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和粮食生产重心的迁移轨迹与耦合特征——兼议与社会剥夺的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高军波 谢文全 +2 位作者 韩勇 张永显 陈建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26,共8页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粮食重心与经济重心明显呈东南-西北路径背向偏离,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持续下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耦合度逐步提升;传统农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粮食主产县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特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迁移 耦合关系 社会剥夺 河南省
下载PDF
管电压联合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永县 牛延涛 +5 位作者 刘丹丹 李伟 张丽丽 吴建兴 康天良 郭森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管电压对表浅辐射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胸部CT扫描方案为基准,对胸部模体使用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V共4种,其中100 kV为系统推荐值)、在不开启ODM(OD... 目的探讨胸部CT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管电压对表浅辐射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胸部CT扫描方案为基准,对胸部模体使用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V共4种,其中100 kV为系统推荐值)、在不开启ODM(ODM off)和从扫描起始层至乳腺区开启ODM(ODM part)时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在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点电离室位于乳腺区域的中心位置),每组参数重复扫描并测量剂量7次,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D);重组冠状位5 mm层厚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沿z轴方向平均分为8部分,分别测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对不同ODM扫描方式和不同管电压下CTDIvol、D,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8区域CNR,进行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管电压在140至80 kV变化时,CTDIvol依次降低,在8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579 5, P<0.05),140~100 kV时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也依次降低,但管电压降至80 kV时,D反而升高,10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6, 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CTDIvol和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32、81.961, P<0.05)。各种管电压下肺及软组织算法的图像CNR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9、11.261, P<0.05),两两比较140~100 kV时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CNR显著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在不低于系统推荐管电压100 kV时,可在保障图像质量前提下通过降低kV和在射线敏感器官区域联合使用ODM技术有效地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剂量调制 表浅辐射敏感器官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管电压
原文传递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鼻窦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丽丽 牛延涛 +2 位作者 鲜军舫 张永县 吴建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中,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迭代组合。方法以1具离体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鼻窦CT常规扫描条件[噪声指数(NI)=8],以及前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中,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迭代组合。方法以1具离体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鼻窦CT常规扫描条件[噪声指数(NI)=8],以及前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螺旋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使用后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骨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共获得242个鼻窦薄层图像序列。选择特定的感兴趣区(ROI)测量CT值,并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智能毫安(Smart mA)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ASiR-V各等级与对应的CTDIvol、Smart mA、CNR、FOM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同后置不同前置ASiR-V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的CNR进行分析比较。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以4分法(4分为最佳)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随着前置ASiR-V等级(0~100%)的增加,Smart mA、CTDIvol均减低,呈线性负相关(r分别为-0.981、-0.976,P均<0.001);Smart mA降幅为72.05%,CTDIvol降幅为71.22%。前置ASiR-V相同,随后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CNR呈上升趋势,呈正相关(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76、0.992、0.982、0.982、0.975、0.975、0.979、0.996、0.952、0.978、0.965;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44、0.990、0.988、0.993、0.996、0.987、0.984、0.996、0.996、0.990、0.965);后置ASiR-V相同,随前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FOM呈波动变化(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335、0.341、0.344、0.364、0.385、0.405、0.418、0.429、0.455、0.474、0.516;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223、0.278、0.327、0.285、0.309、0.329、0.325、0.346、0.360、0.390、0.380)。以上各种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所得图像主观评价均可满足诊断要求(评分≥3)。结论当NI=8时,骨算法最佳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为80%和100%;标准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对CT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丹丹 ·崔莹 +2 位作者 赵波 张永县 牛延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0-714,共5页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管电压
原文传递
胸部CT探测器宽度、螺距联合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永县 牛延涛 +5 位作者 张丽丽 郭森林 康天良 吴建兴 王世军 李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扫描中使用表浅辐射敏感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选择不同探测器宽度及螺距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胸部扫描方案为基准,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分别使用两种探测器宽度(40、80mm)和3种螺距(0.500、1...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扫描中使用表浅辐射敏感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选择不同探测器宽度及螺距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胸部扫描方案为基准,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分别使用两种探测器宽度(40、80mm)和3种螺距(0.500、1.000和1.375)的组合,对胸部模体进行3种ODM模式扫描,分别为不使用ODM技术(ODMoff)、从扫描起始层至乳腺区240mm开启ODM(ODMpart)、全扫描范围320mm开启ODM(ODMall)。在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每组扫描参数重复测量7次,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平均乳腺皮肤剂量(Dav)值。重组冠状面5mm层厚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沿Z轴方向平均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3部分,分别测算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对探测器宽度分别为40、80mm的两组的CTDIvol、D、CNR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3组螺距(0.500、1.000和1.375)及3种ODM模式间辐射剂量和CNR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使用80mm探测器、螺距为0.992并部分开启ODM时FOM因子最大。3种不同ODM模式下,辐射剂量依次下降,3种ODM模式的CTDIvol和D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0.002)。探测器宽度增加剂量增加,不同探测器宽度(40、80mm)间的CTDIv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3,P=0.015),Da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8,P=0.377)。3种螺距下的CTDIvol和Da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54、0.146)。3种不同ODM模式下,CNR依次下降,不同ODM模式间软组织图像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肺算法图像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0,P=0.030),其中ODMoff与ODMall间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探测器宽度增加CNR增加,不同探测器宽度(40、80mm)间的肺算法图像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8,P=0.001),软组织图像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不同螺距下的肺算法图像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软组织图像CNR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器官剂量调制 表浅辐射敏感器官
原文传递
构架航线对低空无人机影像定位精度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永显 蓝朝桢 +2 位作者 张楠 梁静 訾栓紧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验证构架航线对低空无人机影像定位精度的影响,以标准化和高精度大型室外无人机检校场为实验环境,设计8种不同方案对自主研制的固定翼无人机获取的213张影像进行定位精度验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条带状测区,构架航线摄站坐标具... 为验证构架航线对低空无人机影像定位精度的影响,以标准化和高精度大型室外无人机检校场为实验环境,设计8种不同方案对自主研制的固定翼无人机获取的213张影像进行定位精度验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条带状测区,构架航线摄站坐标具有充当地面控制点的作用。当测区内无4角控制点时,仅在测区中间布设控制点,构架航线能够显著提高影像定位结果的精度。2)结合差分POS数据分析,构架航线对于提高平面和高程方向的精度作用不明显,但会提高区域网模型之间的连续性,增强定位结果的可靠性。3)测区两端的构架航线与4角控制点相结合,对定位精度的提高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翼无人机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精度评估 构架航线 条带形测区
下载PDF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胸部CT中降低乳腺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永县 牛延涛 +7 位作者 张丽丽 郭森林 刘丹丹 虞滨滨 吴建兴 康天良 王世军 李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对降低乳腺器官剂量的作用。方法模体研究采用PBU-2成人胸部拟人模体,使用临床胸部扫描参数,均开启智能毫安调制(Smart mA),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对胸部模体进行3组扫描:(1)ODM off组,不使... 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对降低乳腺器官剂量的作用。方法模体研究采用PBU-2成人胸部拟人模体,使用临床胸部扫描参数,均开启智能毫安调制(Smart mA),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对胸部模体进行3组扫描:(1)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2)ODM part组,在乳腺区域开启ODM;(3)ODM all组,全扫描范围开启OD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于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测量乳腺皮肤剂量值D;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胸部CT平扫的72例女性患者,分为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和ODM part组(乳腺区域使用ODM),均为36例。记录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图像CNR、噪声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3组模体图像CNR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临床研究中2组患者间CTDIvol、DLP、CNR、噪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模体研究中,ODM off、ODM part和ODM all组扫描剂量依次下降,CTDIvol分别为(6.90±0.02)、(6.26±0.02)、(5.99±0.02)mGy,乳腺皮肤剂量D为(9.17±1.01)、(8.01±0.92)、(7.58±0.87)mGy;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732,P=0.006)。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FOM均在部分开启ODM时最大。临床研究中,与ODM off组比较,ODM part组CTDIvol下降16.12%,DLP下降1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DIvol:t=2.604,P=0.011;DLP:t=3.293,P=0.002);图像CNR、噪声及2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CT扫描中使用ODM技术可在保持较高影像质量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定位像扫描参数对胸部CT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丹丹 崔莹 +2 位作者 赵波 张永县 牛延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定位像扫描参数(X射线管投照角度和管电压)的选择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实践中成像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不同扫描参数对成人胸部拟人模体进行定位像采集,X射线管投照角度(0°、90°和180... 目的探讨胸部CT定位像扫描参数(X射线管投照角度和管电压)的选择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实践中成像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不同扫描参数对成人胸部拟人模体进行定位像采集,X射线管投照角度(0°、90°和180°)、管电压(70、80、100、120和140 kV)和管电流(25 mA)共15种组合。根据所得定位像进行胸部螺旋扫描,扫描条件为Assist kV、Smart mA(设备允许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80 mm,螺距0.992∶1,旋转时间0.5 s,扫描长度330 mm,层厚5 mm,噪声指数(NI)10,迭代指数(ASiR-V)前置为30%,后置50%。记录螺旋扫描管电压、4个层面(肺尖、气管分叉、乳腺水平和横膈顶部)管电流量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乳腺器官剂量。所得图像在气管分叉和横膈顶部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计算对比噪声比(CNR)。结果X射线管投照角度0°时,螺旋扫描管电压自动选择80 kV,定位像管电压改变对4个层面管电流量影响较小,变化范围0~2%(5/230)。X射线管投照角度90°和180°时,螺旋扫描管电压自动选择100 kV,定位像管电压改变对气管分叉层面管电流量影响较大,变化范围14%(29/210)~44%(93/210)。X射线管投照不同角度其CTDIv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乳腺器官剂量、气管分叉层面CNR和横膈顶部层面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27、24.727和10.630,P<0.05)。根据定位像管电压分组,CTDIvol、乳腺器官剂量和两个层面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扫描中,定位像参数中X射线管投照角度较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定位像 器官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3 位作者 王博 张永显 于长青 班省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70,共6页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量浓度为8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9.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1.2%,还原力为0.352。该文为了解胶红酵母菌的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新的数据依据,为后续胶红酵母菌胞外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红酵母 胞外多糖 结构解析 抗氧化
下载PDF
加强放射诊断辐射剂量管理的必要性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延涛 张永县 +3 位作者 卓维海 邓君 徐辉 孙全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1-247,共7页
近年来,我国放射诊断检查特别是CT检查的频次迅猛增加,已经成为国民人均辐射剂量的最大人工辐射来源,并有可能超过天然辐射源的贡献。临床诊疗活动中,患者和受检者短时间内可能进行多项目、多频次的放射诊断成像,所接受的累积辐射剂量较... 近年来,我国放射诊断检查特别是CT检查的频次迅猛增加,已经成为国民人均辐射剂量的最大人工辐射来源,并有可能超过天然辐射源的贡献。临床诊疗活动中,患者和受检者短时间内可能进行多项目、多频次的放射诊断成像,所接受的累积辐射剂量较高,甚至一天检查的剂量贡献超过50或100 mSv,从而对其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放射诊断辐射剂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控制管理,以尽可能降低过高剂量及其辐射危险的发生概率。本文对放射诊断辐射风险的国际认识、我国放射诊断设备和检查频次、放射诊断辐射剂量及其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并就辐射剂量的管理提出应对策略,为进一步推进临床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断检查 辐射剂量 剂量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CT管电压对鼻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建兴 牛延涛 +2 位作者 张永县 张丽丽 刘丹丹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 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鼻窦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小麦秸秆截段覆盖对设施蔬菜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换平 张永仙 +3 位作者 江解增 谢梦薇 张昊 钱佳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20,共7页
以豆瓣菜和小麦秸秆为试材,低温季节按500 kg·(667m^2)^-1将小麦秸秆截成10 cm后覆盖并浅水种植豆瓣菜,高温季节按1 000 kg·(667m^2)^-1覆盖并浅水种植水蕹菜,研究了不同季节设施水生蔬菜田土表覆盖截段小麦秸秆的腐解规律以... 以豆瓣菜和小麦秸秆为试材,低温季节按500 kg·(667m^2)^-1将小麦秸秆截成10 cm后覆盖并浅水种植豆瓣菜,高温季节按1 000 kg·(667m^2)^-1覆盖并浅水种植水蕹菜,研究了不同季节设施水生蔬菜田土表覆盖截段小麦秸秆的腐解规律以及对水生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菜田土壤改良和小麦秸秆利用新途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低温季节140 d和高温季节163 d的腐解,小麦秸秆腐解率分别为66.67%和85.00%;土表水层电导率前期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低温季节第3天达最大值1 180μS·cm^-1,高温季节第12天达最大值1 806μS·cm^-1;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前期迅速下降,低温季节第3天降至-80 mV,高温季节第5天降至-180 mV,后期处理与对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秸秆还田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可有效增加设施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以及速效磷、钾的含量,提高土壤脲酶活性,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水生蔬菜 腐解率 产量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可预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唯熙 张永仙 +1 位作者 张盛峰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5,共18页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全国M_(S)≥3.0地震目录,采用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段”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年尺度的滑动时间步长,以南北地震带2016年以来发生的M_(S)≥6.0地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为例,研究了不同空间范围的选取对PI方法地震预测效能的影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采用R值评分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检验方法。结果显示:①在其它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选取对PI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②利用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时,区域内部地震活动性差异小的区域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地震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地震活动性高的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更容易被预测,推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出现的异常更显著,而算法里的归一化过程会抑制地震活动性较低区域出现的异常,从而造成漏报;③对于具体的目标地震,震中附近的PI热点图像会经历演化,因此利用PI方法向前预测时要结合多个时间窗口进行综合预测;④不同于其它天然构造地震的热点演化趋势,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和2021年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中附近热点反复出现、消失,可能与人工活动有关;⑤滇西南地区、海原断裂中东部附近、小江断裂中部地区、龙门山断裂南部和小江断裂东北部地区存在持续出现的PI热点,这些区域为值得关注的M_(S)≥6.0地震发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南北地震带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R 值评分 ROC 检验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CT探测器组合对影像分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森林 任悦 +4 位作者 张永县 张宗锐 虞滨滨 刘丹丹 牛延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在使用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器宽度以及不同探测器位置时对影像高、低对比度分辨力的影响。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在固定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情况下对Catphan600模体的高、低对比度分辨力模块进行扫描。逐层...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在使用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器宽度以及不同探测器位置时对影像高、低对比度分辨力的影响。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在固定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情况下对Catphan600模体的高、低对比度分辨力模块进行扫描。逐层扫描模式时,分别选择40、80、160 mm探测器宽度,用探测器的足侧边缘、中心和两圈扫描的相邻区域对分辨力模块进行成像。螺旋扫描模式时,探测器宽度/螺距组合分别为40 mm/0.516、40 mm/0.984、80 mm/0.508、80 mm/0.9924组,对位于扫描野的足侧边缘和中心的分辨力模块进行成像。由2名医生读取模体图像,评估高、低对比度分辨力。结果逐层扫描模式下探测器宽度为80、160 mm时两圈扫描相邻区域,以及螺旋扫描螺距为0.5时,所得影像高对比度分辨力为8 LP/cm,其余各探测器组合时均为7 LP/cm。逐层扫描时80、160 mm探测器足侧边缘区域所得影像1%低对比度可分辨直径为3 mm,其余条件时可分辨直径为2 mm。螺旋扫描模式40 mm探测器宽度、螺距0.516时所得影像1%低对比度可分辨直径为2 mm。随着探测器变宽,螺距变大,可分辨直径变大。结论宽体探测器CT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器宽度、探测器中的不同位置以及螺距会对影像的高、低对比度分辨力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探测器CT 对比度分辨力 扫描模式
原文传递
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PI模型参数设置与预测效能回溯性检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3 位作者 夏彩韵 张盛峰 高冰莹 郑世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505,共15页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N—46.0°N,136.0°E—148.0°E)为研究区域,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获得了不同计算参数模型下包含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多组预测窗热点图像。以0.5°×0.5°和1.0°&...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N—46.0°N,136.0°E—148.0°E)为研究区域,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获得了不同计算参数模型下包含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多组预测窗热点图像。以0.5°×0.5°和1.0°×1.0°的网格尺度和5—10年预测窗长为主要参数变量,并以R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方法检验不同参数模型下PI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多组参数模型下MW9.0地震所在预测窗内,其震中所在网格及其摩尔邻近网格均曾出现热点图像,表明PI方法可对日本东北MW9.0地震作出预测。综合R值评分和ROC检验分析可知,网格尺度相对较大、预测窗长相对较长的模型,其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地震热点 日本东北MW9.0地震 参数模型 回溯性检验 R值评分 ROC检验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无人机绝对定位的卫星基准影像检索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秦剑琪 蓝朝桢 +2 位作者 崔志祥 张永显 王岩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6,共9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拒止环境下大范围无人机视觉绝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深度学习特征的卫星基准影像检索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无人机与卫星基准影像的局部卷积特征...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拒止环境下大范围无人机视觉绝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深度学习特征的卫星基准影像检索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无人机与卫星基准影像的局部卷积特征;然后,对局部特征描述符进行聚合,生成影像全局表达;最后,利用影像全局特征进行相似性检索,并采用检索结果精匹配重排序的后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检索准确率。设计了一个新的面向无人机绝对定位的卫星基准影像数据集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方法检索无人机影像适配区域的卫星基准影像的准确率达76.07%,可为后续基于视觉的无人机绝对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 无人机定位 基准影像 影像检索
原文传递
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蕾 牛延涛 +4 位作者 张永县 刘云福 李铮 康天良 马文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眶CT检查的31例患者,分别使用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MR)技术对图像进行标准算法和骨... 目的:探讨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眶CT检查的31例患者,分别使用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MR)技术对图像进行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算法重建图像间的客观指标差异;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算法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结果:不同标准算法重建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iDose4相比,IMR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噪声降幅达25%~67%,SNR增加1.3~1.5倍,CNR增加2~3倍;与iDose4相比,IMR骨算法重建图像噪声降幅达70%~96%,SNR增加5~15倍,CNR增加4~31倍;不同骨算法及标准算法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算法IMR1-Brain Routine组评分最高5(4,5),骨算法iDose43 YD组评分最高5(5,5);两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较强,加权Kappa系数0.644~1。结论:眼眶CT中推荐使用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 Level 3重建骨算法图像,使用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 Level1重建标准算法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眼眶 噪声
下载PDF
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县 牛延涛 +7 位作者 康天良 刘云福 许丽萍 徐琳 郭森林 刘丹丹 虞滨滨 鲜军舫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近四年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门急诊、住院人数和放射诊断检查信息。使用数据透视表对各种影像设备的检查频次和占比进行统计, 并计算各...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近四年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门急诊、住院人数和放射诊断检查信息。使用数据透视表对各种影像设备的检查频次和占比进行统计, 并计算各检查项目频次及其占比。统计放射诊断检查的阳性率、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对放射检查人次数与门急诊、住院人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2019-2022年放射诊断检查每年的频次分别为307 306、245 418、317 250、325 625人次, 累计1 195 599人次;其中CT、X射线摄影、床旁X射线摄影、骨密度、消化道造影、乳腺X射线摄影的占比分别为59.74%、38.04%、1.39%、0.42%、0.21%、0.19%。各年度中, CT在所有放射诊断检查中的占比依次为49.58%、63.40%、60.40%、65.20%。急诊CT和急诊胸部CT检查频次与急诊就诊人次数具有相关性(r=0.63、0.61, P<0.05), 非急诊CT检查频次与门诊、住院人次数有相关性(r=0.61、0.66, P<0.05)。CT检查阳性率除2021年最低为79.95%外均高于80%。结论放射检查尤其是CT检查显著增加, 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应重视CT检查正当性的判断。及时统计分析放射检查信息, 可为放射检查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信息系统 放射诊疗 医疗照射 正当性 阳性率
原文传递
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M-1菌株的鉴定及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4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张永显 于长青 彭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6-52,共7页
通过形态学、碳源/氮源同化实验及18S rDNA生物学方法将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菌株CM-1进行鉴定,经鉴定菌株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R.mucilaginosa CM-1进行无机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了均一、纯度高的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 通过形态学、碳源/氮源同化实验及18S rDNA生物学方法将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菌株CM-1进行鉴定,经鉴定菌株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R.mucilaginosa CM-1进行无机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了均一、纯度高的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mEPS-11,并对其进行分子质量分布、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多糖组分RmEPS-11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3×10^(5)Da,其组分是由摩尔比为1.3∶4.4∶7.8∶86.4的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RmEPS-11的骨架由1,3-连接的甘露糖和1,2-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组成,分支上是1,2,6连接的半乳糖和1,2,3,4连接的阿拉伯糖,研究结果为后续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的结构解析与活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红酵母 菌株鉴定 胞外多糖 分离纯化
下载PDF
10μm超高分辨率CT显示眼眶内壁筛孔的可行性研究
20
作者 王锡文 王平 +4 位作者 张永县 康月 施玥 刘云福 刘兆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0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10μm超高分辨CT(ultra-high resolution CT,U-HRCT)显示和评估眼眶内壁筛孔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9个(眼眶18侧),应用U-HRCT和常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SCT)采集眼眶CT图像。两... 目的探讨10μm超高分辨CT(ultra-high resolution CT,U-HRCT)显示和评估眼眶内壁筛孔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9个(眼眶18侧),应用U-HRCT和常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SCT)采集眼眶CT图像。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记录筛孔显示情况,并测量筛孔间距离。结果两位医师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一致性较好。U-HRCT和MSCT的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分别是43.09±8.87和11.04±0.66,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分别是2.13±1.45和0.55±0.13。U-HRCT的CNR和SNR均明显高于MSCT(P<0.05)。U-HRCT和MSCT的主观评分分别是10.00分(9.00分,10.00分)和6.00分(5.75分,7.00分),U-HRCT主观评分明显高于MSCT(P<0.05)。18侧筛前孔U-HRCT和MSCT均能显示。U-HRCT和MSCT分别显示筛后孔18侧和17侧,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U-HRCT和MSCT分别显示副筛孔9侧(单孔7侧,双孔2侧)和2侧(单孔2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筛孔至筛前孔、筛后孔以及筛前孔至筛后孔距离分别是(9.43±1.13)mm、(4.75±1.09)mm、(14.18±1.14)mm。结论U-HRCT对眼眶内壁筛孔评估明显优于MSCT,能够准确显示筛孔部位、数量并进行距离测量,为临床术前提供更加精准的个体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筛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