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雨强和植被覆盖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常松涛 黄少燕 +5 位作者 查轩 姚冲 陈世发 白永会 王丽园 孙丽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探究雨强和植被覆盖度对花岗岩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雨强(0.5,1.0,1.5 mm/min)和植被覆盖度(0,20%,40%,60%)下坡面侵蚀的产流、产沙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雨强下,初始产流时间随植... 为探究雨强和植被覆盖度对花岗岩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雨强(0.5,1.0,1.5 mm/min)和植被覆盖度(0,20%,40%,60%)下坡面侵蚀的产流、产沙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雨强下,初始产流时间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延迟,并随雨强增大而提前,雨强越大,产流时间提前越明显;(2)各坡面径流率、侵蚀率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减小,且植被覆盖度越高,径流率和侵蚀率波动范围越小,侵蚀过程越稳定;(3)有植被覆盖的坡面,产沙主要以<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侵蚀泥沙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重随雨强增大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随覆盖度的提高而减小;(4)雨强、植被覆盖度均与产流时间、径流率、侵蚀率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且坡面产流过程与雨强变化的相关性大于其与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关性,坡面产沙过程与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关性大于其与雨强变化的相关性,不同雨强下植被覆盖坡面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关系符合幂函数模型(R^2>0.98)。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强 植被覆盖度 侵蚀过程 花岗岩红壤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丽丽 査轩 +6 位作者 黄少燕 李守中 陈世发 白永会 张婧 翟少华 常松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研究不同雨强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采用降雨总量(30mm)一定、降雨历时不定的原则,在2种覆盖度(50%和75%)下,分析了3个雨强(0.5,1.0,1.5mm/min)对紫色土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为研究不同雨强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采用降雨总量(30mm)一定、降雨历时不定的原则,在2种覆盖度(50%和75%)下,分析了3个雨强(0.5,1.0,1.5mm/min)对紫色土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和75%覆盖度下,(1)雨强越大紫色土坡面产流总量和径流率越大。相同时间内,不同雨强(0.5,1.0,1.5mm/min)下的2种覆盖度产流量分别占坡面产流总量的18%,30%,52%。(2)雨强越大紫色土坡面产沙量和侵蚀率越大。相同时间内,不同雨强(0.5,1.0,1.5mm/min)下,2种覆盖度产沙量分别占坡面产沙总量的13%,33%,54%。(3)紫色土坡面侵蚀泥沙中的水稳性团聚体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25,>3mm,分别占泥沙总量的74%和67%,0.25~3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别占泥沙总量的30%和26%。(4)相关分析表明,雨强和紫色土坡面产流产沙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雨强与产沙量之间均拟合为一次线性方程;雨强与产流量之间分别拟合为一次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研究结果为控制紫色土坡面水土流失和揭示其相关侵蚀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紫色土 雨强 水稳性团聚体 侵蚀率
下载PDF
红壤侵蚀退化马尾松林下不同治理模式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玉婷 查轩 +3 位作者 陈世发 白永会 毛兰花 常松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4,共8页
以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低效林改造、乔灌草混交、浅沟播草、封禁治理4种治理模式马尾松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治理模式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枯落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 以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低效林改造、乔灌草混交、浅沟播草、封禁治理4种治理模式马尾松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治理模式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枯落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SOC、TN、TP和枯落物P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和枯落物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改善效果均以乔灌草混交最好。土壤SOC、TN和TP含量总体上随土层增加而减少;而浅沟播草治理模式表现为,土壤SOC、TN、TP含量均随着土层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养分含量在5~20cm土层达到最低值;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C∶N、C∶P、N∶P和枯落物C∶P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空间变异性表现为土壤C∶N>C∶P>N∶P。土壤C∶N除乔灌草混交外,其他治理模式处于较低水平,而土壤C∶P和N∶P整体上较高。枯落物C∶N、C∶P和N∶P与土壤呈相反的变化规律,低效林改造和乔灌草混交远小于对照。土壤C∶N和C∶P主要受控于土壤SOC含量和枯落物C含量,土壤N∶P主要受控于土壤TP含量和枯落物P含量。土壤化学计量比还受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pH等因素的影响,枯落物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密切并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红壤侵蚀退化 C、N、P化学计量
原文传递
1951-2018年韶关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洁玲 查轩 +2 位作者 陈世发 毛兰花 黄博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6,共6页
降雨是引起土壤水蚀的主要动力因子之一,为探讨韶关市不同量级降雨对土壤水蚀特征造成的影响,选取1951—2018年韶关市逐日降雨量数据,采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变异系数、趋势系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变... 降雨是引起土壤水蚀的主要动力因子之一,为探讨韶关市不同量级降雨对土壤水蚀特征造成的影响,选取1951—2018年韶关市逐日降雨量数据,采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变异系数、趋势系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68年来韶关市年均降雨侵蚀力为9314(MJ·mm)/(hm^(2)·h·a),变异系数为0.29,属于中等变异;(2)年降雨量、降雨日数、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呈上升趋势,而非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则呈下降趋势,且暴雨量和暴雨侵蚀力呈较明显上升趋势,说明韶关市降雨更为集中,降雨侵蚀力增加;(3)大雨以上量级的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占总降雨日数和总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43.91%,51.15%,而其引起的降雨侵蚀力占总降雨侵蚀力比例却高达77.05%。研究结果为韶关市的土壤侵蚀的监测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 韶关 变异系数 MANN-KENDALL
下载PDF
秸秆覆盖红壤径流养分流失效益及径流剪切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永会 查轩 +5 位作者 查瑞波 张婧 戴金梅 王丽园 刘川 范章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9,共6页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红壤侵蚀效益及动力影响因素。模拟降雨强度2.0mm/min,坡度20°,径流小区(长1.5m,宽0.5m,深0.3m)条件下,供试土壤为赤红壤。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减流效益达到69.3%,减沙效益达到99.2%;...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红壤侵蚀效益及动力影响因素。模拟降雨强度2.0mm/min,坡度20°,径流小区(长1.5m,宽0.5m,深0.3m)条件下,供试土壤为赤红壤。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减流效益达到69.3%,减沙效益达到99.2%;明显提高土壤的入渗速率,渗透效益达到了32%,秸秆覆盖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2)秸秆覆盖有效减少径流总氮、径流溶解态氮、径流颗粒态氮、径流总磷、径流溶解态磷、径流颗粒态磷的流失,减少径流中氮流失效益均达到74%以上,减少径流中磷流失效益均达到78%以上,径流中元素流失均以溶解态氮磷元素大于颗粒态氮磷元素,秸秆覆盖减少径流中磷养分流失的效益大于氮养分的流失效益。(3)建立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径流剪切力和产沙率、径流总氮、径流溶解态氮、径流颗粒态氮和径流总磷、径流溶解态磷、径流颗粒态磷流失速率的模型,初步推断径流剪切力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4)秸秆覆盖和未覆盖的临界启动径流剪切力分别为2.8N/m2和1.5N/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效益 氮磷流失 径流剪切力 人工降雨
下载PDF
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性因素试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丽丽 査轩 +4 位作者 黄少燕 陈世发 白永会 刘川 常松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0,49,共8页
为探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抗冲性特性,得出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原状土冲刷法,在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对不同... 为探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抗冲性特性,得出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原状土冲刷法,在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条沟草灌带>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封禁>裸露地>开垦地。治理措施封禁、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条沟草灌带的冲刷产沙量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12,0.02~1.53,0.02~2.57 g;CK1和CK2冲刷产沙量最大,其冲刷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8~65.20,0.07~60.56,0.24~80.60 g。(2)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土壤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37.08%,80.38%,44.15%,45.12%,52.11%,57.91%。(3)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较大,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55.76%,44.06%,52.18%,54.91%。说明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优,研究结果为控制红壤区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侵蚀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抗冲性 植被恢复 土壤侵蚀 根系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地面覆盖条件下雨强和坡度对红黏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常松涛 查轩 +4 位作者 黄少燕 姚冲 张婧 王玉婷 孙丽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揭示地面覆盖条件下第四纪红黏土坡面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时的侵蚀变化规律,选取3个降雨强度(1.0,1.5,2.0 mm/min)和3个坡度(10°,15°,20°),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产流、产沙、入渗特征,并以15°为例计算覆盖... 为揭示地面覆盖条件下第四纪红黏土坡面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时的侵蚀变化规律,选取3个降雨强度(1.0,1.5,2.0 mm/min)和3个坡度(10°,15°,20°),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产流、产沙、入渗特征,并以15°为例计算覆盖坡面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时间随雨强和坡度增加而提前,覆盖对产流时间有明显的滞后作用,雨强的增加会削弱覆盖延缓产流的作用;坡面径流率呈现前期增长,后期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2)当坡度一定,雨强从1.0 mm/min增加至2.0 mm/min,累积侵蚀量增加1.89~2.96倍;雨强一定,坡度从10°增加至20°,累积侵蚀量增加1.91~3.45倍;(3)坡面初始入渗率和入渗总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雨强的增大会增加坡面初始入渗率,减少入渗总量;(4)15°条件下覆盖坡面的径流量和泥沙量较裸坡平均减少50.26%和95.31%,松针覆盖的水土保持效益显著,且减沙效应大于减流效应;(5)坡度对覆盖坡面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的影响程度大于雨强,不同雨强、坡度下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呈现幂函数关系(R2>0.97)。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地面覆盖 坡面侵蚀 红黏土
下载PDF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花岗岩红壤坡面水土保持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川 查轩 +5 位作者 黄少燕 康佩佩 戴金梅 王丽园 白永会 张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为了获得保水剂对花岗岩红壤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施用方式,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开展保水剂混施、层施和沟施等施用方式对红壤坡面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花岗岩红壤坡面施加保水剂后可降低... 为了获得保水剂对花岗岩红壤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施用方式,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开展保水剂混施、层施和沟施等施用方式对红壤坡面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花岗岩红壤坡面施加保水剂后可降低坡面产流、产沙量,延缓产流时间。当雨强为1.0mm/min时,保水剂与土壤混合施用对降低坡面径流及产沙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对照坡面相比,混合施用坡面累积径流降低34%,累积产沙量减少48%;雨强为1.5mm/min时层施保水剂对降低坡面径流及产沙量作用更显著。与对照相比,层施保水剂坡面累积径流降低46%,累积产沙量减少67%。(2)红壤坡面中混合施加保水剂能够增加坡面入渗率,减少坡面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发挥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3)相关性分析表明,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花岗岩红壤坡面累积产流、产沙量呈现显著相关(P<0.05),坡面累积径流量和累积泥沙量间构成幂函数模型。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坡面应用保水剂控制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花岗岩红壤 坡面产流 坡面产沙 人工模拟降雨
下载PDF
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蚀性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兴雪 查瑞波 +3 位作者 毛兰花 查轩 陈诗婷 刘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7,共7页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外试验,以长汀县封禁(M1)、乔灌草混交(M2)、全坡面播草(M3)、低效林改造(M4)、条沟草灌带(M5)这5种治理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开垦地(CK1)和裸露地(C...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外试验,以长汀县封禁(M1)、乔灌草混交(M2)、全坡面播草(M3)、低效林改造(M4)、条沟草灌带(M5)这5种治理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开垦地(CK1)和裸露地(CK2)为对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土壤抗蚀性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耦合分析对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5>M2>M3>M4>M1>CK2>CK1;(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子;(3)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灰色关联度较高(0.696),M3的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系统耦合度最高(0.883)。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 花岗岩红壤 侵蚀退化地 土壤理化性质 关联耦合分析
下载PDF
乔灌草治理年限对红壤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毛兰花 查轩 +4 位作者 黄少燕 刘根华 白永会 张婧 姚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以退化红壤区4个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的马尾松林地和未被治理的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治理措施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28.1... 以退化红壤区4个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的马尾松林地和未被治理的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治理措施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28.10g/kg,0.18~1.15g/kg,0.03~0.18g/kg,均随治理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增速规律为先快后慢;土壤全K含量变化范围为0.92~4.65g/kg,治理13年后全K含量最高在40—60cm土层,增速规律为先慢后快。(2)土壤养分与治理年限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与治理年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P含量与治理年限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K含量与治理年限没有相关性。研究认为,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下的马尾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与治理年限具有相关性,可为生态治理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年限 马尾松林地 土壤养分 南方红壤区
下载PDF
暴雨条件下典型红壤区不同恢复方式侵蚀过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冲 黄少燕 +6 位作者 查轩 李守中 陈世发 白永会 张婧 常松涛 毛兰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3,70,共7页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究暴雨条件下典型红壤区不同恢复方式侵蚀过程与特征。选取不同恢复年限的低效林改造(R1)、乔灌草结构(R2)、自然恢复(R3)和对照(DZ)样地,设计1.5mm/min雨强,进行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径...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究暴雨条件下典型红壤区不同恢复方式侵蚀过程与特征。选取不同恢复年限的低效林改造(R1)、乔灌草结构(R2)、自然恢复(R3)和对照(DZ)样地,设计1.5mm/min雨强,进行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径流率、侵蚀率、累积产沙量、入渗率等特征。结果表明:(1)3种恢复方式初始产流时间表现为R2>R1>R3,且R1、R2样地初始产流时间随治理年限的增加而延长;(2)3种恢复方式径流率、侵蚀率、累积产沙量均表现出R3>R1>R2,且R1、R2样地径流率、侵蚀率、累积产沙量随治理年限增加呈下降趋势;(3)同一恢复年限,3种恢复方式初始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减流减沙效益均表现出R2>R1>R3;(4)3种恢复方式,恢复年限对侵蚀过程的影响表现为R1>R2>R3;累积产沙量与累积产流量成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为揭示典型红壤区不同治理方式的侵蚀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为典型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红壤区 产流产沙 恢复年限 入渗率
下载PDF
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兰花 查轩 +1 位作者 张婧 陈世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6-324,共9页
马尾松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由于受土壤贫瘠的限制,植物生长缓慢。以树龄1年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的生长特征以及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不施肥,CK)和3种施肥方式:... 马尾松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由于受土壤贫瘠的限制,植物生长缓慢。以树龄1年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的生长特征以及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不施肥,CK)和3种施肥方式:单施复合肥(0.94,1.89,3.56 g);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混施((0.94+8.00),(1.89+8.00),(3.56+8.00)g);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0.94+1.01),(1.89+1.01),(3.56+1.01)g),为期2年。结果表明:(1)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马尾松的地径生长量和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株高生长量最高均为F2B(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1.89+1.01)g)处理,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2)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混施处理下马尾松的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重较大,而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处理下其总生物量最大;(3)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马尾松叶、茎、根的TN、TP、TK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TP含量对其生长特性影响最大,呈极显著相关,其解释了生长特性变化的58.03%(P<0.01);(4)主成分分析表明,F2B((1.89+1.01)g)施肥处理综合排名第1,为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施肥量和方法。综合马尾松的生长特征和养分利用效率分析,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1.89+1.01)g)为该区域马尾松生长更为有效的施肥方法,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施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退化地 马尾松 施肥处理 保水剂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区块链基础设施安全分析与防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查选 崔枭飞 +2 位作者 魏亮 戴方芳 孟楠 《信息通信技术》 2019年第6期28-33,58,共7页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溯源、医疗、交通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探索,区块链基础设施系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块链基础设施系统为区块链应用提供计算、存储、网络、通信等区块链基础资源和服务,其安全性也成为确保上层区块链...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溯源、医疗、交通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探索,区块链基础设施系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块链基础设施系统为区块链应用提供计算、存储、网络、通信等区块链基础资源和服务,其安全性也成为确保上层区块链业务和应用安全的根本保障。文章概述区块链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分析其面临的传统和特有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操作建议,以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基础设施 安全分析 安全防护
下载PDF
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永会 查轩 +1 位作者 吴伟成 周飞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明植被恢复下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为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择5种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模式(ASG)、条沟草灌(GGH)、全坡面播草(FSG)、低效林改... [目的]探明植被恢复下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为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择5种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模式(ASG)、条沟草灌(GGH)、全坡面播草(FSG)、低效林改造(IFT)、封禁(CC)以及严重侵蚀退化地(HDL)和自然林(NV)]为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方法,明晰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土壤养分储量特征和识别植被恢复退化红壤养分恢复状况的指标。[结果]5种植被恢复模式改善了0—5 cm花岗岩退化地土壤颗粒组成,0—5 cm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指标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黏粒和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5种植被恢复模式增加了0—5 cm花岗岩红壤退化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的养分含量和储量,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0—60 cm土壤养分总储量顺序一致,均表现为乔灌草模式>条沟草灌>全坡面播草>低效林改造>封禁。[结论]土壤黏粒是提高0—5 cm土壤养分含量的关键因子,土壤有机质是识别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状况的直观指标,乔灌草模式是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储量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养分储量 花岗岩红壤 侵蚀退化地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舰船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秋果 闸旋 李海滨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4期48-52,共5页
通过研究、分析现有基于遥感影像的舰船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Itti视觉显著度模型改进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海面舰船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海面舰船相对于海面背景信息视觉关注高的特点,参考视觉显著度模型计算原理,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颜... 通过研究、分析现有基于遥感影像的舰船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Itti视觉显著度模型改进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海面舰船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海面舰船相对于海面背景信息视觉关注高的特点,参考视觉显著度模型计算原理,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颜色、亮度、方向、纹理等特征进行有效提取,然后利用归一化方法将不同特征融合,形成有利于舰船目标提取得视觉显著度图,最后对生成的视觉显著度图进行阈值分割和精细化处理获得最终的舰船检测结果。与传统舰船检测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检测复杂海面背景下的舰船目标,减少了单一特征变化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检测 高分辨率 遥感影像 视觉特征 视觉显著性
下载PDF
江苏滩涂机载LiDAR测量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滕惠忠 郭忠磊 +3 位作者 辛宪会 闸旋 孙雪洁 王玉峰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48-51,60,共5页
江苏滩涂地理环境特殊,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作业难度较大。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江苏滩涂测量发展、滩涂测量的必要性和特点。按照《海道测量规范》要求,分析了机载LiDAR测量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可行性。基于已有机载LiDAR数据源,完成了机载Li... 江苏滩涂地理环境特殊,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作业难度较大。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江苏滩涂测量发展、滩涂测量的必要性和特点。按照《海道测量规范》要求,分析了机载LiDAR测量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可行性。基于已有机载LiDAR数据源,完成了机载LiDAR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为江苏滩涂机载LiDAR测量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地形测量 滩涂测量 机载LiDAR测量 技术方案设计 点云数据处理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输注速度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查旋 许周媚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评估免疫球蛋白(IVIG)输注速度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不同输注速度,将KD患儿分为12 h组和24 h组。本研究主要观察结局包括发热持续时间和... 目的评估免疫球蛋白(IVIG)输注速度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不同输注速度,将KD患儿分为12 h组和24 h组。本研究主要观察结局包括发热持续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次要观察结局为IVIG无应答比例、IVIG总剂量、三线治疗比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钠离子、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结果研究共纳入60例KD患儿,12 h组和24 h组分别有41例和19例。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CAL发生率、IVIG无应答比例、IVIG总剂量和三线治疗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12 h组和24h组患者在第2天和第7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P<0.05);而血小板计数、钠离子和免疫球蛋白G显著上升(P<0.05);白蛋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肌酐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未见显著变化(P>0.05)。此外,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24 h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IVIG使用超过12 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使用超过24 h的IVIG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速度 川崎病 疗效 安全性 免疫球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长汀花岗岩红壤不同植草措施对马尾松幼林坡面侵蚀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飞华 查轩 +6 位作者 吴洁玲 吴泽华 黄博文 张柳 毛兰花 白永会 王丽园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0-2537,共18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地幼龄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以裸地为对照,系统分析了不同雨强(0.5 mm/min、1.0 mm/min、1.5 mm/min和2.0 mm/min)和植草措施(单条带、双条带和三条带)对马尾松幼林坡面径流... 针对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地幼龄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以裸地为对照,系统分析了不同雨强(0.5 mm/min、1.0 mm/min、1.5 mm/min和2.0 mm/min)和植草措施(单条带、双条带和三条带)对马尾松幼林坡面径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坡面径流、侵蚀过程指标随植草条带数的增加而减小,但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雨强从0.5 mm/min增加至2.0 mm/min,各坡面平均径流率和平均侵蚀率分别增加了3.46~4.81倍、13.83~29.30倍。②坡面侵蚀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大致表现为各坡面前期均较大,植草措施坡面接着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而幼龄马尾松坡面与裸地坡面接着快速下降后随降雨持续呈波动变化,且其侵蚀率相对植草措施一直处于高值状态,说明植草措施能有效降低坡面侵蚀。③各雨强条件下的坡面减流减沙规律为三条带措施>双条带措施>单条带措施>幼龄马尾松/裸地,从植草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来看,减沙效益可达95%,减流效益可达40%。综上,无论是大雨强还是小雨强下,三条带措施均较为适宜于马尾松幼林坡面土壤侵蚀治理。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幼林 模拟降雨 植草措施 坡面产流 坡面产沙
原文传递
1951-2016年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兰花 查轩 +5 位作者 黄少燕 陈世发 戴金梅 白永会 张婧 邱占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5-329,336,共6页
利用1951—201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数据资料和1951—2016年ENSO特征值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现象登陆中的热带气旋频数少于拉尼娜现象,ENSO事件时期登陆中国... 利用1951—201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数据资料和1951—2016年ENSO特征值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现象登陆中的热带气旋频数少于拉尼娜现象,ENSO事件时期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比非ENSO事件时期少且强度明显偏弱;(2)时间跨度上,厄尔尼诺年初旋登陆时间偏晚,拉尼娜年初旋登陆时间最早,中国热带气旋登陆时间集中在7—9月份;(3)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与海平面温度SST距平值、MEI指数均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呈现显著相关关系。ENSO事件的发生都有效的减少了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正常年份应做好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预报工作,减少灾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中国热带气旋 SST指数 SOI指数 MEI指数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永会 查轩 +1 位作者 吴伟成 毛兰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为该区水土保持和红壤退化地的精准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环刀法,以严重退化花岗岩红壤和自然林为对照,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退化花岗岩...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为该区水土保持和红壤退化地的精准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环刀法,以严重退化花岗岩红壤和自然林为对照,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退化花岗岩红壤的土壤渗透性和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对照样地的土壤渗透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入渗特征值均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与对照样地比校,土壤渗透性指标和前30 min土壤渗透总量数值顺序为:自然林>乔灌草>条沟草灌>封禁>低效林改造>全坡面播草>严重退化地;0—40 cm土壤持水量的顺序为:自然林>乔灌草模式>条沟草灌>封禁>低效林改造>全坡面播草>严重退化地。0—5 cm土壤渗透性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值、粉粒含量是改善土壤渗透性的因子,而土壤硬度、土壤容重、黏粒和砂砾含量是制约土壤渗透性的因子。[结论]5种植被恢复模式中乔灌草植被恢复模式是改善土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退化花岗岩红壤 渗透性 持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