包括气压泵、定时翻身拍背、机械辅助排痰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增加遵循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渐进式外周肌肉锻炼与呼吸肌肉锻炼相结合的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护理肌力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康复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机相关肺炎、压疮、不能耐受康复运动、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意外脱管等)。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干预组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指标分别为(444.68±41.69)mL、(1.68±0.18)mm、(28.04±3.95)%,均高于对照组的(412.04±39.84)mL、(1.45±0.17)mm、(25.31±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MRC-scor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9,P<0.05);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2,P<0.001)。结论遵循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渐进式外周肌肉锻炼与呼吸肌肉锻炼相结合的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性较高,为ICU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借鉴。展开更多
文摘地表蒸散发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是深入了解干旱区水文过程的基础。由于银川平原缺乏区域尺度实际蒸散量的长期观测,很难得到长时间序列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MOD16A3地表蒸散量数据及研究区内气象站点实测数据,采用Theil Sen Median趋势度分析、MK突变检验及CA-Markov模型等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20042019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2024年地表蒸散量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银川平原蒸散量年际波动总体是增加趋势,MK突变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是蒸散量时序数据的突变点;银川平原实际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蒸散量在近16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符合干旱区蒸散发互补相关理论。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24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5年银川平原蒸散量仍呈增加趋势;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受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蒸散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年蒸散量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水田>旱田>林地>草地>荒漠的规律。
文摘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左或右侧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完成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患者61例,对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点血肿发生率、患者术后3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进行统计。结果共有56例患者穿刺置动脉鞘成功,总体成功率91.8%,失败原因主要是近端动脉闭塞和远端桡动脉持续痉挛;共有2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血肿,发生率3.3%;未发生术后3 d MACE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早期经验提示经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路径安全有效。
文摘目的探讨ICU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9例年龄>14周岁的严重脓毒症、机械通气且短期内脱机困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4)与对照组(n=65)。对照组予以一般康复治疗,包括气压泵、定时翻身拍背、机械辅助排痰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增加遵循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渐进式外周肌肉锻炼与呼吸肌肉锻炼相结合的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护理肌力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康复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机相关肺炎、压疮、不能耐受康复运动、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意外脱管等)。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干预组潮气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变异度指标分别为(444.68±41.69)mL、(1.68±0.18)mm、(28.04±3.95)%,均高于对照组的(412.04±39.84)mL、(1.45±0.17)mm、(25.31±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MRC-scor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9,P<0.05);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2,P<0.001)。结论遵循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渐进式外周肌肉锻炼与呼吸肌肉锻炼相结合的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性较高,为ICU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