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性氮肥减施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供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小杰 战秀梅 +7 位作者 王颖 赵蔚 王雪鑫 李俊 何天池 陈坤 彭靖 韩晓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6-1225,共10页
【目的】稳定性氮肥减量施用在玉米上表现出良好的稳产和增产效果,但缺乏针对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春玉米生产的推荐施用量。为此,我们在辽中、辽南地区春玉米上开展了稳定性氮肥一次性施用最佳用量试验。【方法】2017年在辽宁省沈阳市... 【目的】稳定性氮肥减量施用在玉米上表现出良好的稳产和增产效果,但缺乏针对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春玉米生产的推荐施用量。为此,我们在辽中、辽南地区春玉米上开展了稳定性氮肥一次性施用最佳用量试验。【方法】2017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海城市两地开展田间试验。供试稳定性氮肥中同时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两个试验区均设置了不施氮处理(CK)、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CK1)和普通尿素减氮10%对照(CK2)。沈阳试验区设置稳定性氮肥比其CK1(244 kg/hm^2)分别减氮10%、15%、20%3个处理(S1、S2、S3),海城试验区设置比其CK1(217 kg/hm^2)分别减氮10%、15%2个处理(S1、S2)。采集玉米生长季内各生育时期的土壤样品和植株样品,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植株不同部位养分含量,每个小区单独采收,记录产量。【结果】与CK1相比,稳定性氮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且以减氮15%的S2处理肥效稳定,沈阳试验较CK1增产、增收幅度分别为7.5%、1795元/hm^2,较CK2增产、增收幅度分别为11.1%、2808元/hm^2;而海城试验产量与CK1没有显著区别,收入减少184元/hm^2,与CK2相比,增产19.5%,增收2685元/hm^2。与CK1相比,稳定性氮肥处理氮素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依次提高10.4%~12.4%、3.4%~6.2%和6.5%~10.8%;与CK2相比,分别提高10.2%~12.2%、3.3%~6.1%和3.3%~7.6%。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稳定性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生育中后期植株氮素吸收强度,稳定性氮肥各处理氮素总积累量表现为S2>S1>S3>CK1>CK2。土壤无机氮含量主要在0—20、20—40 cm土层表现出较大差异,总体上稳定性氮肥处理(S1、S2、S3)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玉米生育前期(苗期、拔节期)低于普通尿素处理(CK1、CK2),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0—4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但总体上无机氮含量在0—40 cm土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氮肥 土壤无机氮 氮肥利用效率 氮肥减施 土壤氮素残留 春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标准与管理办法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李永青 任越 +8 位作者 李景芳 祖农江·阿布拉 占秀梅 操礼军 杨志 韩涌 王涛 徐敏 郭同军 《草食家畜》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原料奶生产基地,是全国公认的"黄金奶源带"。从源头抓好学生饮用奶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奶源基地管理规范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完善奶源基地的管理,为奶源基地提供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明确、具有可操... 【目的】: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原料奶生产基地,是全国公认的"黄金奶源带"。从源头抓好学生饮用奶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奶源基地管理规范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完善奶源基地的管理,为奶源基地提供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管理规范,进而稳定奶业发展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现行有效的《T/DAC002-2017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管理规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申报管理办法》中的养殖场厂址、布局、设施设备、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关键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寻找差异。【结果】:笔者认为《T/DAC002-2017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管理规范》具体规定较为全面,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申报管理办法》更为细致,更为直观地提出奶源基地建设、管理、申报必须具备的条件。【结论】:因此,建议各奶源基地严格按规范要求管理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原料奶质量安全可控,提高奶源基地的生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饮用奶 奶源基地 分析比较
下载PDF
生物炭提高花生干物质与养分利用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晓楠 陈坤 +6 位作者 冯小杰 彭靖 潘全良 王月 李娜 韩晓日 战秀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453,共10页
【目的】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炭可用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养分利用率,其与秸秆直接还田以及传统的制作堆肥后还田相比是否具有优势需要用试验来验证,本研究可为生物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传统猪厩肥和秸秆直接还田为对照,... 【目的】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炭可用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养分利用率,其与秸秆直接还田以及传统的制作堆肥后还田相比是否具有优势需要用试验来验证,本研究可为生物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传统猪厩肥和秸秆直接还田为对照,连续进行了8年的花生田间微区(2 m^2)试验。在氮磷钾总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CS)、猪厩肥(PMC)、生物炭(BIO)和基于生物炭的炭基花生专用肥(BF),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2016年在花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进行采样,测定植株茎叶、根和荚果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并计算对应的分配情况,探讨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生物炭处理的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7231.7 kg/hm^2;生物炭复合肥和猪厩肥处理则相对较低,分别是生物炭处理的82.4%和83.8%,秸秆处理产量最低,为5623.9 kg/hm^2。猪厩肥处理的出仁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生育前期各处理的干物质和养分主要在茎叶中积累,从结荚期开始逐渐向荚果中转移。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肥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整株积累量在各时期均较高,尤其在结荚期以前保持了良好的荚果干物质和养分分配系数;生物炭处理则至饱果成熟期时呈现出明显优势,干物质积累量达到6295.0kg/hm^2,分别高出专用肥、秸秆和猪厩肥处理43.1%、36.1%和50.8%,茎叶分配比例高达34.5%,氮、磷、钾积累量持续增长至236.4 kg/hm^2、21.7 kg/hm^2、77.8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此时期荚果的氮、钾分配系数仅有0.83和0.52,低于对照处理(CS、PMC处理)0.02~0.03和0.15~0.21。【结论】在氮磷钾养分投入量相等、不考虑有机碳投入量的前提下,施用生物炭、炭基复合肥和猪厩肥效果均显著好于秸秆直接还田;生物炭可显著提高花生整株的干物质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炭基肥 干物质 氮磷钾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面向复杂城市三维场景可视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亚琴 张林 +2 位作者 徐强国 靳文举 詹秀眉 《现代测绘》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现有城市可视域分析方法大多基于建筑物简化模型实现,忽视城市细节要素导致分析结果偏差的问题,为此综合考虑复杂场景全要素提出基于三维草图-对象匹配模型。首先研究运用层次匹配三维对象提取方法,计算视域包含待分析对象,贴合应... 针对现有城市可视域分析方法大多基于建筑物简化模型实现,忽视城市细节要素导致分析结果偏差的问题,为此综合考虑复杂场景全要素提出基于三维草图-对象匹配模型。首先研究运用层次匹配三维对象提取方法,计算视域包含待分析对象,贴合应用场景;然后基于视线实现三维对象顶点映射,通过对象匹配实现可视域分析。以监控摄像头选址为应用实例,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一种快速、稳健的可视域分析方法,能够较充分地考虑复杂城市三维场景中的全要素,具有精细模拟监控摄像头监控效果的特点,通过视域的动态调整,能够实时展示不同监控效果,可为城市智慧化管理提供科学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城市三维场景 3D GIS 可视域分析 三维草图 对象匹配 监控摄像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