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温磨损的H13热作模具钢磨损规律和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宋宇 张丰收 +2 位作者 皇涛 宋克兴 左鹏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7-193,共7页
为研究H13热作模具钢高温硬度和高温条件下磨损因子、摩擦因子的变化规律,通过高温硬度试验、高温高速摩擦磨损试验精细化获得了H13热作模具钢硬度、磨损因子、摩擦因子随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硬度逐渐降低,摩擦因子呈先... 为研究H13热作模具钢高温硬度和高温条件下磨损因子、摩擦因子的变化规律,通过高温硬度试验、高温高速摩擦磨损试验精细化获得了H13热作模具钢硬度、磨损因子、摩擦因子随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硬度逐渐降低,摩擦因子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磨损量和磨损因子呈先平稳升高后迅速下降,当温度大于250℃后呈迅速上升趋势。获得了H13热作模具钢磨损量、磨损因子预测模型,建立了摩擦因子随温度变化的预测模型,获得了磨损量与磨损因子、模具硬度的关联模型,为H13热作模具钢挤压过程的模具磨损精确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模具 Archard磨损理论 磨损因子 高温硬度 摩擦因子
下载PDF
细菌还原U(Ⅵ)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孟佑婷 张丰收 +1 位作者 王平 毋跃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2-430,共9页
铀(U)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U(Ⅵ)还原细菌可将U(Ⅵ)还原至U(Ⅳ),从而降低铀在水中的溶解性和移动性,达到污染修复的目的.目前发现的U(Ⅵ)还原细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本文综述了... 铀(U)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U(Ⅵ)还原细菌可将U(Ⅵ)还原至U(Ⅳ),从而降低铀在水中的溶解性和移动性,达到污染修复的目的.目前发现的U(Ⅵ)还原细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本文综述了细菌还原U(Ⅵ)的分子生物学机理,重点阐述了U(Ⅵ)还原细菌的胞外电子转移方式,包括希瓦氏菌的金属还原方式、土杆菌的孔蛋白介导方式和微生物纳米线方式.竞争性电子受体和共存离子对细菌还原U(Ⅵ)有重要影响.目前细菌还原U(Ⅵ)过程中胞外电子转移的机理仍需更多实证,土杆菌利用微生物纳米线和细胞色素协作调控电子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今后可将研究聚焦于细菌还原U(Ⅵ)机理的验证和完善,并开发和优化基于微生物还原的铀污染修复技术,进而提高铀污染生物修复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还原 细胞色素C 纳米线 导电菌毛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制备厚且韧TiN涂层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志强 廖斌 +7 位作者 欧伊翔 张丰收 张旭 沈永青 陈淑年 华青松 何光宇 欧阳晓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5-234,共10页
极端服役条件的出现对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叶片防护涂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具备厚且韧,同时满足结合力高且耐磨性好的硬质涂层是未来极端服役环境下的潜在涂层.本文利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在304L不锈钢基底上成功地沉积了厚... 极端服役条件的出现对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叶片防护涂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具备厚且韧,同时满足结合力高且耐磨性好的硬质涂层是未来极端服役环境下的潜在涂层.本文利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在304L不锈钢基底上成功地沉积了厚且韧的TiN硬质涂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涂层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沉积过程中,对TiN涂层进行周期性地高能离子轰击处理,能够实现TiN大晶粒抑制,降低涂层内应力,使TiN涂层实现连续生长,涂层的厚度可达到50μm,沉积速率接近0.2μm/min;同时控制N2气流量不变生成稳定的非化学计量TiNx,使TiN涂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制备的TiN涂层属于超硬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最高分别可达到38.24和386.53 GPa;TiN涂层的结合力良好,压痕无剥落形貌和径向裂纹,涂层的韧性优良;TiN涂层的H/E^*和H^3/E^*2值最高可达到0.0989和0.3742;厚且韧的TiN硬质涂层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摩擦系数最低为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厚且韧TiN涂层 离子轰击 耐磨
下载PDF
航空面齿轮热滚轧表层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靳园园 徐红玉 +3 位作者 李莉 张丰收 王晓强 张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6-223,共8页
为获得热滚轧成形参数对面齿轮表面残余应力的性质、大小以及分布的影响规律,根据航空面齿轮热滚轧成形加工实况,应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面齿轮热滚轧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成形参数下面齿轮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 为获得热滚轧成形参数对面齿轮表面残余应力的性质、大小以及分布的影响规律,根据航空面齿轮热滚轧成形加工实况,应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面齿轮热滚轧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成形参数下面齿轮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热滚轧成形面齿轮齿顶呈现很小的拉应力值,两侧齿面呈压应力状态;从动侧齿根表面残余应力大于主动侧,压应力层深在1 mm左右,且压应力在深度为0.5 mm左右的位置达到最大值,为65 MPa;增大进给速度对工件齿廓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比增大滚轧转速大,且增大进给速度能够抑制齿顶残余拉应力的产生。最后,选择一组加工参数进行热滚轧试验,成形后使零件冷却至室温,并结合X射线衍射法和电化学腐蚀剥层法对面齿轮齿廓进行表面残余应力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发现残余压应力误差为7%~10%,残余拉应力误差为10%~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面齿轮 热滚轧 有限元仿真 残余应力
下载PDF
一种改进RANSAC算法的单应性矩阵估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嘉惠 张丰收 崔浩阳 《软件导刊》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在图像拼接技术中,单应性矩阵是实现两幅图像正确拼接的关键因素。针对传统RANSAC算法误匹配点概率较高,需要设置固定的投影误差阈值t导致迭代次数多、运行时间长、估计的单应性矩阵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ANSAC算法以降低误匹配... 在图像拼接技术中,单应性矩阵是实现两幅图像正确拼接的关键因素。针对传统RANSAC算法误匹配点概率较高,需要设置固定的投影误差阈值t导致迭代次数多、运行时间长、估计的单应性矩阵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ANSAC算法以降低误匹配率。利用特征点周围灰度梯度相似性,剔除初始匹配中部分误匹配点,以减少矩阵估计的迭代次数;通过快速舍弃错误的单应性矩阵以减少内点检测时间,提高算法运行效率;通过BGD算法最小化损失函数以拟合精确的单应性矩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ANSAC算法能够有效剔除误匹配点,减少内点检测时间,提高单应性矩阵H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RANSAC算法 单应矩阵 BGD算法 误匹配点
下载PDF
不同离子辐照氟化锂材料时原位发光光谱测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仇猛淋 赵国强 +5 位作者 王庭顺 罗长维 王广甫 张丰收 吕沙沙 廖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在BNU400注入机上搭建的离子激发发光(ion beam induced luminescence,IBIL)测量装置上,开展了相同能量(100 keV)条件下的3种离子(H^+、He^+以及O^+)辐照氟化锂材料时的IBIL光谱的原位测量工作,对比研究离子种类对氟化锂材料辐照缺陷的... 在BNU400注入机上搭建的离子激发发光(ion beam induced luminescence,IBIL)测量装置上,开展了相同能量(100 keV)条件下的3种离子(H^+、He^+以及O^+)辐照氟化锂材料时的IBIL光谱的原位测量工作,对比研究离子种类对氟化锂材料辐照缺陷的生成及其演变行为的影响.结合SRIM(Stopping and Range of Ions in Matter)模拟的结果,可以发现He^+辐照时的IBIL光谱强度最高,这是由于He^+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密度高于H^+,而O^+辐照时由于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密度过高引起的非辐射复合比例增加,从而导致发光效率过低;质量数越大的离子辐照时,核阻止本领越大,会加快缺陷的生成和湮灭速率,降低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发光强度.近红外波段的F^-3/F^+2色心发光峰强度及其演变行为表明其耐辐照性能好于可见光波段的F2色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激发发光 氟化锂 不同离子
下载PDF
基于PLC和触摸屏的金属饮料罐自动切盖去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捍疆 张丰收 武艳芳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6,共5页
为了实现金属饮料罐的自动回收利用,设计了一套金属饮料罐自动切盖去底系统,该系统以气动作为驱动方式,采用台达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接近开关和磁性开关来完成信号检测,并通过触摸屏控制,实现人机界面交互。该系统有两个切割位,先切盖... 为了实现金属饮料罐的自动回收利用,设计了一套金属饮料罐自动切盖去底系统,该系统以气动作为驱动方式,采用台达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接近开关和磁性开关来完成信号检测,并通过触摸屏控制,实现人机界面交互。该系统有两个切割位,先切盖后去底,采用滚切方式,通过上刀和下刀的咬合完成切割。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和不同长度的易拉罐端头的切割,或者是单端端头的选择性切割,同时完成自动分拣、输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拉罐 切割 PLC 触摸屏 自动回收利用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残余应力数学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捍疆 张丰收 燕根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140,共6页
为了预测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残余应力值,在已建立好的叶片精锻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simufact.forming平台对TC4钛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别获得了上模速度、坯料温度、模具温度和摩擦系数等不... 为了预测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残余应力值,在已建立好的叶片精锻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simufact.forming平台对TC4钛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别获得了上模速度、坯料温度、模具温度和摩擦系数等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的叶片最大精锻残余应力值。以收集的仿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先后建立了响应曲面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这3种模型的预测值与仿真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预测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其中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最大残余应力进行有效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精锻成形 残余应力 响应曲面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激光冲击近β型钛合金的室温拉伸和高周疲劳性能及其断裂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史蒲英 刘向宏 +5 位作者 王涛 王凯旋 李瑶 张丰收 何卫锋 李应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5,166,共9页
目的提高近β钛合金的强度和高周疲劳性能。方法对两相区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的TB6和Ti55531钛合金锻态材料表面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LSP),并对强化前后的试样进行室温拉伸和高周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和高周疲劳断口进行了观... 目的提高近β钛合金的强度和高周疲劳性能。方法对两相区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的TB6和Ti55531钛合金锻态材料表面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LSP),并对强化前后的试样进行室温拉伸和高周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和高周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与未LSP的样品相比,LSP后TB6和Ti55531钛合金的抗拉强度(Rm)分别提高了25 MPa和25 MPa,提高比例分别为2.26%和2.02%;屈服强度(Rp0.2)分别降低了48 MPa和30 MPa,降低比例分别为4.58%和2.54%;断面收缩率(A)、延伸率(Z)和弹性模量略有提升。在低应力水平下,LSP后Ti55531合金的疲劳寿命高于TB6合金,而在高应力水平下,TB6合金具有略高于Ti55531合金的疲劳寿命。结论经过和未经LSP的TB6和Ti55531钛合金的拉伸断裂模式均为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与沿晶脆性断裂混合的断裂模式,表面激光冲击不改变其拉伸断裂模式,近β钛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的疲劳寿命差异与材料显微组织差异导致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速率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LSP) 近Β型钛合金 拉伸性能 高周疲劳 断裂机理
下载PDF
敷设阻尼加筋外地板结构振动声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丰收 沈火明 +3 位作者 张文正 吕稀 宋海洋 熊夫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结合声学分析软件建立高速列车加筋外地板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阻尼材料对加筋外地板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并探究面板厚度、结构阻尼系数和阻尼材料对外地板隔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敷设阻尼层能够有效抑制外地板的声辐射,但不是越厚越... 结合声学分析软件建立高速列车加筋外地板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阻尼材料对加筋外地板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并探究面板厚度、结构阻尼系数和阻尼材料对外地板隔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敷设阻尼层能够有效抑制外地板的声辐射,但不是越厚越好;增加面板厚度及结构阻尼系数能够提高外地板的隔声量;阻尼层厚度存在临界值,此时外地板隔声量最大。加筋外地板敷设树脂类阻尼且增大结构阻尼系数,声学性能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加筋 外地板 振动声辐射 阻尼 隔声量
下载PDF
无居民海岛前大连岛的原自然海岸特征
11
作者 路波 张丰收 +4 位作者 周晓静 杜恩程 姜源 袁萍 肖玉仲 《海岸工程》 2020年第4期279-286,共8页
确定自然海岸特征是海岸修复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开发后弃管的无居民海岛却面临缺少历史资料参考的困难。在大连普兰店湾中部前大连岛的研究证明,依据历史影像和现存海岸地质地貌情况可以分析确定原自然海岸位置及性质。1972年KH卫星影... 确定自然海岸特征是海岸修复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开发后弃管的无居民海岛却面临缺少历史资料参考的困难。在大连普兰店湾中部前大连岛的研究证明,依据历史影像和现存海岸地质地貌情况可以分析确定原自然海岸位置及性质。1972年KH卫星影像表明当时的前大连岛仍然保持自然海岸形态,海岸位置在2020年海岸后方的岛屿陆域内部。结合2020年海岸地质考察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1972年的前大连岛东部、西部分布海蚀崖形式的基岩海岸,南部、北部则分布砾石质海岸。1972—2020年,前大连岛自然海岸全部变化为人工海岸,海岸长度也从约2.38 km增加至约3.12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店湾 前大连岛 无居民海岛 自然海岸 海岸修复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多甜点压裂裂缝垂向扩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侯冰 武安安 +3 位作者 常智 尤源 寇晓璇 张丰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2-1330,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发育丰富砂岩和页岩多薄互层叠置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达数十亿吨以上。但页岩油储层多甜点层叠置,层理、裂缝发育、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显著,压裂改造时缝高垂向延伸距离短,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基...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发育丰富砂岩和页岩多薄互层叠置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达数十亿吨以上。但页岩油储层多甜点层叠置,层理、裂缝发育、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显著,压裂改造时缝高垂向延伸距离短,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基于室内真三轴室内压裂物模试验,针对长庆长7段井下连续储层段获取的全直径致密砂岩和页岩全直径岩心,利用混凝土包裹全直径井下岩心测试真三轴环境下的水力裂缝起裂和垂向延伸形态,揭示长7段页岩油储层多甜点岩性压裂裂缝垂向扩展机理。试验发现:页岩油储层层理呈"千层饼"状且胶结弱,压裂液易沿层理渗滤,在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小于12 MPa时,水力裂缝形态多呈现水平缝,压裂液沿层理逐层渗滤。排量增大到30m L/min时,页岩易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形成高倾角水平缝或跳跃台阶缝。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曾加到14 MPa时,会产生明显的垂向穿层缝,纵向沟通多套甜点层。无论排量高低(30,15 mL/min),垂直缝均沟通多个层理,压裂液会在沿垂直缝上下延伸过程中,当被弱胶结层理面捕获时,沿层理缝渗滤扩展,产生"十"字型或"丰"字型的复杂缝。压裂施工时,优选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值大的层位射孔,有利于水力裂缝穿层扩展增加复杂裂缝体积,提高页岩油储层体积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井下全直径岩心 压裂 物理模拟 裂缝扩展 储层改造
下载PDF
强非均质超稠油砂储层双水平井扩容启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君 王小华 +1 位作者 徐斌 张丰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62-6271,共10页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扩容快速启动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砂储层蒸汽注入能力,缩短预热时间。目前仍缺乏油砂储层扩容-循环预热-初期生产一体化的岩石力学耦合分析,不利于SAGD扩容施工参数优化...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扩容快速启动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砂储层蒸汽注入能力,缩短预热时间。目前仍缺乏油砂储层扩容-循环预热-初期生产一体化的岩石力学耦合分析,不利于SAGD扩容施工参数优化设计。为此,以某浅层超稠油砂储层为例,建立了三维地质力学-热采全耦合的双水平井SAGD扩容热采数值模型,研究了均质地层和存在井间夹层的强非均质地层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扩容区形态和注入压力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高黏度聚合物溶液对扩容效果的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扩容启动和常规蒸汽循环启动的有效预热时间与初期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黏度聚合物溶液时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排量和注入总液量,极大节省扩容施工成本,但过高黏度聚合物溶液对施工参数的改善幅度明显降低。扩容施工能够形成有效突破注采井间泥岩夹层的扩容区,能够大幅度提高强非均质地层中SAGD井组的初期产量。研究成果可为油砂储层SAGD扩容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地质力学扩容 油砂储层 流固热耦合 稠油油藏
下载PDF
双Λ超核同位旋标量巨共振性质的相对论研究
14
作者 温静 孙帅 +1 位作者 曹李刚 张丰收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采用TM1以及有效超子−核子和超子−超子相互作用,首先研究了^(16)O和^(18)ΛΛO的单粒子能级受超子的影响情况,发现超子的加入使得核子能级能量降低.其次基于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方法(RRPA),自洽地计算了^(16)O... 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采用TM1以及有效超子−核子和超子−超子相互作用,首先研究了^(16)O和^(18)ΛΛO的单粒子能级受超子的影响情况,发现超子的加入使得核子能级能量降低.其次基于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方法(RRPA),自洽地计算了^(16)O和^(18)ΛΛO同位旋标量巨单极和四极共振态.发现相比于16O各巨共振的响应函数,超核的响应函数会发生改变.研究表明:这种改变主要来自于超子的加入导致的核子单粒子能级的改变,以及超子粒子−空穴组态跃迁的贡献,而超子−超子剩余相互作用对单极和四极共振在低能区的响应函数的影响比较小,特别对高能区的响应函数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Λ超核 巨共振 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
下载PDF
暗物质和修正引力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雪瑶 康现伟 张丰收 《大学物理》 2022年第10期80-85,共6页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暗物质模型和修正牛顿引力理论.一方面,介绍了暗物质模型的提出背景和支撑暗物质模型的证据,接着讨论了暗物质备选粒子和现有暗物质探测的方法.另一方面,阐述了修正牛顿引力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了该理论现有进展以...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暗物质模型和修正牛顿引力理论.一方面,介绍了暗物质模型的提出背景和支撑暗物质模型的证据,接着讨论了暗物质备选粒子和现有暗物质探测的方法.另一方面,阐述了修正牛顿引力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了该理论现有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最后综合讨论了这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评述了各种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修正牛顿引力理论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大尺度宇宙结构
下载PDF
基于单次全反射椭球单玻璃管X射线聚焦镜表征光源参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亚冰 朱玉 +6 位作者 孙天希 孙学鹏 刘志国 李坊佐 姜博文 张晓芸 张丰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2-2877,共6页
为了正确表征X射线光源参数,本文利用单次全反射椭球单玻璃管X射线聚焦镜,设计了一种测量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和焦深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椭球单玻璃管X射线聚焦镜具有单次全反射成像能力的特点,对多个已知焦斑尺寸的多毛细管X光透镜模拟光... 为了正确表征X射线光源参数,本文利用单次全反射椭球单玻璃管X射线聚焦镜,设计了一种测量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和焦深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椭球单玻璃管X射线聚焦镜具有单次全反射成像能力的特点,对多个已知焦斑尺寸的多毛细管X光透镜模拟光源的焦斑成像尺寸和椭球聚焦镜的面形误差进行表征,从而确定光源焦斑尺寸和经过椭球聚焦镜后的焦斑成像尺寸以及椭球聚焦镜的面型误差之间的通用数学关系。然后,通过分析待测光源焦斑经过椭球聚焦镜所成像的尺寸来得到被测量光源的焦斑尺寸。利用该法也同样可以得到光源焦深的大小。为了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测量了实验室微焦斑X射线光源的焦斑和焦深参数。测试显示:对于焦斑直径约为50μm、焦深约为20mm的光源,文中方法得到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5μm和0.7mm。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源参数表征方法可以实现对微焦斑源焦斑尺寸和焦深的同时测量,在X射线源的研制和应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全反射椭球单玻璃管 X射线聚焦镜 X射线光源 焦斑尺寸 焦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