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井间干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敬 赵卫 +5 位作者 刘慧卿 刘芳娜 张拓峥 窦亮彬 杨新玲 李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0-999,1051,共11页
根据缝洞型油藏注采单元特征,设计并开展了9组注水干扰物理模拟对比实验,分析了注水干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渗流理论建立了注水干扰反演模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干扰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注采井距、渗透率比值、溶洞储量、溶洞分... 根据缝洞型油藏注采单元特征,设计并开展了9组注水干扰物理模拟对比实验,分析了注水干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渗流理论建立了注水干扰反演模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干扰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注采井距、渗透率比值、溶洞储量、溶洞分布均对水驱干扰特征有较大影响;溶洞位于注采单元内渗透率相对较高的裂缝带上、井距相对较小的方向、距离生产井较近时,有利于注水开发;较大溶洞位于高渗或小井距方向时,低渗透或较大井距方向生产井早见水;溶洞在高渗方向且注采井间储量差异较大时,不同注采方向导流能力差异性对注水开发有利。注采井网构建或重组时,尽量使注水井不同注采方向上渗透率与溶洞储量成正比、注采井距与溶洞储量成反比;距离溶洞较近的井应为生产井、较远的井应为注水井。不同洞缝储量比对应不同的最优井距比和最优渗透率比值,且最优井距比和最优渗透率比值随洞缝储量比增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注水开发 井间干扰 物理模拟实验 数值反演
下载PDF
液氮冷冻暂堵设备工艺改进及应用
2
作者 张红生 黄召 +4 位作者 朱海峰 邓文杨 郭彪 鲍宪 张拓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液氮冷冻暂堵技术是一种极具优势的井口带压处置技术。为了提高井控抢险中的井口处置效率,文章总结了影响液氮冷冻暂堵设备冷冻效率的工艺因素,并基于设备工艺特点,采用ANSYS-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进气端数量、进气端孔径、冷冻盒直径3... 液氮冷冻暂堵技术是一种极具优势的井口带压处置技术。为了提高井控抢险中的井口处置效率,文章总结了影响液氮冷冻暂堵设备冷冻效率的工艺因素,并基于设备工艺特点,采用ANSYS-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进气端数量、进气端孔径、冷冻盒直径3个最具优化潜力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适当增加进气端数量可以有效提高冷冻效率;增大进气端孔径对提高冷冻效率有一定的增益;缩小冷冻盒直径主要提高的是局部冷冻效率,对管柱整体冷冻效率的提高影响不大。依据所得结论设计加工的制冷剂注入管,将设备的冷冻效率提高了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暂堵 井控应急 进气端 冷冻盒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及换向注水增油机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敬 齐向生 +4 位作者 刘慧卿 杨敏 李小波 刘洪光 张拓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5-976,共12页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和水驱后换向注水时剩余油动用机理,基于缝洞要素、配置关系、典型缝洞结构,利用CT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不同特征缝洞结构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水驱油和换向注水...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和水驱后换向注水时剩余油动用机理,基于缝洞要素、配置关系、典型缝洞结构,利用CT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不同特征缝洞结构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水驱油和换向注水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包括注采井控不足、油水重力差异、流道间干扰、弱连通通道封隔、远端弱水动力等5种,在这些机制作用下可能形成注采井网不完善型、盲端型、顶部阁楼型、重力驱绕流型、次流道绕流型、弱通道封隔型、远端弱连通型等7类水驱剩余油。水驱后换向注水可以动用部分剩余油,但采出程度提高幅度与剩余油类型、缝洞结构和换向注采结构有关,其中5类剩余油大致对应重力置换、开辟新流道、抬升溢出点位置、增强水动力、垂向均衡驱替、水动力与重力协同效应等6种换向注水增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水驱 剩余油 换向注水 增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3D打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