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的空移键控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左婷 王法松 +1 位作者 张建康 李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4,共9页
针对基于空移键控(Space Shift Keying,SSK)的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系统中的信号检测,本文将其转换为稀疏信号重构问题,使得具有相对较低计算复杂度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稀疏重构算法成为基于... 针对基于空移键控(Space Shift Keying,SSK)的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系统中的信号检测,本文将其转换为稀疏信号重构问题,使得具有相对较低计算复杂度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稀疏重构算法成为基于SSK调制的室内VLC系统中一种很有竞争力的信号检测手段.为了满足稀疏重构的测量矩阵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测量矩阵预处理方法,在理论上保证了在室内VLC系统中使用基于CS的稀疏信号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通过采用CS中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和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SaMP)两种经典算法实现了对室内VLC系统SSK信号的检测,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贪婪算法和极大似然算法的稀疏信号重构检测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类算法在基于SSK调制的室内VLC系统中信号检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证实了在基于SSK调制技术的室内VLC系统中,所提的CS检测算法性能可以在实际应用场景的系统参数设置下达到比(Maximum Likelihood,ML)更好的误码率和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空移键控 压缩感知 极大似然算法 信号检测
下载PDF
陕西黄土高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建康 刘慧敏 +1 位作者 康磊 胡若昕 《陕西气象》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2004—2018年陕西榆林、延安市所辖2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雨强特点。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在5月上旬,最晚在10月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集中出现时段,占... 利用2004—2018年陕西榆林、延安市所辖2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雨强特点。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在5月上旬,最晚在10月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集中出现时段,占总频次的89%,其中7月下旬出现最多;短时强降水出现频次和日数的年代际变化呈阶梯上升趋势,并有较大的年际差异,有3 a左右的周期变化。(2)短时强降水以单站和局地强降水居多,单站强降水占短时强降水总日数的64%,局地强降水占22%。(3)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表现为17时最多,10时最少,下午(14—19时)为高发时段;大多数短时强降水时间尺度为1 h以内,占总频次的92%;雨强以20~39.9 mm/h最多,占总频次的93%,雨强≥50 mm/h的极端强降水偶有出现。(4)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有2个高中心,分别是无定河流域和洛河流域,无定河流域的吴堡雨强最大达73.5 mm/h。(5)多强降水年(强年)和少强降水年(弱年)的环流形势对比发现,强年500 hPa副高偏强,584 dagpm线在黄土高原形成槽区,中高纬度经向热力差异较大,200 hPa急流偏强,700 hPa南支气流偏强,西南和东南两条水汽通道到达陕西黄土高原,Δθ_(se(850-500))达到10~12℃,而弱年上述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最大雨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不同切花百合品种的物候特征和表型性状差异 被引量:7
3
作者 钱遵姚 杨光炤 +4 位作者 张军云 张建康 王文智 杨世先 张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2-115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切花百合品种的性状特征,为切花百合的引种、选育、生产安排和种质资源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15个切花百合品种的物候特征,观测各品种茎、叶、花的表型性状,并对表型性状和物候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 【目的】分析不同切花百合品种的性状特征,为切花百合的引种、选育、生产安排和种质资源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15个切花百合品种的物候特征,观测各品种茎、叶、花的表型性状,并对表型性状和物候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供试切花百合品种的物候期,早花品种采花生育期共76~79 d;中花品种采花生育期80~97 d;晚花品种采花生育期105 d。品种间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表现出多样性,品种间叶片数、花朵数和叶片宽度差异相比其他性状更为明显,其中,每株叶片数的种间变异系数最大,为44.02%,其次为单株花数和叶片宽;花色丰富,分为5个色系12个色;13个品种的花序类型为伞状兼总状,花姿态横生或直立着生;13个品种具有强的香味;11个品种的叶片姿态平、10个品种叶形披针形。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个百合品种被划分为4个类群,叶片数多的莎尔塔罗,物候期较晚的凯利福和西伯利亚,以及香味较弱的赞比西最先被分类,说明性状差异明显的品种聚类效果好,与对物候特征及数量和质量性状的调查结果一致。【结论】15个切花百合物候特征差异较明显,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切花生产计划;品种间存在较高的表型多样性水平,可引进栽培以丰富滇中地区的品种结构,并利用优良性状和独特性状进行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百合 物候期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热挤压对铍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一格 代彦明 +4 位作者 刘兆刚 李志年 赵志灵 张健康 魏冬冬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3,共4页
为缩短粉末冶金成形时间,对冷等静压成形后的铍铝合金进行热挤压处理,研究了热挤压对铍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挤压变形后,铍铝合金组织为铍相以颗粒状分布于连续的铝相中,且组织密实化,材料密度显著上升;同时,挤... 为缩短粉末冶金成形时间,对冷等静压成形后的铍铝合金进行热挤压处理,研究了热挤压对铍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挤压变形后,铍铝合金组织为铍相以颗粒状分布于连续的铝相中,且组织密实化,材料密度显著上升;同时,挤压后的铍铝合金硬度提高到了80 HRB,并伴随较大内应力。冷等静压的铍、铝相晶粒取向均较为随机;热挤压处理后,铍相未发生明显择优取向,铝相主要形成了较强的〈100〉方向以及较弱的〈110〉方向的丝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铝合金 热挤压 冷等静压 显微组织 硬度 晶粒取向
下载PDF
周年生产花枝的切花月季生长规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军云 刘春 +5 位作者 王文智 杨锁宁 杨世先 张建康 张钟 董春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1-1806,共6页
【目的】分析切花月季花枝的周年生长发育规律,建立生长发育模型,为切花月季优质高效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周年生产花枝的切花月季为材料,在观测其物候期和发育过程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对花枝高度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 【目的】分析切花月季花枝的周年生长发育规律,建立生长发育模型,为切花月季优质高效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周年生产花枝的切花月季为材料,在观测其物候期和发育过程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对花枝高度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对花枝生育期进行阶段划分。【结果】切花月季花枝在冬春季(1—4月和11月—翌年2月)生育期平均为88~104 d,在夏秋季(4—6月、6—8月和8—10月)生育期平均为54~71 d。切花月季花枝的生长发育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与花枝实测数据的吻合度较高,生长曲线呈S形。根据Logistic模型结合实际观察情况,可将切花月季花枝生长划分为渐长期、快长期和缓长期,现蕾期处于花枝生长快长期的后期,其中在冬春季的渐长期35~45 d、快长期21~37 d、缓长期19~32 d,在夏秋季的渐长期15~25 d、快长期16~20 d、缓长期12~26 d。【结论】运用Logistic方程可构建切花月季花枝生长发育模型,并将花枝生长划分为渐长期、快长期和缓长期。切花月季花枝在冬春季的生育期明显长于夏秋季,因此生产中对不同生长季节花枝的管理应根据其生长发育天数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生长规律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下载PDF
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钱朋 朱彬 +4 位作者 刘慧敏 蒋伊蓉 张建康 高美美 康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7,共11页
利用2017~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小时地面臭氧(O_(3))和二氧化氮(NO_(2))数据,结合再分析气象数据集,分析了从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城市郊区(西安:500m、榆林:1100m和鄂尔多斯:1300m)O_(3)浓度的季-月-日变... 利用2017~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小时地面臭氧(O_(3))和二氧化氮(NO_(2))数据,结合再分析气象数据集,分析了从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城市郊区(西安:500m、榆林:1100m和鄂尔多斯:1300m)O_(3)浓度的季-月-日变化特征,以及导致三地O_(3)浓度差异可能的化学和气象成因.结果表明:与其他季节比较,夏季三地的O_(3)浓度都较高且差值较小,其中西安昼间O_(3)的净增量最大、夜间净减量也最大且前体物NO_(2)浓度最高,说明西安夏季白天O_(3)光化学反应最强烈、夜间NO滴定O_(3)效应也最强,榆林其次、鄂尔多斯最弱;冬季三地的O_(3)浓度都较低且差异较大,其中西安最低、鄂尔多斯最高,可能是由于冬季白天光化学反应都弱、夜间NO滴定O_(3)效应差异和高海拔地区背景O_(3)浓度高共同导致的,反映了三地O_(3)浓度水平差异不仅受不同NOx水平下局地化学作用影响,还由区域背景值决定.分析还发现,高海拔的鄂尔多斯和榆林二地O_(3)浓度在上午升高的速率快于西安,与二地边界层向上发展的速率一致,可能是由于此时的夹卷效应将高海拔自由对流层的高背景O_(3)向下湍流输送所致.在每个季节雨天夜间,三地的O_(3)浓度均高于其阴、晴天,但是这一差异在西安较弱,而在榆林和鄂尔多斯较强,这进一步意指高海拔地区近地面O_(3)在雨天夜间更强烈地受到高浓度背景O_(3)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降水的拖曳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雨天夜间NO的滴定作用减弱.本研究通过长期观测资料分析,推测了不同海拔高度对近地面O_(3)的影响机制,还需在更多地区进行分析和利用模式开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NO_(2) 海拔高度 光化学反应 夹卷 背景浓度
下载PDF
缓冲层和保护层对Ta(Ti)/Co/Nb多层膜热稳定性影响
7
作者 黄彦翔 任康 +11 位作者 丁俊贤 贡佳伟 许文涛 赵文礼 李涛 章健康 谢俊磊 徐耀鸿 丁泽豪 朱济生 李广 王磊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底层(BL)/钴(Co)/顶层(CL)三层膜,通过考察Co磁矩(M)与温度(T)的关系,系统分析了不同BL和CL对Co层热稳定性的影响。其中BL和CL分别为非磁性过渡金属钽(Ta)、钛(Ti)和铌(Nb)。研究发现,不同的非磁性底层和顶层材料对C...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底层(BL)/钴(Co)/顶层(CL)三层膜,通过考察Co磁矩(M)与温度(T)的关系,系统分析了不同BL和CL对Co层热稳定性的影响。其中BL和CL分别为非磁性过渡金属钽(Ta)、钛(Ti)和铌(Nb)。研究发现,不同的非磁性底层和顶层材料对Co的热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Ti作为BL和CL时Co的热稳定性最好。此外,与BL相比,CL在Co层的M-T具有更重要的影响,相同的CL其Co具有类似M-T曲线。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非磁性BL和CL与Co之间存在的耦合相互作用。这揭示出在纳米级多层膜中,通常用于促进晶体结构和防止氧化的底部非磁性缓冲层和顶部保护层可能对其相邻的磁性层的磁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i)/Co/Nb多层膜 钴热稳定性 底层(缓冲层) 顶层(保护层)
下载PDF
基于FY 4A亮温估算榆林地区气温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姗姗 艾轩 +3 位作者 张建康 张博宇 屈艳梅 薛小宁 《陕西气象》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2020年1-10月FY-4A气象卫星的1级亮温产品数据、2级云检测产品数据和陕西榆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小时气温等相关辅助资料,构建了晴空条件下的神经网络气温估算模型,并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实测气温进行模型检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 利用2020年1-10月FY-4A气象卫星的1级亮温产品数据、2级云检测产品数据和陕西榆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小时气温等相关辅助资料,构建了晴空条件下的神经网络气温估算模型,并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实测气温进行模型检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由不同输入参数组合建立的模型气温估算精度存在差异;增加匹配FY-4A卫星云检测集可以增加符合条件的训练样本,从而提升模型估算精度。模型6的气温估算结果最优。(2)基于最优模型的气温估算结果与实测气温相关系数在0.50至0.85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70的估算样本超过60%,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地面气象观测站分布较稀疏地区的气温预报。(3)模型在12时、18时的估算精度较高,00时、06时估算精度有所下降。(4)模型在不同季节对气温估算的精度存在差异,春、夏、秋、冬季气温估算结果与实测气温绝对误差小于3℃的站点数量占比分别为79.70%、80.80%、80.60%和7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气象卫星 神经网络 气温估算 榆林
下载PDF
铍材温轧过程中显微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一格 钟景明 +5 位作者 辛梦溟 代彦明 李美岁 王维一 张健康 赵志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热压烧结铍锭在温轧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轧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机制为滑移;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晶粒逐渐拉长细化;在压下量为37.9%时,轧制铍板中的基面织构达到最大值...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热压烧结铍锭在温轧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轧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机制为滑移;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晶粒逐渐拉长细化;在压下量为37.9%时,轧制铍板中的基面织构达到最大值,此后继续增加压下量,铍材内织构、晶粒尺寸及显微硬度均不再发生明显变化;铍材轧制中或轧制后都需要进行退火,退火工艺对铍板的基面织构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可改善板材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材 温轧 压下量 织构 退火
下载PDF
陕西初夏臭氧污染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慧敏 蒋伊蓉 +1 位作者 高美美 张建康 《陕西气象》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关中平原至陕北黄土高原海拔渐次升高,大气污染物分布、排放源和下垫面特征均有较大变化。利用陕西省由南至北西安、延安、榆林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产品,对2018年春末夏初(5月下旬至6月初)连续两次臭氧(... 关中平原至陕北黄土高原海拔渐次升高,大气污染物分布、排放源和下垫面特征均有较大变化。利用陕西省由南至北西安、延安、榆林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产品,对2018年春末夏初(5月下旬至6月初)连续两次臭氧(O_(3))污染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三市O_(3)质量浓度(用C(O_(3))表示)皆呈昼高夜低的日变化特征;三市日均C(O_(3))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即榆林最高,延安次之,西安最低,较高海拔的黄土高原高背景O_(3)可能是榆林、延安C(O_(3))较高的重要原因。两次O_(3)污染发生在大气环流由春季型向夏季型过渡阶段,陕西处于500 hPa暖性高脊、850 hPa偏南风主导、地面静稳晴热的天气形势下,有利于光化学O_(3)生成以及大气低层O_(3)区域输送,其中西安的光化学生成对其日间C(O_(3))升高作用最明显。三市温度和C(O_(3))呈正相关,相同温度下,榆林的C(O_(3))最高;西安日间C(O_(3))与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明显好于其他二市;在低风速下,三城市C(O_(3))和风速呈正相关,而风速过大时,与C(O_(3))呈反相关;C(O_(3))与风速正负相关转折的风速阈值榆林最大、西安最小。这些气象因子与C(O_(3))的关系都指向高海拔地区的高背景O_(3)可能是陕西不同海拔高度日均C(O_(3))差异的原因。结合浓度风向及气团后向轨迹分析发现,偏东南风作用下可发生O_(3)的区域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环流形势 气象条件 后向轨迹 陕西
下载PDF
塔机顶升工况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进峰 韩吉超 +1 位作者 洪郴 仉健康 《建筑机械化》 2021年第9期85-87,共3页
对自升式塔机顶升工况作业时存在的危险因素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塔机的安全问题,从检测和控制两个方面着手,给出了各种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及详细的解决方案,为塔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顶升 危险因素 对策
原文传递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娜娜 李茂春 +4 位作者 刘莎 陈薇 胡雅月 张健康 张艺帆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0期71-74,共4页
本文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现状及目的出发,分析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实践的六大步,由此提出指标体系、分类管理平台建设规范、数据采集规范、分类分级、分类应用规范和监测预警指南六个标准。希望通过标准化助力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本文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现状及目的出发,分析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实践的六大步,由此提出指标体系、分类管理平台建设规范、数据采集规范、分类分级、分类应用规范和监测预警指南六个标准。希望通过标准化助力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有效破解监管任务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好推动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统筹实施差别化监管、优化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用 风险分类 标准
下载PDF
烧结钽阳极块中氧含量对漏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仲香 张健康 +2 位作者 李慧 陈学清 张洪刚 《云南冶金》 2021年第5期59-63,共5页
对比分析了钽阳极块烧结后的增氧量与漏电流大小的关系,并讨论了氧含量对阳极氧化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阳极块烧结和破空后暴露于空气中的步骤中都会使阳极块氧含量增加,且高的温度更有利于氧与钽的结合。随着阳极块氧含量的增加,... 对比分析了钽阳极块烧结后的增氧量与漏电流大小的关系,并讨论了氧含量对阳极氧化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阳极块烧结和破空后暴露于空气中的步骤中都会使阳极块氧含量增加,且高的温度更有利于氧与钽的结合。随着阳极块氧含量的增加,漏电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着赋能电压的提高,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过量的氧的加入,会导致氧化膜的开裂严重,从而使得钽电解电容器的电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粉 高比容 氧化膜 漏电流 晶化
下载PDF
等静压铍材高周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美岁 张子富 +7 位作者 张健康 吕一格 许德美 李树荣 代彦明 黄旭刚 李志年 杨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拉-拉加载方式对等静压铍材进行高周疲劳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S-N曲线,获得其疲劳极限,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等静压铍材在指定疲劳寿命10~7次下的疲劳极限为385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铍材试样边缘处,裂纹穿... 采用拉-拉加载方式对等静压铍材进行高周疲劳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S-N曲线,获得其疲劳极限,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等静压铍材在指定疲劳寿命10~7次下的疲劳极限为385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铍材试样边缘处,裂纹穿过晶界与相邻晶粒内的微裂纹连接合并长大;铍材试样发生瞬时解理断裂,形成主要由疲劳源和放射区构成的断口形貌;疲劳源尺寸随最大循环应力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静压铍材 高周疲劳寿命 S-N曲线 疲劳极限 疲劳断口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气囊扩张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晋芳 张健康 李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8期956-960,965,共6页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以及EST+EPBD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内镜...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以及EST+EPBD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EST组(n=45)、EPBD组(n=35)和EST+EPBD组(n=38),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术期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7 d的相关血清学指标。结果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高于EST组(40.0%vs 15.6%,42.9%vs 13.3%,均P<0.05);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高于EST+EPBD组(40.0%vs 10.5%,42.9%vs 13.2%,均P<0.05);三组术后穿孔、出血、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胆道逆行感染、结石复发发生率低于EST组(5.3%vs 26.7%,2.6%vs 20.0%,均P<0.05)。EST+EPBD组一次取石成功率高于EST组(97.4%vs 77.8%,P<0.05);EST+EPBD组机械碎石率低于EST组(5.3%vs 26.7%,P<0.05);EPBD组手术时间少于EST组(P<0.05);EST+EPBD组手术时间少于EST组、EPBD组(P<0.05);三组残余结石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7 d,三组血清学指标WBC、PCT、CRP、COX-2、AMS、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7d的血清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EPBD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不加重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下载PDF
铍室温变形过程中的孪生及织构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代彦明 吕一格 +4 位作者 王东新 张健康 许德美 钟景明 王小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6,共5页
利用万能试验机在室温下对等静压铍材进行不同应变量的压缩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铍材的孪生形成情况和织构演变。结果表明:铍在室温压缩变形时只发生{1012}拉伸孪生,在拉伸孪生的演变过程中,孪生... 利用万能试验机在室温下对等静压铍材进行不同应变量的压缩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铍材的孪生形成情况和织构演变。结果表明:铍在室温压缩变形时只发生{1012}拉伸孪生,在拉伸孪生的演变过程中,孪生萌生和长大过程对晶粒发生大角度转变和新织构{0001}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孪生后期对铍滑移变形的协调作用减少,单轴压缩力偶对新织构{0001}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材 拉伸孪生 滑移 织构
下载PDF
62Be-38Al合金高、低温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一格 张健康 +5 位作者 代彦明 李美岁 赵志灵 李志年 李军义 魏冬冬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6,共4页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62Be-38Al铍铝合金在-100~500℃下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铍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则呈现先升再降的变化趋势,在300℃时达到最大...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62Be-38Al铍铝合金在-100~500℃下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铍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则呈现先升再降的变化趋势,在300℃时达到最大值。同时,随着测试温度的上升,铍铝两相的界面结合强度逐渐低于铍颗粒的解理断裂强度,断口组织中相界面断裂增加,铍解理面减少。当温度升至500℃时,铝相软化,铍铝相界面的结合强度大幅降低,伴随着合金强度塑性的急剧下降,其断口呈沿晶断裂。另外,随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形变强化指数单调下降,-150℃时为0.22,400℃时为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Be-38Al合金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形变强化指数
下载PDF
不同应变速率下铍材的拉伸性能及变形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彦明 王东新 +5 位作者 张健康 吕一格 李美岁 李军义 李少银 钟景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利用万能试验机在室温下对等静压铍材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铍材的断口和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增加,铍材的强度增加,但延性降低,同时铍材应力强度因子也有所降... 利用万能试验机在室温下对等静压铍材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铍材的断口和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增加,铍材的强度增加,但延性降低,同时铍材应力强度因子也有所降低。另外,铍材在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滑移,孪晶受等静压铍材力学性能各项同性的影响并未发挥出明显的效果,对铍材的塑性未表现出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材 应变速率 应力强度因子 滑移 拉伸 孪晶
下载PDF
CEMS-2000在线监测系统在烟气制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康 马育华 +2 位作者 罗鹏 赵永 刘伟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8年第5期40-41,49,共3页
介绍了CEMS-2000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监测数据之间的换算关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气室压力低、氧浓度偏高等问题,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了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传送真实。
关键词 工作原理 在线监测 换算关系 烟气制酸
下载PDF
(2-RPU/RPS)&R混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及其分拣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杰前 李瑞琴 +3 位作者 李庠 庞国旺 张建康 亢书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9-215,共7页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上需对食品、电子元器件等产品进行分拣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新颖的(2-RPU/RPS)&R混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建立2-RPU/RPS并联机构的螺旋矩阵,并用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对所得自由度数进行验证。通...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上需对食品、电子元器件等产品进行分拣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新颖的(2-RPU/RPS)&R混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建立2-RPU/RPS并联机构的螺旋矩阵,并用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对所得自由度数进行验证。通过机构的结构特征建立约束方程,并采用闭环矢量法求出机构的位置逆解。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分析机构的位置正解。最后采用数值搜索法求解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结果(2-RPU/RPS)&R混联机构具有4个自由度(3R1T)。在PSO算法实例中,分析得到了动平台位置正解的数值解和适应度曲线,工作空间连续且无空洞,满足分拣活动范围的需求,在给出的应用实例中表明(2-RPU/RPS)&R混联机器人能很好地应用于手机包装生产线中物体的分拣和抓取等工作。结论(2-RPU/RPS)&R混联机构运动学性能良好、工作空间大、运行平稳,适用于包装生产线上具有不同方位的物品的分拣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RPU/RPS 混联机构 位置正逆解 工作空间 分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